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 丽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优化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措施分析
栗 丽
(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丹东 118009)
面对高校扩招的形势,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和择业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生是国家和社会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主力军,在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择业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直接的关系。高校要加强就业和创业指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树立创新创业精神和意识,实现个人的全面综合发展,解决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高校;就业;创业;创新;指导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议题,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是个人生命中的重大转折,也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关键性阶段,要实现大学生的良好就业,不仅要关注就业方面的指导,还要增强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指导,要培育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积极的就业心态,并在培养良好的道德思想品质和个人素养的前提下,增强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为此,需要优化高校的就业择业教育和创业创新指导,采用有效的指导措施,实现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改革。
(一)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生就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高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可以向毕业生详细阐释国家就业的相关政策,引导大学生毕业生全面了解国家的政策方向,在对就业政策把握和知悉的前提下,进行针对性的就业择业,从而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增添大学生就业的机会。
(二)可以全面调动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和创新意识
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中,可以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并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在这个认识前提下,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对社会择业的正确认识成为了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驱动力,使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择业竞争中汲取知识、获取能力,实现自我的成长。同时,高校还通过对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教育,改变大学生的思维模式,引领大学生在竞争的社会形势下,生成科学的、开放式的创新思维,运用创新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最终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提升大学生的优良品质。[1]
在我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状况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棘手难题,为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就业能力,高校不断加强自身的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以提升其实效性。
(一)就业与创业指导取得的成效
1.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的意识得到重视
在对高校的办学质量评价之中,大学生的毕业状况是重要的指标,这也使大多数高校意识到就业与创业指导的重要意义。通过就业与创业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性地看待择业中出现的心理落差,养成与社会相适应的择业就业观念,把握择业就业方法。为此,高校也设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如“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指导中心”等。这些就业指导中心可以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在专业心理咨询老师的指导之下,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心理咨询服务,增进了大学生的择业交流。同时,高校还提升就业指导意识,不仅注重于对大学生单一的就业信息咨询,而且还对大学生进行就业观、创业创新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从而增强了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2.就业与创业指导的方法多样化
高校通过形式多样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为学生提供思想教育,如面对面直接咨询指导、书面交流咨询指导、模拟招聘情境体验活动、专题讲座讨论、教学参观、经验交流会等。这些多样化的就业指导活动,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择业提供了较好的平台,推动了大学生的就业积极性和实效性。
3.就业与创业指导的内容充实化
在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过程中,内容不断丰富和充实,包括多个教育内容,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教育、就业技能、求职技巧、就业政策、创业创新知识等。在这些指导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选择自己的就业方向,寻求适宜于自己的就业成长空间,从而更好地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2]
4.就业与创业指导逐渐全程化
由于大学生在高校的不同阶段中,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的变化,这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教育而言,也需要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与教育,要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就业教育和规划,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就业观。
(二)高校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就业指导的系统性还欠缺
尽管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内容逐渐充实和丰富,然而,就业指导的教育内容还欠缺系统性,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择业观、提升就业自信心等方面,还欠缺系统化的指导效果。
2.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视度还不高
在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尽管也借鉴了国外的“创业教育”概念,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却仍旧没有获得实质性的突破,对于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显得单薄,基本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重视度不足,导致教师和学生普遍地对创业教育的认知还存在偏差,多数教师和学生还停留于创业教育即是创办企业的认知上,没有清晰地认识到创业教育的深层意义和全面的概念,产生自己不创办企业则不需要接受创业教育的片面想法,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3.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手段的先进性不足
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过程中,要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实现教育目标,而当前的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手段还存在不足,先进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是在当前多元文化、思潮涌入校园的形势下,传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手段显得较为落后,要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知状态,增强对大学生的互联网就业创业指导以及切合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从而提升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一)首先要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思想教育队伍建设
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中,建设思想教育队伍是前提条件,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加以强化:
1.全员参与的就业创业指导队伍
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中,要建构一支全员参与的教育工作队伍。所谓全员参与,是指包括系书记、班主任、心理指导老师、专职老师在内的教育指导队伍,利用不同指导人员的特长和优势,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专业辅助和心理咨询,引领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开发自我的潜能,并建立正确的、与自身相适宜的就业期望值,从而给予大学生以全面的就业创业指导。同时,高校还可以聘请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人参与到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之中,拓宽教育参与主体,实现就业创业指导的全员、全民化。
