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 虎, 王曙光
(1.华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闵行 20024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关心青年人成长、成才。 这个“互联网+”新时代,手机是便捷的上网工具,也是时尚流行文化代表符号。高校学生玩弄智能手机成瘾被比喻成为“危险的愉悦”,他们在享受智能手机网络世界精彩时,其身心健康、文化素质、人生价值取向、品德标准评判和政治观念倾向所受影响也需重视。[1]手机网络的自由性、共享性和虚拟性,使每个高校学生都可随心所欲的上网“冲浪”,在“虚拟空间”(与喧嚣纷繁的现实世界相分离)里“纵横驰骋”。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里的世界很精彩:无传统藩篱阻挠,无师长管教,可实现自我、标新立异、无限发泄而不用担心被他人发现。“互联网+”新时代,“五花八门”手机网络信息大量涌现,可以说是一次信息传播革命。[2]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等讯息的流传新技术为依托的New Media(新媒介),一经诞生,就对整个人类的生存、生活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当然,这样一场信息革命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讯息传播方面的“垄断”地位的摧毁是颠覆性的。
一方面,手机网络上各种不健康、不道德甚至色情和西方故意制造的糟粕东西容易进入高校学生视野。如前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极力鼓吹网络自由,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思想道德和文化价值观渗透及同化。[3]其动用各种网络传播手段,意图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渗透到我国高校学生群体中,这些反动、消极之思想,已潜移默化地伤害着我国高校学生健康心灵。另一方面,手机网络上信息庞杂,健康、不健康信息同在,真实、虚假信息并存,有益、无聊信息并列。一些格调低下、庸俗低俗的作品以及屡禁不绝的报刊杂志、电视媒体粗制滥造、传播低级精神文化产品日益泛滥。这些虚假、有害、不健康的信息,常常有极大诱惑力和吸引力,异化了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时代,由于我国当前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侧重于高校学生学业成绩或者应试教育,这使得高校学生学业负担、心理压力过重,最终导致了高校学生沉迷手机网上“冲浪”而不能自拔的抵抗方式。然而,这样的方式却是有害的,各类新闻中不断报道出的高校学生因网络成瘾,手机依赖不惜自杀,甚至走上犯罪之路,等诸多案例给家长、学校以及社会敲响了警钟。以往对高校学生“手机网上冲浪”现象所采取的一刀切做法已不符合新时代要求,更不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规律。因而,在“互联网+”新时代,对高校学生手机网络“冲浪”行为应当如何规制和引导,已成为了一个亟需破解的现实课题。
高校学生的成长、成才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一是家庭教育因素,二是学校教育因素;三是社会化教育因素。“互联网+”新时代,很多高校学生常将大量时间沉浸于手机网络“冲浪”中。[4]手机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学生自身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理想的形成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其原因也是复杂的。
在手机网络信息世界里,由于人的主动性造成的生动活泼的信息环境,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于传统意义上,教育者掌握的知识信息量有限,一些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内容有些陈旧,相应的某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也是枯燥无味的,譬如,有些教育者照本宣科教学和说教,自然难以激起高校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很难激起其学习情绪的“兴奋点”与“敏感点”。相反,现阶段依托华为、苹果等手机载体并借助WIFI所形成的网络教育,也就是说通过手机登陆QQ、微信、论坛以及朋友圈等等,加强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突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局限性(相关知识和教材可通过专门网站、网页、栏目或信息报道等形式发布,供高校学生上网浏览、阅读)。[5]
第一,交流平等性,促进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向互动。过去,我国某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比较传统的,具体而言,就是那种单一式的“你讲我听,你灌我吐”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在这种“死记硬背”教育模式中,某些教育者(教师们)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维影响,常处于“居高临下”状态,也就彰显了“权威主义”。而在“互联网+”新时代,在手机网络新环境中,此状况可得到改善。由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无需表露真实身份,便可上网“冲浪”。这使得学习者敢于敞开心扉地和教育者交流。这样宽松的人际关系非常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同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也是可置换的,在浏览网页、选择和吸收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信息时,他们的身份是可以颠倒的,教育者其实可以是受教育者,[6]也就是说,在某种条件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是可相互转换的。
