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2017-04-15 08:08:04胡斌阳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0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胡斌阳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胡斌阳

(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3)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是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绕过的两个关键词。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明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之间的关系,能够为我们进一步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区别与联系

传统的主导的观念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说法其实没有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也没有正确地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一、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包括历史科学和历史科学得以成立的解释原则;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是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

为什么说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运动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呢?首先,从哲学的阵营上来说,历史唯物主义属于唯物主义阵营,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和其他唯物主义理论一样,坚持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是存在决定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存在。其次,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解释原则决定了它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以有目的的人的活动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人性原则为解释原则,在此基础上得出来的理论自然是关于人类社会的理论,而不是其他神秘的、自然的唯心主义或者机械唯物主义的理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对象的科学性决定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以前的哲学理论,例如唯心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分别是思维意识和自然界,片面地从主观和客观的单个方面来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没有将思维,将自然界和人的活动统一起来,这是以往旧哲学的根本弊端。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这个活动既是在人的思维指导下的能动的活动,又是一但作出产生结果就会成为一种既定事实的物质活动,物质和意识在人的活动上统一了起来。

历史唯物主义在内容上包括历史科学和历史科学得以成立的解释原则。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内容上不仅仅只是关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历史科学,还应包含历史科学得以发现的哲学解释原则。就像具体的科学理论不能等同一般的哲学世界观一样,具体的历史科学不能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具体的历史科学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规律的阐述,而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一种逻辑先在的思维形式来探究人类社会、探究人以及人的有目的的现实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它的理论支撑是历史科学但是它的理论前提是人性的解释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作为自己的对象,而不是将绝对精神和宗教的自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通过对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即实践的研究来发现历史解释历史。正如恩格斯所说:“这种历史观与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①

二、辩证唯物主义。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著作中没有直接使用过“辩证唯物主义”这一名称,但是恩格斯使用过“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名称。1886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我们发现了这个多年来已成为我们最好的工具和最锐利的武器的唯物主义辩证法,而且德国的工人约瑟夫·狄慈根不依靠我们,甚至不依靠黑格尔也发现了它。”②正是在这里,恩格斯首次提出唯物主义辨证法这一术语。辩证唯物主义”一词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追随者狄慈根最先使用的,狄慈根在1886年发表的《一个社会主义者在认识论领域的漫游》一文中提到:“这种从德国唯心主义的完全首足倒置发展而来的,弗·恩格斯本人认为其主要共同创建人的新唯物主义,目前还很少为人理解,虽然它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最根本的理论基础。因此,我们需要比较详细地叙述这种唯物主义。”“恩格斯称这种不懂概念学的唯物主义为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而称社会民主主义的唯物主义为辩证的唯物主义。”③列宁在其著作中,明确的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作辩证唯物主义,普列汉诺夫在《论“经济因素”》一文中,确切地指出:“据恩格斯的意见,现代唯物主义正是辩证的唯物主义”。④

辩证唯物主义是既不同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现代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在批判二者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也就是说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使一种自然界的唯物主义,它不了解人的意识在认识外部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能动作用,也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解决意识和物质统一问题上的基础作用;而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对象是人的思维意识,是绝对精神片面的自我运动、自我实现的过程,从根本上颠倒了主客体二者的关系。而辩证唯物主义的对象是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它在坚持唯物主义基本立场的基础上批判的吸收了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上,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片面性,使其成为了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彻底的理论。

三、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就它们的理论性质来说,是一般世界观与历史观的关系,它们在内容和观点上是相互内在地包含着的。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一般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在它的内容上必然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如果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内容中摘除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那它就不可能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而变成和旧唯物主义一样,仅仅限于自然观上的抽象的唯物主义原则。正如一般不能完全概括个别一样,辨证唯物主义也不能完全包容历史唯物主义;同样,亦如个别不能完全归于一般,历史唯物主义不能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等同。

从一个方面说,没有历史唯物主义,不可能有完备的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另一个方面,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的辩证唯物主义,所以同样可以说没有辩证唯物主义也不会产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列宁曾经用“一整块钢铁”来形容他们在内容和观点上的密切关系:“一般唯物主义认为客观真实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感觉、经验等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不依赖与人类的社会意识。”“在这个由一整块钢铁铸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决不可去掉任何一个基本前提、任何一个重要部分。”⑤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42-43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第337页。

③《狄慈根哲学著作选集》三联书店,1978年版,第239-256页。

④《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第310页。

⑤《列宁选集》第二卷,第322页。

胡斌阳,男,汉族,河南汝州人,法学硕士研究生,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何以言“否定之否定”?——“否定之否定”的“前世”“今生”与“再生”
实践唯物主义的三重辩护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知识产权制度未来发展试析——基于辩证唯物主义观视角
知识产权(2016年1期)2016-12-01 06:56:47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2:01
高等数学教书育人例谈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43:43
哲学唯物主义不必拥抱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解释
哲学评论(2016年2期)2016-03-01 0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