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雍(福州第二中学,福建福州350025)
课本剧编演情境下的语文文本解读探究
林 雍
(福州第二中学,福建福州350025)
课本剧编演是一种特殊的文本解读手段,它所具有的形象性、生动性能够激发学生解读文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传统的语文阅读课堂带来新的生机。在课本剧编演情境下,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带动学生突破文本认识的盲点,找准文本改编的补白点,使文本得到准确的诠释和合理的拓展。在课本剧表演后及时地进行反思总结,将有助于文本解读的进一步推进,从而真正实现“文本——课本剧——文本”的渐进深化。
课本剧;文本解读;阅读教学
在传统的文本解读中,教师的主体角色意识往往过于强烈,学生的主体角色意识却尚未觉醒,教师在文本分析上下足了功夫,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并未架构,教师和学生之间难以进行有效对话。在此前提下,教师的文本解读越追求精细,课堂就越容易陷入条分缕析、面面俱到的满堂灌,文本解读常常变成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那么,如何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语文阅读课堂的活力,提高文本解读的有效性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课本剧编演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能够给传统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带来了新的生机。
课本剧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文为编演对象,为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而进行的校园戏剧活动。课本剧编演是一种语文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文本解读手段。课本剧将“静止”的文字变成“生动”的表演,将“平面”的文本变成“立体”的戏剧,它所具有的形象性、生动性和创造性更符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心理,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在课本剧编演中,老师可以从传统文本解读单调的分析、繁琐的讲解中解脱出来,学生由被动的“倾听者”转化为主动的“体验着”、“表现者”和“创造者”。课本剧成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桥梁,为了改编好课本剧,学生会自发地细读课文,查阅资料;为了诠释好人物,学生会对作品语言、人物性格进行反复的体会揣摩;为了设计好服装、道具、舞台,学生会关注到作品中的细节描写;为了使剧情更加合理连贯,学生会发挥想象力,对作品进行加工补充;为了在表演中达成有效合作,学生还会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探讨,这样就将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参与文本解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本剧表演情境给阅读教学带来了学生愿意阅读、敢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前提,接下来,教师又该如何利用好课本剧这个载体,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文本解读推向深入呢?
如何对课本剧编演做出规范和引导,使之更好地立足文本、深化文本、超越文本、回归文本,体现课本剧的工具作用,使之真正成为语文文本解读教学的有效手段,是教师们在进行课本剧编演实践中应该关注的。以下,笔者结合自己曾经指导过的课本剧《项链》(该剧获得福州市第十四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展演一等奖)试作探究。
在课本剧表演这一特殊的教学情境下,学生处于开放、活跃的状态,有利于教师观察、发现学生对文本理解的真实状态,发现学生对文本认识的盲点。
任教以来,不止一届学生排演《项链》,在这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对《项链》前半部分的编演都有着精彩的发挥,不乏亮点,但是一到了后半部分,学生不约而同地都处理得十分草率,让人感到虎头蛇尾、意犹未尽。由此笔者意识到学生对《项链》这篇课文认识的盲点在于课文的后半段,对于马蒂尔德命运的转折,学生的理解向来是比较懵懂模糊的,所以在指导《项链》的过程中,笔者特别注重对作品后半段的解读。
