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发 祥
(甘肃中医药大学 人文教学部,甘肃 定西 743000)
吃虱、舔碗、用尿洗脸这些风俗习惯,一般被视为恶习陋俗,由于有失风雅,其被留下的文字记载较少。在民间,曾经有人用“吃虱舔碗,尿盆洗脸,甘肃人的特产”来进行调侃,说“吃虱舔碗,尿盆洗脸”是整个甘肃人的习俗,所涉范围未免过大,但如果说是甘肃中部(陇中地区)的习俗,倒也真实准确。对于“吃虱舔碗,尿盆洗脸”这些习俗,年纪稍大的陇中人都有清晰记忆,确实是当地民众曾经真实的生活写照。而公开的有关“吃虱舔碗,尿盆洗脸”的零星文字记载,基本是指向陇中地域的。成书于清末的《兰州风土记》中写道:“妇女晨起,皆撒溺于盆,溺温即以洗面,免费柴火。”[1]8李荣棠写文章回忆了他在兰州某公社下乡时的生活状况,有一次住在一户贫穷的社员家中,所住房间内除一床父子俩合盖的破被之外一无所有。“连洗脸盆都没有,用尿盆洗脸。早上起床,把儿子朝屁股一巴掌打醒,尿一泡尿,端在我面前,恭敬地说:‘李老师,你先洗,男孩的尿洗脸好’,我谦让后,他便洗开了。”[2]22“通渭穷,缺水,当地有吃虱舔碗,尿盆洗脸的民谣。”[3]“饥饿的大坪(定西市安定区的一个乡镇)人常常跑下山来,在定西的车站上舔碗度日——‘吃虱舔碗,定西人的特产’,这是外地人看到那些在日头下盲流后的一句黑色幽默。”[4]86这些描写中所提到的兰州、定西、通渭等地均属于陇中地区。外界之所以将发生于陇中地区的这些现象认定为“甘肃人的特产”,主要原因在于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居于陇中地域,且兰州周围的陇中地域是出入兰州的必经之地。以前来甘肃的外地人的活动范围以陇中地区为主,所观察到的这一地域的民俗比较多,往往就以这些地域来概称甘肃。另外,若将“吃虱”“舔碗”“尿盆洗脸”这些习俗分开来考察,其他地域也或多或少存在,并非陇中地区所独有,但集这三种风俗于一地的现象确实少有,陇中地区恰恰就是这样的典型区域。由于民众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同,便会形成特色各异的习俗,鉴于上述这些习俗所具有的特殊性,姑且以“另类”习俗名之。期望通过对这些正在消失的“另类”习俗的记述和分析,真正做到“采风识俗”“辨风正俗”和“移风易俗”三者的统一。
虱属于吸虱目,是恒温动物的体外寄生虫,人虱多寄生于毛发和内衣隙缝皱褶处。从古至今,吃虱的记载很多。周密在《齐东野语》中写道:“余负日茅檐,分渔樵半席,时见山翁野媪,扪身得虱则致之口中,若将甘心焉,意甚恶之。然揆之于古,亦有说焉,应侯谓秦王曰:‘得宛,临流阳夏,断河内,临东阳邯郸,犹口中虱’。王莽校尉韩威曰:‘以新室之威,而呑胡虏,无异口中蚤虱’。陈思王著论亦曰:‘得虱者,莫不劘之齿牙,为害身也’。三人者,皆当时贵人,其言乃尔,则野老嚼虱,盖亦有典故,可发一笑。”[5]112庄绰《鸡肋篇》中有一条“少妇捉虱”,写道:“我曾乘船旅行,路过严州城(浙江),在那里停泊了一段时间。见到一位茶馆里的少妇,衣服鲜艳,打扮漂亮,戴着银钗,簪着花,她家门窗也涂金刷银,雅致精洁。这位少妇把自己的内衣铺放在桌子上捉虱子,捉住一个就扔进嘴里嚼,几乎不停手,一面还与人说笑,不以为羞,而周围看见的人也不觉得有什么奇怪。”[6]45冯梦龙在《笑府》也写道:“客与妓对坐,妓摸得一虱,潜自咬杀。客已见之矣,少焉,客亦摸得虱,伪为烧香者而投之炉中,遇火作响。