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探索

2017-04-15 21:42刘燕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养老服务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刘燕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通过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五个对接”的重要途径,也是增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本文结合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的实践,对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期能对相关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 养老服务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96-02

现代学徒制要求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修正,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企业指导和实践锻炼,以工学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因此,准确把握行业动态,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是现代学徒制培养的前提,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而言,就是要系统思考,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准确把握企业的需求点。

一、试点经验与实施成效

1.合作共赢,职责共担

充分发挥合作企业在职教过程中的作用和功效,将原有的学校为主、企业为辅的合作模式积极转变为学校、企业双主体合作模式。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充分尊重合作企业的文化和人才培养理念,注重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资源建设等方面注重学校与企业的资源共享、信息互换,实现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

2.专兼结合,双师指导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必须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双方要密切合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这就要求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企业兼职教师的作用。通过聘请兼职教师到校授课和现场实习指导,承担操作性强的实践教学,鼓励专任教师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与研究,建立起稳定的“双师”联合指导学习模式。

3.工学交替,综合考核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充分重视企业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充分融合,并开展了一系列企业实践学习活动。将学生的实践课程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环境中,将考核主体由学院教师变为校企双主体,把理论考核变成实践考核,并将此类活动常态化、稳定化,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向考核、共同培养的合作机制。

4.赛课融合,理实一体

比赛是学习成果的总结和提炼,也是促进学生专业学习的有效动力。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竞赛活动的激励作用,实现竞赛与课程的相互融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通过组织了校内养老护理员竞赛和专业课程学习竞赛,由校企双方共同组成指导团队,学校老师负责比赛方案设计和理论辅导,企业师傅将选手带到企业进行手把手教学,以提高操作技能。

二、存在问题与努力方向

1.主要存在问题

(1)双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要求学校与企业在学生的培養过程中共同培养、共负其责、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形成校企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与行业的契合度。但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当中却面临着学校主动、企业被动,双方行动不一致的情况。学校以教学为中心,企业以生产为中心,双方核心诉求的不同导致双方节奏不统一。因此,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如何进一步寻求学校与企业的利益共同点,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今后工作的亟待思考的重要问题。

(2)双导师指导有待进一步融合

现代学徒制要求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这也就意味着在师资队伍方面要广泛吸纳企业兼职教师,充分发挥老年服务产业一线工作人员的实践指导作用,形成校内校外双向教学、共同考核的双导师机制。但在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兼职教师的积极性难以充分调动,许多有经验的企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大多是处于教学工作的配角地位,在专职教师的主导下开展实践教学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抑制了企业兼职教师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的灵活性与多样性,阻碍了校内校外双导师机制的发展。

2.今后努力方向

(1)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校与企业配合度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其出发点与落脚点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因此,在今后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要继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导向,寻求学校与企业在合作内容、合作方式等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实现校企融合由单一模式向复合模式的转变;在维护原有合作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新的校企合作单位,使校企合作在内容、方式、广度、深度上都有进一步的提升;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联络机制,使校企双方利益诉求充分融合,寻求利益平衡点,建设合作共同体;加大学校专职教师赴企业开展生产实践,挂职锻炼的力度,提升专职教师的行业前沿知识和实践教学水平;加快论证企业兼职教师在实践教学中主导地位的转变路径,提升企业兼职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能动性,将校企双导师制落到实处。

(2)以市场为导向,提升专业与行业契合度

面向市场,依托企业,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增加专业与行业的契合度,增强职业教育助推经济社会的能力。深入企业,了解行业动态,充分论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课堂所学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进一步落实“双证结合”,做好学生养老护理员考证的培训工作,使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充分衔接;增加学生在老年服务行业的一线工作机会,使实习岗位和工种多样化,增加专业认可度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赵鹏飞,陈秀虎.“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2).

[2]徐芳.高职院校对接轨道交通产业链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7).

[3]夏英姿.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广东教育:职教版》,2016(8).

[4]张阳,王虹.现代学徒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基于“双导师”的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3).

猜你喜欢
养老服务现代学徒制职业教育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