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探索
王 可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每一位大学生都有一个创业梦,幸福梦。特别是在李克强总理提出“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全新理念后,更多的有志青年期待加入创新创业大军。但是创业路该怎么走,目标在哪里,很多青年大学生都是茫然的。如何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迸发创新创业火花,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就业,以创业服务国家经济转型,是摆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而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在这方面走出了坚实一步。
创新;创业;就业
习近平主席多次指出,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李克强总理也多次到高校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等相关问题,要求大学生们牢固树立创新的意识和理念,大学校园内要形成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自2013年5月起,中央有关部委先后出台了20余份文件,以加强创新创业制度建设。有了制度保障,大众创新创业的热情必将得到激发。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
当代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群体之一。如何把他们的这种精神和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进而转化为生产力,是我们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亟需思考的问题。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重新审视社会需求和学校培养之间的关系,以深化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学院建设为总抓手,制定正确的教育措施。以学校创业园区为基地,结合学院自身实际,重点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一)组织保障
经学院党政联席会协调,院长书记亲自挂帅,副书记统筹协调,团总支密切配合,指导教师跟踪指导,形成上下贯通、执行力强的创新创业领导队伍。
(二)场地支持
在学生住宿条件紧张的情况下,学院克服多重困难,拿出几间宿舍作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在教学区也拿出专门场地作为创新创业实践区。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在工作室或实践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三)资金扶持
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同学,可以向学院提出资助申请。学院统一审核后,对于切实可行但资金不足的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解决同学们的后顾之忧。
(四)设备支持
鼓励有创新创业想法但没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的同学,利用学院现有条件,如制冷系统安装与运行实训室、制冷空调自动化实训室、机械CAD/CAM实验室、汽车底盘实验室、数控设备检修实训室等实验设备,开展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学院实验室相关老师全程跟踪指导,以保证学生作业安全和进行针对性的专业指导。
(五)学生社团
学院为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宣传创新创业精神,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鼓励同学参与到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运用“传、帮、带”的理念,把创新创业的理念植根于每一级学生脑海中。
(六)成果转化
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将参赛作品申报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发明专利,鼓励学生将专利作品进行成果转化。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市场调研,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胆进行创业实践、开拓创业市场。
(七)发掘校友资源,推动技术合作
2015年3月,学院与2007级数控2班毕业生韩昆、刘锡涛(两位校友在校期间曾参加过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大赛)创办了济南微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专用于货架横梁焊接的数字化控制焊接机。所有零配件和材料、工具由济南微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问题(包括编写程序)由双方共同解决(以学校老师为主),研发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零部件维修加工由校方解决,生产装配由双方共同进行。4个在校学生参加设备研发。
(八)以赛促创
学院建立常态化竞赛机制,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投身到技能创新和创业产品开发研究中来。学院每年年底面向全院学生举办“创新设计竞赛”,进行有关“创新设计竞赛”的创意选拔,参赛人员为学院所有在校学生。参赛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提倡团队协作。
(九)赛创共赢
常态化的竞赛机制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层出不穷,落地的创业项目也越来越多。而董大鹏、王礼生团队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是机电与汽车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创新创业、赛创共赢”精神指引下的弄潮儿和幸运儿,是学院努力创建创业型学院的实践过程中诸多成功者的一个缩影。
(一)董大鹏、王礼生团队
董大鹏、王礼生团队,2012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自2013年起参加山东省大学生机电产品创新设计竞赛,拿到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拿到一等奖;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山东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竞赛,拿到一等奖;参加“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拿到二等奖;参加第八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国教华腾杯”机械装备制造综合技能团体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
多次竞赛拿到好成绩,董大鹏、王礼生团队成员的信心更足了。于是,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把“履带式机器人底盘”项目申请了国家专利。在学校提倡创建创业型大学、创业型学院的大环境下,董大鹏、王礼生团队几位成员有了创业的念头。他们找到老师商议,老师给了他们莫大的支持,并向学院申请到了部分启动资金。有了资金保障,加上专业老师的全方位指导,让董大鹏、王礼生等人有了底气。履带式机器人底盘创业项目就在这种氛围下起步并发展开来。