妓笑曰:‘烧熟了?’客曰:‘强如你生吃’。至至生曰:‘一对色精’。”[7]53在《汉语描述语辞典》《常用谚语词典》《中华谚语大辞典》等工具书中有“吃虱留大腿”“吃虱子落不下大腿”“吃虱留大后腿”等俗语词目及解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吃虱这一现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对于人们采用嚼虱的方法消灭虱子的原因,有人认为:“(嚼虱)这一‘仿生’动作还是人类从猿猴和人猿那里遗传而来。至今,动物园中的猴子和猩猩,还以捉虱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最爱给同伴和猴崽捉虱,一有所获便塞进自己的口里吃得津津有味。”[8]这种观点似有一定道理。
俗话常说“穷生虱子富长疥”,陇中小曲《牧牛》中放牛娃有段唱词唱道:“买了个烂皮袄,虱和虮子多,搭在墙头上,野鹊子(喜鹊)垒上窝,世上的穷人多,哪一个就像我。”由此可见,虱与穷人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陇中地区,吃虱的现象曾经非常普遍,主要缘于人们身上虱多,而人们身上虱多则与环境酷劣及生活贫穷息息相关。
其一,陇中地区干旱缺水,人们很少洗澡洗头,是生虱的主要原因。陇中地区“苦瘠甲于天下”,十年九旱是其气候干旱的真实写照。王树民在《甘肃闻见记》中写道:“陇西向有‘柴比粮贵,水比油贵’之谚;《县志》引《南安水道说》等文云:‘陇右土厚水深,得不宜井(善崩),……故秦俗有以蓄水多寡差贫富也。”[9]128—129裴景福在《河海昆仑录》中也写道:“静宁以西,土咸水苦,民间悉空窖藏雨水,官廨亦如之。住店,购雨水为第一要义。小壶亦须数钱,几于水二石入绢一匹矣。”“(安定)甜水一担百文。”[10]107—110郑新在《国家任务》一书中讲述了一个故事:在定西的一个贫困家庭,为了给哥哥换媳妇传宗接代,家人决定让姑娘嫁给大她二十多岁的男人。姑娘不同意这门婚事,只好逃婚到外地打工给哥哥挣娶媳妇的钱。两年后当姑娘挣了三万元钱回来时,村里人都不相信姑娘所挣钱的正当性,姑娘受不了流言跳进了水窖。姑娘的父亲在水窖边哭的死去活来,大家去劝慰这位父亲时他却说:“她死上十次我都不掉眼泪,可她临死还要害上我一回,她把一窖水糟蹋了,这可是一米多深的水啊,要吃上一年的。”[11]12—13麦天枢在报告文学《西部在移民》中描写了干旱的陇中地区在拉水汽车来到村子里的场景:“‘嘀嘀’,那只是几声对城里人来说,单调得不算什么声音的汽车鸣笛。然而,这个会宁东北角的山村,激动得打起颤来。‘汽车来了!’‘汽车来了!’先是孩子由于干渴而失却许多童音的嗓门,接着是哐哐啷啷的铁器、木器的碰撞声和几乎是全村人的脚步声。山村的男女老少,上百人在几分钟内,便手持铁桶、木桶、瓷盆、瓦族齐聚于村口。不过,他们还是迟到了。似乎在所有的生灵中,住在窑洞里的人是最迟钝的;拉水的油罐车黄尘飞扬的屁股后面,已哒哒哒地跟着一队黄牛,跑在前面的,伸出长舌,舔着水箱胶管零星滴哒的水滴,不知栖在何处躲避阳光的鸟儿,一群群环绕于缓缓移动的汽车上空,象轰炸机群一样一阵阵地俯冲。”[12]6这些记述分别来自于清朝末年、民国期间及20世纪80年代,由此可见水在陇中地区的稀缺程度。由于严重缺水,人畜饮水经常成为严峻的问题,洗头洗澡自然是一种奢望,人们也就无从养成洗澡的良好习惯。林竞在《蒙新甘宁考察记》中写道:“晚住三友园(兰州),此间惟一澡堂也。