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7-04-15 14:33杨成兵鲍珊珊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我院院校

杨成兵,鲍珊珊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探究——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杨成兵,鲍珊珊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安徽 芜湖 24100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应重点从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及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内在机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大学生

一、研究背景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紧迫任务。1998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要“加强学生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要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高职教育主要目标就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对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重要保障。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无与高低直接反映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但是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来看,目前我国高职大学生创业比例较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届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人数680.9万,约有20.4万人选择了创业,大学生自主创业比例是3.0%,其中高职高专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为3.9%[1]。与美国大学生20%-23%的创业率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另外,我国高职大学生的创业层次不高、创业成功率也普遍偏低。

据教育部官网公布数据,2015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852所,其中普通、成人本科学校1511所,在校学生数2300多万;高职(专科)院校1341所,在校学生数1700多万[2]。就院校数量、学生人数而言,高职院校约占我国高等学校的半壁江山,但高职院校总体上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整体水平不高。因此,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水平刻不容缓。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问题

目前,国外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已经发展成熟。“创业性课程培养+外延拓展支撑”的教育体系,实现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业技能培养与社会价值的“双赢”。反观我国,本科类高等学校基本建立了包含创业课程体系、创业实操培训、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内容的教育模式。高职院校虽然大多开设了对大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的职业生涯规划或创业就业类课程,但真正的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及活动却相对较少,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保障。

下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为例,简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我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经过几年发展,目前已初步形成体系。

一是在全院范围内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基础课程。在大一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认知和生涯规划意识;大二阶段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和能力培养;大三阶段传授求职创业技巧。每环节8学时,共计24学时。

二是多种形式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教育学科。我院以五个骨干建设专业(会计、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等)为引领,在全院范围内开设相关领域创新创业知识课程,包括会计知识、管理学基础、人力资源管理、ERP沙盘等必修课及校内选修课。另外,一些专业结合自身特点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如电子商务专业开设网络创业课程等。

三是为适应创新创业的时代要求,经芜湖市人社局批准,我院自2012年成立创业培训基地以来,每年暑假期间均举办学生创业模拟实训培训班,开设SYB课程。2013年、2014年、2015年培训学生数分别为330人、330人、390人,总计1050人,约占我院在校学生数的9.5%。

我院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虽初步形成,但在课时设置、覆盖面、师资力量、个别指导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为主体的课程教育,虽能普及,但教育层次较低,涉及创新创业教育比重较少,仅能起到短期激励作用;校内相关创业领域知识课程由于种种原因,或者专业限制或者选课难度较大,覆盖面较小;而较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受众面也比较窄,只能覆盖学生总数的十分之一,且往往局限于课堂讲授,对学生缺乏操作指导,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浮于表面,效果大打折扣。

更有甚者,一些高职院校根本没有开设创新创业类型的课程,或者仅开设职业生涯规划类课程,采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代替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很不完善,这既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拉大了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差距。

(二)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旁观者”多于“受众者”

目前,在我院影响力较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外活动主要有两种。

一是借助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类活动(例如,由共青团中央等组织的“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电子商务“三创”等创新创业类竞赛),建立层层选拔机制,积极组织全院学生广泛参与不同层级的比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二是邀请企业家、知名校友等进校举办校园创新创业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活动。通过开展“校友大讲堂” 系列品牌活动,让学生面对面与成功人士沟通交流,分享其创新创业的成功经验,进而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和我院一样,目前各高职院校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交流活动,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活动的学生比例总体偏低;创业讲座、报告等交流活动受场地条件限制,创新创业教育的“旁观者”远多于“受众者”[3]。甚至出现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创新创业学生典型,人为缩小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受众面的情况。

(三)学生创业实践需求缺口较大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对培养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具有显著作用。目前我院搭建了形式多样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第一,校企合作,探索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例如,经济贸易系2012年正式成立了“校中企”安徽商贸-上海晓庄校园实训基地;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企业三只松鼠集团合作,成立了“松鼠学院”;工商管理系酒店管理专业与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联合创办了金陵酒店管理学院等。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让学生实际融入到企业工作中去,了解创新创业的真谛,实实在在地感受创业的不易与快乐[4]。第二,建立校级创业园基地、创业集市等实践平台。我院针对经过论证的可行性项目,为学生提供最高2000元的启动资金或奖励,让学生在创业园区实践锻炼。此外,我院还积极引导校级优秀创业项目入驻政府主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孵化园。

