夏冰+王琳+魏霖+李海珠
摘要:目的 研究强化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儿保科门诊就诊的患儿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健康教育,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MUIS量表分别测评两组患儿家长的焦虑状态、不确定感,并自拟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长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显著缓解患儿家长的焦虑情绪和不安定感,并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保健;儿童;焦虑;护理满意度
随着健康知识的普及与人们获得健康知识渠道的增加,儿童成长与保健需求对于每个家庭越发重视,在儿童保健门诊进行相应的护理服务质量也需随之提升。传统的儿童保健门诊仅开展预防接种、疾病筛查等工作,随着需求的增加在儿童喂养、监测生长发育、不良行为矫正、心理咨询保健服务也逐渐健全[1]。在家长带领儿童就诊时,尤其是首次进行儿童保健咨询的患儿家长,由于对儿童保健工作的不理解或者等待就诊的时间延长,极易造成就诊时的焦虑以及不确定感,针对此方面的护理必不可少。健康教育是护理措施中首要措施,实施效果也最明显,良好的健康知识的宣导与传授,对于改变患儿家长就诊时的心理状态,以及矫正患儿与家长的不良行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在传统健康教育的基础上进行了强化,以期为儿童保健门诊的护理提供新的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儿保科门诊就诊的患儿50例,纳入标准:6个月~6周岁,无精神类疾病,无遗传疾病史,无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疾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观察组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3±2.3)岁;家长男8例,女17例,平均年龄(32.3±3.5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平均年龄(4.2±2.1岁);家长男10例,女15例,平均年龄(31.8±3.1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家长年龄及性别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本次研究由监护人知情同意,并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方法
1.2.1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在走廊以及候诊区的明显位置以及宣传区域张贴宣传画报,并利用多媒体播放健康保健知识,包括:①常用疫苗种类作用、接种时间以及接种注意事项;②儿童生长发育监测方法;③儿童营养的需求以及喂养;④常见的儿童不良行为的种类以及预防;⑤常见儿童的不良心理以及预防措施等。门诊护士对于不同儿童的具体需求向家长以及儿童讲解相关的健康教育内容,并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护理服务。同时,在特殊宣传日,集中印制宣传册,进行健康知识的专门宣教。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具体方法如下:①成立儿童保健健康宣传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挑选3名具有5年以上护理经验的护士负责健康教育宣导。邀请儿童保健专家进行相关儿童保健知识的理论培训,内容包括:儿童保健的理念以及健康教育的实施、儿童保健以及家属的护理、调查量表的填写说明及问卷的设计与应用、常用的统计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由组长对组内的成员进行考核,合格后开展工作。②从多个角度对患儿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的健康教育宣导,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及正确方法、不同年龄的儿童营养需求、生长发育监测的意义以及家庭内自我监测的方式、常见疾病以及传染性疾病的预防、疫苗接种的必要性、计划免疫以及非计划免疫的价格指导、疫苗接种时的常见不良反应与自我观察等。③分类指导:在进行健康教育前根据家长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等对患儿家长进行初步评估,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针对有些家长对于儿童保健的主观意愿度不强的人群,在门诊工作中,护士则更注重与这类家属直接交流从而与家属之间互相建立信任,引导其对儿童保健的重视,循序渐进地根据患儿情况讲解有关的保健知识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同时注意结合现场演示[2]。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在焦虑状态、不确定感、满意度三个方面评价护理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量表评价患儿家长的焦虑状态,SAS评分越高,焦虑程度也越大;采用MUIS中文版量表对患儿家长的不确定感进行评分,MUIS分值在25~125分,分值越高,不确定感越强;自拟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的测评,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本次调查共发放量表以及问卷150份,回收150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数据录入SPP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采用n/(x±s)表示结果,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长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儿童保健门诊的健康教育工作在同行业越发重视[3],并在护理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在实施健康教育前,首先要对实施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只有实施人员更好的获得相关知识,才能让患儿家长传授正确的健康知识;培训的意义还能使护理人员能够准确的评估患儿家长,针对不同层次的家长实施不同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另外,在宣传的方式上应采用多种途径宣传,本次研究采用了广泛宣传与集中宣传相结合、纸质资料与多媒体宣传相结合,简单明了,让患儿与家长充分认识并接受健康教育的宣教,在宣教结束后,通过不同的联系方式收集患儿及家长的反馈,接收信息的同时进一步答疑解惑,提高了护理质量,也维持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给予强化健康教育后,其家长焦虑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确定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強化健康教育相比传统健康教育,对于改善患儿以及家长就诊时的焦虑心理,以及就诊的不确定感对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时护理质量同时得到提升。
强化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应用效果显著,其具有占用医疗资源少,方式灵活,以及接受性强的特点,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的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邢存乔.健康教育在儿童保健门诊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1, 18(10):1629-1630.
[2]肖颖.加强健康教育宣导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用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265-266.
[3]李凤兰,周静,碧德秀,等.儿童保健门诊健康教育方法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6):251-252.
编辑/安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