《项链》剧本的第一稿出来,学生设计的结局是马蒂尔德发现项链是假的,她承受不了这样巨大的打击,晕倒了,被抬下舞台。笔者提出这样续写不合文本逻辑,写剧本的学生不理解,她说:“十年辛苦换来的是这样一个真相,换任何人都受不了,晕倒符合常识吧!”笔者说:“这是你们这个‘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的常识,十年下来什么罪没遭过,再大的打击也能扛过来了吧?”学生想想有道理,改了,第二稿换成马蒂尔德对好友豁达一笑说“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笔者说“这么超脱?这该修炼到圣人的境界了,十年哪里足够?马蒂尔德也只是个普通人呀!”于是第三稿又调整为马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不由自主向后一个趔趄,然后配上脸部表情,手上小动作表现内心的茫然、挣扎,最后慢慢平静下来,长长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这一切,已经不重要了,不是吗?”最后一个结局相较于前两个结局才是符合文本逻辑的,人物的心理也明显更有层次了。
课本剧编演,既要立足于“课本”,忠实于原著的精神,又不能简单地“依葫芦画瓢”,为了使事件更集中、冲突更尖锐、形象更生动,必要的时候,应该发挥想象,对原著进行合理的补白。保留的是“精神”,改动的是“形式”,这一“留”一“改”,殊途同归,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原著精神,最是考验学生对文本理解的深度,也是教师进行指导的有效切入点。
对于文本,我们不能断章取义、画蛇添足。比如:饰演马蒂尔德丈夫的林某某钢琴弹得很好,有天有个学生灵光一闪,提出舞会那场可以让他上场担任伴奏,顺便展示下才艺,这个建议一出,就得到大多数学生的响应,大家纷纷觉得这是个亮点,是个加分项,有个学生甚至激动地说:“一个弹琴一个跳舞,男才女貌,这个画面多么和谐啊!”我问学生:“你们觉得马蒂尔德的丈夫是一个浪漫的人吗?”回归文本,他是一个小科员,拿到一个舞会的请柬就忍不住“得意洋洋”,他在妻子成为舞会的焦点无限陶醉膨胀的时候居然在小客厅里睡着了,他会在还没离开舞会现场就为妻子披上寒碜的衣服……许多细节可以看出这个丈夫朴实、木讷甚至有点不解风情,马蒂尔德的失落空虚,不仅是物质上得不到充分的满足,还有爱情上的缺失,因为,明显,她是一个非常具有罗曼蒂克情怀的女子,这样的一对夫妻怎么可能琴瑟和谐地出现在舞会上,你弹琴来我跳舞呢?学生听完立刻就领会了,钢琴小王子倘若真的出现不仅不是亮点,在对原著的阐释上反而是个败笔!
可是文本中又不乏情节的省略和虚化,这些留白处,又需要我们通过想象,进行合理补充与拓展。比如:马蒂尔德夫妇为还清债务,历经了十年的艰苦辛酸,这在原著中一笔带过,并未多着笔墨,编剧的同学精心设计了洗衣、拖地等场景来表现,配合的音乐也足够悲伤。可是笔者想问,十年,仅仅只有辛苦吗?如果只有辛苦,最后马蒂尔德再见到弗莱斯节夫人的时候怎么能够那么坦然而略带骄傲地说出真相,有什么更重要的东西进入到她的内心,成为她生命和精神的支撑,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转折,但这恰恰是学生理解《项链》最大的难点所在。于是我们就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思考,在启发下,他们慢慢领会到,这十年马蒂尔德失去的是美丽的青春和舒适的生活,但她也在劳动中抛弃了虚无缥缈的幻想,收获了更接地气,更具质感的真实的生活,一个人只有悦纳了真实的自己,才能真正实现心灵的蜕变。这个很抽象,在剧中不好表现,于是我们想到一个具体的点,就是她和丈夫的关系,原来她是爱耍性子的,有点居高临下的,她更多的关注自己,而忽略对方,两人之间的感情其实是有点隔膜的,但十年下来这一切发生了变化,我们设计了一个场景,丈夫回家看到她正在崩溃地摔东西,于是上前安慰,抢过衣服来洗,她看了过意不去,心疼丈夫,又抢回来洗,这样,夫妻间的相濡以沫的感情就慢慢浮现出来了,十年,除了辛苦,还有在辛苦中收获的理解和关爱,这才是更加珍贵的,也正因为这样,才有了落幕前丈夫的那句画龙点睛的一句“你,依然是最美的!”
文本解读与课本剧编演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推动的关系,文本解读促进了课本剧编演,反过来,在课本剧编演中,文本也融入了学生的生活资源和艺术创造力,带有学生生活化和个性化解读的烙印,文本本身也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也就是说,课本剧不是终点,借由课本剧编演获得深化的文本解读才是语文教学的终点。在课本剧表演后,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可以通过阅读沙龙或模拟记者招待会等形式,请学生导演、编剧、演员进行创作访谈,从而将文本解读进一步推向深入,也为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提供参考案例,真正实现“文本——课本剧——文本”的渐进深化。
[1]付念飞.课本剧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杨利.中学语文课本剧教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3]何艳群.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编演“课本剧”,“演”活课堂[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6).
[4]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石修银)
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2015年课题“课本剧表演情境下的语文文本解读研究”(项目编号:FZ2015GH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