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龙
(福鼎市第六中学,福建 福鼎 355200)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王孝龙
(福鼎市第六中学,福建 福鼎 355200)
基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十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能给广大初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参考。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对策
当前信息技术正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的重视,初中信息技术被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一门重要课程。但就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的情况而言,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文章试结合教学实际,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以及应该采取的对策作些分析和探讨。
1.课程不被看重
信息技术课程源于20世纪9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当时只有部分有条件的学校才开设,2000年教育部要求全国所有的中小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课程被正式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但由于这门课程没有作为中考科目,即不是所谓的“主科”,因此,一直以来不被学校领导看重。按照《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规定,初中阶段一般不少于68学时,但大部分学校为照顾“主科”的教学,信息技术课程形同虚设,课时量一减再减,导致无法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
2.学生、家长对课程认识依然停留在“学电脑”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课程,多数学生和家长对课程存有错误认识。学生和家长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课程就是学电脑技术,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玩游戏、上网;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学好语、数、英能升入重点高中,学不学电脑无所谓;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陷入“网游风波”一味拒绝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信息技术课外活动;还有的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程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学生和家长的错误认识增加了课堂实施的难度,直接影响了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
3.学生个体差异大,两极分化严重
初中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小学,每所小学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一部分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长期被语文和数学课程占用;还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十分陌生,甚至根本没去过电脑室;也有个别实验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培养了不少有着良好信息素养的优秀学生。不同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的家庭条件优越,与电脑和网络接触的机会多,具有较熟练的操作技能;然而,也有一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家庭,根本没有机会接触电脑和网络,没有任何的操作基础,更谈不上信息素养。学生个体差异大,严重的两极分化给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4.教学方式单一,考核方式随意
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尚处于起步研究阶段,还没有比较成功的教学方式可以借鉴,教师多采用讲授型方式上课,和其他学科教学方式没有多大区别,久而久之,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就逐渐失去兴趣,丧失了原有的热情。《纲要》规定,信息技术课程要作为中学毕业考试科目,有条件的可以列入高考。实际上,多数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连期末考试都不作统一要求。考核方式的随意性也是学生对课程不够重视的主要原因。
5.投入不足,设备多年不更新,计算机软硬件滞后
计算机的更新速度很快,根据摩尔定律,处理器速度每18个月翻一番,硬件的高速发展,伴随而来的软件的发展又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多数学校计算机设备都是要用到坏了不能再使用,才被淘汰,少则用5年,多则用了十余年,这些设备除了能正常开关机,已经根本不能使用当前的软件系统,除了给学生练习打字,就只能是摆设了。这些早期配置的计算机即使维护的再好,不能满足当前教育教学的要求时就应该淘汰。例如,Microsoft办公软件从 office97发展到office2013,软件的功能大大增强,早期的计算机能流畅地运行office97,但却无法运行office2013。类似的例子很多,虽然说信息技术教学没有条件做到与时代同步,但也不能过于滞后。
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教学理念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思想根源上让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性,足够重视信息技术教育。“打铁还需自身硬”,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们做了很多尝试。
一方面教们要求学校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开足课程,坚决不允许信息技术课程被任何课程、活动占用。另一方面,加强教研,开展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以及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以教研引领教学,提升信息组全体老师在学校教研中的影响力。此外,发动信息组全体教师在全校开展信息技术第二课堂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全国、省、地、市组织的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比赛,并将获奖作品在学校的科技节上进行展示,以开大会的形式表彰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这一举措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热情,提升了信息技术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扩大了课程的影响力。
教师们还为学校的校园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主动承担录播室的各项工作,从上课影像的录制到后期视频的制作上传都是由信息组的老师来完成。校园网站和学校服务器的建设和维护,都离不开信息组老师的辛勤付出。信息组老师用务实的工作博取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信任,也赢得了全体师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视。
2.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初一新入学的学生存有各种差异,本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的教育理念,我们既做到面向全体,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又要考虑发展优生,让学习能力强基础扎实的学生尽快“跳出来”。教师们设计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实施分层次教学时,对于人人都要达标的基础任务,采取不同能力学生相混合的方式进行组合,分成若干小组,采取竞赛的方式来完成任务;对于提高的任务,采取同一能力水平的学生组合成同一小组,每一个小组的任务不同,组与组之间也以竞赛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课堂训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采取多元教学方式,让每一节课都精彩
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为让每一节课都上得精彩,教师们每周组织一次集备组活动,就如何采取讲授式、讨论式、活动式等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式,如何灵活运用演示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分组学习法、交流评价法、练习法、竞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研讨。例如,在讲授闽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活动六《制作电子板报》一节时,安排了集体备课,设计了传统式、开放式、综合式的三种课例,然后选择不同班级进行教学比较。通过这样的集备活动,博采众长,教师们的上课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上课的内容丰富了,教学方法得到灵活运用,课堂教学不断创新,做到每一节课都有亮点。
4.改善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为主,辅以考查操作
《纲要》规定,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灵活多样,鼓励学生创新。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平时作品评价和期末操作考查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又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
5.联系生活,将教学从课内向延伸课外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教学中任务的设计要紧扣学生的生活实例,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电子表格数据应用》这一单元时,教师们让学生设计一份家庭日常生活开支表,让家长每天把家庭的开支情况告诉学生,学生用电子表格记录一个月的家庭生活开支后,还会让学生用电子表格给家长制作一组家庭支出统计表,通过这组统计表,家长可以直观的了解家庭的开支情况。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会很乐意主动将课内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Z].教基[2000]35号.
[2]张磊磊.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学苑教育.2016(9).
[3]张志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及对策[J].吉林教育. 2016(3).
[4]冯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吉林教育.2016(3).
[5]代成杰.中小学校园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
(责任编辑:邹开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