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背景理论视阈下的“送别诗”认知诗学分解读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2017-04-14 01:06夏宝兰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黄鹤楼孟浩然友人

夏宝兰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图形背景理论视阈下的“送别诗”认知诗学分解读
——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

夏宝兰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云南 昆明 650106)

本文从认知诗学出发,运用图形背景理论分析了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通过图形背景的不断转换,诗歌的画面感一幕幕呈现,同时也凸显了诗歌的意境,在不断的变化图形背景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解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图形背景理论;认知诗学;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0.引言

随着20世纪末以来认知语言学(cognitive linguistics)领域的快速发展,认知诗学(cognitive poetics)应运而生。认知语言学的观点认为人类的经验、认知和语言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语言结构和形式是由人类的认知活动、所处的环境、文化、社会、生活经验等因素综合形成的。由此类推,文学作为人类认知活动和生活经验的一种,并不是文人骚客的专利,而是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因此,对文学作品以及诗词的解读可以参考人类普遍存在的语言认知机制,从认知诗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和赏析。可见,认知诗学将认知科学的方法运用在文学及诗词解读与赏析中。它将认知语言学与文学批评相结合,运用认知科学理论探讨认知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梁丽(2008)的观点认为在线识解心理机制在读者理解文学语篇过程中尤为重要,读者在该过程中不断地形成新的认知理解与回应的过程。熊沐清(2011)指出认知诗学更多关注文学作品解读中的认知机制,这将超越主观主义的批评研究。图形背景理论作为认知诗学最根本的理论已成为认知诗学解读的热点视角。

1.图形背景理论

图形背景理论的创始者是丹麦心理学家Rubin,基于解释背景错觉存在的现象,他指出图形背景是以突显作为原则的心理认知理论。“图形”是指某一事物、概念抑或感知中所凸显出来被着重强调的那一部分;而“背景”则是为凸显图形而作为衬托的那一部分。“凸显”即当人们观察聚焦在某一事物时,该事物就是被凸显的图形,而周围的其他环境则变为背景来突显出图形。相同画面,同一场景,着眼点不同,人们会有不同的观察结果,图形和背景之间也会随之进行转换。但绝大多数情形下,图形背景是相互分离的。凸显原则即当观察某一事物时,人们通常会把这个物体作为突显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例如:The clothes are on the bed.Clothes可视为突显图形,bed则视为背景。通常人们不会说床在衣服的下面,也就是说床只被看作是凸显衣服的背景。人们对图形和背景的选择是靠什么机制决定的呢?完形心理学家的答案是:人们在观察或感知某一事物或现象时,凸显于其他事物之上引起人们关注的部分就是图形。其他未被注意到的部分则为背景。后来,图形背景理论运用于视觉和听觉研究及空间组织方式的描写。图形和背景是人们观察事物过程中相对应的一组空间概念。图形是概念感知过程中凸显较为清楚明了的部分;背景则是相对比较模糊的部分;图形是动态改变的,是焦点所在;背景不太突显,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一般来说,人们在认知过程中图形先进入视线,背景次之。图形和背景很少同时被感知觉察,在认知过程中,背景的作用是凸显和衬托图形。图形是注意的焦点,而背景常常被忽略。Stockwell(2002,2007)的研究完善了图形背景理论,同时还提出了最新的动态图形背景理论。他指出图形背景变化的过程是动态,不断变化的而非静止、一成不变的。正是由于图形背景的不断动态变化,读者的阅读和赏析兴趣才得以维持。在赏析过程中,读者头脑里的画面不断转换,对原有图形背景关系的认知转化出新的图形背景之间的关系,让读者在画面的转化中保持阅读热情。运用图形背景理论来解读诗歌,不但能够赏析到诗歌的美妙,还能从认知机制上解析诗句是如何产生及获取意义的。通过解读诗歌中所存在的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读者可以以更为理性的角度来赏析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感情,同时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赏析过程中关注点的不断变化。图形背景理论为文学作品,尤其是诗歌的解读和鉴赏提供了新的视角。诗歌的创作过程就是诗人在不断变化的图形背景中设定人物事件环境,让读者随着这种不断变化的画面来感受作者所描绘的层层画卷,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及诗歌的真实意境。

2.图形背景理论视域下“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认知诗学分析

送别赋诗在我国古代是传统民俗,而唐代的送别诗更是达到顶峰。唐代以前送别诗大都带有离别感伤情绪,而唐代的送别诗则是以豪迈洒脱的基调抒发送别之情。送别诗通常借景抒情、寄情于景,诗中常用自然景象勾勒出一副画面来寄寓深厚的眷恋之情。送别诗名通常有“赠、别、送”这样的的字眼,如《赠汪伦》、《别董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于诗歌具有篇幅、体裁和韵律等的限制,通常言简意赅,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诗人主要通过景象画面营造意境来抒发情感。在诗的创作和其解读过程中都会涉及到许多心智和认知等因素。诗人营造意境的过程就是通过言简意赅的语言勾勒一幅画面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简单的自然或感受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诗句激活大脑中原有的意象的过程就是读者解读诗歌的过程。如果我们单纯从修辞和语义视角来解读诗歌是远远不够的。可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分析送别诗将会达到更好的解读效果。这样能使读者真正地感受到诗歌的美,从而达到与作者之间的共鸣。

