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静
【摘要】中国画又称为水墨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而国画简单、随性创作的形式正好符合幼儿自由自在的心理特点,所以说,学习国画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创造力是艺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进行艺术学习的必备品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而且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激发他们情感的表达。本文针对如何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国画教学 幼儿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164-02
随着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进行幼儿教学过程中,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而且还阻碍了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时代正是学生充满幻想的时代,他们对“美”有着独特的想象力和欣赏力,那么如何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这就需要美术老师改变传统的一味教育学生、一味改造学生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讲究策略,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那下面我就围绕国画教学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展开讨论,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实践。
一、在选材上做出创新的视觉构造
艺术创造的涵义就是:在一项活动中,学生通常是采用合适的制作材料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在幼儿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制作材料指的是:水、墨、纸、毛笔,要能使这些东西很好地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就需要老师去寻找这些材料的特点,通过材料能产生的艺术效果来给学生的增加课堂的趣味,促进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艺术创作。因此,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兴趣和学习热情的激发,给他们创建一个丰富和活力的课堂氛围,让他们能积极主动的来学习国画知识。我们知道,通常的水墨画采用的都为相同的正方形宣纸,而这样的纸张不能很好让学生的个性得到施展,所以在选纸方面,老师可以做相应的调整,根据教学内容把宣纸制作成长方形、圆形等类型的纸张,使幼儿有全新的视觉体验。
例如,在“哈哈镜里的人”的教学中,老师可以给孩子们准备长方形的、圆形的等纸张,让学生们通过观察镜子里的自己,来选取合适的纸张进行对自己的水墨画创作。这时,我们会发现,学生的创作灵感被激发了出来,他们画出来的自己各有各的特色,比如说,在圆形纸张上绘画的幼儿,把自己變成了一个圆球;在长方形纸张上绘画的幼儿,把自己变成了一个高大无比的巨人……在这一过程中,老师通过制作材料的改变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冲击,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从而使学生创造力得到发展。
二、以游戏为方法,丰富水墨画教学内容
幼儿普遍具有活泼好动、爱玩、好奇心强的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发生分散,思维也比较松懈。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把学生们的这些“缺点”都加以约束,限制他们的行为,让他们强制性听课,他们的思维也被禁锢,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同时,课堂氛围也因此变的枯燥乏味,渐渐地,他们往往会产生厌学的心理,甚至,也会连带着讨厌老师、讨厌艺术这门课,所以在教学内容中引入的游戏要注重唤醒学生们的学习意识,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从而获取知识。
例如,在“小黄和小兰”这一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基本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感知一下小黄和小兰生活,然后,老师可以以“小黄和小兰来到了一个地方”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去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有的学生这样画:“小黄和小兰来到院子里,他们商量一起去滑雪,他们手拉手走在路上,翻过一座山,来到雪地里,穿戴上自己的滑雪工具,开心的在雪地里滑起来”,瞬间,一副创造性的画作展现在老师眼前,由此可见,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创新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
三、以情感为导线,抒发幼儿内心情感
在进行艺术创作时,除了让幼儿有视觉体验外,老师还要注重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同时,水墨画活动要能勾起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直观形象、形色合一的前提下要富有强烈的情感性,只有这样,才能被幼儿所接受,才能让他们真正爱上国画创作。在国画创作过程中,学生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给注入画作中,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想要说的话。所以说,老师在水墨画的内容选取上,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选取能够激发他们情感而又熟悉的事物为作画题材,并鼓励他们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且富有情感地进行国画创作。
例如,在“爸爸别抽烟”的国画创作活动中,老师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大家想想自己的爸爸该怎么画?他在你的生活中抽烟吗?你喜欢抽烟的爸爸吗?抽烟有哪些坏处呢?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在这些问题下,学生们迅速地交流并讨论起来,正是因为对爸爸的独有情感,他们很自然地画起爸爸的样子来,并从不同角度用自己的毛笔进行渲染,抒发了自己对爸爸关心的情感,也使自己的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实现。
四、以评价为手段,健全幼儿的人格
对学生的评价是老师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儿都渴望被表扬,渴望被肯定,所以说,老师要秉持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学生学习时给予他们正确、合理的评价,激励他们去学习国画创作。
新课程的改革对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老师要更多地去注重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因此,老师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的表现,善于发现他们的创造行为,并多给予他们赞许,发掘他们的潜能,让他们学着去展现自我,并且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创新力。除此之外,老师可以采取多种评价方法,比如说,可以把学生的画作分成不同的类别,并从每个类别中抽取学生的艺术作品对它们进行评价,这种方法有助于老师去灵活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帮助他们实现个性的发展,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同时,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间相互评价,让他们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欣赏别人,从而鼓励他们的创造性,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总之,创造力是幼儿进行艺术创作时的必备品质,因此,老师在国画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和个体差异,注重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情感,采取多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并且要合理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去想象、去创新,进而真正地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爱萍.如何在国画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J]. 考试周刊,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