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期待视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2017-04-14 09:53汪盛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7年6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汪盛玉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大学生意味着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新生力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换言之,搞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对大学生做到行之有效的价值观引导显得较为迫切。关于具体路径的选择,迄今学界无论理论阐释抑或实践回应都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如何满足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方面还需推进研究。价值观教育说到底是塑造人的工作,我们需要深入调研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并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成长规律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环境、教育形式等多个维度探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育人新路径。

一、期待与大学生的期待视野

期待,即对未来生活的期盼、预定和共识,是人的一种潜意识和有意识的结合。视野,它的原意是“地平线”,在哲学解释中往往被用以描述理解的形成过程,被形象地比喻为理解的起点,形成认识的视角。期待视野,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是人的“在世界之中存在”[2]的前反思性;借助伽达默尔的看法,它是人的“先见”、“前判断”[3],是不可被忽视的,“以为我们可以抛开一切前提、前见、这本身是一种没有‘朝向事情本身’的‘前提’和偏见,只是一种‘假设’的东西,对此是谁也没有真正‘看’到”[4]。期待视野不是简单的心理过程,而是人向前探求的积极认识,是主体对客观世界的能动的超前反映,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统一,诚如马克思所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5]没有纯粹的期待视野,期待视野都是积极意识到了的人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所强调的“移入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都表明,我们对期待视野的理解需要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上进行科学把握。

期待视野,是蕴含人的意识之能动性与能动作用的范畴。能动性,即功能性和动因性,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内在属性。人的意识的能动性,指的是人通过实践面对客观存在所具有的主体性、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建构性等机能和属性。人的能动性体现的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的内倾机能,即运用知、情、意等因素将客观存在内化为自身条件的性质。因此,人既不是单纯的自然存在,也不是纯粹的社会存在,而是在不断促进自然存在转化为社会存在的过程中所实现的实践存在。相应地,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主体性,即人认知外界的主动性、积极性;其次,目的性,即人把握外界的审视性、自觉性;再次,计划性,即人适应外界的调控性、步骤性;再其次,选择性,即人驾驭外界的取舍性、筛选性;最后,建构性,即人优化外界的重构性、建设性。能动作用,即能力体现和行动关照,是一种外在的力量。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指的是人通过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具体表现为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积极反映、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指导、对人的生理行为和心理行为的调控等方面,显示出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等机能和属性对客观存在的反馈与回应。期待视野是建立这样一种主体确认基础上的希冀与预设。

大学生的期待视野,是大学生主体能动性的现实体现,是大学生发挥主体意识、显示个人担当的热切判断。大学生的期待视野主要通过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反馈体现出来。具体有这样三层含义:其一,大学生对生活世界的积极反映。大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习实践,能够积极地感知和识别生活世界,从而获得知识、形成观念、储备智慧、规划蓝图;其二,大学生对人生发展的积极谋划。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是封闭的主观,而是不断将积极反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思维模型、理想蓝图用来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把观念的世界变为自己所希冀的客观现实。其三,大学生对自己行为的积极调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作为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相统一的社会现象,实际上包含了大学生作为主体在面向外界的同时而不断反观自身、反思自己的生命历程。喜、怒、哀、乐等情绪影响着大学生的生理健康,理性、平和等心态调控着大学生的生活节奏,理想、规划等正面能量优化着大学生的内心世界。

“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6]大学生只有首先作为合格的甚至优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受教育者,才谈得上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传播者、发扬者,他们的期待视野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前提条件。

二、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是大学生从自身成人、成才、成功等目标出发对生活世界的“是什么样”、“有何意义”、“如何实现作用”的体认与反思。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成长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要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7]。其中,“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对大学生入脑入行、知行统一的循序渐进过程。

