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
【摘要】在高中语文选修教材阅读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和解疑作用;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和阅读体验;尊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阅读体验和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关键词】阅读 高中语文 选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0-0055-01
“个性化阅读”这一阅读方式,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应重实践、重人文精神培养的特点和尊重學生主体地位、尊重个体差异等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结合学生个体情感体验,多元化、多角度地理解文本,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逐渐活跃,他们在课堂上充满了欢乐,也充满了机智与智慧,不同的体验、不同的解读让语文课堂再次充满生机。
那么,如何对语文选修教材中的阅读内容进行个性化阅读?
课程标准建议:“选修课和必修课的教学存在一定差别,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学生具有不同于必修课的期望。”“选修课的教学,要按照课程目标制定计划,不能因其设置灵活而凌乱随意、漫无计划,也不能因其拓展性要求而片面追求新奇深奥,脱离课程目标和学生实际。”选修课程的个性化阅读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部分,要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又不能与必修课的阅读教学等同处理。
1.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和解疑
既然是选修教材的个性化阅读,归根结底还是重在阅读而不是讲授,可以有适当的解答和解疑。阅读是注重读者的阅读体验的,而对于选修教材的阅读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教师预想的积极性,我们在高一阶段,阅读课是安排了名人传记阅读和自选的经典阅读,都是大部头的作品,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较高。到了高二,必修内容学完,阅读课也相应调整为选修教材的个性化阅读,因为此时学生通过必修教材的阅读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积累了一些阅读方法和阅读经验,再进行选修教材阅读会更加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但是由于选修教材的必读内容有大部分是文言文,尽管有比较详细的注释,学生读起来也是比较缓慢的,并且阅读的积极性并不高。这时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显得更为重要。比如,对于《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中的《大学》节选,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些成语都是出自此篇,如心不在焉、无所不至、格物致知等,在读此篇之前可以用这些成语来引导,激起学生探求其本意和出处的兴趣。
2.突出和强调学生的阅读主体和阅读体验
对选修教材的个性化阅读是通过对所读内容的精读来实现的,精读是对重要的文章和书籍,要认真读,反复读,要逐字逐句地深入钻研,对重要的语句和章节所表达的思想内容还要做到透彻理解。学生的精读的一个重要体现是作批注,在讲读课的阅读教学中,学生的批注不全是自主的,有一部分内容是教师讲授的,而在个性化的阅读中,学生的批注应该都是自主的,见仁见智的,是学生在原有阅读经验和基础上随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而进行的。阅读本身就是非常个体的体验过程,是对文本的二次创作。要强调和突出学生作为二次创作的主体作用和个人体验。
3.尊重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阅读经历等等的不同,不同人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都可能会有差异,在校本阅读课上,教师尊重这种差异,并且可以共同探讨解读的方向。如对《庄子》选读的解读,学生的解读是多方面的:有的着眼点在治国治民,有的着眼点在修身养生,有的着眼点在社会伦理。(参见学生作品集《至乐集》)能由文本生发且言之有理,就是有个性且有效的解读,值得鼓励和提倡。
4.阅读体验和交流形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
学生在校本阅读课上的阅读内容最终通过读书笔记展、读书交流会、读书推介会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思想进行碰撞,对文本和生活的理解逐步加深。在校学生的直接生活经验很有限,他们对人生和生活的认识提高多半应该来自于间接的生活经验,而读书是增长间接生活经验有效而直接的方式之一,读书通过思考才能形成经验,而思考的外现就是写读书笔记,读后感,如果再进行交流、展览不仅会强化学生的读书感受,也能一定程度上鼓励阅读行为,提高阅读兴趣。
阅读越来越体现出对于人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全民阅读的时代已然到来,在校学生的阅读经验和阅读体验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成年后的阅读行为,校本阅读课作为这样一个可能对学生终生阅读起到重要作用的阵地应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阅读内容的选择和引导应该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高中选修教材是各个文学题材和体裁的精选内容,精选并精读选修教材的经典篇目使学生受益匪浅,短期来看,学生在写作方面体验出一定的阅读积累,长期来看,对经典文化、文学内容的精读会有效传承我们的文化。
从校本阅读课的探索和实践来看,尚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对经典的阅读都有兴趣或者都能比较深入,由于各种限制,也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进行交流等等,但是将选修教材纳入到校本阅读课的范围还是基本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的,所以,这种探索还将继续。
参考文献:
[1]鲁洪生《如何理解“个性化的阅读”》,《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