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洪湖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领域均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教育行业。初中语文在初中教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单位,其教学质量如何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升学情况,因此我国教育界也在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手段。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简要介绍了情感教育,以及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以期能够为提升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方面的的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情感教育 初中 语文教学 概述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99-02
一、前言
教育事业在我国由来已久,且经过多年发展如今拥有了大量优秀的教学方式,并且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如情感教育模式,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受到了学生以及教师的广泛欢迎。但即使如此也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为了能够改善此方面问题,我国教育工作者采取了诸多措施。
二、情感教育概述
所谓情感教育,其主要存在于教学活动中,教师将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知识和优势融入到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心态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变化,并利用不同的方式来进行调节,同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使整个教学过程能够充满知识和情感。语文情感教育则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很多精华均会蕴含在语文知识内,不难发现,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会感受到很强的情感色彩,也会感受到文学的艺术性,通过情感教育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1]。
三、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优化教学内容并融入情感教育
在经过教育改革后,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也得到了更新和丰富,更有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充分发挥教学内容的优势,将教材的精华充分提取出来,并将其融入到教学手段只能够,若要达到此种目的即需要教师在授课时注重语言的运用,如对相关诗句进行解说时,可以用更加优美的句子来形容,或是将其更加生动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所展现的内容来激起学生共鸣,如可以让学生积极发言将自己的实际生活经历讲出来,与课文情感相呼应[2]。
2.引导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初中语文知识并不十分深奥,但却能够将各式各样的情感体现出来,若教师能够将情感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即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相应的情感,并产生共鸣,因此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要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也要就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方面采取措施。语文课文多种多样,其中体现的美也有很大的差异,如道德美、人物美以及风景美等,为了能够适应中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因此初中语文课文的内容均相对更浅显易懂,只要细细品味即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但很多学生在此方面的能力不足,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3.发挥朗读作用培养学生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要求学生在课上或课下朗诵课文,此种教学方式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其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使学生在大声并充满情感的朗读课文时增加自身对课文的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领悟力而言十分有利。如在学习《背影》这一课文时,学生虽然可以理解该课文所讲述的故事,但却并不一定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父亲的情感,而学生如果一味进行默读也容易出现一目十行的情况,忽略了文中重要的部分,但通过朗读的形式则不会存在此种问题[3]。
4.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当代教育理念的转變使得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发展趋势,近年来多媒体教学以及其他教学方式均逐渐被引入到学校教育中,并且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在进行情感教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施来进行辅助,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即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关于济南冬天的图片、视频等向学生展示,同时将具有情感的朗读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够在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作用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济南的冬天》学习内容主要围绕在美景以及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向往,通过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可以加深对作者情感的理解,便于掌握文章主旨。
四、总结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初中语文教学方面的发展,更与学生的成绩、各方面能力提升息息相关。如今社会各界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能够给予我国学子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我国近年来不断开展教育改革和高校扩招等项目,使得实现全民教育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但相关机构和人员依然需要加强教育手段方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莫全洪.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 科教导刊(上旬刊),2016,(05)01:131-132.
[2]刘欢,翟肇韬. 情感教育方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5)07:95-96.
[3]魏孔旺. 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6,(02)30:12-13.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7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