董大鹏、王礼生等团队成员投资15万元将履带式机器人底盘创业项目启动运作,历经一年多的试运营,团队自主研发的7款履带式机器人通用底盘填补了市场空白,并于2014年10月投资壹佰万元注册成立泰安极创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主打产品是为用户提供专业的机器人履带式底盘,帮助机器人用户加快项目进度,主要经营机器人履带式底盘的研发、设计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特种勘探机器人、军用机器人、摄影机器人等履带式产品。目前,公司已销售各类机器人底盘数百台,客户包括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50余家高校以及富士康、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光电研究所等,并远销海外,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吸引多家风投机构慕名前来洽谈业务。2014年12月,该团队携“履带式机器人底盘项目”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并在众多985、211高校,包括博士、硕士团队在内的2351个创业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全国一等奖,拿到了3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
(二)朱晨晨团队
朱晨晨,201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刚入学不久,就积极申请勤工俭学岗位,后来加入了学院生产实训性团队。只要没课就泡在实训室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先后学习了普通车床、钻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等设备。凭着自己对机械设备的兴趣和执着,在不到一学年的时间就能够熟练操作上述设备。也正是在校期间的技能学习,为他以后在机电领域的创业打下了基础。
2012年在老师的介绍下进入北京“金雕公司”实习,第一次接触到雕刻机,对当时这个数控领域的新型设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感觉到今后将应用广泛。凭着在学校打下的基础,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到半年时间从一名普通生产工人做到售后服务区域经理。
2013年,朱晨晨来到了“济南星辉数控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后来,萌生了自己设计生产设备,创立自己企业的想法。这期间经常与学院的老师沟通,说出自己创业的想法和实施方案,得到了老师们的中肯建议和热情鼓励。于2015年7月成立“济南迪迈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并个人担任法人代表。截止到2016年3月份,销售额已达到1500万元,2016年度销售额应轻松突破2000万元。这在机电市场不太景气的情况下还是很令人鼓舞的。
(三)张述党团队
张述党,2014级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属于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团队的后起之秀。刚入学不久,就加入学院跆拳道协会,在社团中锻炼素质、培养能力。利用课余时间到济南市某知名跆拳道馆兼职,凭着自己对跆拳道的兴趣和执着,在不到一学年的时间就当上分馆馆长,为他以后在跆拳道领域的创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述党于2015年7月成立“济南黑带少年跆拳道俱乐部”。截止到2016年月7份,黑带少年跆拳道教育联盟,已经有直营馆6家,其中济南市4家,泰安市2家;济南市商河县加盟馆10家。学员在校人数1600余名,教练员50余名。安排帮助就业60余人,2016年度销售额应突破100万元。“黑带少年”跆拳道馆成为集教练员培训与就业输出、道馆经营、专业举办各种赛事、级位和段位晋升、和韩国交流对接馆长培训、济南高校跆拳道社团管理于一体的综合跆拳道机构。
在示范作用的引领下,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学院创新创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学生的创新创业想法层出不穷,落地的创业项目也越来越多。除了以上三个团队外,还有韩琨团队、高琦团队、邵庆然团队、郭凯团队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实践团队。我们将继续将专业教学、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实践有机融合的长效机制延续下去,让更多的大学生走在创新创效创业的大道上。
[1]董亮.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J].科技创业,2007(9).
[2]李儒寿.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探析[J].襄樊学院学报,2006(6).
(责任编辑:孙建华)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of College Student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WANG Ke
(Shandong Ins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Every college student has an entrepreneurship dream, a dream of happiness. In particular, Premier Li Keqiang proposed the new concept of "innovation and public entrepreneurship peoples", more have Annals young people look forward to join the arm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But the way to go, where the goal, a lot of young college students are at a loss. How to stimul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enthusiasm of young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parks burst, leading to innovation and high quality employment, business services and the country'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s placed in front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workers of a subject.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and automotive school of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in this regard went out of a solid step.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employment
2016-07-22
王可(1982- ),男,山东济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G640
A
1671-4385(2017)01-006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