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2017-04-14 08:44任怀玉
山东工会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中国工会工会组织工会工作

任怀玉

(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工会理论研究】

试论中国工会工作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任怀玉

(甘肃行政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工会是职工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工会工作应该加强。当前我国工会工作面临着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社会阶层结构变化与体制困扰四大挑战。加强我国工会工作,必须依法推进工会组织建设,按需服务工会会员,加强国际合作,系统推进制度创新,主动适应市场与产业变化,准确瞄准新的社会群体,突出精细多元与专业化,加快工会体制改革。

中国工会;工会体制改革;经济全球化;资源配置市场化;产业结构变化;社会阶层变化

工会在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时期都发挥了历史性的建设作用,其功绩不可磨灭。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4月28日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工作是党的群团工作、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新形势下,工会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停滞不前。”[1]习近平的讲话不仅明确指出了我国工会的性质,而且指出了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方向,那就是加强和改进。加强和改进我国工会工作,面临着一些重大的问题与挑战,梳理分析并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工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关中国工会工作面临问题与挑战的相关理论回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2]。加强和完善大变革时期的中国工会工作,非常有必要分析国内外工会工作的相关研究,借鉴国外工会工作好的经验,总结国内工会工作的先进做法,扬长避短,促进我国工会工作的创新。

(一)有关国外工会工作和港台工会工作问题的相关研究

工会作为团结工人的行业组织,其最早产生于19世纪的西欧国家,是工业革命与工人运动的产物,随着欧洲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与传播,工会组织才发展到世界各地。研究中国的工会组织发展问题,我们无法回避对这些国家工会组织的研究。有关欧美主要国家工会工作的研究,学者让-马里•佩尔诺、辛西娅•艾斯特伦德与赫里伯特•科尔的研究观点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基本轮廓。

让-马里•佩尔诺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法国工会工作与工人运动的各个阶段,最后提出法国工会组织会员少、工会组织多元碎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较弱。法国工会运动的组成多样、政治强有力的介入,这是法国工会运动的重要特征。法国工会组织的碎化源于因工人运动建立工会组织和以基督教关爱而成立工会组织这两个传统,而战斗性强的原因是,法国工会同时从社会运动和社会合作的工会运动中借用了两种资源。让-马里•佩尔诺认为,法国的工会面临着欧盟一体化后的很多挑战,如工会会员不断减少,社会准则的中央性已经降低,工会组织在劳工权益方面更趋向于服务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3]。

有关美国工会的研究,辛西娅•艾斯特伦德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工会运动非常激烈,罢工目的从争取更高的工资很快变成挑战深层次社会秩序、政治体制和经济制度。但自1935年《全国劳动关系法案》颁布后,虽然罢工数量没有减少,但罢工的暴力性和政治性减弱了。1947年美国国会修订了《全国劳动关系法案》后,其限制了工会活动的范围和罢工权,大幅抑制了工会利用经济杠杆施加影响的能力。1980年,最高法院裁定雇主有权解聘罢工工人,因此工人和工会的罢工越来越谨慎。辛西娅•艾斯特伦德认为,工会运动与工会职能衰落的部分原因在于法律,但还有其他原因,那就是美国的法律也提供了众多保护工人权利的措施。当前美国工人的生活水平远高于大萧条时期,全球化使得工人失业的风险加大,所以工人不愿意采取罢工的方式和雇主对抗,同时科学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减少了企业内部工人和工会的反抗。总之,在过去50年,工人团结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削弱了[4]。

在工会的发展史上,工会往往与共产主义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东欧国家曾经是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经过东欧剧变这样的制度变革,因此东欧国家的工会发展也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赫里伯特•科尔认为,中东欧国家的工会遭遇的最大挑战近乎于一种彻底的模式转变:即从拥有强制会员的法人团体转变成自愿入会的雇员组织。当今中东欧各国全国性工会联合会的地位是由国家层面体制转型的准备和实施过程决定的,与西欧的工会联合会相比,中东欧国家的工会联合会在构成上存在差别。这些差别是,国家基本上决定了最低工资水平,以部门谈判结构为特点的谈判政策缺失或有缺陷,工商界经过普遍改造出现了大量中小企业。在这些结构特征下,中东欧地区的工会及其产业关系正在形成一种与欧盟占主导地位的其他类型模式不同的独立的“中东欧产业关系转轨模式”。新的联合会和重建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从前的一元化工会组织被解散,少数国家的工会试图抛弃其政治意识形态,更换领导人,以清白的历史从头开始,工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多元主义的工会造成工会之间关系紧张,使得罢工等工会行动效果不如西欧[5]。

