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剧情类真人秀的陌生化叙事及其意义表达
——以《极速前进》为例

2017-04-15 06:31:40闫俊钰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期
关键词:陌生化真人秀挑战

闫俊钰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00)



户外剧情类真人秀的陌生化叙事及其意义表达
——以《极速前进》为例

闫俊钰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000)

2015-2016年是真人秀井喷的一年,而其中的《极限挑战》在播出平台一般、竞争者众多的不利条件下取得了首播收视破一的佳绩并且荣耀成为现象级综艺节目。除了六位人气男星强力助阵外,更重要的是节目在挑战之外加入了剧情模式,用观众喜闻乐见的喜剧形式呈现出“极限男人帮”困境中求生存的励志故事。本文运用陌生化结合《极限挑战》叙事模式进行重点研究,探讨以《极限挑战》为代表的户外剧情类综艺节目的叙事模式以及意义表达。

极限挑战;陌生化;叙事学;意义表达

一、陌生化概念以及电视节目中其存在的原因

“陌生化”由什克洛夫斯基于1914年提出并得到以奥波亚兹等理论家的支持,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理论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陌生化理论的关键在于从内容和形式上违反人们习以为常的惯性思维,使得对象变得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所以,陌生化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冷门”和富有新鲜感的语言破除人们形成的自动化语言,给读者带来另类的阅读体验。

“陌生化”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中,电视行业尤其在综艺节目也被广泛运用。真人秀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霸占了电视屏幕,形态多种多样,有相亲类、竞技类、旅行、生活服务、野外生存、职场、宠物这些在2015年之前都处于饱和状态。东方卫视再照搬先前模式结果只能“扑街”,于是他们选择《极速前进》为落脚点,开创式地融合了几乎以上所有模式,创造力一种新型的户外真人秀。这是一次伟大的冒险,但风险就意味着巨大的成功。

二、《极限挑战》的陌生化选择(一)

(一)叙事情境陌生化

《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在2015年推出的励志剧情类真人秀,节目一经播出就以黑马姿态垄断了周日全国综艺节目,收视屡创新高。通过节目设计者精巧的策划或组队或独立的形式,每期选择一个不同的故事情境来安排叙事,完成不同的剧情。叙事情境是节目策划者所设定的故事发生背景情景。戏剧情境是戏剧动作存在的基础,是展示戏剧冲突的前提和条件。

《极速前进》第一期主题“时间都去哪儿了”故事发生在上海,借鉴尼科尔导演的《时间规划局》,六位主人公通过完成自己的任务和阻碍他人完成任务来抢夺时间延续生命;第二期主题“继承者们”,节目引进韩国在中国大火的《继承者们》电视剧,主人公通过金条之战最终成为集团继承者;第三期借助《上海滩》情节六位明星组成“梦想合伙人”体验平凡人的不平凡的职业;第四期上演“海岛求生记”,六位成员分成两组分别挑战任务最后搭救被困在海岛的双黄组合;第五期上演《疯狂的石头》;第六期在云南上演《猫鼠游戏》真人版,爆笑演绎六只“硕鼠”的疯狂假期;第七期成员穿越到古代,下至乞丐商人上至皇帝重复着抢位与保位的争夺。

纵观这七期节目的情境设定,《极限挑战》以热门影视剧主题为依托设置叙事情境,为人物关系的展开提供了强有力的叙事模板,这些影视剧都是叙事接受者喜闻乐见的范例,在观看之初就已经有一个阅读期待。然而节目制作者在主题一样的大背景下,构建与原有细节截然不同的叙事逻辑。让叙事接受者即观众能在阅读期待之外收获更多的惊喜,破除原有固定故事套路创造一种新的叙事情景,通过每期陌生化、多元化的叙事情境,选择不同类型的热门事件、角色将人物串联成一个整体,讲述极限男人帮逆境中的兄弟情,传递社会正能量。

