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文本教学拓展阅读探微

2017-04-15 11:43:37杨艳鸿李碧慧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爱鸟晏子文本

杨艳鸿 李碧慧

(1.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小学语文文本教学拓展阅读探微

杨艳鸿1李碧慧2

(1.厦门市集美第二小学,福建 厦门 361021;2.厦门集美中学附属滨水学校,福建 厦门 361021)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依托课外,语文课上要有强烈的教材开发意识,以课本为载体,开展拓展阅读。文章从如何选择拓展阅读的文章入手,结合具体课例,阐述了如何将课内外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运用拓展阅读材料辅助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同时,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阅读素养。

同作家文章;同题材文章;同体裁文章;对比类文章;互补类文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强调“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我们提倡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因为它填补了课内的不足,但只能依托课外的大量阅读吗?

语文教学长期存在耗时多而功效低的现象,教师受教材束缚,教学往往拘泥于课本,“就书论书”,花十分钟可以完成的教学硬撑足四十分钟,使原本简单的教材复杂化,而真正有难点的教材又简单了事。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课程资源意识,可以创造性地调整教材内容,以课本为载体,向课外延伸,进行拓展阅读,在语文课上不仅用拓展阅读材料辅助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还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提高阅读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拓展阅读:

一、拓读同作家文章,激发兴趣

教材有很多名家名篇,有抒情散文,励志故事,富有哲理的诗词歌赋……有些作家往往有多篇有影响的作品。学过一个作家的作品后,向学生推荐这位作家所写的其他文章以及相关的书籍,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阅读量,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位作者、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1]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的《学会看病》,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儿子生病,母亲让他凭着线路图独自去医院,学会看病的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儿子看病过程中,母亲的感情变化后,提供同是毕淑敏写的《剥豆》作为拓展阅读材料。

师:同学们,这件事过去不久他们母子间还发生一件事,快速浏览选读课文《剥豆》,思考这两篇文章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生:两篇文章的作者都是毕淑敏,都是教育故事。

生:两篇文章中的儿子的表现都是比较坦然面对的,反而是母亲想得比较多,瞻前顾后。

生:两篇文章都大量地刻画了母亲的心理活动。

师:有人认为两篇文章母亲的心理活动过多,太啰嗦了,能不能把它删除?

生:心理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本文要表达的就是母亲对孩子的爱。

师:这两篇文章在心理活动的刻画上有没有不同的地方?

生:《剥豆》中心理描写直接出现了“想”,而《学会看病》中没有。

生:《剥豆》心理描写一眼可以看出。

师:同学们,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有很多,可以像《剥豆》直接出现“想”,也可以像《学会看病》让心理活动包含在人物的话语中,课文《学会看病》中写了大量母亲的心理,却没有写儿子的,其实,在儿子看病过程中同样想了很多,请你们补上儿子的心理活动。可以直接描写,也可以通过语言来衬托心理。

学生写话(五分钟)

师:从你们的写话中,我知道了儿子渐渐懂得母亲的爱,那么你们呢,在平时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父母的爱。

生交流平时生活体会……

师小结:父母对孩子的爱的表达是多种多样,我们要理解也要懂得回报父母的爱。毕淑敏有很多作品都值得一读,在读的同时,别忘了关注里面的心理描写。[2]

在两篇文章的比较异同中,拓展了学生的阅读视野,使他们对文中人物形象及心理描写的方法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毕淑敏作品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同作家文章的拓展,可以让学生了解作家写作风格,激发学生阅读名家作品的兴趣,进而可以走近安徒生,走近列夫托·尔斯泰,走近鲁迅,走近沈石溪……在此基础上创设交流名家经典的平台,让教材成为引子为学生打开阅读名家经典作品的大门。

二、拓读同题材文章,加深理解

有些课文内容比较浅显,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要,教师可以根据学习需求,提供一些课外同题材的补充性阅读材料,加大阅读容量,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燕子专列》讲述是人们关爱、保护燕子的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动物的爱心。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燕子受难”“救护燕子”两部分内容,感受气候恶劣、情况危急以及人们的爱心后,提供同主题的拓展阅读材料《爱鸟的瑞士人》。

师: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爱与祝福驶向远方,让我们一起满怀深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生齐读)

师:“燕子专列”之所以能行驶在瑞士的国土上,这跟瑞士爱鸟的风气是分不开的,请同学们自已轻声读一读《爱鸟的瑞士人》,谈谈自已的感受。

生1:在瑞士鸟儿不怕人,与人和平相处。

生2:在瑞士鸟儿受法律保护,把人类当成好朋友。

生3:在瑞士鸟儿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员。

生4:他们爱鸟,保护鸟的行为时时刻刻都存在,爱鸟意识深入人心。

……

通过这一份拓展阅读材料,使学生对瑞士人爱鸟的行为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了原来瑞士人爱鸟的行为不是偶尔为之,而是深入人们的心中,鸟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员,这样的补充阅读,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又让学生对课文蕴意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又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夜的工作》,文章内容浅显,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阅读总理日常工作安排表,阅读《大地的儿子》等描写周总理的文章,满足了学生进一步了解总理的需要,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量。现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课后还配套了一系列的选读课文,这些选读课文大多选用了与教科书讲读课文相关题材的文章,人教版五年级的《自已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与《维也纳生活圆舞曲》都是展示异国风情;同是在红军行军途中发生的 《金色的鱼钩》与 《丰碑》……这些都可以归类教学,以篇引类,作为课内文本的补充,拓宽语文阅读的空间。

