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设问刍议

2017-04-15 11:30蔡国和杨晓琦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7年2期
关键词:草履虫单细胞生物

蔡国和杨晓琦

(1.龙海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龙海 363100;2.龙海市浮宫中学,福建 龙海 363100)

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设问刍议

蔡国和1杨晓琦2

(1.龙海市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龙海 363100;2.龙海市浮宫中学,福建 龙海 363100)

课堂教学中高质量的问题设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问题没有经过精心的选择和思考,常识性的多,启发性的少;模糊无效多,科学有效的少;直白的问题多,探究性的问题少;多数是流于形式,没能给学生有效的思考。课堂问题设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才能充分发挥课堂问题设置的探究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观察;问题设置;有效性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设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个好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参与探索的信心,并获得探究、学习的快乐。《单细胞生物》是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章第四节内容,是以草履虫的结构、功能及其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等知识为基础,通过观察、探究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单细胞的生物体和多细胞生物一样可以独立生活,同时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几种和人类关系密切单细胞生物。现以Z老师的“单细胞生物”一课教学设问与提出为例,谈谈笔者的思考。

一、问题的数量

该节课Z老师设计与提出的问题为24个。教师要把握好设问的量,要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进行思考与探究。应精简无效、重复的设问,如当学生认为草履虫能对有利或有害刺激作出反应时,Z老师提出的“你们说它能,我要说它不能,怎么办?”问题。一节课45分钟,假如教师讲授时间15分钟,30分钟提问24个问题,包括学生的思考和回答时间,平均一个问题1分钟多,这样的时间是比较紧张的。笔者认为,一堂课有思考量的问题尽量不要超过20个,精简一些无效的问题,可以腾出时间让学生思考、讨论、动手等。

二、问题的类型

Z老师在该节课中设计与提出的问题大多数是事实性、描述性与记忆类的问题,如“草履虫是怎么呼吸的”“它是怎么进行繁殖的”等。这些问题停留在“是什么”这一层面,缺乏深度,无法启发、拓展学生思考,不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课堂提问的类型有很多:记忆型、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评价型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一些理解型、应用型、分析型等问题。如将“单细胞生物到底与人类生活有哪一些关系呢”改成“单细胞生物如何净化污水”“你知道的哪些单细胞生物如何对人类造成危害”。此外,问题的答案也不必局限于课本,这样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

三、问题的科学性

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有梯度地设计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既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感,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生物有哪些特征?”这个问题看似与该节内容无直接关系,但通过复习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出“草履虫作为单细胞生物它能不能完成基本的生理功能呢?”等问题,为学习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做好铺垫。

Z老师在该节课所提问题相当一部分是科学有效的,也有一些问题比较模糊甚至无效的,比如以下几个方面:

在播放了有关草履虫的视频后,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在视频当中你学到的,第一个方面,草履虫可以怎么样?”2.“除了运动,视频中还讲到了,它可以进行?”3.“那视频中还提到了另一个叫作什么方面?”这些问题都会让很大一部分学生产生混乱,视频中讲了很多有关草履虫的结构和功能,到底教师具体指的是哪一方面。如果将问题改为“通过观看视频,你认为草履虫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吗?如果具有,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你能说说你的看法吗?”让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总结,既能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的过程中,Z老师提出了“我们之前学过了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记不记得”“根据这个假设,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下实验方案?”这两个问题都是无效的,不具有思考的价值,可以改为“探究的一般步骤是什么”“请你根据所作的假设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说一说你这么设计的原因”如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四、候答时间

很多教师在提出一个问题后,就会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给出答案以节省时间,如果不能马上作答,教师就会不断重复问题,或是对问题进行分解以降低难度,甚至自己给出答案,根本不会考虑学生是需要足够的时间来作出反应的。在该节课中,由于Z老师提出的问题数量较多,因此能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不会很充裕。1.如在讲到草履虫以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时,她提出了“分裂的过程如果让你们用语言描述出来,它是怎么一个过程呢?”这么一个问题,见学生无应答,马上对问题进行分解:“首先什么先一分为二”;在个别学生答出了细胞核后,又马上提出“细胞质怎么一分为二呢”;学生尚未反应过来,教师就自己给出了答案,前后时间是1分钟20秒,这样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就无法得到思维的锻炼。这三个问题可以合而为一个问题:“草履虫的繁殖是以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大家思考一下,请同学来描述一下草履虫繁殖分裂过程。”可以叫三个学生上台展示,这样既让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也让学生有展示的机会,这个知识点在生物教材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也为高中细胞分裂知识打基础。

五、理答方式

(一)学生的理答方式

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分为多种:无应答、集体答、个别主动答、个别被动答、讨论后汇报等。Z老师在这节课中采用的方式较为多样,但其中仍以集体答和个别被动答为主。如在讲到草履虫结构的时候,提到这么一个问题:“在它的身体有很多小圆泡,这个是什么?”而在学生观看了有关草履虫的视频后,又提到了以下两个问题:1.“那它是通过什么结构来运动的”;2.“那这个结构是帮助草履虫完成什么生理活动”学生获得问题后集体答出“食物泡”“纤毛”“伸缩泡和收集管帮助草履虫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废物”这些正确答案,这样教师无法了解是否所有学生均能获得相关的知识,更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集体答是比较不提倡的一种回答方式,会让学生没有紧张感,思想较为松懈,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学生甚至没有认真听教师的问题,滥竽充数。相反,单独提问就较为合理,可以根据学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程度的问题,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有话可说,在课堂上展现自我。

(二)教师的理答方式

在学生回答后的大多数情况下,Z老师仅仅简单地重复学生的答案,或快速进入下一个问题,对学生的评价很少。比如在设计“草履虫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这个实验时,Z老师对学生对于1.“食盐和肉汁对于草履虫来说算是有利刺激还是有害刺激?”(2)“生物对于有利刺激会怎么样,那对于有害刺激呢?”(3)“在这边加食盐,这边加肉汁,这个草履虫会怎样运动?”这几个问题的回答,均没有作出评价,特别是鼓励性的评价。

然而,对学生适时地进行鼓励性评价或设立完整的竞争机制是十分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在收获成就感的同时,激发出极大的表现欲,有利于课堂上师生的积极互动。

因此,笔者认为,Z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组讨论后抢答,并进行小组积分和组内成员积分,积分多的小组和个人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样整个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学生也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从上述几点可以看出,课堂问题设置既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课程标准,做到提问要有坡度、效度,还要有深度;要有合适的等候时间,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更要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只有善于提问,精于提问,才能充分发挥课堂问题设置的探究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薛彦.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生物学,2005(1).

[2]车兴超.刍议初中生物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策略[J].湘潮月刊,2011(12).

(责任编辑:陈 欣)

猜你喜欢
草履虫单细胞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有趣又有料的硬核科普——《生命的秘密:从草履虫到达尔文》荐读
人工智能助力微生物单细胞鉴定
第12话 完美生物
谈一谈草履虫
关于草履虫采集与培养方法探讨
联合SNaPshot和单倍型分析技术建立G6PD缺乏症单细胞基因诊断体系
单细胞测序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