学者李磊从经济危机的角度论述西方国家的工会发展情况。经济危机给工人阶级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各国工会对此都提出了各自的政策主张以应对经济危机。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会还是发展中国家工会,大多主张创造就业和保护就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确保公平分配、加强集体谈判、加强与雇主及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加强教育投资、加强职工培训、加强工会组织建设。这些政策主张,对中国工会也有有益的启示[6]。

有关香港工会发展的相关研究,学者黄安余在《香港工会联合会:现状与挑战》一文中指出,香港工会组织率长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会员参与率并没有随着就业率同步增长。究其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中制造业比重下降与服务业的提高;二是功能健全的劳动力市场使工人不一定要依赖工会就能解决相关问题;三是香港高福利社会使劳动力市场出现了替代现象,工会争取劳工利益的部分组织功能被政府的高福利政策所代替,从而降低了劳工入会的意愿;四是工会分散化与派系纠葛,限制了工会团体力量的发挥,降低了劳工入会的积极性。黄安余认为,香港工会要在组织活动方式和策略上作出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工联会要采用政治参与影响劳工政策的工会运动策略,同时还必须植根于基层劳工,工联会还要从两岸关系角度考虑工会工作[7]。

(二)有关中国工会工作问题与挑战的相关研究

学者贺敬垒在研究列宁的社会主义工会理论后指出,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会工作要服务工人并服从于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工会建设要正确处理党和工会之间的关系,维护工人利益为活动主线并兼顾国家利益的思想是列宁工会理论探索的思想原则,这种思想原则对我们今天有效推进社会主义工会改革无疑具有重要启发意义。国家利益和工人利益虽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在现实条件下是有区别的,工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要以维护工人利益为主线,同时还要兼顾国家利益,但不是把维护工人利益和维护国家利益对立起来,或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代替维护工人利益[8]。

学者张原、陈建奇采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中国城市住户调查”以及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行业资料数据,借助两阶段回归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工会并未对劳动报酬产生显著影响,而行政垄断力量在行业劳动报酬差距扩大和工会组织行政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市场经济结构中行政垄断与非行政垄断部门并存,以及这种二元结构下工会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无法有效协调,是造成工会对收入分配影响弱化的主要原因。中国工会发挥收入分配作用有赖于其自身的“去行政化”改革、维权职能建设和基层工会组织的独立性改革[9]。

学者路军通过对2010年G市N公司工人罢工成功的个案研究,提出了一个解释工会行动逻辑的三维关系分析框架,即政党-工会、企业-工会、工人-工会三个维度,工会在介入罢工处理时的角色定位和策略选择,取决于工会与其他三个劳动关系主体的博弈状态。从这三个维度出发,作者认为各级工会要积极介入罢工处理,争取党政的支持和创造宽松的政治环境,介入时要坚守工人利益代表立场,工会介入要积极引导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作者也指出,研究中所分析的工会看似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其实存在偶然性和局限性,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长效机制来看,这些做法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最主要的是工会介入罢工处理的制度化挑战,如何建设一种新的解决劳资纠纷的机制是和谐劳动关系构建中的一个重要任务[10]。

肖平容认为,工会代表权是指法律确认工会有权或有资格作为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当前我国工会代表权缺位错位,工会代表权应有的功能在市场经济下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传统的思维定势歪曲了工会代表权,人们的工会意识以及对社会矛盾冲突认识有偏见。二是工会体制局限掣肘了工会代表权。工会经费来源制度导致了工会对用人单位的经济依附,工会干部工资制度增强了用人单位对工会干部的经济控制,工会人事制度削弱了工会的独立性。三是立法软肋挫伤工会代表权。工会法未规定工会代表权缺位与错位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追究制度不完善,违反《工会法》的成本很低,同时集体谈判制度不健全制约工会代表权的发挥。其提出改进工会工作的办法是,明确工会身份并化解角色冲突困境,回归工会社会组织角色且淡化工会行政化倾向,突破工会旧体制和摆脱用人单位掣肘,完善和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推进工会多层次国际合作,拓展国际视野[11]。