根据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必须短小精悍,作者通过运用最能表达其思想的语言来触动读者头脑中的语言系统,以实现作品的形象化,生动化,以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梁超,刘代英:201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这首诗是作者与同为诗人的孟浩然在天下第一楼黄鹤楼惜别所作。从题目上来看,在大多数文学语篇中,人物和图形一同出现,一般人物是图形,而环境是背景。所以这首诗里的黄鹤楼是背景,送别孟浩然是图形,凸显出的主题是送别。全诗共有四句,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指出送别的人和送别地点,即黄鹤楼,故人指作者好友孟浩然;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指出送别时间与友人去向,烟花三月,烟花二字更是形象地把大自然的葱郁,烂漫刻画到读者脑海里,最好的时节最好的风景送别友人去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三、四句勾勒出诗人送别的场景,目送着友人乘坐帆船顺流而下,只留下无边天际的长江水。从宏观上来看,全诗的背景是送别孟浩然去广陵,而凸显的图形是依依惜别之情。诗的前两句是叙事,表明了人物、事件和环境,后两句描绘了一幅诗人目送朋友泛舟远去,最后独留无边无际的长江。诗人通过图形背景的转化,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大气磅礴的送别画面,体现了惜别之情。最终达到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目的。以下是基于图形背景理论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认知诗学解读。

2.1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交代了送别的人物,事件,送别地点,友人目的地。其中黄鹤楼为整首诗的大背景来凸显出送别事件。三月恰是一年中春意最浓的时节,用“烟花”来修饰三月更是勾勒出一幅烟雾迷朦,繁花似锦的景象。此幅画面作为背景来烘托友人下扬州事件。用如此美好的背景图,读者可以体会到友人去扬州是一件好事,还能隐约感受到诗人对友人下扬州的羡慕之情。所谓境由心生,这与高适的《别董大》中“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送别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西辞”和“下扬州”均指友人离别的事件,“黄鹤楼”、“烟花三月”背景的转换是为了突现“给友人送别”这一事件。通过交代地点、时间、景象让送别友人事件更加鲜明地浮现在读者眼中,通过身临其境,从而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为下文理解做好铺垫。

2.2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两句诗勾勒了送别友人的情景,我们眼前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看着好友乘船渐渐远去去,逐渐消失,只留下水天相接的一幅画面。“孤帆”和“碧空”二者而言,显然”孤帆”是图形,”碧空”则为背景。凸显了诗人目送的焦点及其对友人的眷念。最后一句长江和天际,长江是图形,长江和天际共同作为背景。友人看不见了,只见一江春水。诗人把自己的情感托付给江水,体现了作者磅礴的气势和淡淡的惆怅之情。

诗中共有四个动词,即“辞、下、尽、见”。前三个个动词均是友人所发出的动作,只有最后一个“见”是诗人的动作。而“见”恰好是整首诗所凸显的动作,奠定了作者的感情基调。看着友人所乘之船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江面,心中的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作为读者,我们从这一个动作,联想到背景画面,也不禁能感受到作者的离别之情。所以在这里,“辞、下、尽”是背景,而“见”是图形。

由此可见,全诗中“黄鹤楼”作为送别之大背景,“烟花三月”、“碧空”、“长江”、“天际”作为背景烘托凸显了“故人”、“下扬州”、“孤帆”、“长江”这些图形。通过图形背景不断转换,构成了一幅意境开阔,色彩明丽的送别画面。通过图形背景的分析,凸显与被凸显,画面与背景的转换,读者与诗人的情感得以共鸣。

3.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图形背景理论的基本原理其实非常简单。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关注点的变换就是认知图形与背景之间的变换及转换(匡芳涛,文旭:2003)。诗歌往往是通过图形背景的转换,勾勒出一幅画面,让读者身临其境,与作者达到思想的共鸣,从而更好地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本文基于认知诗学下的基本理论之一——图形背景理论,以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探讨了该诗的图形背景及其转换,从新的角度来赏析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味和内涵,从而与诗人达到情感上的共鸣。随着认知诗学的不断发展,图形背景理论将更广泛地运用到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中来。

[1]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An Introduction[M].New York:Routledge,2002:6.

[2]Peter Stockwell.Cognitive Poetics and Literary Theory[J].Journal of Literary theory,2007(1):135-152.

[3]梁丽,陈蕊.图形/背景理论在唐诗中的现实化及其对意境的作用[J].外国语,2008/31(4):31-37.

[4]熊沐清.多样与统一:认知诗学学科理论的难题与解答[J].外国语文,2011(1):25-28.

[5]匡芳涛,文旭.图形-背景的现实化[J].外国语,2003(4):24-31.

I222.2

A

2095-7327(2017)-08-0163-02

夏宝兰(1985—),女,汉族,重庆人,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专职教师,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用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黄鹤楼孟浩然友人
舟中晓望
致友人(组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上赏名联
《戏答友人》
《友人伤足有赠》
《戊戌元日与友人通话》
春晓
春晓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