1.教育目标依照大学生期盼注重知识、能力、价值的贯通性

教育目标是教育主体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客体施加影响所实现的目的和意图,需要直接契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较强,在价值取向上往往张扬自我、追逐新奇,但是自尊未必能够自爱。大学生科学价值观期待的养成有待教师的言传身教去加以引导。为此,在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设置上,教师需要从这样三个方面加以兼顾:其一,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其二,努力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三,认真反思教师本人的价值取向。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正是这三者的碰撞过程,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主线。教师本人首先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生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教师是学生的镜子,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要提高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师本人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自己的“知”、“情”、“意”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要用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懂、真信、真讲、真做引领学生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持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以为然”、“了不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所谓”、“个人价值观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看法的大学生不在少数。真理性认识与谬误性认识相比较而存在和发展,如何设置教育目标才能有助于大学生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的确是一个重要课题。完整的教育目标是一个寓教于知、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三维统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价值观?为什么要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何用处?这其实是大学生所期待解答的三个重要问题。第一个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知识目标,即帮助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根本属性;第二个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能力目标,即锻炼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第三个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目标,即培育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以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己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三维一体、相互贯通,形成并整合为大学生价值观期待的综合性目标,这样才能有助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巩固。首先,知识目标是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社会、国家和个人三个层面反映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本身含有丰富而深刻的价值观理论与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层次。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帮助学生领悟科学价值观之要义。其次,能力目标是根本。通过课程教学力求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式向主动参与式转变。促进学生在校园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中养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生活品质,在接地气中不断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最后,价值目标是归宿。教师需要在答疑解惑、有的放矢的课程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的不良态度,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培育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精神境界。

2.教育内容根据大学生实际注重立德树人的针对性

教育内容是教育主体影响教育客体的知识体系及其思维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不是指“24个字”的字面意思,而是指这“24个字”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当代大学生恰逢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拥有更多更好的机遇和选择,但部分学生养尊处优,在价值选择上良莠不齐、鉴赏不力,自在未必能够自为。大学生如何在眼花缭乱的“多”(多元价值观)中抉择“一”(科学价值观),亟须教师引领和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价值观期待。与之相应,教师需要深度考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包含的育人内容:理想信念教育[8]、品格修炼教育、文化创新教育。在此基础上,教师一方面要坚持正面教育、正面宣传,即使对于一些负面的、低俗的价值观的介绍也必须是站在衬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科学性的角度而选择的;另一方面要坚持做到“理性表达与情感抒发相统一”,采用充满激情和极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理直气壮地诠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领会、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实践表明,当代大学生较为关注的价值取向有人格高尚、社会贡献,等等,绝大部分价值取向比较符合社会主流意识,符合社会的整体利益。但也存在一部分学生以生活是否舒适、社会名望的高低以及权力的大小为价值标准,所以在教育内容上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显得很有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时代精神,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9]。在根本上,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内容是要回答“培养什么样的大学生”的问题,即引导大学生如何健康成长与科学成才的问题。这一点与当前大学生极为关注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心目中的价值观”等主体期待相互呼应。

根据大学生的上述特点,需要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立德树人引领作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需要凸显立德树人的价值观期待之三维针对性:接受、内化、提升。首先,接受,即向大学生传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义——立身做人、立志成才、立业为民,这是一个理论教育的环节,在根本上是教师结合学生实际进一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含正能量和主旋律的过程。其次,内化,即实现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感悟体验上升到理性审视——人道之真、人性之善、人生之美,这是一个思维训练的环节,在实质上是回应大学生所关注的成人、成名、成才等现实困惑的过程。最后,提升,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具有的精神感召力转换为现实方法论,这是一个能力养成的环节,在宗旨上是释放教师“授人予渔”在大学生身上所展现出来的智慧力量——社会心(公正、法治)、国家感(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体情(自由、平等)、个人恩(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也就是引导大学生理性自觉地把爱社会爱国家爱集体与爱自己融为一体。简而言之,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针对性,就是关注学生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而实现立德树人。

3.教育环境结合大学生特点注重真、善、美的导引性

教育环境是教育主体影响教育客体的外在因素和诸种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环境,是人的社会实践环境,用马克思的话来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10]。它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时空条件和实践维度,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也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各自的主客观条件和诸多因素,还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共同营造的文化氛围和人文气息。

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取决于社会、学校、家庭和自己;在谈到环境因素的感染力时,不少学生表示,在奥运会上升国旗时会产生很强烈的自豪感,说明震撼人心的正面环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民族自豪感、集体荣誉感等价值观因素的生成,这还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真善美的育人环境有很高的期待。同时不容忽视的是,当代大学生享受着大数据所带来的诸多红利,高端、先进、挑战冲击着校园生活的各个角落,部分学生偏好享受、感性有余而理性不足,自主未必能够自觉。大学生如何对正确的价值判断保持理性自觉,需要教师在育人过程中悉心指导。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个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的系统实践,教师的育人过程便是这一系统实践人文涵蕴的起点。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去契合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高校“落细、落小、落实”[11]的重要切入点。育人过程需要坚持由己推人、以小见大、从近及远的原则,即教师是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的导演和剧作者,围绕身边热点焦点问题以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导作为演员和剧中人的学生在反思中成长。换句话说,师生双方无疑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受益人,在关系国家发展、民族未来的层面上,师生双方结成了平等的利益共同体。但是,就教育活动本身而言,教师与学生并不是平起平坐的关系,教师担负着更多的责任,学生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直接影响者。