学者乔健、钱俊月认为,民营企业工会建设中存在三个主要问题:一是组建率较低且代表性不强,二是维权作用尚未显现,三是现行工会体制的约束。其提出要推动工会工作与工会体制的改革措施,即扩大实施工会直接选举制度,逐步推进企业工会独立于企业雇主的进程,改进工会干部职业化并加强会员对工会干部的内在约束,推进基层工会的经费制度改革与干部工资福利制度改革[12]。有关农民工工会的相关研究,学者张连海通过描述北湖农民工工会生成与发展的背景与过程,分析了其生成、发展模式与成功经验,那就是政府主导、从农民工中走来、各部门积极配合、没有单位依托、运作的渐进性等。作者同时也指出这种模式存在的问题,即基层组织薄弱、自治性不足、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和市场推广意识以及政府行为缺乏制度化的可持续性[13]。

(三)相关文献的评述

有关欧美国家工会的研究给我们介绍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发展的总体情况、与中国的不同及面临的问题。总体来说,虽然工会产生于欧美国家,但是随着工会工作的法制化、欧美国家工人福利与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随着欧美国家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以及工会组织的碎片化和多元化,欧美工会组织保护和发动工人的能力不断减弱。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中国工会发展提供了一些看待问题的新视角,如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视角、企业管理的视角、法治的视角、结构转型的视角、产权转换的视角与意识形态的视角,其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重要思考。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有关国外工会的相关理论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欧美国家的工会,这些欧美国家的工会组织和中国的工会组织在组织结构、与意识形态的关系、相关法律、面临的经济社会结构等方面有着很大的差距与不同。中国的工会组织是由全国总工会统一管辖的系统性组织,不像西方工会组织多元化和碎片化,中国革命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影响着工会的意识形态;《工会法》也规定工会要协助党委和政府,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国的工会面临着农业产业工人和农民工等工人群体大量出现的历史机遇。这些都是中国工会所面临的特有的形势。因此对中国工会的研究,还需要从国内实际出发。

关于我国工会发展面临相关挑战与问题的研究,学者用经典文献、统计分析与个案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大多数学者把影响我国工会发展的问题指向了体制与法律,部分研究者从工会自身角度提出我国工会工作没结合工人的实际需求,并提出工会工作的救助、维权与服务三位一体的帮扶模式。这些研究为我们研究中国工会面临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和启示。同时通过分析我们也看出,国内学者的研究内容中都涉及了当前制约我国工会发展的一些问题,但是这些研究并没有系统梳理中国工会面临的重大挑战问题,更没有对这些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对中国工会发展重大问题的相关研究,其结论并非完全一致。如在工会工作体制问题上,以张原、陈建奇为代表的大部分学者认为,工会工作效率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会工作的体制,即工会的人权与财权受制于政党、政府和企业,所以工会工作倾向于意识形态、政府维稳与企业管理;也有部分学者并非完全认同这些观点,学者路军则从农民工工会生成的个案分析后认为,政党与政府支持是当前我国工会发展的积极性力量,其有助于我国工会开展工作。与此同时,国内研究者很少采用历史对比与跨国对比的方法,采用经济全球化、社会结构变化、产权结构变化与管理方式变化的角度去分析这些重大问题。

因此,本研究试图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现有学者研究的有益成果,系统总结影响中国工会发展的重大挑战与问题,并对这些重大挑战与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试图把这些问题的研究引向深入,并对相关理论与实践有所贡献。