关外得此,已觉满意,无暇计及清洁华丽与否也。索价颇昂,每人铜元五十枚,连茶资约七十枚。浴者寥寥,以本地住民,向无洗澡习惯,而客籍之人,为数本既无多,加以定价太昂,过问遂鲜耳。”[13]78张恨水来兰州后写道:“到西北来想洗澡,那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兰州城里,总算设置完备,居然有一家澡堂,里面有四个木盆。地址在省政府西辕门,外面有‘卫生澡堂’字样,很容易寻找。不过,卫生的话儿,是不能深究的。那四个木盆,就放在一间窄小的屋子里,湿气纷腾,灯光惨淡,东方极下等的澡堂,也不至于如此情形。可是到了兰州,如要洗盆堂澡,除了这里,还没有第二家呢,澡价是每人三角。”[14]93茅盾来甘肃时写道:“甘肃有许多地方,据说,连苦水也是宝贝,一个人独用一盆洗脸水,那简直是‘骇人听闻’的奢侈!……老百姓生平洗两次身:出世一次,去世一次。”[15]88贾平凹在《通渭人家》中写道:“一间私人诊所里,一老头趴在桌沿上接受肌肉注射,擦了一个棉球,又擦一个棉球,大夫训道:五个棉球都擦不净?!老头说:河里没水了嘛。城外河里是没水了,衣服洗不成,擦澡也不能。”[16]200在干旱缺水的陇中地区,洗澡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生活在这儿的民众几乎一生都没有机会洗澡。当地曾经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地表达了缺水的状况:“两顿饭,减一半,一顿变成干炒面;一月洗上三次脸,洗了锅碗喂鸡犬;衣服穿成垢夹板,室内不洒水一点;女人小便洗手脸,一水多用度荒年。”
其二,陇中地区的人们缺衣少穿,衣服非常破旧,为虱提供了适宜的寄生环境。清末通渭籍进士牛瑗《鹑衣歌并序》中写道:“癸巳(1893年)春,由县(通渭)往马营,路见小民,菜色鹑衣,寒苦之况不忍谛视,怵念我先人亦犹是也。口占《鹑衣歌》,以示子侄:衣结如鹑鬓发鬖,小民生计苦难堪。伤心褴褛当年事,说与儿曹已不谙。”[17]11高良佐在《西北随轺记》中写道:“(出兰州城),沿途荒凉满目,村童三五,闻车声出观,或露肘,或裸腿,衣衫皆残污不堪,面现苦笑”。“惟稚童往来多囚首垢面,赤足无裤,仅披破絮,贫乏可想”[18]56—57。麦天枢在《西部在移民》中记述在靖远所看到的情形:“四个大些的姑娘,寒冬却穿半截裤,小些的全都光屁股,大冷天就困着一团提不起来的破棉絮,整天坐在炕上。”他还转述了一位女干部在定西县黑山沟一家农户的见闻:“地上跪着一个老婆婆,怎么劝也不起来,好不容易把她扶起来,才知道老人家穿的裤子只有半截,裹过的三寸小脚没有袜子,她是怕让人看见了丢人。姑娘18岁了,一直躲在土坯砌的厨房里不出来,我跟两个女记者挤进去说话,女娃娃哭了:大热天,她穿个棉背心,膀子露在外面,腿也露在外面——背心太短了;穿条好几种颜色的裤子,已经说不上是穿,象个门帘子,挂在身上。”[12]15
事实上,“民俗是紧紧地依附在人们生存环境基础上的产物。当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人们的生活条件得以改善,人们的观念也发生渐变的时候,民俗自然也会发生变化,甚至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19]生虱的主要原因在于具备虱子适宜生存的环境,而防治生虱的主要方法在于养成清洁习惯,勤洗澡,勤洗发,勤换洗衣服尤其是内衣,勤换洗被褥,消除虱赖以生存的环境。