尽管高职院校为学生搭建了多元化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校中企” 往往被企业的商业利益所牵制,忽视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技能的培养;创业基地受场地、资金等条件限制,使用率不高,不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因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而失败。一些高职院校甚至没有建立创业实基地等平台,也没有配套的其他措施,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缺少支持。

三、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发展缓慢存在多方面原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失位,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缺失,对创新创业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政府、社会、家庭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不足,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缺乏助力。笔者认为当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须重点从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及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三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有利于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在机制。

(一)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科学的课程体系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支撑。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根据高职院校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划分为普及阶段、提高阶段、高级阶段递进式的三个层次[5]。

首先,在创新创业教育普及阶段,针对全体大学生,开设教育部统一规定的创新创业基础类课程,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以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优良精神品质。

其次,在提高阶段,针对有创业意向的大学生,建立完备的创业知识课程体系。一方面,利用校内相关学科资源,以选修课形式开设诸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等相关学科课程;另一方面,效仿本科院校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 SYB” ( 创办你的企业)等系统创业知识培训课程,支持有创业意向的学生熟练掌握创业技能,形成合理的创新创业知识结构。

最后,在提高阶段,针对正在从事创业活动的大学生,开设“IYB”( 改善你的企业)、“EYB”(扩大你的企业) 等选修课程,辅助其成功创业。

另外,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包括所设置课程的内容和授课质量,还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指导作用[6]。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革传统教学模式,融入参与式教学方法,提倡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建立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

(二)整合内外资源,搭建多样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多样化、全方位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是锻炼、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第一,以“挑战杯”、“创青春”等各种创业竞赛活动以及创业论坛讲座为载体,培养高职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训。加大经费投入,设立专项创新创业教育基金,完善奖励机制,有效开展“挑战杯”等各项竞赛活动,并建立“挑战杯”官方网站,营造创业氛围。第二,校企融合,依托企业资源建立“校中企”、“企中校”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可以依托地方政府、行业、校友等资源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促使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并在实践锻炼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形成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三,整合资源,真正发挥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作用。目前,大多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因存在粗放管理、优惠政策“失灵”、与市场脱轨等问题而难以为继。高职院校应发挥主体作用,整合校内外资源解决大学生创业园项目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发挥专业教师作用,以科研项目为支撑建立学生创业团队,对接市场、企业,使得学生创意和产品能够直面市场,接受检验;另一方面,发挥创新创业管理机构的作用,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引入企业项目,由大学生创业团队进行运作。同时,密切联系地方政府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引导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其中。

(三)壮大专业指导团队力量,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

高职院校要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邀请具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和社会企业家、创业名人加入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来,壮大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团队,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创新创业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一是培养校内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搭建多种创新创业培训平台,鼓励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师勇于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丰富创新创业经验;二是利用外部资源,邀请专家、企业家等一起组建创业指导团队,提高创业指导团队质量。

高职院校要建立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窗口,为大学生创业团队配备指导教师,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制度,促使教师不断优化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1]国家统计局.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6-02-29)[2017-2-10].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02/t20160229_1323991.html.

[2]教育部. 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 (2016-12-19)[2017-2-10].http://www.moe.gov.cn/jyb_sjzl/s5990/201612/t20161219_292432.html.

[3]苏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武汉市高职院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25.

[4]卢菊,赵春宇.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以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2):1-5.

[5]陆秋萍.论高校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相关性[J].教育评论,2015(6):21-24.

[6]董云飞.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Enterpris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Taking Anhui Business College as an Example

YANG Cheng-bing, BAO Shan-shan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Anhui Business College, Wuhu, Anhui 241002, China)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 should focus on building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urriculum system, creating the platform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nd optimizing the innovation and guidance service so as to achieve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an internal mechanism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student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 Students

G718.5

A

1672-4437(2017)02-0037-04

2017-03-2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14msgzs186);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专项课题(2016KYF03)。

杨成兵(1988-),男,安徽六安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鲍珊珊(1988-),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我院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