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人意趣的衍化—读查士标的《溪山晓霭图》

2017-04-15 07:28薛翔
书画世界 2017年3期
关键词:心迹南京艺术学院倪瓒

文_薛翔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元人意趣的衍化—读查士标的《溪山晓霭图》

文_薛翔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

读查士标就不得不说元人,说元人又不得不说高房山。

元代以来山水画的蜕变,引出了十五世纪以来绘画的流变。查士标恰恰处于这一环节中,而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说,查士标的图画往往就是化解元人意趣的种种心迹图式。

山水画滥觞于唐,发轫于北方,至元代波及江南,成为一种注重表露心迹(而不只是刻画和表现自然)的图画游戏。在此之前,大多流行的却是“匠人画”。

高克恭的画却为当时以及后来人所认同,因为他已经融入了江南文化的朋友圈。在少数民族当政的时期,汉族文化人的心态是普遍畸形的,却在艺术中找到了可让心志得以伸展的一席之地。

明亡时查士标还不到三十岁。天生一副“读书相”的他,却依靠自己的灵性,从艺术的路径上打通了向往大雅的殿堂,移情于山川草木间。“元六家”正是查士标所能找到的、忘怀于时代社会的一种催情剂,是他们给了他建树理想、抒写逸气的方法与启示;特别是倪瓒和高克恭,成了查士标建树、形成独特画风的重要抓手,使他得以安身立命、游走自然。

查士标传世画作中,有不少是直接题为“仿倪”“仿高”的。天渡楼所藏《溪山晓霭图》就是一幅“高尚书画法士标仿之”的作品。其画为水墨纸本,纵183厘米,横50厘米。从笔道、水墨之表现风格来看,当属查氏中晚年的力作。

查士标生于安徽休宁,史称他家“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画迹皆有”。此应合了“徽人商而富,富而好藏”的史实。今人不可忽略的是,古代的传媒手段极其局限,要开拓眼界是“有条件”的,查士标从小就得到了良好的教育。

在其乡人前辈中,影响最大的当数弘仁大师。一个历史现象是,“新安四家”中,唯查士标的作品流传最多、最广。一方面,与其长寿有关,我想;另一方面,与其人温和、随性、漫逸的性情有关——历史给了他四个字:风神懒散。这是一种境界。史说查士标多得力于倪瓒,然查士标的画作绝无冷僻、孤苦、荒寒的意象,而是在倪瓒的独傲不群中演化出种种可亲可近、可居可游的境界。

查士标也学高房山,却能在高氏“大势磅礴”的北方性格中,孵化出云蒸霞蔚、烟雨神幻的江南气象。就像当年的米芾,至润州为官后兴致大变,而能开创出寓意深远的“米点”作风,此我所谓“风水造英雄”也。

查士标,他的《溪山晓霭图》,恰恰就是表现了这样一幅图景,以高克恭所擅长的、具有北方性格的“高远式”构图,展现出阳光与雾气相交融、春水与长天共一色的理想化情境。画面中,作为“道具”的小桥、游人、茅屋、台阁,共同编织出一个令人着迷的故事。

查士标 溪山晓霭图纸本墨笔 183cm×50cm 天渡楼藏

约稿、责编:金前文、史春霖

猜你喜欢
心迹南京艺术学院倪瓒
南京艺术学院2022届毕业生优秀作品
倪瓒题跋在书画作品中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近期活动掠影
倪瓒 杨维桢 “洁”与“脏”的故事
林光泽的笔墨心迹
心迹
古淡天真之美——倪瓒《淡室诗》
心迹
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