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莎莎
[摘 要]支架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理论衍生出的比较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因其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备受关注。使用支架式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根据学情和教材进行支架的合理搭建与拆除,以使学生顺利跨越最近发展区。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支架式教学模式 热力环流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13
“支架”一词源于建筑学的脚手架,教育界的“支架”借鉴脚手架的含义,用来指教师为促进学生完成知识主动的意义建构以跨越最近发展区达到潜在的发展水平而提供的帮助、支持。支架式教学模式一般由如下五个环节组成:进入情境、搭建支架、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这些环节并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搭建支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一、进入情境
以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火烧葫芦谷”导入。提供历史故事情境支架,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意识和“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这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倡导的。
二、搭建支架
搭建支架,要摸清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做好已有的知识铺垫。然后教师要围绕当前学习的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的概念框架,该概念框架应置于“最近发展区”内。
1.知识铺垫。热力环流涉及两方面物理知识,一个是热胀冷缩原理,另一个是气压大小的影响因素及等压面概念。热力环流之所以成为一个难点,很大部分原因在于学生搞不清楚气压大小的影响因素以及等压面的变化规律,而其恰是透彻理解热力环流形成过程的关键。因此在为学生进行知识铺垫的时候需要为学生搭建此方面的背景支架。
2.提供概念框架。这种概念框架能够促进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把学生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如图1所示:
三、独立探索
播放课本活动探究的实验视频(直观支架),向学生提供独立探索的问题(问题支架):(1)觀察烟雾运动的方向并在图纸上用箭头画出。(2)解释烟雾在蚊香处上升、在冰块上方下沉的原因。(3)阐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提示学生结合已提供的学习支架和课本图2.3《热力环流的形成》主动完成知识的意义构建。
四、协作学习
1.小组合作。学生在经历独立探索之后,教师应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若干组,鼓励各小组积极合作交流。首先,就上述观察实验提出的问题以小组形式进行汇报;其次,组织小组合作探究“热力环流”的应用——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在探究城市风时,向学生提供支架——城市人为热的来源;探究海陆风时,提供支架——水和沙的比热容对比;探究山谷风时,难度较高,提供支架——李商隐《夜雨寄北》。
2.师生共同探索。教师根据学生在汇报讨论成果时出现的错误和误区进行评价和总结,再提供相关支架,协助学生突破热力环流的难点和易错点。具体如下:(1)请学生观察近地面和高空压强关系,得出近地面和高空中的压强成反比。(2)明确大气运动顺序和方向。热力环流是先有空气的受热膨胀上升和冷却收缩下沉,后有同一水平面出现气压差异,空气从高压流向低压。(3)引导学生比较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值的大小,强调高低压只是针对同一水平面而言,不同水平面,海拔越高,气压值越小。(4)请学生观察课本图2.3《热力环流的形成》中等压面受热冷却前后的变化,并提供“小质点+数值”方法支架突破等压面弯曲问题的难点。
五、效果评价
效果评价是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学生在教师搭建的概念框架和相关支架基础上自主学习成果的检验。效果评价的方式多样,既可以对学生在独立探索、协作学习环节的表现进行评价,也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本文通过设计一道“热力环流”题来检验学生是否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完成知识意义建构。如图2所示:
(1)比较A、B、C、E气压的高低。
(2)判断A、B受热状况。
(3)若A为陆地B为海洋,则此时为白天还是晚上?
这道题主要是针对热力环流的易错点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合作探究的表现评价其是否完成教学三维目标,并整理学生的疑惑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