因此,在价值取向、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价值运用上,都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去引领学生的主体作用。相应地,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注重真理之真、品德之善、人文之美的环境培育与导引。首先,追求真理之真。面对种种价值断裂、价值冲突、价值矛盾,教育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思维、价值逻辑和价值分析,坚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统领作用。其次,发扬品德之善。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持和定力。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普通民众的感悟践行等现象本身渗透着品德之善,为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信念支持。最后,塑造人文之美。促进人的生活的不断丰富、人的关系的日益合理、人的精神的不断提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也就是说,作为引导大学生成人成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片面的经济价值观,也不是单纯的政治价值观,更不是偏隅的文化价值观,而是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多层面价值观的构建来促进人的发展的价值观。

4.教育形式考虑大学生情趣注重灵活多样的丰富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形式,是以教育内容为载体而又直接服务于教育内容的表达方式和展现过程,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双方思想交流、融合与会通的平台与媒介。完整的教育过程是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高度统一的过程。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分为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两个方面。理论教育是教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的讲授,实践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内容的展开,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检验。

实践证明,因势利导、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是教师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形式。这样,教师一方面需要自始至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利用网络语言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形式”[12]关注、分析各种价值观现象和问题,对一切错误的言行坚决说“不”;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尽自己所能加强对网络的监督与管理,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无论正面宣传的理论教育形式,还是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形式,都要坚持时尚、新潮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引导学生不能搞脱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形式主义,否则适得其反。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不良思想和倾向的纠偏和矫正作用。

笔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形式,大多数学生表示更加欢迎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与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此外,无论课堂讨论,还是课下调研,大多数学生愿意以新潮、时尚、幽默、诙谐的形式体现出来。这说明,大学生对理论学习较为认可,对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有更多的期待。

由此,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结合大学生的生活情趣选择灵活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首先,课内教育立足于“育智”,即充分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校园文化立足于“育德”,即大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能量;社会实践立足于“育人”,即尽量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文关怀。其次,课堂教学以主题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为重点;校园文化突出勤学善思、爱党爱国、历练本领等理论自信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社会实践可以深入工厂、企业、农村调研等行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后,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设计一些乐在其中的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兴趣程度选题或者带着自己关心的问题,去结合生活案例进行深入思考,达到在丰富的生活中深化对中国梦、民族梦、个人梦的认识,进而培育社会主义的理想担当,最终提升热爱社会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

三、结论

其一,价值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于活动对象进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一定主客观条件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相互交织作用下的属人产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对教育对象的接受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3],需要作为教育者的教师与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主体能动性上相互关照、相互融合,在具有主体判断和主观选择特点的期待视野方面尽可能实现无缝对接。

其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多元共存局面下,发挥凝魂聚气作用、彰显社会正能量的主流价值观,需要大胆赏识大学生的合理价值观期盼。尽管目前高校尚面临着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赞同度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认知度不高”[14]的尴尬局面,但只要教师关照大学生的价值观期待并尽可能去挖掘大学生身上的正能量与正效应,结合大学生的生活、运用大学生的语言去深入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义,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身上的入脑入行进而身体力行就是能够成功实现的目标。

其三,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在教育目标上凸出大学生知识、能力和价值三维期盼的贯通性;在教育内容上需要根据大学生成人成才之需注重立德树人的针对性;在教育环境上需要结合大学生个体差异注重真理之真、品德之善、人文之美的导引性;在教育形式上需要考虑大学生情趣注重灵活多样的丰富性。

[1][7] 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2][3][4] 张之沧,林丹.当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46,319,320.

[5][6]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2,500.

[8] 高国栋.习近平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5(10):80.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2014:94.

[10]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0.

[11]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5.

[12] 张春美,等.微文化生态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70.

[13] 许静波,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6(2):7.

[14] 马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大学生中的传播及影响力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147.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