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法》作为通识课开设的教学探索

2017-04-18 09:06周婧
教育界·下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通识课教学探索

周婧

【摘 要】文章从课程开设的背景和需求入手,探讨了《对外汉语教学法》作为通识课在全校非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中开设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包括课程名称、课时数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材与教学内容的选择,具体的课堂教学方式等。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法 通识课 教学探索

一、课程开设的背景与必要性

对外汉语教学法在中国高等院校是一门面向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而在大学教育高度国际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出国深造或者工作;随着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志愿致力于汉语国际推广。他们大多为非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却将间接或者直接地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因此,依据学校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为非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一门关于对外汉语教学法的通识课将极大地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促进国家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发展。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一)课程名称

区别于专业课性质的《对外汉语教学法》,通识课采用“对外汉语教学入门(Gateway to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作为课程名称。因为教学法这个词过于专业,甚至涉及教学流派等学术性知识,而通识课采用的是寓“抽象的教学法”于“直观的入门指导”的教学方式。选用“入门”一词的另一层含义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修完该课程也仅仅是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课程性质与课时设定

作为专业必修课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一般在大三上学期开设,不含期末测试,共16周32学时。与之相比较,作为通识课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为非专业选修课,没有学期和年级的限制,连同期末测试在内8周时间结课。为了便于教学实践环节的开展,将周课时调整为3学时,即总共24学时,每班学生人数不超过30人。

(三)教学目标和指导思想

区别于专业课的“培养学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的能力”,通识课《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的教学目标是:a. 了解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大眾对对外汉语教学的认识误区;b. 有基本的专业知识获取和传授能力,如查阅汉语教学的专业书籍和权威网站,掌握汉语语言要素的教授原则和技巧;c. 有基本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技能,如ppt的制作和使用,注意力的分配,课堂提问的策略等;d. 有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了解风俗禁忌、文化休克等。

在教学法上“轻理论,重实践”,如学生可以不知道教学流派的发展与分类,却要熟知拼音的教学原则和技巧;在语言要素上“轻本体,重教学”,如学生可以不知道“了1”和“了2”详尽区别,却要知道“了”不仅表示动作的完成,还可以表示已经出现或即将出现的变化;在教学上注重实战,“板书要清晰有条理,要先提问再叫人”等教学要求说再多遍不如赞赏或纠正一个学生在教学演示过程中的表现来得直观、印象深刻。

(四)教材与教学内容

市面上现有的各种教材主要面向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服务于专业课的教学,“其宗旨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流派;了解并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技能;并使学生能从事教学法的研究”。

由于教学目标的不同,课时数与学生专业能力的限制,经过多次比较后,确定通识课的教材为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周小兵教授主编的《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这本教材主要是为国际汉语教师培训编写的,因此内容上与之前所述的教学目标较为匹配,难度上也更适合非专业的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由于课时数的限制较大,通识课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选取并合并了该书中的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教学法与课堂教学》、第三章《第二语言习得》、第七章《语音教学》、第八章《词汇教学》、第九章《语法教学》、第十章《汉字教学》、第十二章《汉语综合课教学》中的大部分章节作为课前阅读和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将其他章节如第十一章《跨文化交际与文化教学》的一些主要思想和精髓融合在教学过程中。

(五)教学形式与方法

1. 介绍与推荐阅读。

关于汉语国际推广的形势和政策等信息性内容,向学生推荐“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www.hanban.edu.cn)”等官网,简要介绍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考试和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选拔等内容。为课内教学辅助和课外延伸阅读推荐书单,如由朱丽云教授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实用对外汉语重点难点词语教学词典》等工具书,由邵敬敏教授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再版的《现代汉语通论》等有关汉语言本体基础知识的教材以及由刘珣教授所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等教学法专业书籍。

此举目的在于希望学生通过对官方网站的浏览与关注,对经典书籍的查询和翻阅,对对外汉语教学这个行业及其前景有一个全面、快速、准确的认识,为通识课的导入和结课后学生的继续发展提供最有效的资源和平台。

2. 教学演示与同伴评价。

在通识课程的导入后,学生根据自己对即将学习的几个板块(教学法与课堂教学技巧,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理论,汉语语音和汉字教学,汉语词汇和语法教学,汉语综合课教学)的兴趣和熟悉度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教学演示的内容。教师依据学生的选择和教学板块的大小对学生的原始分组进行微调,明确教学演示的各项要求,如教学板块中的重点、每组成员的演示时长、板书和ppt的规范等。建立QQ群,在课后第一时间将教学演示的分组情况和要求以书面形式确定下来发放给学生。

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所选板块的内容,向教师提交ppt和讲稿获取教师的指导和反馈,完成教学演示的准备工作。课堂上,一位学生做教学演示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观看,学习相应的内容,并且填写教师当场分发给他们的教学评价表,对同伴在教学演示中的优点和缺点进行毫无保留的评价。

教师在每组演示结束时收取教学评价表,然后对教学演示的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对学生的疑问进行回答,对每位学生的教学演示进行点评,再在课后将同伴评价进行匿名处理和整理,拍照发送给每一位演示者。

3. 案例教学与模拟课堂

在某组学生对某一板块的内容进行教学演示后,教师就该板块的教学重点进行案例教学,即以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遇到过的真实的典型的案例作为素材,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和模拟教学等。

例如“教学法与教学课堂技巧”板块,教师先给学生看一段优秀的对外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录像,让他们依据刚才所学的知识具体分析录像中教师所使用到的教学技巧,指出做得好与不够好的地方。例如“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理论”板块,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留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病句,让他们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偏误分析。在“语言要素”板块,教师通常给出学生需要教学的具体内容,如声调,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依据所学的各要素的教学原则与技巧设计科学、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活动,然后将各组所设计的活动进行比較与点评。在“汉语综合课教学”板块,则是提供一篇小课文,让学生发现教学重点和次重点,设计讲解和操练的方法并上台进行模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留学生,依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讲得不到位的地方提出疑问或者做出相应的错误的回答,最后做出点评。

三、课程评价方式

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体现为平时成绩,占60%,包括考查出勤、课堂参与、教学演示和课后作业4个方面,注重课前自学与教学演示等任务的完成度,课堂参与和思考的积极性;终结性评价体现为期末测试的卷面成绩,占40%,重点考查与对外汉语教学相关的语言基本功和课堂教学实践能力。

期末测试为90分钟的闭卷笔试,满分100分。题型包括:(一)教学常识正误判断(每题2分,共20分);(二)用拼音书写句子(每题5分,共10分);(三)语音偏误分析(每题10分,要求指出偏误产生的原因,说明如何纠正,并设计合适的练习,共20分);(四)词汇语法偏误分析(每题10分,要求纠正表述中的偏误,分析产生的原因,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共20分);(五)对一段课文的主要语言点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共30分,要求写明教学活动的目的、方法、具体步骤,活动要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和一定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2]崔永华,杨寄洲.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3]陈枫主.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第二版)[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通识课教学探索
高等院校环境教育通识课的优化策略探析
公共英语课程教学深化改革的浅思考
高职国际交流与合作背景下的剑桥商务英语教学探索
电子商务通识课程考试成绩多维度分析
视频公开课在通识课教学中的应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