(二)叙事主体陌生化

构成完整叙事不可或缺的就是叙事主体,叙事主体在故事中扮演着说书人的角色。真人秀节目中叙事主体可分为三部分——真实作者、隐含作者、叙述者。首先是真实作者,真实作者是电视节目的主创、制片人,包含了从导演、编剧、策划、执行再到摄影师、剪辑师等除去六位明星之外的所有工作人员,他们是故事之外处于日常生活中的人。隐含作者指作者进入到一种与本人日常生活所不同的精神状态,被称为作者的“第二自我”也就是在作品中起支配作用的意识,不直接参与事件的交流。在《极限挑战》中“隐含读者”合力铸就了一个剧情挑战类的电视场。首先,在《极限挑战》之前,各种亲子、职场、婚恋类的真人秀达到了饱和状态,于是《极限挑战》开启了挑战加剧情的新型真人秀的新篇章;其次,节目中出现的一切设定包括地点、时空、人设的选择都是都“隐含读者”策划的结果,凝结着他们的思想意识和主观价值选择。《极限挑战》这类真人秀所要体现的是一种“兄弟情”和“娱乐性”,所以节目中所有的设定都有围绕这两个主题进行。

在叙事主体中最核心的就是叙述者,叙述者就是讲述作品中语言、发表观点的人,是在节目中能直接看到的。在摄影棚类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占有着绝对的话语权,他们是传统的叙述者。而《极限挑战》这种户外综艺节目则出现了“去主持人化”的倾向,类似的节目还有《两天一夜》、《奔跑吧兄弟》等,这种新形式开启了讲故事的新潮流,也体现着陌生化叙事的特点。首先,《极限挑战》节目中没有设定主持人,节目由六位常驻嘉宾或单独或集体地讲述故事,而讲述方式都是采用总分总的形式,中间偶有交叉。这种区别于访谈类节目的“无主持人化”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提供另类的审美愉悦。其次就是节目嘉宾的选择,除去六位常驻嘉宾,节目组还邀请其他明星完成叙事,例如徐铮、陈柏霖、陈乔恩等明星的加入使得观众看到更多的新鲜面孔,其根本目的还是利用陌生化产生间离效果吸引观众。

三、《极限挑战》的陌生化选择(二)

(一)叙述视角陌生化

叙述视角是指叙述时观察故事的角度。不同的视角的区别在于传达给观众的信息量是不同的,信息量的多少就可以用来制造矛盾和悬念。视角的差异会造成叙事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和叙事效果的差异,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极限挑战》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没有固定在一种视角,而是赋予节目参与者不同的叙事视角,多视角的穿插转换使得节目极具表现张力。在第八期中节目组来到碧海蓝天的青岛,在完成一项任务时黄渤和黄磊忽然消失不见,此时观众和其余四位成员都是在用内视角看故事,讲述者是故事中的人物,我们都不知道绑架双黄组合的是谁、去往哪里。随着拍摄重点的变化,摄像机暴露了两人的藏身地,知道了他们被绑架到一个无人海岛上,此时观众和双黄变成了全知全能视角。然而其余四人还被蒙在鼓里,只能靠完成任务到达海岛才能知道发生的事。当他们完成任务后四人被陈柏霖饰演的船长带至小岛才得知具体情况,此时节目所以嘉宾以及观众的视角都变成了全知全能。

(二)叙事时间的陌生化

叙事时间的陌生化表现在叙事时间的反复交错。按照克里斯臣梅斯的观点认为,有两个时间,一个是被讲述事件中的时间,另一个是正在讲述的时间,叙述的功能之一就是在一个时间框架内再制造另一个时间框架。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视节目,叙事时间绝不可能与现实生活中的线性流动的时间,往往是通过一定的艺术表现形式,延长或者缩短或者打乱时间,这便是叙事时间的时长和时序。

《极限挑战》中在叙事时间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循线性叙事的法则,节目根据故事内容和情节的发展需要融入很多非线性的编排,最常被运用的就是倒叙。例如在第一季第一期“抢夺时间”中六位成员争分夺秒地完成各种人物抢夺时间来延长自己的生命,然而肯定有人最先失败,这个点导演设置到了孙红雷身上,孙红雷失败了,他只能坐在马路牙子上懊丧,此时观众好奇他怎样被淘汰,于是节目组再回放他被淘汰的经过,观众此时就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四、陌生化叙事的意义表达

