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颖
(福鼎市实验小学,福建 福鼎 355200)
以“技”之长,圆“课”之美
——以《望月》为例谈小学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张 颖
(福鼎市实验小学,福建 福鼎 355200)
文章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望月》一课为例,通过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希沃EN5”和“希沃EN3教学互动平台”作为课堂交互中心,融合了“百度浏览器”“班级优化大师”“反馈器”“授课宝”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构建起设备与课堂、课堂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对象之间多方位的教学网络。在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望月;融合;创境;新技术;发展
《望月》开篇伊始就通过希沃EN5的“预设动画”功能,将技术融入课堂,利用白板的自定义路径动画,使满天的星星缓缓变成一轮明亮的圆月徐徐上升,和着教师声情并茂的旁白——“月,就是有这个独特的魅力。它倾泻着轻柔的月光,只为能让我们多望它一眼。”出现“月”字后,继而“望”字也随着自定义路径,来到“月”字身边,而月光曲始终随着唯美的画面回荡在教室的上空……
预设动画、音乐、画面,还有教师动情的旁白,营造了浓浓的望月情境,使孩子们完全沉浸其间。新技术的应用,促使了学生发自内心地主动参与学习,充分激发了学生渴求望月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带着对那轮明月的回想读课题,一切都显得那么美好!
如果说白板功能是九层之台的垒土,那么互动平台的助力就是锦上添花的神器。依托互动平台,将课堂互动的白板、教师端的授课助手、学生端的seewo平板互相联接,构建起白板与终端、设备与课堂、课堂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对象之间多元互动的教学网络,将课堂延伸至课前、拓展到课外。
(一)平板起航,提取信息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赵丽宏,为了让孩子们与文本能有更深一层的对话,初读时,让每位学生用平板自主上网搜索有关赵丽宏的资料,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这个环节重在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互动反馈,检查预习
在传统课堂中,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成果展示或评价比较麻烦。但在交互环境下,依托互动平台和移动终端等多媒体手段,便可以让全班共享学习成果,实现课堂的资源共享与多元互动。
首先,交流分享预习单上的第一项预习任务——批。通过互动平台,每位同学将自己的批注情况“晒”在平台上后,进行对比发现。这样的教学最大范围地分享了学习的成果,一举多得。
其次,交流分享预习单上的第二项预习任务——读。通过“初读评审大赛”,利用“班级优化大师”的“随机”组合成四大组进行比赛。小组合作读完屏幕显示的句子后,利用seewo反馈器中的“选择”功能进行民主投票,选出朗读冠军,再用“班级优化大师”给其加分。
课堂,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和“反馈器”等移动终端,收集“大数据”,增加了对学生的定量评价,弥补了传统课堂仅能进行定性评价的不足。既彰显个性化学习,又创新了课堂管理形式。
新技术的出现为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提供了不少途径。只要熟悉信息技术的人都知道,白板的“批注”“预设动画”“授课宝的视频录制”以及备课模式下“透明度的调节”等这些技术,在我们课堂当中随处可见。本课中,为了品析望月佳境,笔者将这些常规技术进行了非常规的应用,既彰显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又放大了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两者相得益彰,实现了不同寻常的效果。
(一)预设对调促思维
【屏幕出示】“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的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通过品读“流动”和“跳动”“照亮”“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等词,感受月下江面的灵动、动人,同样利用“预设动画”功能,把“流动”和“跳动”进行有机对调,质疑引发思辨,体会用词的准确和精妙。并继续利用此功能,为学生呈现句子中的画面,当文字转换成唯美的画面时,明亮了孩子们的眼,点亮了他们的心,课堂始终沉醉在浓浓的、迷人的月色美景中。意境的创设也使学生的朗读更加声情并茂。
(二)功能巧用显不凡
【屏幕出示】“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
联系文章感知、理解“隐隐约约”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传统的教学中理解词语无一例外的就是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感知等教学手段去完成。但在这个信息技术快速腾飞的时代,我们的课堂当然也不能默守陈规。于是,笔者突发奇想,利用了白板备课模式中的“调节透明度”功能,让学生直观对比调节前后的画面,从而直接感知了“隐隐约约”的真实意境,通过画面,学生也明白了“黑色剪影”的意境。此时,让学生看着画面再读此句,感受自然大不相同。同时,利用授课宝“视频”功能巧录音,还原了课堂前后两次不同的朗读,鲜明的对比使学生感触更深。
而“伸展、起伏”同样也是这句话中需要品读的关键词。往常,在学生理解“伸展着、起伏着”这样的画面时,普通图片的助解或是联系生活经验也是可以的,但在这节课中笔者请学生上台,用线条画出“伸展、起伏”的画面。利用“批注”功能另辟蹊径,可谓是平凡的功能彰显了不凡。
(三)同框对比妙解惑
“镀”的妙处是本课的学习重点。利用“放大镜”功能放大了“镀”,并质疑为何不用三点水旁的“渡”?同时应用“希沃小精灵”助手在放大镜中书写 “渡”字,两字同框对比,学生一下就能感受到“镀”的妙处,感受到“镀”能够使事物变得更美丽。再把“镀”字送回到句子中美美地读,就完全达到了教学的目的了。
此环节整合各种多媒体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教学,将简单的功能整合出不简单的效果。
将课堂互动的白板、学生端的seewo平板互相联接。学生上传自己在平板上用搜狗输入法输入的作品,由小组推荐并上传到教师端,教师通过class互动课堂的互动消息,在屏幕上展示八位小小散文家的作品,学生根据在屏幕看到的作品,选择自己喜欢的进行自主点评,这时我们的互动平台就突破了传统教学中单项交流的局限,实现了多元互动,充分体现了课堂的交互性、全面性、即时性和有效性。
回眸全课,笔者力求以“技”之长,为大家“圆”最美的望月之路。笔者想说:
1.这条路有交互。依托互动平台,将课堂互动的白板、教师端的授课助手、学生端的seewo平板互相联接,构建起白板与终端、设备与课堂、课堂与师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对象之间多元互动的教学网络。
2.这条路有创新。利用“班级优化大师”和“反馈器”收集“大数据”,并将简单的功能整合出不简单的效果。彰显个性化学习,创新课堂管理形式。
3.这条路有延伸。利用互联网技术,将课堂延伸至课前、拓展到课外。
[1]李芒,乔侨,李营.交互式媒体教学应用策略的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5).
[2]李玲玲.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6(12).
[3]林清.智慧教室实践的困惑与思考[J].福建教育,2016(12).
G623.2
A
1673-9884(2017)08-0025-02
2017-06-19
张 颖,女,福鼎市实验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