目前,随着“121”集雨工程的推广和引洮工程的建设,陇中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已经得到很大改善,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养成,加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所穿衣服也不再破烂,虱已经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条件和环境,吃虱这一陋习也随着虱的消失自然而然消失,这种陋习也慢慢成为一种历史的陈迹。
传统的陇中社会,每次吃完饭后,大人们都会放下筷子,伸出舌头一圈一圈地把碗里残留的饭菜舔得干干净净,这是一种习惯、一种程序、一种功夫,也是多年沉积的习俗。小孩子由于舌头短,够不着碗底,舔碗时脸上特别是鼻子上经常会糊上残留的饭菜,非常狼狈且很不舒服,大都不愿意舔碗。因此,“把碗舔了”就成为父母对小孩的经常性训导。熟悉这一民俗的外地人也曾用“吃饭舔碗,定西人的特产”予以调侃。近些年,在公众场合舔碗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是在家中,舔碗族也主要限于闭塞的农村地区年龄偏大的人群,经常出外的年轻人已很少舔碗。
事实上,舔碗也并非只是陇中地区特有的风俗,可能是由于人们感觉舔碗是有失风雅和丢面子的陋习,相应的公开记述及探讨较少,但陇中地区的民众曾经非常普遍且严格地遵守着舔碗这一习俗。从零星的描写还是能够得到些许信息,如有人提到青海藏族也有舔碗风俗并赋予舔碗以神圣色彩。他们认为一个人如果前世说了谎话,今生舌头就会变短,而舔碗舔得好的人舌头一定长,因此,这些人前世很诚实,今生的修为会更高,离成佛成仙也会更近。“‘舔碗’是藏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传承下来的生活习俗之一,在许多文明的优胜劣汰中‘舔碗’这个看似可有而可无的不太卫生、不太优雅的习俗一直充满着活力,它已经成为烙上民族记忆和民族情感的普遍行为之一,它的背后是藏族先民的信仰、道德、文化。”[20]作家陈忠实的短篇小说《舔碗》以关中地区舔碗风俗为关节点演绎出一个精彩的故事,塑造了丰富而生动的主仆形象。他对舔碗的描写细致入微:“黄掌柜放下竹筷子,右手撑着小饭桌的边沿,左手四指勾着碗底儿,大拇指掐着碗沿儿,仰起脸伸出舌头,先沿着黄釉粗瓷大老碗的碗沿舔了一圈,左手粗壮如算盘珠儿的指关节却灵便自如地转动着碗。吧唧一声脆响,舌头在碗的内壁舔过去,那一坨儿碗壁上残留的小米粒儿葱花屑儿全部扫荡净尽,比水洗过比抹布擦过还要干净。吧唧吧唧的脆响连住响着,大老碗在左手间均匀地转过一周,碗内壁所有的残滞物尽皆舔光,只留下碗底儿上的残汤米屑。舔除碗底的滞留物才显出黄掌柜有一只出众出色的舌头,在碗底儿只旋转了一下便一览无余,鼻尖和脸颊并不挨碗沿儿,一般人的舌头不可能有那么长,也没有那么灵巧。黄掌柜放下碗在口袋里摸烟袋时,那只奇妙的舌头伸出来从下唇到左嘴角再到上唇和右嘴角齐齐儿扫荡了一圈,嘴唇嘴角干干净净湿润润的柔和起来。”[21]54作家笔下描写的舔碗细节与陇中地区老人舔碗惊人的相似。
那么,舔碗这种现在看来有失风雅的生活习俗在陇中地区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到底在哪儿呢?