2.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队伍的综合素养
为了让大学生良好应对现代社会的变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队伍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和道德素养,要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态度和就业观,并在塑造自身修养的前提下,为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和仿效作用,为人师表,合力塑造学生的灵魂,用敬业精神和高尚品格吸引和影响学生。同时,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者还要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预测判断能力等,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问题,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还要辅以现代网络信息化手段,增强就业创业指导中的网络信息化能力,增强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育的效果和吸引力。[3]
(二)优化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的方法
1.引入现代网络信息高新技术
在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中,要引入现代教育信息化手段,大胆尝试与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相契合的网络信息手段,使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不断深入,充分实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与网络的整合,在快速便捷的网络信息技术支撑之下,整合就业创业指导的各个阶段和内容,从而使丰富的教育素材可以更快地与学生相融合。考虑到网络求职就业是一种全新的择业方式,因而,在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的工作中,要抢占网络就业创业指导领域,为大学生提供有用的信息,去除消极性的因素,利用网络增强学生与社会企业之间的交流和链接,从而拓宽就业创业指导的广度和深度。
2.实现对大学生分阶段、分层次的就业创业教育
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工作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为学生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就业创业指导和规划。对于初入校园的新生来说,可以通过初步的就业宣传和指导,引领学生的思想向大学思想转变,初步培养学生将就业与专业知识学习相链接的意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学第二学年,在对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可以注重培育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道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社会实践能力等。在大学第三学年,可以让大学生有选择地进行特长延伸和能力创新,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并同时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和危机感教育。在大学第四学年,可以有目的的培育学生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并做好进入未来职业的打算,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4]
3.实现校企合作式的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方式
在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过程中,培育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最为基本的工作,高校要融入“学生—学校—企业”三位一体的校企合作方式,使学生在校企合作基地内进行职业素质的培育,相关的职业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创新素质等,通过这种社会实践方式,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
(三)创新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载体
1.实现高校宣传媒体的优化建设
在对高校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教育工作中,要采用新的宣传媒介,实现对就业指导的拓展宣传,可以利用公共信箱、QQ群、微信、就业指导微博、论坛等载体,让学生获取自己所需的最新资讯,并充分利用网络载体的互动功能,对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思想问题进行教育和指导。
2.净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载体
在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把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与校园文化相衔接,要在校园文化建构的过程中,以学风建设和净化为重点,实施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理念,并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抵制外来颓废文化的侵蚀,积极宣传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观念,帮助大学生找到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就业创业指导教育之中结合人生观教育,引领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方向。
3.强化学生社团的载体建设
高校的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平台,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社团,将各阶段的就业创业指导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大学生在学生社团引领下,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使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第二课堂,为就业创业奠定基础。[5]
4.充分利用电子教学软件,实现对学生的创业教育
电子教学软件可以较好地使大学生感知创业的过程,电子教学软件可以将学生置于模拟创业的情境和氛围之中,学生可以模拟企业者身份,在软件平台创设的情境之中,感受自主创业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业欲望和热情。
综上所述,对高校大学生实施就业和创业指导教育工作,是舒缓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高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创业指导的过程中,要培育学生的专业知识、道德知识、文化知识和创新意识,要充分运用各种优化的就业创业指导手段,将就业创业指导融入到高校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层面之中,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培育大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1]娄玉珍.关于建立大学生就业援助制度的思考[J].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2).
[2]曹润林.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给研究[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1).
[3]林嵩.大学生创业政策:现状评析与制度设计[J]. 现代管理科学,2010(2).
[4]顾惊雷.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国际比较——背景、政策效果与借鉴[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1).
[5]史淑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专业差异的比较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
(责任编辑:孙建华)
Analysis of Measures to Optimize Business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in University
SU Li
(Liaoning Mechatronics College, Dandong, Liaoning 118009, China)
Facing the situation of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mployment problem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College students are valuable talent resources, state and society is also the main force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in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situation,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has a direct link. Therefore,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strengthen guidance for employment and starting businesses, cultivate college students' correct view of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realiz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s, solve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in our count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loyment; entrepreneurship; innovation; guide
2016-11-15
栗丽(1980- ),女,辽宁本溪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就业与创业指导。
G640
A
1671-4385(2017)01-00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