第二,预警非常及时,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想效应、效率和效果。一般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传统教育模式仍然是“黑板+粉笔”的教育模式,这使得在各种信息传递中,无论时效性、传播速度,还是内容更新等方面,都非常滞后,一些重大的国家政策很难及时、有效传送到受教育者手中,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7]相反,“互联网+”新时代,手机网络教育新方式有着自身独特优势,它在信息、知识传播方面迅速,并不受时空限制,受教育者可随时随地接受有益信息。而且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通过微信、微博、QQ群以及朋友圈等形式,可主动快速地分析、掌握受教育者思想动态背后隐藏的需求、欲望和动机,及时发现新问题,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洗礼提供高效渠道,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第三,手机新媒体网络环境非常个性化。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只重视“传授知识”,不注重“能力发展”;只重视“纵向知识体系”,忽视“知识横向联系”;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只是“课堂一个渠道”,忽视“课堂以外渠道”;只重视“教师主导作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等等,这样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保守、封闭,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最终会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效果大打折扣。相反,手机网上“冲浪”教育新方式却极具个性化,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求,将其个人价值体现出来,也为受教育者个体价值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例如,受教育者可主动登陆一些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这样的一些网站可潜移默化地洗礼着受教育者思想。[8]
手机网络信息的复杂性会削弱受教育者道德选择能力。高校学生的国家和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道德主体意识易受淡化。在手机网络信息文化中,高校学生自我中心主义(在网络自主性、自由性助长下)愈演愈烈。手机网络工具理性被推崇和提升,网络似乎主宰了一切,致使高校学生思想意志渐渐淹没其中,引发了手机网络对高校学生人格异化,甚至导致高校学生走向犯罪“深渊”。
第一,市场经济催生了多元思想意识。传统意义上,教育者掌握所有知识和信息,可更好控制高校学生接受外界信息,把不良信息“过滤”掉,以保持受教育者知识信息“纯净性”。然而,在“互联网+”新时代,在手机网络环境中,各种非法信息如色情、暴力、封建迷信和西方敌对势力散布的腐朽信息充斥网络,由于技术还较落后等原因,很难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为高校学生健康成长埋下隐患。美国等西方国家从未停止过对我国高校学生进行思想观念渗透、争夺。[9]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在矛盾与冲突中逐渐融合,自以为“大人”实为“涉世未深”的“小孩”的高校学生甚至不得不接受西方强势文化与文化霸权的挑战。也使其面临西方异质文化侵略。还受到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文化的侵蚀,这使高校学生价值观受到了冲击,不利于弘扬我国主旋律价值观和传统文化。[10]
第二,政治环境复杂。传统教育权威受到挑战。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优势),对我国进行赤裸的新“和平演变”(主要是意识形态、价值观念渗透)。[11]对未成熟高校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辨别能力差,当面对着西方资腐朽文化渗透时,他们易受侵蚀,从而致使其政治观念淡化、民族观念和爱国主义思想淡薄。美国等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强大信息资源“软实力”,进行全球文化扩张,竭力鼓吹其政治文化、理念、思想意识形态等,以达到其“西化”与“分化”目的。因此,有专家提醒人们,网络信息上的政治文化道德交锋,实质上就是一场在新时代中东西方政治思想、意识形态的颠覆与反颠覆的战争。[12]
第三,不可控的舆论网络环境。正是因为难以监控、管理网络,导致许多高校学生认为其个人不必承担相应责任、义务。与全球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相比,我国现有网络法律法规明显滞后……因此,对手机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已成为新时代一个难题,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手机网络上的一项重要任务。[13]
第四,缺乏必要的自我理性环境。不少高校学生患上“网络孤独症”、“网络成隐症”等网络心理疾病。手机似乎一刻也不能够离开。手机网络信息易使高校学生对信息缺乏理性辩证分析,更缺乏自己思考,致使其理性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易使其滋生多种心理疾患,导致心理素质脆弱,进一步影响高校学生健康成长。
第五,价值追求偏离,致使成绩下降,导致人际情感疏远。人际关系中,由于高校学生被手机网络吸引,常按照心目中理想游戏角色装扮自己。一旦离开手机网络,回到现实生活中,失落感顿时袭来,非常渴望别人注意自己,希望自己能够引起周围人的关注。[14]这使得那种青春活泼的人际交往大大减少。一些高校学生由于多种原因,终日泡在手机网络上,甚至在课堂上也聊QQ,发短信发微博、微信,交网友,导致价值追求偏离,致使成绩下降。[15]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这个时代是“互联网+”新时代。随着手机网络新时代的到来,人们在技术上和生活上将面临这样一个挑战:我们来自哪里,人们对手机网络群体带来的巨大变化……这些永远不能忘记,高校学生庞大群体中,绝大多数是手机网络大军中的一员。[15]当前手机网络已危害着高校学生身心健康。对此,社会、学校和家庭(“三驾马车”)应给予高度重视,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手机网络给高校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那么,手机网络新条件下,究竟应如何应对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显然需要教育工作者有海纳百川、迎接新事物的心态、智慧和积极行动。
