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启示

2017-04-14 08:44杨东东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邢 丽,杨东东

(1.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3)

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论启示

邢 丽1,杨东东2

(1.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山东 济南 250014;2.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103)

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之一。传统文化蕴含的修德为先、涵养生机、以人为本、兼容并蓄、知行合一、因时就势等思想,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不仅反映社会价值现状,也引领未来的社会价值风向,进而影响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1]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二者一脉相承,不可分割。“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2]二者之间是一个互诠互显、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一重大任务而言,传统文化一方面为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另一方面又为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方法论启示。

一、修德为先

中华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性修养,把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大学》有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3](P4),并且列出了个体发展的路径,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生发展次第的背后逻辑就是:通过个人在道德上的不懈追求,实现个人精神境界与宇宙自然的和谐一致,作为个体的人才能实现恰然自得的发展,进而承担起在社会体系中的责任,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国家的长治久安,最终由个体道德修养的提升凸显出对社会命运和国家前途的担当。儒学关于其核心道德观念的“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延伸就是这种道德观的生动反映。“仁”既有“仁者爱人”所昭示的对他人的尊重、友爱,又有“仁政”所追求的政治清明、安居乐业;“义”既是忠于本分、与人为善的人际交往准则,又是忠于国家、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礼”既是个人基本的行为规范,又是对社会秩序的尊重与维护;“智”既是对理论知识的追求,又是对是非善恶的正确判断;“信”既是对人对事的忠诚守信,又是对本职工作的尽职敬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我们在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始终把道德修养摆在前面,从个人层面的价值要求入手,大力倡导大学生不断加强道德修养,自觉恪守道德约束,不断提升个人品德,凸显出大学生对社会层面价值目标的追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秩序,进而升华到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追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二、涵养生机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野中,整个自然宇宙是一个处在不断变化运动中的系统。这种变化,不是简单的循环往复,而是不断创新、生生不息、充满生命力的运动。《易传•系辞传》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孔颖达疏曰:“生生,不绝之辞。阴阳变转,后生次于前生,是万物恒生,谓之易也。”[4](P271)从本原角度,以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世间万物处在不断变化、生发之中。到宋代诸儒则以“仁”来诠释“生生”,从而将天道性命相贯通,进而用以说明人的修养功夫。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5](P36)程颢亦有“‘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絪缊,万物化醇’,‘生之谓性’。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6](P120)朱熹更进一层,深刻提出:“仁也者,天地所以生物之心也,而人物之所得以为心者也。”[7](P3709)至此,“生生”概念同时具备了本原意义和价值意义,既成为儒家理解宇宙万物的根本方式,又体现了儒家的基本生命关怀。“生生之谓易,是天之所以为道也。天只是以生为道。继此生理者,即是善也。”[6](P59)在儒家的思维世界中,世间万物就是因为有这一点生机,我们的整个世界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世界才能保持向前的发展动力。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把“生生”的观念贯穿其中。

一是以在大学生思想中播种主流价值观的种子为首要目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扎根。即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行为指南的自觉性不够强,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他们也会始终保持对真善美的追求与渴望,一旦时机成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萌发并迅速成长壮大。

二是激发大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观的毅力,让大学生明了,个体精神生命的安顿是一生的课题,对个人价值观的锤炼同样需要每个人一刻不停的努力,进而让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能够时时砥砺品德,推动个人道德修养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时刻不忘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是培育大学生个人、社会、国家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自觉将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与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相结合,将个人的价值选择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相统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以人为本

在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人与万物一样,都是宇宙自然大系统的一员,正如《易传•序卦传》所言:“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4](P336)人与万物在本原上具有同等的地位。但是,人又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那就是人因其特有的价值自觉,而具备无限接近天道的可能,人是明了天地自然运行背后所以然之理的最佳媒介。故《礼记•礼运》说:“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8](P698)《尚书•泰誓上》提出“惟天地,万物父母;惟人,万物之灵”。郑玄注曰:“天地所生,惟人为贵。”孔颖达疏曰:“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言天地之意,欲养万物也。人是万物之最灵,言其尤宜长养也。”[9](P270)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0](P163)朱熹解释说:“天即人,人即天。天即生此人,则天又在人矣。”[11](P387)道不远人,道对人即内在即超越。要实现这种人与道通而为一,其根本方法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修养功夫而不断扩充、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进而达到明道的境界。在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看来,具备这种精神境界的理想人格代表就是“圣人”,圣人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4](P23)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充分尊重人的价值主体地位,深度关怀人的生命安顿、价值追求、精神超越等问题。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大学生实际出发、从教育规律出发,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得到有效的培育与践行。

一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主动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思想动态,掌握他们的话语特点、思维习惯,采取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学生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主客体的统一。尤其要尊重大学生的精神体验,把握他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寻找大学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共鸣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价值认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导向和情感寄托。

二是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允许大学生在遵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下,充分迸发他们的思维火花,在具体事务上有自己的价值态度,做出自己的主体选择,而不是仅凭教育工作者的主观愿望去改造他们,强求千人一面。

三是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坚持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的教育方式,从大学生个人层面价值观的培育出发,逐渐关联、凸显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从大学生身边小事、切身利益出发,引导大学生不断追求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同为实现社会层面、国家层面的价值理想而努力。