其一,是中华民族节俭传统在饮食行为方面的表现。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创造财富的手段,它不仅能够积累财富,还能培养人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奋发向上的品质。舔碗就是传统节俭观念在人们饮食行为方面的表现。小说《舔碗》中黄掌柜对黑娃的劝导非常精当地反映出这一点:“庄稼人过日月就凭俩字,一个是勤,一个是俭。勤开财源,俭聚少成多,积小到大。一般人做到勤很容易,俭字上就分开了彼此。”[21]56
其二,舔碗是民众崇敬和爱惜食物的表现。在农业社会,人们认识到稼穑之艰辛和食物得来之不易,对食物天生具有一种崇敬和爱惜的情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民以食为天”等古语都道出了这种情感。陇中地区自然条件严酷,人们长期处于难以完全解决温饱的状态,在此环境下,民众自然形成了对食物更加崇敬和爱惜的习俗。陇中民众进餐后不仅要把碗里的食物吃干净,还要把粘在碗上的食物舔干净,这种习惯一直沿续下来,每个舔碗的人也深受节约资源和珍惜劳动成果理念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三,舔碗可节约用水。传统的陇中社会,由于粮食匮乏,人们经常吃搅团、拌汤、糊糊、撒饭等粘稠或稀糊状食物,吃完后碗上会有较多的残留,洗起碗来费水费事,而舔过的碗用水一冲就干净了。因此,饭后舔碗除可以节约粮食外,还与节约非常稀缺的水资源和减轻洗碗的负担有关。茅盾也写道:“吃完了面条,伸出舌头来舔那碗上的浓厚的桨汁算是懂得礼节。用水洗碗——这是从来没有的。”[15]89
对于舔碗这种民俗事象,如果拿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是愚昧落后的行为,既不雅观也不卫生,本属于一种陋习。但认真反思就会发现,抛开其外在表现形式,其实质还包含着节俭意识及对食物的敬畏等富有价值的精神内核。从古到今,我国始终存在着勤俭节约和奢靡浪费两种极具反差和矛盾的观念及行为。当今社会,食物丰富了,餐桌上的饭菜大量剩余并被随意倒掉常常被认为是潇洒和慷慨大方的表现。有调查显示,我国消费者曾经每年仅餐饮浪费的食物蛋白和脂肪就分别达800万吨和300万吨,最少倒掉了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但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我国尚有数量庞大的人口仍然生活在贫困线下,不少偏远山区的居民,食物依旧单调,粮食依旧匮乏。如果现在仍然要求“把碗舔了”已显得不合时宜且大可不必,但我们应该剥离舔碗这种民俗事象的陈旧因子,去追寻、认同和弘扬隐含于其中的节俭精神、灵魂和实质,始终铭记“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身体力行崇尚节俭,文明消费,适度消费,远离奢侈,保持对“食”的敬畏,形成餐饮节约观念。2013年1月16由腾讯微博认证用户徐侠客在腾讯微博发起了“光盘行动”,号召大家从我做起、节约粮食,得到众多名人和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支持。这一行动也在提醒与告诫人们:“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拒绝“舌尖上的浪费”,继续弘扬尊重粮食的古老美德,找回对粮食的温暖与敬意。
陇中地区的“尿盆洗脸”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把尿盆当作洗脸用具来洗脸。由于家境比较贫穷,缺少洗脸的用具,民众用尿盆洗脸的现象比较常见。二是用尿盆中的尿液来洗手洗脸。提起尿液,人们往往会认为是肮脏和臊臭的,将其归入弃之无用的废物,最好也只能当作肥料利用。但有些民族和地域的民众却在生活中充分利用它并发挥其不可低估的功用,在陇中地区曾经就有用尿液洗手洗脸的习俗。
用尿洗手洗脸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很早就有记载,主要反映的是我国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生活在亚洲东北部原始森林地带以渔猎为生的部族勿吉和靺鞨的一种生活习俗。《魏书》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俗以人溺洗手面。”《隋书》记载:“靺鞨,在高丽之北”,“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北史》也有记载:“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俗以溺洗手面,于诸夷最为不洁。”对此,《通志》《太平寰宇记》《通典》《文献通考》《太平御览》《玉芝堂谈荟》《册府元龟》等典籍中都有相似记载。作家鲍尔吉·原野在其作品中也多次提到国外以尿洗手洗脸的雕塑艺术作品,在《再见,让娜》中写道:“我在布利亚特国立博物馆游逛,有一件十九世纪的铜雕让我看得很开心:一位大胡子冲天撒尿,另一位蹲着掬尿洗面。”[22]《花火绣》中也写道:“那座建筑是克孜勒城里唯一带罗马廊柱的楼房,里而的馆员由于文化多而变得志满意得。博物馆里不允许拍照,我偷拍了一组铜雕——小男孩撒尿,两个老头跪地下掬尿洗面。”[23]
在陇中地区,以尿洗手洗脸的现象曾经比较普遍,这种一般人看来荒诞不经的事情为什么会普遍存在呢?