“互联网+”新时代,务必强化高校学生网络行为法律约束。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掌握网络引导主动权,通过积极有效工作,开展好高校学生“净网”工程、绿色网络行动等活动,加强移动互联网建设,抢占学校移动手机网络高地,使高校学生有一片纯净的手机网络天地。借鉴和利用国外经验,构建符合中国特色网络法体系,加强网络法制化建设,使手机网络规范有序。[16]通过手机网络平台传播我国先进价值理念。同时,要服务于实现高校学生成长为“知识精英”追求,助其健康生活、快乐成长。我国网络法律体系中应该有校园网络体系范畴,使得青少年手机网上“冲浪”有法可依,确保高校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中顺利开展。
“互联网+”新时代,手机智能化最基本的实现基础和运行机制就是手机技术网络,它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支撑点。对此,有专家认为只有以先进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先进文化,才能传播国家先进文化,巩固国家意识形态。[17]在技术方兴未艾信息化时代,必须打造我国自己的手机网络信息新技术,在手机网络监控、病毒防御、功能检测、预警报警等方面不断提高技术。加强高校学生手机网上“冲浪”引导、监督和管理,确保正面舆论占据的主导地位和主流方向。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改方面善于利用新技术来为教学服务,各高校要立足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加大投入力度,建设高校红色网站,严控不良信息在高校校园扩散和高校学生手机上漫游。
“互联网+”新时代,在社会共同配合下,在争夺校园网站思想战线阵上,各高校要有自己阵地,应充分利用自己的思想阵地,保证学生不再遭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各高校要主动出击,专职教师可把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知识的网站或网页推荐给学生。要用专门人才和资金去建设高校网站,确保校园网站上的教学资料内容真实,课件生动活泼,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助力。
将真实、虚拟世界紧密结合起来。各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要重视家庭监督和管理。此外,要及时了解、重视高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尤其是学习、科研等各项任务不达标(如无法完成北核、SCI、CSSCI等高质量论文)之后的焦虑、烦闷、苦恼等心理问题,当这些现实困难和苦恼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得到解决时,他们会转而寻求网络上解脱,这些行为就为接触到不良信息埋下隐患,高校学生尽管日渐成熟,但其自身控制力等都非常有限,导致了不少高校学生沉溺网络。对高校学生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这样便可防患于未然。
要引导高校学生做信息时代的主人,提高其相应网络信息素养和对不良性的判断、处理能力,在网络的一些欺骗信息中善于保护自己不受上当,也就是要提高其自制、自控能力,不被信息掩埋,做信息时代中“小主人”。当然这些本身是客观事实,最终决定其道德言行的是高校学生自己的道德选择。“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律”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无法触及,但是“互联网+”新时代,必须把高校学生手机网上“冲浪”教育纳入高校学校德育中,使高校学生了解网络道德规范内容,培养其自主的网络道德意识、意志和责任,提高其网络道德和自我教育能力。鉴于此,有专家指出,新时代我国高校学生具有的网络素质仍然处于自发状态,这种自发状态最直接的后果是网络素养层次水平低。高校学生网络素养的提高,有赖于引导其在信息社会“学会生存”,真正做有责任信息的主人,这正是教育工作者在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追求的人本解决之道。[18]
一般说来,传统意义上的“由上到下”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非常刻板: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不能自主选择所学习的教育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时间和地点上也是固定不变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存在着信息的数量差;课堂上交流具有不平等性或者几乎没有交流和互动。当然,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注重面对面的教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亲和学生,但是,这种“我讲你听我灌你吐”填鸭式传统教育灌输方式,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
显然,新时代手机网上“冲浪”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相对优势,如教育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师生充分共享和高效利用;传统教育上的规模选择、资源分配不均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等问题在手机网络信息下有了跨越式新发展,而且学生自主、个性化以及协作学习等有了新发展;在教学上,教育对象也不再是单纯的几十号人,也可是上百上千人一起促进大众的终生教育和全民教育的开展,这同样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个性社会化发展,使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从学校回归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19]