(一)利于设置悬念加强故事性

悬念是欣赏戏剧、电影或其他文艺作品时的一种心理活动,即关切故事发展和人物命运的紧张心情。作家或导演为体现作品中的矛盾冲突,在处理情节结构时常用各种手法引起观众或读者的悬念,以加强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的感染力。“通过‘提出问题,延缓答案’来制造、延续、展示冲突,是作家或导演在处理情节、设置冲突、展示人物命运时,利用观众对未来剧情的关切和期待心情,在剧作中所做的悬而未决的处理方式。在《极限挑战》中陌生化的运用就把悬念安排地恰到好处,无论是叙事主体的陌生化、还是叙事时间以及叙事视角的陌生化都能高效地调动观众的好奇感,营造出悬念感使得节目的故事性加强。电视叙事具有瞬间性和不可重复性,叙述主体的陌生化在极短的时间里调动起观众的情绪,找准时机抓住兴奋点,通过大量有冲突性的活动制造事件的冲突,设置悬念增强故事性。

(二)展现别样生活

真人秀节目是将真实与虚拟融合表现的节目,这种真实不仅在于参加节目的嘉宾是我们熟悉的、参与者的行动是真实的,同时节目也反映大量的真实生活。真人秀既具有纪实节目的影像风格,反映现实生活。同时,在节目中也对参与者进行一定的设定,就是我们常说的“人设”。例如在《极限挑战》中有两大团体——三傻和三精,三傻负责装疯卖傻搞破坏,三精是团队的智商担当。就是在一个团体里也有分别,孙红雷坑蒙拐骗,王迅见钱眼开,张艺兴则负责天然无公害小绵羊,这就是一种设定,不仅基于人物自身的特点,更是为了剧情的发展需要。《极限挑战》反映的生活是趣味化和“陌生化”了的生活,是一种经过“间离效果”后呈现出来的戏剧效果。所谓“陌生化”就是使事物变形,解构、重构,它的意义在于消除惯性,重新建构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引发观众观赏后的惊奇与新颖感。

(三)升华节目主题

《极限挑战》主打“男人帮”概念,通过六位性格迥异嘉宾的加入以小见大展示现代社会男人生活的部分。节目宣传的是“这都是命”的概念,一切早已注定,就像六个人的性格差异造成了他们待人接物、行为处事的差异,甚至是最后命运的差异。而节目的宗旨在于展现不同性格碰撞出的火花以及即使结果已定但仍然拼尽全力去争取的精神,这不仅是关乎情谊的博弈,看到最后就会发现节目中蕴含着关于生活和生存的真理。生活不易,全靠“拼搏”两个字。他们是明星与普通人有着不一样的身份,让他们来体验不仅是为了节目的趣味性更在于通过明星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这些平凡但却伟大的社会从业者,于是,节目就将原本单调的选题变得充满社会关爱。而“陌生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就是利用间离效果吸引观众注意力,从而起到社会关怀的作用。从这点来看,这也是《极限挑战》成为现象级节目的重要原因。

[1]谭霈生.论戏剧性[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张玉能.西方文论思潮[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9.

[3]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焦彦.真人秀节目策略的美学解读[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12.

闫俊钰(1992.2-),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学生,文艺学硕士在读,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文艺学审美文化。

猜你喜欢
陌生化真人秀挑战
火卫一上的真人秀
军事文摘(2023年14期)2023-07-28 08:40:26
一场史无前例的乐队真人秀
智族GQ(2019年9期)2019-10-28 08:16:21
《尘埃落定》中“陌生化”成分的英译研究
西藏研究(2017年5期)2018-01-30 08:39:19
叽咕乐挑战
叽咕乐挑战
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
新闻传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叽咕乐挑战
户外明星真人秀为何火?
新闻前哨(2015年2期)2015-03-11 19:29:23
第52Q 迈向新挑战
人间奇剧——论易卜生笔下伦理身份的陌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