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赤壁赋》看美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2017-04-15 11:30郭志贤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箫声赤壁赋押韵

郭志贤

(南安市教育局,福建 南安 362300)

从《前赤壁赋》看美育在语文课堂中的渗透

郭志贤

(南安市教育局,福建 南安 362300)

在语文课堂中大力加强审美教育既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前赤壁赋》为例,深入剖析文章所蕴含的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音乐之美、生命之美,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审美教育。

前赤壁赋;美育;语文课堂

当代美学专家朱立元认为,审美教育是以艺术和各种美的形态作为具体的媒介手段,通过审美活动展示审美对象的价值意味,直接作用于受教者的情感世界,从而,潜移默化地塑造和优化人的心理结构、铸造完美人性,提升人生境界的一种有组织、有目的的定向教育方式。[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中大力加强审美教育既是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实现语文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前赤壁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在思想内容上,文章记载了作者月夜泛舟游赤壁的经历,记录了主客之间关于人生态度的一场论辩,传达了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情怀。在艺术价值上,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是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既是培养学生鉴赏古代散文能力的典范,又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审美情趣感知渗透的重要载体。这样一篇文质兼美、情理并茂的美文,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均有一席之地,地位举足轻重。从审美教育的角度看,《前赤壁赋》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表现在其语言之美、意境之美、音乐之美、生命之美,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蓝本。

一、散骈结合,彰显语言之美

先秦和两汉的散文质朴自由,行文以单句为主,句式可长可短,语言或简练含蕴、词约义丰,或恣肆铺陈、潇洒自如。六朝文风绮丽浮夸,行文中特别讲究押韵、对偶和用典等手法,语言华丽却不实用。到了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发起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古文运动”,强调文以明道,改革文风;中唐以后,开展逐渐产生“文赋”(以文为赋)这种文学体载。北宋时期,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等人倡导诗文革新运动,“文赋”更加成熟。这种文学体裁以散代骈、句式参差、押韵自由,既包含了散文的笔势笔调,又保留了诗歌的深致情韵。“文赋”的出现与成熟把中国古文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以《前赤壁赋》为例。在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又根据叙事、讨论、抒情之需要间杂不同字数的散句。全文共99句,其中四字句34句、六字句24句,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再如“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其他散句,用于叙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用于抒情如“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用于议论如“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在音韵上,虽不严格讲究平仄,但在语段局部,仍注意押韵,如第1段“间、天、然、仙”押韵、第2段“桨、光、方”押韵、第3段“昌、苍、郎”押韵。文辞上,有时讲究对偶,如“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有时化用典故,如“冯虚御风,”“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如此行文,句式错落参差、语言活泼自由、情感表达和谐流畅。

二、情景交融,描画意境之美

古代诗文崇尚意境。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来源于作者内心审美情感,表现于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刘勰《文心雕龙·物色》里说:“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诗人往往因外界景象,触发内心情感,而且这种景物往往又不是孤立的、单一的,而是同类的、丰富的。只要在诗人视听的范围里所接触到的外界景象,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景、生活之象,而是浸染诗人感情色彩的诗之“意象”。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借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等一系列意象,营造凄凉孤寂的意境,表达一个羁旅他乡之人的思乡之苦。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因“闹”字,写出了红杏的众多和纷繁,也写出了生机勃勃的大好春光。

在《前赤壁赋》中,作者以浪漫的笔调,以“清风、水波、白露、明月”写月夜泛舟所见之景,以“歌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纵一苇之所如”记录夜游之事,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和明风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与友人秋夜荡舟,把酒诵诗。此情此景,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乐,不禁飘飘欲仙。这种快乐来源于当时月夜赤壁的美丽之境,也来源于作者受此感染而产生的暂时忘记身世不平的心灵之境。赏析这段文章就是要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想象、去感悟,才能达到一种诗意的理解,才能为之动容,才能深刻体味到这种意境之美。

三、浅吟低唱,诠释音乐之美

音乐本是无形之物,只能诉诸听觉,很难以文字记录、表现,但技法高超的作者往往善于捕捉和描绘这种飘忽即逝的声响,再以文字表现出来。好的音乐描写,会使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琵琶声的描写,复杂多变的琵琶声被描绘得层次丰富,音色分明。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采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的音乐化为有声有色、具体可感的形象。再如“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写出美妙的音乐令听者沉迷其中,如醉如痴的情景。

《前赤壁赋》的音乐美集中表现在对箫声的描写。“呜呜然”是对洞箫这种乐器特有的低沉浑厚声音的正面描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写出了洞箫曲的情感风格,即像是怨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凄切婉转,感人肺腑。“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写箫声初停,余音悠扬,像一根轻柔的细丝线延绵不断,化无形为有形。“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如此凄冷幽怨的箫声,竟然能够令深渊中的蛟龙起舞,让孤舟上的寡妇哭泣,表现了洞箫曲极强的感染力。这段对箫声的描写,不仅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了箫声的抑扬顿挫,而且让读者深切地体味到了吹箫者复杂深沉的感情。在叙事情节上,加入这段箫声,对前文“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情节的叙事转折。在叙事情感上,文章至此由乐而悲,自然衔接,过渡流畅。

四、主客问答,折射生命之美

语文最大的魅力在于其文情并茂的优秀篇章里闪射着人文关怀的光芒。古往今来,一些至圣先贤的博大胸怀和非凡智慧对我们认识社会、思考人生、修身养性都有无穷无尽的启迪,一些思想高地和智慧高地强烈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吸引着我们不断深思,不断求索。[2]如孔子在《论语》中表现的“仁爱”思想,孟子在描述理想社会时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主张,老庄“道法自然”“追求自由”的精神,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人生愿望,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等。这些伟大的思想之所以流传至今,就是因为其所包含的巨大的生命张力,给后人带来无尽的启迪和无穷的力量。

乌台诗案,苏轼因文字获罪,终被贬黄州。此时的苏轼深陷人生困境,或沉沦或奋起,或随波逐流或逆流而上,何去何从?苏轼在《前赤壁赋》中以“主客问答”的形式作了最好的回答,阐释了自己“得失随缘”的人生态度,记录了自己“变与不变”“有尽与无尽”的哲学思考,呈现了其不困于逆境、乐观豁达的生命之美。文章首先描写了主客泛舟赤壁的美好时光;接着,“客”吹出了悲凉的箫声,并道出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如曹操之英雄尚且销声匿迹、不复存在,更何况于自己这样地位卑微、虽有远大志向却碌碌无为者。不但如此,长江永恒与人生短暂的鲜明对比也令“客”深深陷入消极、悲观的境地。虽如此,“苏子”并未完全沉沦,完全绝望。他以水月作比,说明世界万物,既都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人生虽短促,却时时刻刻可享用清风明月之美。如此看来,有何可悲的呢?最后,“客喜而笑”“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前赤壁赋》所蕴含的旷达情怀、脱俗精神和哲学理趣无不展现了苏轼人格之美、生命之美。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肖然.《前赤壁赋》教学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15(9/10).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箫声赤壁赋押韵
节录苏东坡《前赤壁赋》
押韵押出韵味儿
千江有水千江月——《赤壁赋》任务学习
吹箫引凤
苏东坡《前赤壁赋》
曲刘合奏
饮相思
庄子说:自然的箫声
我给小鸡起名字
Watch Ou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