这两种不同教学模式的发展并非相互替代和冲突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格局,在教学过程中要“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而不是“一方取代另一方”,而是并存于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它们是一种互惠互补关系,这显然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和优势,避免网络教育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和盲目跟风状态。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了新时代,要高度重视网络教育。在“互联网+”新时代,随着手机网络信息技术逐渐成熟,手机新媒体所扮演角色和重要性已超乎想象。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它已成为其生活、学习一部分,在对丰富高校文化生活,拓宽高校学生成才渠道,加强与外界交流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高校学生不但在使用网络科技,而且其本身就是庞大网络脉络中一员。高校学生通过手机网络中自我表现与虚拟社群互动交往,形成了流动性的后现代社会思想政治教育,此种教育不同于现代性中本质的、固定着的、稳定的教育型态,而是一种具有暂时、断裂、多元、多样的功能性作用的新教育。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有必要将手机网络及其文化现象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考量中。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指导,因势利导,要注重与现代化的手机网络信息结合起来,要充分利用手机信息这个现代科技手段,抓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助高校学生平衡理性与非理性、意义与快感、校内与校外并超越时空的生命体验。重视加强手机对网络文化机制的建设和监督管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完善德育工作机制,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来促进手机网络文化建设的机制化和管理规范的法制化,推动手机网络文化繁荣发展。
[1] 刘勤学, 杨燕, 林悦,等. 智能手机成瘾: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1):82-87.
[2] 王卫国.“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趋势[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2):88-91.
[3] 夏自军. 美国“网络自由”渗透战略的形成及其特点[J]. 和平与发展,2017(3):38-48.
[4] 钟尚贞, 方亮, 茅佳. "互联网+"日常管理——构建高校新型家校合力育人机制[J]. 科教文汇, 2017(11):135-136.
[5] 刘宝雨.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研究——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新闻记者, 2017(6):16.
[6] 蒋政. “灌输”与“平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基本原则[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1):59-63.
[7] 魏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初探——基于网络境遇的思考[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2):86-91.
[8] 杨勇. 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中的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J]. 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2017(2):118-119.
[9] 王倩. 关于“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改革的多元思考[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8):45-47.
[10] 刘勇. 当代中国主流价值观话语权提升机制探索[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03):1-6.
[11] 王炳林, 郝清杰. 意识形态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7(1):3-8.
[12] 华表. 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虚拟环境及其规范化建设[J]. 思想教育研究,2016(3):73-76.
[13] 曹文泽.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 社会科学家, 2016(12):8-10.
[14] 邱启照,孙鹏. 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和挑战[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9):35-37.
[15] 王丽荣. 人的发展: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追求[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 2013(5):197-200.
[16] 赵希. 大学生手机网络使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 2014(4):43-47.
[17] 王青媛.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问题研究[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18-20.
[18] 谢玉进.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2):109-112.
[19] 张海斌. 如何填补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漏洞”[J]. 人民论坛,2017(5):82-83.
[20] 洪涛,冯娅楠,马冰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理路——基于议程设置理论的解析[J]. 思想理论教育,2016(12):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