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萍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新的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探索新的教育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顺应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提升的期盼。思想政治教育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引领社会思潮,统一民众意志,保障社会稳定过程中功不可没。在社会转型和变迁过程中,面对变化了的情势,思想政治教育场所相对封闭,内容整齐划一,手段粗放简单,方法刻板老套,原有的优势逐渐丧失,其实效性和科学性备受社会质疑。恩格斯曾指出:“许多人为了图省事,为了不费脑筋,想永久地采用一种只适宜于某一个时期的策略。其实,我们的策略不是凭空臆造的,而是根据经常变化的条件制定的;”[1]思想政治教育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提出的新要求,从社会化的视角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为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其更加科学化添砖加瓦。
最早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学术论文是1993年胡勇的《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及其影响》,他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现象,针对社会团体兴起,社区文化活跃,人们的学习方式和活动空间得到拓展的新趋势,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求社会各种力量共同抓好思想政治教育。此后20多年的学术探讨中,学者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基本形成共识,但对于其概念则从各自的研究视角和旨趣出发提出了种种解释,概念不断丰富和深化。梳理、归纳既有的相关文献,主要有三类代表性的观点。
第一,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的关系出发,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适应外在社会要求的过程中,也同时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改造与发展社会的过程,它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变化发展保持一致的必然要求。”[2]该观点从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中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标靶是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依据社会发展的目标来做相应调整。但以此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涵义,一来显得消极被动,好像只有和社会“适应”“保持一致”才“社会化”,二是没有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来考虑“为什么要社会化”。当前中国社会利益主体多元,价值取向多样,各种思潮异常活跃,主流和非主流的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社会正处于急剧的变革中,“适应”什么,和什么“保持一致”,都是值得澄清和加以重视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要通过社会化模式来实现传统模式无法实现的目的,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社会本位为价值取向的界定路径无疑是对这一目标的遮蔽。
第二,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以实现人的社会化为价值取向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如,“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构和实践创新为载体,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环境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3]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可以总结为以促进个体解放和社会进步为目的,以传导社会先进思想和政治觉悟为内容,以主动利用社会力量为途径,由社会引发而教育者主动适应和运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趋势;”[4]这些观点从人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来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其理论依据是借用社会学中对“社会化”一词的理解,以人的社会化为参照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其社会化体现人以其能动性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人的社会化的过程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得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是人实现社会化的手段或路径,但人的社会化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两者是有区别的,视同一物似有不妥。一个是主体即社会实践中的人,一个是载体(从人作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来看也可以称作客体)即实现主体目标的手段和方式。这种主客不分的界定路径遮蔽了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深化,影响了进一步探索具体路径的尝试。
第三,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状态出发,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换和科学发展为价值取向。如,所谓社会化教育,有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走出办公室,走出课堂,要重视在群众性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让群众自我教育。其二,是指要调动和运用社会上的各种力量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即将原来以单位或行为系统为界限的思想政治工作,推广到全社会范围内来运作;”[6]这些观点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运行机制和存在状态出发来理解,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路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完善,实现更加科学化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能无限演绎其涵义,既不能以社会本位为界定路径,也不仅仅是从人自身的社会化过程来解读它,而应该要回归“大思政”的理念,创新社会协作的妙方法,搭建共同教育的好平台来提升教育实效;不是单独作战,而是使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加丰富立体,从每天的现实社会生活之中受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之中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和各要素都要寓于社会生活之中。[7]从现实的人的社会生活出发来理解“社会化”,其实质就是要充分发挥“大思政”的作用和功能,丰富教育路径,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模式。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以学校和单位为界限的教育范式,而是要综合运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学校、家庭、社会合力育人理论的抽象概括,它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它不仅仅是一个教育过程,更多的是指一种教育模式,是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的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另一种教育路径;其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不是要弱化学校教育,反之必须加强学校教育,通过学校教育服务社会,真正探索和研究其服务社会的教育体系;其三,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要从人一生的活动轨迹和社会生活实践出发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概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导下,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主托,以社会教育为主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种教育范式。
作为客观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活动从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就已经存在。早期共产党人通过报刊媒体、文艺演出和各种与老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共产党的主张,为革命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立以来,形成了以学校或课堂教育为主渠道的基本格局,学校以外的社会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并不充分。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新生力量、传承主流思想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从“大思政”的意义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效果不佳。多年来,中央提出的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已成共识,但如何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合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还有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目标正是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多方发力共同提高教育成效,找寻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要涉及主体社会化、客体社会化、内容社会化和方法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指对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品德施加影响的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体主要是指家长和其他社会组织,是在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前提下,把家长和社会团体、组织或机构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范围。主体社会化要着重研究在人一生发展的过程中,是什么人或什么组织在多大程度上会让一个人具有这样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或伦理道德思想而不是其他别的东西。通过比较研究学校、家庭和社会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什么决定性因素影响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政治或法律观念,从而把握科学育人的规律,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教育,增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当前社会科技发展迅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也在动态发展过程中。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网络中的电子信息对于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和科学的人生观作用巨大。“网络具有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性、传播手段的多媒体化、传播空间的全球化、传播速度的高效性和互动主体的平等化等独特优势,”[8]把这一新型传播载体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主体范围加以研究应成为一个要重点切入的现实问题。
