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探究

2017-04-18 18:01邓平光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应用题解题情境

邓平光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下面以教学第11册“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为例,浅谈一下本人在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优化应用题课堂教学的一些做法。

一、创情境,让学生“乐”起来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研究目标,给思维定向;同时产生强烈的研究欲望,给思维以动力。设计问题情境,力求体现“五性”:1.障碍性:引起冲突,产生不平衡,提出智力挑战。2.趣味性:富有趣味,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开放性:解题思路灵活多样,答案不一定唯一。4.差异性:适合各层次学生,由浅入深做出回答。5.实践性:以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寻求方法。同时,教师应注意对于问题情境中所隐含的“问题”,不要作简单的答复,应该让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提问。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更贴近其思维实际,更能引起学生主动的研究。

二、解疑问,让学生“探”起来

学贵有疑。疑问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未知欲由潜伏状转入活跃,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通过设疑激思,引导探索,解疑获知等方法及手段去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将学生带进探索新知识的乐园。学生的求知欲望正浓时,我不失時机地出示例题:

这样,通过精心设疑,适而巧妙给学生引导,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积极思维,敢于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研究、实践活动,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乐于寻疑、质疑、解疑的心理倾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应用题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议思路,让学生“学”起来

数学教学法上有句名言:“理解了题意,等于题目做出了一半”。小学生学习数学,不仅仅是记忆几个法则,公式以及其它数学概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问题的解题思路。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我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合作交流,互教互学,切磋琢磨,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出解题思路,共同探讨出解题方法。学生通过讨论,各抒己见,并顺利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寻求出解题方法,并通过教师的提问,说出解题思路。

四、重练习,让学生“实”起来

课堂练习是强化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我紧扣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有层次、有地、有坡度地设计应用题练习,帮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促进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要有利于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重评价,让学生“优”起来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所以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评价内容与学生学习特点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最及时、最灵活、最具感染力的动态评价,让评价成为学生进步的推动力。评价是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反馈的重要途径。巩固练习后,回顾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质疑问题,同时重点进行学法指导,促使学生掌握手法,并引导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学习过程及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强化自信、自立、自张意识,激发自主发展的内动力,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我善于捕捉学生点点智慧火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扬、鼓励,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的成功和乐趣。

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评价、优化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乐学”、“易学”、“会学”、“活学”,将大大提高应用题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题解题情境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高中数学解题教学中逻辑思维的培养——以数列解题为例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化二为一”法在初中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