二、当前中国工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与问题

工会是工人阶级利益的保护者,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工会工作应该加强,但中国工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重大挑战与问题。结合中国工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我们认为当前中国工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方位挑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不断融入世界经济,尤其是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更加紧密,国外的企业源源不断进入中国,与此同时,中国的企业也不断走向世界。中国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工会工作带来三方面的问题:第一,如何在外企企业与合资企业建立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问题。经济的全球化使得大量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也有大量的中外合资企业如雨后春笋产生,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兴起以后,如何在这些企业中建立工会就成了国内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问题,当前我国采用的比较流行的方式是以“党建带工建”。就外企与合资企业党建而言,很多外资企业领导人和管理者都对党建抱有戒心,对建立党组织持反对态度,这两类企业中有很多“隐形党员”和“口袋党员”,这两类企业中的党建本身就不稳,以党建来带工会的做法不是根本办法,需要另寻出路。另外由党建促成的工会其民主与有效参与一直受到人们的诟病,没有充分体现“工人自愿结合”的工会特性。第二,中外合资与外资企业的员工来源和文化多元给本来较弱的企业工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来自不同国家的工人在语言文化与生活方式上不尽相同,这些不同文化的碰撞使得工人在工作和生活方面遇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工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成立工会,而且需要有懂外语和具有良好沟通能力的工会工作人员,需要对这些多元化的需求给予回应。第三,全球化使得企业和员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激烈的竞争使得工会的行动受到制约。在以强制劳动和延长劳动时间来获得剩余价值的那个时代,整个社会的生产相对不足,工人处于绝对受剥削状态,工人和工厂的利益冲突比较直接,且由于工人的生活处于绝对贫困之中,工人居住和生活相对集中,工人加入工会组织的愿望相对较强,工会组织工人的条件较好。然而当整个社会处于物质生产过剩阶段,工厂与工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竞争,工厂面临倒闭和工人面临失业的命运就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这时工人入会的积极性相对就会降低,要求大幅度加薪或者发生大规模罢工的可能性就相对降低,工会的动员能力也相应减弱。

(二)资源配置市场化与产业结构变化带来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生活中的最大的变化莫过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市场经济给中国工会带来的挑战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民营企业建立工会和开展工作的问题突显出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量民营企业出现,民营企业工人的权益保护问题也随之突出,近年来发生的拖欠工人工资、黑砖窑强迫劳动之类的事件,充分显示出如何保护民营企业工人群体利益问题的必要性。在民营企业建立工会非常困难,大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工会的认识存在误区,企业主对于建立工会比较抵触,工人对工会也不太信任,入会意愿相对较低。第二,市场配置资源的速度加快,使得工会工作面临着工作方式上的不适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从农村流到城市,产生了大量的农民工,其生活方式比较流动,很难固定地加入某个工会,这给工会工作的创新提出了挑战和新的要求。第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对工会组建及其工作带来影响。2015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到整个GDP的一半以上,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相对减少,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使得雇佣在服务业中的工人急剧增加。相对于第二产业中的企业和工人,第三产业中的企业大多是小微企业,雇佣工人的人数相对较少,很难在企业内部成立工会组织。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中的工人居住分散,行业来源差别巨大,其需求差别也大不相同,成立工会后工作难度远大于普通工会。第四,市场化本身给工会会员与经费带来的冲击。市场化就是资源配置方式由市场决定,因此相对于计划经济时代,工会的会员与会费等由行政权利来决定的那个时代一去不返,工会像以前一样获得财政拨款的力度会不断减弱,而国家社会体制改革的大方向就是要不断把这些群团组织推向社会,让其自力更生,因此,工会组织必须靠自身的努力才能获得更多会员和经费。

(三)社会阶层变化对工会服务水平的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加快,原先以阶级进行社会结构划分的方式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中国的社会现实,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巨大变化。就宏观而言,一方面,农民阶级中出现了大量的农民工,其本质上变成了产业工人,农民中还出现了农民企业家和农场主,他们也雇佣了大量劳动力。另一方面,工人阶级内部也发生了分化,原先以体力劳动为特征的工人阶级分裂为蓝领、白领、粉领和金领,其工资待遇差别巨大。从体制角度看,在计划经济时期,基本上都是体制内工人,普通工人内部的分化不大,而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体制内外的工人在工资收入与社会地位方面差别巨大。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人都可以被称为是知识分子,但是高级知识分子却很快分化出来,他们享受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工资收入。社会阶层的分化给工会工作提出以下挑战:第一,新阶层的出现要求工会要关注和服务于这些阶层中的工人,如农村乡镇企业和类似于农场与农家乐等农业产业中的雇佣工人,还有往返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群体,这都需要工会更加关注。第二,阶层分化和结果的多元化要求工会服务内容多元化并关注不同群体的重点需求,不能整齐划一。这要求工会干部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加强对行业问题与不同工人群体需要的了解,才能做好服务。第三,社会阶层的分化使得少数阶层如高级知识分子和高级技工等,不再依靠工会就能够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工会的依赖程度降低。客观上看,这加剧了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降低了工会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而随着有产工人的增多,工人不仅拥有劳动,而且拥有企业股权,这使得企业与工人之间的利益更加一致,其冲突更加复杂,工会工作更加难做。从大趋势看,中产阶级中的工人面对维权等利益冲突时格外小心谨慎,患得患失,这对工会工作来说无疑是一大社会挑战。