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在校的学生,而是包括各类群体以及贯穿这些群体一生中的各个阶段,如就职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成年人的婚姻教育、亲子教育、失足人员和老年人的再社会化教育等,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利益主体复杂多元,人们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变化了的形势面前呈现不同类型,既包括正式群体客体,如学生,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群体等,也包括非正式群体客体,如先富起来的群体、农民工群体、留守儿童群体,各类培训机构、兴趣团体的群体等。随着经济模式和经营方式的转变,社会中更出现了许多个体客体,如经营网店的个体职业者、私人陪练等。由此,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务过程中,要根据新时代的发展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个体与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固定群体与流动群体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社会化的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社会化充实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顺应发展了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彰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和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要求更新和优化教育内容,与时俱进。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思想政治教育给人的感觉就是政治教育。从学校、军队和其他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政治教育在诸内容中占主导地位,其他教育内容始终处于从属地位。无论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课程设置上突出政治性内容,还是其他类型的学习,如单位的政治学习或例会,或媒体的宣传,都以政治性内容为主导。毋庸讳言,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传播主流价值观的阶级本性。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对西方政治社会化教育理论和实践的超越,作为教育人和发展人的一种手段,那就要在体现阶级性的同时,在面向未来发展的基础上体现其科学性,真正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服务。因此,在内容设计上,要根据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形成发展规律,合理安排,统筹布局。纵观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没有体现科学的层次性,出现了小学开展远大理想教育、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学要来强调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内容倒置现象,既违反了学生道德习惯形成发展规律,又错过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黄金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要依据教育客体的成长发展规律有层次地科学安排教育内容,从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基础性教育入手,循序渐进,把意识形态内容寓于非意识形态内容中。同时厘清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责任,通过搭建共同教育的平台,为实现科学育人的目标做出各自应尽的努力。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社会化还要求面向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展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前瞻性。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公平、竞争、合作意识的要求;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网络道德的培育;资源和环境危机背景下节俭习惯和环保思想的教育;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交往中国格和民族意识培养等。恩格斯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9]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提出的一般性原理,另一方面还要不断开创和探索与中国时代发展相适应的内容,大量吸收关于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方面的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方法才能有效地传达给受教育者,这样的教育才有用,选择科学的方法是每一个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日夜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社会化是相对于过去相对死板低效的、填鸭式的、强制性的教育方法而言,它的特点体现在隐蔽性、具体性、生活性和动态性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社会化更多的着力点在于微观的方法层面上。如随着人们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者都善于在尊重的基础上采取细致入微的、委婉的暗示或渗透式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使教育对象产生共鸣,心悦诚服地接受某种思想观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多是运用上大课、开大会、集体学习、标语警示等理论学习和宣传的途径进行的。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会化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细细揣摩。美国军方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独特,体现在他们自信开放的管理模式,允许军队与社会之间、军人与社会成员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军民关系,社会性教育模式渐趋完善,成效极好。把建军节、毕业典礼、军人配偶节,全国家庭周等活动“作为连接社会、家庭和部队教育的桥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美军的一些思想教育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官兵“人生指南”的职能,在宣传教育上,强调讲心理学、伦理学、美学,讲人性、人情、人格,讲仪表、礼节、言词、人际关系等。”[10]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社会化,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涌现出来的方法,采取巧妙的艺术,从教育对象中找到共同点,打开心灵的大门,把思想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现实利益相结合,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启迪人生、引领思潮的智慧之学。
习近平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1]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是增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基础,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面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要全力创新充实思想政治教育具体手段、方法,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感召力必须下苦功夫探寻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科学内涵,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内容、方法等多维度视角吃透弄懂,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更加注重面向人们的日常生活、面向经济社会各个阶层和领域,改变过去思想政治教育“单向度”的模式,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和实效性,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形势下保持和发扬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增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的重要基础,更是在全社会坚定“四个自信”的重要途径。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0.
[2] 蓝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6.
[3] 孙树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价值与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1(2):15.
[4] 戴春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概念新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8(1):83.
[5] 张蔚萍.论思想政治工作的现代化[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0(1):7.
[6] 缪宏兵,于顺林.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探析[J].绥化师专学报,2003(12):117.
[7] 赵继伟,菅琳.思想政治教育寓于社会生活的内在机理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8):87.
[8] 林洁.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的内涵结构及其实现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69.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36.
[10] 赵自力.美军思想教育的社会性及其启示[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7(2):111.
[11]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交出版社,201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