四、兼容并蓄

中华传统文化绵延千年,自成一体,却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姿态,充分尊重不同思想流派的存在,并主动吸收不同的文化以实现自身的发展。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各家学派为捍卫本家思想与各家流派展开激烈的辩论甚至相互攻击。但是,各家学派并非势如水火,而是相互影响。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皆相成也。”[12](P1746)特别是到了战国时期,各家学者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荀子、韩非子等思想家都立足自身学说,对别家学派思想进行了批判吸收,“杂家”更是成为诸子百家中有重要地位的一种类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体的儒学,一直没有停止对外来文化的吸收与容纳。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宋代儒学吸收道家思想和佛教文化,深入开展天理、心性之辨,建立了宇宙本体论与道德原理、道德实践兼备的思想体系,凸显出儒学新的生命力,衍生出“理学”“心学”两个路向,深刻影响了中国乃至东亚的文化发展。

我们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构建中,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充分吸收借鉴不同的文化资源,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一是主动适应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社会现状,坚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下,正确看待多元价值观的交流碰撞。要充分尊重不同价值理念的意义所在,在思想交流中充分凸显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而不要将一切不同于我的思想观念均视为洪水猛兽,一味加以排斥。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的一元性与允许多元价值观共存的兼容性相结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的良性发展,形成 ‘一多相容’的价值观体系”[13]。

二是要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最新发明成果,特别是自由、民主等首先在西方国家兴盛起来的价值观念,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凭借,对其进行充分的扬弃,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完善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让青年学生对不同价值观念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

五、知行合一

知和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思想史始终关注的话题。虽然不同思想家对知行二者的先后、难易问题有不同的论述①,但都认为知识和实践是相互统一、不可分割的。孔子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3](P49)学在行有余力之后,行在学先,而且行是学得好与否的标准,“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3](P50)朱熹说:“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11](P148)“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致知益明。”[11](P281)在朱熹看来,学问包括致知和力行两部分,知行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并且二者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王阳明认为,知行本体只是一个,知行功夫相即不离,无须分作两截去做。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时,行是知之成。”[14](P4)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14](P42)汤一介先生曾做过总结,他说:“知”“行”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道德上的身体力行的问题,是一个基于心性修养的道德问题。虽然,不同的儒家在论证‘知行’关系时或许有所偏重,但总体上都认为‘知’和‘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不能截然分开。”[15](P5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法就体现了知行合一,培育是知,践行是行。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知行合一”的理念,一方面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阐释和宣讲工作,让广大青年大学生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历史背景、目标要求等,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储备,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共识;另一方面要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让青年大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理性、感召力,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理解,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实践中,外化为青年大学生的自觉行动。培育和践行逻辑上有先后、现实中相统一,要同时并举、相互促进。我们要不断研究和探索把培育和践行有机统一起来的方式、方法、途径和机制,切实提高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

六、因时就势

“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指时空,更是将时空下的物含纳其中,“在时、空、物的这种一体不分下,用价值之视野,以人为终极着眼点与关怀处,……使‘时’成了兼含时、空、物三者而又通体浸润着浓郁人道价值之精神的范畴。”[16]在中国哲学看来,我们所处的宇宙自然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变化之中,所以,身为具有独特理性品格的人要想体认宇宙规律,实现个体提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从自身及万物当下所处之时位出发,充分认识并尊重它们在当下之时的状态、规律、要求,并依之而行、顺之而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审时度势、通权达变。正如《艮卦•彖传》所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4](P214)孟子就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3](P314)“势”指涉的是一种可能,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虽然还不是现实的,但却是可能的甚至是必然的。”[17]正如老子所言:“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10](P261)正确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对于成就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我们也要时刻注意环境、条件、形势的变化,及时变换工作方式方法。

一是要从大学生所处的年级出发,找准不同的侧重点。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较为单纯,接触社会现象较少,要着重做好宣讲工作,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历史渊源、社会背景、目标要求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他们的思想中扎下根、站稳脚。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社会多元思潮有了初步了解,但是缺乏足够的辨析能力,要加大讨论、辩论等互动力度,让他们通过对比、分析,初步明了各种价值思想的优缺点所在,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于毕业生来说,他们即将走上社会,要注重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毕业生在具体的社会活动中体认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可与渴望,进而坚定他们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自己言行的自觉性。

二是要主动顺应网络快速发展的形势,充分运用网络传播手段和渠道特别是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设计更多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内容,采取更多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中来,形成线上线下渠道互动配合、现实虚拟平台全面占据的全方位立体式工作格局。

总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长期性任务,高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实现这项任务的重点人群。做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民族文化命脉传承、国家社会长远发展,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创新方式方法,长期坚持,不断推进。

注释:

①例如《尚书》中说“非知之艰,行之惟艰”,主张知易行难;程颐说:“故人力行,先须要知。非特行难,知亦难也。”主张知先行后。朱熹说:“致知、力行,论其先后,固当以致知为先;然论其轻重,则当以力行为重。”主张知先行后,以行为重。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05-05(2).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4.96.

[3]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周敦颐.周子通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6]程颐,程颢.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M]. 北京:中华书局,2004.

[7]朱熹.朱子全书•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克斋记[M].上海、安徽: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3709.

[8]李学勤.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98.

[9]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70.

[10]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11]黎靖德编.朱子语类[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12]班固.汉书•艺文志 [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746.

[13]石书臣,蒋翠婷.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示[J].道德与文明,2016,(3):111.

[1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汤一介.儒学十论及外五篇[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51

[16]王新春.周易时的哲学发微[J].孔子研究,2001, (6):39.

[17]徐克谦.中国哲学之“是”与“实、事、史、时、势”[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5):32.

(责任编辑:李娜)

本文系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研究”(项目编号:JNSK16B36)的阶段性成果。

G641

A

2095-7416(2017)02-0061-05

2013-03-20

邢丽(1981- ),女,山东淄博人,哲学硕士,山东警察学院公共基础教研部讲师。杨东东(1981-),女,山东泰安人,哲学博士,中共山东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大学生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