(四)工会工作体制问题

当前我国工会职能缺位、服务水平较差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体制问题,工会工作的体制问题表现在很多方面,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工会组织的政社功能含混不清,角色冲突明显。我国《工会法》规定了工会是工人自愿结合的群众性组织,同时其又要协助政府参与国家管理,还要巩固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事业。从宏观和理论上说,党和国家利益与工人的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维护工人的合法利益就是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但在具体实践中,也有工人利益与地方政府利益或者党委利益不一致的情况。工人因为工资和劳动环境等问题而罢工的现象时有发生,面对工人的罢工,地方党委和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大局”而出动警力阻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说,从现实角度来看,工会往往很难处理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工会的政治功能和社会功能冲突现象突出。工会的政社不分主要表现在工会人员、办公地点、办公经费等多个方面,当前全国总工会和各省市级别的工会组织人员都是体制内干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工会工作人员也是拿财政工资,其职务与晋升并非完全由选举产生,工会工作经费也部分源于政府而不是会费。与此同时,政府机关与企事业单位的工会组织,其占用相关机构的办公场所,如果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不支持,工会就无法开展工作。工会工作人员、工作经费与办公场所的非独立性使得工会组织长期依赖于政府,无法独立开展工作。二是工会组织企社功能不分。就企业工会而言,我国《工会法》规定,职工在200人以上的企业,工会专职人员由工会与企业协商决定;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工会委员会的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补贴,由所在单位支付,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当为工会办公和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设施和活动场所等物质条件;《工会法》还规定,企业工会要协助企业恢复秩序和发展生产。《工会法》的这种规定,使得企业工会专职人员、工资福利与办公设施全部依赖于企业,甚至有些企业工会的专职干部就是企业的领导人与高层管理者。《工会法》的这些规定从法律上使得企业工会就依赖于企业,无法独立开展工作,这种人事与经费都依赖于企业的立法,违背了工会是“工人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的特征,事实上工会变成了企业出资协商企业与工人冲突的机构,变成了企业的人力资源和劳动部门。

三、化解工会工作挑战的对策建议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工会组织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阶层结构变化与体制困扰四大挑战与问题,我们必须长远思考,系统谋划,提出对策。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依法建会,按需服务,加强合作

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工会组织只有顺应历史,才能有所作为,促进组织的创新与发展。对于中国工会组织来说,全球化是展示中国维护人权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文化获得全球理解认同的机会,中国政府要高度重视工会组织的积极作用。为应对全球化对工会工作的挑战,首先我们要依法推进工会的组建工作。《工会法》规定工会是工人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这就使得上级工会不能强迫企业和企业工人建立工会组织,从而导致在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中建立工会比较困难。然而,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工会法》中的相关规定为这些企业组建工会创造条件,可以修改企业“不得阻挠职工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或者阻挠上级工会帮助、指导职工筹建工会”为“企业要协助工人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要协助上级工会建立工会组织”,并对违背此条款的单位予以明确的经济责任追究和相关信誉降级,情节严重者要追究法人的刑事责任。此条款也适用于国内一切民企与行政事业单位。这一规定并没有强迫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工会组织,也没有强迫职工加入工会。第二,提高工会干部服务于外资企业与合资企业工人的能力。面对多元文化的职工需求,工会组织一方面要招聘懂外语和善沟通的专职干部,要招聘专业社会工作者、法律人士与外语人才加入工会,以提高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要深入外资与合资企业,和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和管理层探讨如何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保护和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获得员工与企业的支持。第三,对于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要充分发挥与国外工会组织的交流沟通,指导走出去企业的员工组建工会,以维护自身的权益。

