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知思想”照亮我“学讲模式”的践行之路

2017-04-15 11:08邢怡池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7期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应学会

邢怡池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92-02

工作之余,我带着崇敬的心情认真地拜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教育故事,阅读中我发现陶行知先生的一些思想和现在徐州市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学讲模式”相契合,将陶行知的部分思想与学讲模式相结合让我对“学讲模式”教学理论有了更宽、更广、更高的崭新认识。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学生要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知识的探索者,不仅学会,还要会学、乐学,真正能够“学进去”、“讲出来”,“教别人”达成举一反三。这和陶行知先生的《连环教学法》故事所体现的精神相吻合,连环教学法中姐姐教弟弟、弟弟教奶奶这与学讲所倡导的学生“教”学原则相符。学讲中的学习原则着力学生学习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鼓励和支持学生在课堂中、小组内、黑板前、白板上“讲出来” 、“教别人”,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生教生、生帮生。陶行知的精神使我对学讲精神的理解更加透彻,为学讲模式的更好践行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他的“小先生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人人是先生等教育观正是其教育思想的体现。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我们显然是做得不够的,学生依赖教师的被动学习方式,仍是主流,不过现在我们徐州市实行了“学讲模式”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意识到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学生应该主动学习,让学生天生的学习兴趣与信心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得到发挥。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给我指明了方向。我们的教育必须走进生活,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的机会,鼓励学生依照自己兴趣、需求,开展实践、探索、创新活动。这样才能使陶行知的“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手”教育思想得以真正体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知行统一”原则教会我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成为真、善、美的人。在教学中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个案例:记得有一次作文课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是《我的妈妈》经过一番引导之后我原以为学生可以有感而发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妈妈的好,但是全班的学生竟然无从说起,一阵冷场之后,学生们竟然开始抱怨起自己的妈妈对自己太苛刻,没有爱;有的学生嫌弃自己的妈妈太唠叨,不给他们自由的空间;有的学生抱怨自己的妈妈只知道关心他们的成绩......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容易被周围的世界所影响进而迷失心智,不辨真、善、美,课堂上老师不能一味的传授理论性的知识,更应注重孩子品德的培养,让孩子学会感恩,体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做一个有温度的真正意义上的人。最后我因势利导将作文课改成谈论我自己的妈妈的课,课堂上我给学生们深情地讲述着我的童年,我的妈妈为我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与爱。学生们听得入神、认真,有不少学生甚至由我的故事联想到自己的妈妈,动情地啜泣起来,无疑这节作文课是成功的。通过这一事例我开始产生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决心,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陶行知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寻求探索中国教育之光明大道的生动写照。他认为教师应做一个学生思想和求知的引路人,不做一个教书匠。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道理很简单,其一,教师不是处在世外桃源,学生面临的挑战,教师同样首先遇到,他应先于学生获得这些本领和品质。否则,他就无法引导学生既学会生存又学会关心。教师应以亲身经历和体验来启发学生懂得这种关系,使之把学生生存首先建立在利公而非单纯利己的功利目标上。其二,有创造性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以学定教”。

教师应“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在学讲模式教学中也有这一思想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要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具体体现在“五步”的要求上。“让一步”:在指导学习预习时,不要“嚼烂再喂”,要“让一步”空间,让学生自主发现、感知,提出问题;“慢一步”:在解决学生预习中的问题、学习中的基本问题时,不要忙于指出问题、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退一步”:在交流展示、质疑拓展中,不要变成“教师秀”,要“退一步”,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停一步”:在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要注意发现有问题的学生,要“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缓一步”:在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不要急于总结、概括,要“缓一步”,给学生留想一想、悟一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生存的方法和本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这是陶行知先生作的《自勉并勉同志》诗。他自己的一生正是不断追求真理,学做真人的典范。他善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教育工作,探索、开辟了一条中国新教育道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奋斗了终生。今天,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火炬已经传递到我们的手上,我们要学习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研究他丰富的教育遗产,以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智慧田野的播种者,人类文明的传递者。

猜你喜欢
陶行知教师应学会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学会分享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陶行知的另类教育法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