三、拓读同体裁文章,学习写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课文是神话,有的课文是童话,有的课文是小说等,体裁丰富,形式多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体裁作为议题,拓展阅读相同体裁的文章。让学生了解这一类体裁的写作特点。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去了解童话,了解民间故事,了解小说,了解诗歌……

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颗钻石》,课文学习后拓展阅读《渔夫和金鱼的故事》,通过让学生设计两篇童话的情节结构图,会发现这些故事有三四个差不多的情节,有一条线索将他们一个一个串联起来。这样的故事叫反复结构的故事,进而让学生思考以前学过哪些童话故事也是反复结构的?反复结构故事的情节顺序能不能调换?学生归纳理解并列式反复可以调换顺序,如《小壁虎借尾巴》《小蝌蚪找妈妈》;《七颗钻石》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则是递进式反复,不能调换顺序,最后教师提供开头,让学生创编反复结构的童话。如此教学设计,不仅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更重要的是通过一篇童话的学习,了解童话的写作特点,加以实践创编。

同样的把创世神话体裁的文章放在一起拓展阅读,学生也可以体会到神话的不同民族元素和相同的结构特点:开始是一个混沌的世界,然后来了一个大神创造世界。最后是神或动物的身体化成了万事万物;把民间故事放在一起,学生进行情节对比,会发现这类故事的主人公总会遇到困难,紧接着,主人公想办法克服困难,过程不会艰辛,经常借助一个道具,或者是他人的帮助,最后,这个地方发生神奇的变化;[2]把小小说放在一起,学生读后自然会发现小小说语言富有节奏感,干脆利落,结局常常出人意料。这样的拓展同类体裁的阅读训练,让教师不再“就书论书”,学生通过学习,那一类文本的写作特色都了然于心。

四、拓读对比类文章,训练思维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涵较深刻,学生阅读课文较难理解,为了使学生加深领悟,训练思维,教师适时引导学生阅读情节相悖的对比类文章,这种认知的冲突将激起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探知欲和辨析的冲动,从而形成矛盾张力,构建了学生新的视点。从而读有所悟,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有更深刻的理解,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远。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是一篇经典课文,讲述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机智勇敢地反击楚王,迫使楚王不得不尊重晏子。窦桂梅在教学楚王叫晏子钻狗洞的这一段落时,先聚焦段中“看了看”一词,让学生想象当时晏子可能想什么,为什么不用想了想?接着出示情节相悖的《胯下之辱》故事,学生思考晏子“看了看”后,为什么没像韩信那样忍辱负重,从狗洞钻进去?通过文本与素材的对比阅读,感知晏子的智慧与爱国情怀。还有窦桂梅在这课的处理上,将目光投放得更远,不只让学生感受晏子的聪明才智,还引导学生去关注尊重这个主题,提供《狼和小羊》这份材料,两份材料的对比阅读,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小羊也是这样彬彬有礼,为什么还要被狼吃掉?单靠晏子的聪明才智为什么能获得楚国的尊重?从而明白,一个人要获得尊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和他背后的民族、国家的强大也分不开的。这样对提升学生思维的纵深度有很大的帮助。[3]

比如,同样写过年,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是热闹、欢乐,而梁实秋所写的《过年》却是无聊、累,让他们对比阅读后,发现差异,进而追溯背后原因,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与评价更为准确,促发更深层次思考,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思维能力。

五、拓读互补类文章,了解全面

教材中有的文章往往只呈现单一信息、单一形象、单一事实,需要我们“拼装”,进行拓展,寻找新资料,与文章进行互补整合,在整合中,常常会促使读者进一步查找资料,主动拓展,形成更全面了解。[2]

在教学《白鹅》一课前,教师布置预习,让学生搜集关于“鹅的故事”,第二天,在课前,学生交流了许多:有书法家爱鹅、诗人咏鹅、画家画鹅、鹅帮士兵打败敌军、鹅看管仓库、鹅的习性、鹅的寿命……在交流中,还没学习课文学生就对它有了全面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细致学习文本。[4]比如日本作家新美南吉的所写的《去年的树》有着淡淡的忧伤,教师在教学中想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童话风格是多元的,可以选择一些风格迥异的作品,比如幽默的《猴子和武士》、有趣的《大鹅过生日》等,这些作品差异很大,互补性强,整合效果好。

综上所述,教师根据教材特点与学生需求,以某一议题为依据,选择合适的拓展阅读文章,将课内外阅读材料有机结合,延伸文本学习的触角,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充实,将教学思路变得更宽广,将教学方法变得更灵活,真正提高学生阅读素养。

[1]潘君.依托文本 有效拓展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3).

[2]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朱瑛.结合文本 进行主题拓展阅读[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1(4).

G623.23

:A

:1673-9884(2017)03-0052-03

2017-01-07

杨艳鸿,女,厦门集美第二小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爱鸟晏子文本
晏子不辱使命
童话世界(2020年34期)2021-01-14 00:32:46
我们都爱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晏子使楚
我想有个爱鸟节
爱鸟的人
晏子使楚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