(二)全面系统推进制度创新,积极主动适应市场产业变化

为迎接市场化和产业结构变化对工会带来的挑战,工会组织必须全面推进制度创新工作。第一,要加强民营企业工会组建和工作。国内各级工会组织要走出办公室,走向工人的工作场所。要根据工商部门登记的民营企业情况,主动出击排查没有建立基层工会组织和没有参加工会组织的企业,并依据修改后“企业要协助工人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和协助上级工会建立工会组织”的法规筹建工会组织。要在《工会法》中增加有关工会会员信息管理的保密制度和信息泄露的处罚条款,这样可以防止企业对工会会员的威胁和打击报复,消除和减轻民营企业职工加入和组建工会的压力,还能增加工会组织和工会经费。第二,要系统性地创新工会会员转会制度。我国《工会法》没有对工会会员的流动做出明确规定,全国总工会出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工会会员会籍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规定工会会员在工作单位发生变化时,原先的工会档案要调出随转到新的工人单位的工会组织。依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完全可以考虑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性的工会会员信息系统,通过立法形式确定工会会员转会规定,利用电子档案随转系统,工人在新单位所在工会申请入会,并且通过密码确认和签字就可以在新的单位实现会员信息与剩余会费的划转。要尽量让信息跑路,让会员少跑路,这样可以减少农民工因流动性强而入会难的问题。第三,主动开展服务,开拓第三产业。新形势下工会组织要发展壮大,就要对片区内民营企业的建会情况了如指掌,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入会建会宣传。针对部分民营企业强制工人劳动、拖欠工人工资、工作环境恶劣等情况,工会组织要定期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督权利。与此同时,工会要及时地对工人的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并付诸行动上的回应。第四,多渠道扩大工会收入。面对市场经济中行政权力对资源配置作用的减弱,工会必须靠自身的努力,多方位筹集经费,才能全面服务于工人。当前我国工会的会费主要来自于会员会费、建立工会组织单位的全部职工工资的百分之二拨缴经费、工会所属的企事业单位上缴的收入与人民政府的补助等,随着公权力逐渐退出市场领域和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到来,来自于政府的补助拨款会不断减少,工会要增加收入,其根本办法是扩大工会组织和会员,并且适度开展市场投资。

(三)准确瞄准和服务新的社会群体,突出精细化、多元化与专业化

社会阶层的分化对于工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工会不能再沿用传统思维看待新的社会群体,机遇在于服务于新的阶层可以获得更多的工会组织与会员。传统的农业社会中,以家户为劳动单位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工会无法扎根于农村与农业,而现代社会农业的产业化与农村工业化使得工会在农村有了用武之地,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更是工会的潜在会员,关键问题是工会如何认识如何去做。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确实给工会的工作带来了挑战,但是工会可以用精细化的服务来代替,弥补传统工人阶级分化带来的问题。具体而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准确瞄准和服务新生社会群体。工会组织要高度重视正在兴起的农业雇佣工人和农村雇佣工人。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业和农村雇佣工人会不断增多,工会组织要及早瞄准和开拓农村产业工人。要根据农村产业工人不离土离乡的特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他们的劳动环境、工资发放、卫生健康与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根据其群体需求特征来制定工作方案,争取农村产业工人的支持。针对日益扩大的农民工群体,工会要抓好维权服务、劳动保护、就业信息、技能培训、子女入学等与农民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服务工作,切实维护和保护工人权益。对于体制内企业单位、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内的工人会员,要做好他们的文体活动、医疗保障、退休殡葬等服务工作,做到按需服务。第二,针对不同会员群体,要突出服务的精细化、多元化和专业化。为适应不同群体的需求,工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机短信等技术手段收集和掌握工人工作、健康与生活等多方面的信息,并针对工人表现出来的需求特征及时向会员提供就业培训、健康保护、劳动保护、维权咨询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根据工人的需求特征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千方百计服务工人和吸收工人。针对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化及其需求的多元化,工会组织要及时对需求进行分门别类,找出基本需求、重点需求与特殊需求,要聘用专业的专职人员如律师、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师与信息工程师等,提升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服务水平。总之,面对阶层的分化,工会组织一方面要开拓新的领域,另一方面要提高服务,只有这样,工会才能获得更多的会员与经费,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四)推进工会政社体制与企社体制改革