其一,以尿洗手洗脸是一种医疗行为。以尿洗手洗脸不仅是一种生活习俗,而且还是运用自然物品减缓乃至消除伤痛的医疗行为。中医药典中用童子尿当药引子的记载很多,民间也有用热童子尿治疗跌打损伤的验方。用人尿外用治疗伤痛,在古代医书中记载更多。《肘后备急方》记载:“蜂螫人,取人尿洗之。”[24]199《备急千金要方》“荨麻”条记载:“其(荨麻)枝叶拂人肌肉即成疮疱”,“叶有毛芒触人如虿,以人溺洗之可解也”;“胡臭漏腋第五”条记载:“正旦,以尿洗腋下神妙。”[25]372《景岳全书》记载:“山居人被蛇伤,急用溺洗患处,拭干以艾灸之大效。”[26]1258“解蜂螫毒,以小便洗擦拭干,以香油涂之。”[26]1260《普济方》记载:“治漏腋、腋下及足心手掌、阴下股里常如汗湿臭者,于正月一日,以尿洗腋下,神妙,或将自己尿洗亦妙,旧衣服洗换尤佳。”[27]1733《赤水元珠》《续名医类案》《通雅》《御纂医宗金鉴》中都有类似记载。陇中地区人们经常从事户外劳作,碰伤擦伤及冬季皮肤冻伤等外伤经常发生,这些都会给身体尤其是手脸带来伤害。面对这些伤害,人们自然就地取材利用身边最易得到的东西治疗和救助,在长期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尿冲洗伤口能够消除瘙痒,减轻伤痛。现代医学认为尿液中含有微量尿素,具有杀菌消炎止痒之功效。对于缺医少药的陇中地区,这种应急方式是经过长期观察和摸索而形成的传统验方,也是在了解尿液药性的前提下总结出来的本土知识。
其二,把尿液当作洗涤用品来运用。在人们没有掌握化学洗涤产品的生产之前,将尿用于洗涤产品以清除身体上的污秽,是经过长期实践而掌握的独特去污方式。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路维在《文明与野蛮》中记述:“爱斯基摩妇女天天洗头发常常洗澡,可是不用水——用溺。”[28]236—237实际上,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东西充作洗涤用品,在我国有很多探索及记载。“周时洗衣以灰水,《礼·内则》:‘冠带垢,和灰请漱;衣裳垢,和灰请浣’是也。沐发面则以米汁去垢,《内则》云:‘沐稷而粱’。注:‘沐发用稷汁,取其滑也。洗面用粱汁,取其洁也。’至汉仍用米汁……《本草纲目》始言山东济宁出石硷,可浣衣,盖在明时。至清,遂有鹅胰、猪胰、肥皂等名。去垢之剂遂大备矣。”[29]457由此可见,利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灰水和淘米水作为洗涤用品,在古代是普遍的做法。用现代化学知识来解释,尿液中含有生物碱,具有去掉油污之功效,其效果胜于清水。在陇中地区,水资源匮乏,人们不经常清洗而使手脸很脏,偶尔用清水去洗根本无法洗净,但是用呈碱性的尿液洗涤能将油污汗渍清除干净。而且尿液随用随取十分方便,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利用温暖的尿液更是非常舒适。
其三,把尿当作护肤润肤用品运用。陇中居于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冬季更是既干又冷,民众从事户外劳作时为了保护手脸,需要用护肤润肤用品。但由于贫穷,普通人家很少买得起护肤润肤产品,人们只能寻找生活中常见的具有护肤润肤作用的物品。当地民众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一些可以护肤润肤的东西,如过年杀猪后把污染了的猪油装在猪肛门里封存起来,等到冬天取出烧成油滴到手脚皴裂的口子上,可以发挥护肤润肤功效。当然,用尿来洗手洗脸也是经过探索而确定的一种实用有效而又简便易行的护肤润肤方法。