有关中国工会的政社不分的体制问题,应该历史地看问题。1921年中国共产党为指导工人运动而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5年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建国后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在全国建立了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处全国总工会的办事处,工会参与没收官僚资本、接管工厂生产、参与工厂技术革新和工人教育等工作,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工会发展的历史上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中国共产党与工会组织的历史关系决定了工会组织的政治性与社会性是融二为一的。建国前工会的政治性主要体现在工人运动与工人革命方面,建国后工会的政治性体现在没收官僚资本和国企改造升级方面。而当革命运动结束与所有制变化之后,工会的政治性质显然发生了转向,那就是要“做好党和群众的桥梁”。然而无论什么时候,工会的社会性一直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服务工人会员,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完全可以不冲突而且可以兼顾的,那就是依法维护工人权利和依法协助政府和协助党委工作。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地方党委,如果其行为不符合宪法和法律,工会有权拒绝协助并给予意见反馈,这也是维护整体的国家意志与党的利益的表现。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框架是依法治国,只要在科学立法与严格执法的框架内,国家完全可以采用官办民营或者直接推向社会的做法,使得工会的办公地点、办公经费、办公人员等与国家权力分开,而工会协助政府和党委的工作则可以通过党委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依法解决。要做到既要坚持党委领导又要理顺工作体制,关键是在立法,要在《工会法》中明确规定工会干部的聘用、办公经费与设施的来源、办公地点的选择、协助党委与政府的方式,以及违背《工会法》的处罚力度,才能尽快和彻底理顺工会工作的体制问题。同理,解决工会企社功能不分的问题也在办公经费、办公人员与办公地点的三分开,要更快地推动工会工作的企社分开,切实维护工人权益。

[1]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 2015-04-28/c_1115120734.htm,2015-04-28.

[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公报[EB/OL].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tj/ 2013-11-14/c_118121513.htm,2013-11-14.

[3]让-马里•佩尔诺.法国工会运动的历史与视角[J].史学理论研究,2014,(1):4-24.

[4]辛西娅•艾斯特伦德.探究美国工会的兴衰[J].中国工人,2012,(11):9-15.

[5]赫里伯特•科尔.加入欧盟后中东欧国家工会的现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62-66.

[6] 李磊.世界主要国家工会应对经济危机的政策主张及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3):63-67.

[7] 黄安余.香港工会联合会:现状与挑战[J].上海工会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42-44.

[8] 贺敬垒.论列宁对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的探索及其当代启示[J].湖北社会科学,2013,(12):16-19.

[9] 张原,陈建奇.工会与行业劳动报酬的剪刀差悖论[J].经济评论,2010,(5):82-94.

[10] 路军.工会介入罢工处理的角色定位与策略选择[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3,(5):97-100.

[11] 肖平容.缺位•错位•复位——工会代表权重构路径探究[J].理论导刊,2009,(12):15-17

[12] 乔健,钱俊月.对民营企业工会建设问题的思考[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10):83-87.

[13] 张连海.北湖农民工工会的生成与发展[J].广东社会科学,2014,(4):195-205.

(责任编辑:梁霞)

A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of Labor Union’s Work in China

Ren Huaiyu

The labor union is defender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 and it is also the bridge of keeping a link with the masses. So the labor union’s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he current labor union’s work in our country is facing four grand challenge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rketization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changes of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and system problems as well. In order to strengthen labor union’s work, we shoul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 union organization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serve union members ondemand,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dvance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tically, take the initiative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market and industry, target new social groups accurately, highlight the fine 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 of service, and accelerate reform of the labor union system.

labor unions in China; reform of the labor union syste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marketization of resources allocation; changes of industries structure; changes of social stratum structure.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城镇化进程对农民工‘候鸟式’务工模式的冲击与就业保障研究”(项目编号:15XJL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D412

A

2095-7416(2017)02-0001-08

2017-02-21

任怀玉(1981-),男,甘肃秦安人,社会学硕士,甘肃行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与社会治理。

猜你喜欢
中国工会工会组织工会工作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三十二)
打造有温度的工会组织——记北京服装学院工会工作
创生与成长——中国工会的红色足迹(二十七)
工会组织要善于“春风化雨”
不得与工会组织任职期内人员解除劳动合同
工会工作
从载体到理念:中国工会新媒体应用的实践及发展趋势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
新形势下做好工会工作的创新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会维护职能的演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