其四,用尿洗手洗脸可以省水省柴。陇中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当地极度缺水,流传着许多极尽节约用水的洗脸故事。有一则故事是这样的:早晨起床后全家人排成一行站立,由家中长者含一口水依次喷在每人脸上,每人利用喷在脸上的水擦一下就算把脸洗了。为什么要让长者来喷呢?主要因为长者具有较丰富的经验,能够确保每个人脸上都有相对均匀的水,并能够尽量保证喷的过程中不把水洒在地上。这种说法虽然有些夸张渲染,但一家人用一碗水洗手脸确是常见的现象。同时,陇中地区“三料”(燃料、饲料、肥料)奇缺,要烧热水洗手洗脸需费燃料,因而当地人经常用刚尿的热尿洗手洗脸。冬天时也会把尿盆放置于炕洞中,早晨把煨热的尿拿出来洗手洗脸,显然是为了节省燃料。
用尿洗手洗脸是陇中地区民众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总结出的一种生活习俗,与现代的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契合性。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从尿液这种令人生厌的废物中开发出许多生化制品。如“日本人酷爱尿液,闻名世界。日本女人爱以尿洗面,流行尿素护肤;日本男人直饮尿水,尿疗勃兴。东赢的科学家们经过分析得出结论,尿液中含有16种激素和少量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某些疾病有神奇的作用”[30]。
由于所处的生产生活环境不同,民众在生活中便会形成特色各异的习俗,其中不乏千奇百怪的“另类”习俗。对于这些“另类”习俗,不能仅依据现代标准武断地判定为陋俗而简单地予以否定,应该通过分析其产生环境和生成背景,明确其存在之时的合理根基,并借助这些“另类”习俗了解和研究当时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及民众生产生活状况。对待习俗,要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采风识俗”“辨风正俗”和“移风易俗”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是通过采风识俗,对习俗予以全面普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民众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对有些习俗的记忆越来越淡。因此,要趁现在某些习俗还没有被彻底遗忘之前,积极开展采风识俗工作,对习俗进行科学、深入、系统的普查,为民俗保护奠定基础。在采风识俗的过程中,可以借鉴民间文学所坚持的“忠实记录、慎重整理”与“四个不改变和一个不掺进”(即“不改变原作品的主题,不改变原作品的情节,不改变原作品的人物,不改变原作品的语言和风格,以及不把现代事物、思想感情掺杂进原作品中去”)的采集原则[31],先将原汁原味的习俗采集保存起来。在采风识俗工作中,还可以借鉴并采用“文物标本式保护、文献资料式保护、音像资料式保护、种质资源式保护、园区展示式保护、产业发展式保护、生态—文化系统式保护”[32]等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不断促进方法由单类型、单层面向多类型、多层面发展。
二是通过辨风正俗,厘清良俗与陋俗。东汉应邵在《风俗通义》中指出,习俗“或直或邪,或善或淫”。也就是说,因为品格不同,民俗可分为良俗和陋俗。良俗是对人们生产生活水平提高、科学文化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以及人们身心健康有利的民俗,陋俗则与之相反。对此,应劭在《风俗通义》自序中提出“为政之要,辨风正俗,最其上也”的观点[33]8,把辨风正俗提到关系国家政治生活稳定和推行国家大政方针的重要地位。事实上,从对社会所发挥作用来看,习俗可分为良俗、陋俗、良陋兼有者、不起作用者等诸多类型。正是因为民俗之中优劣良陋混杂相伴,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辨风正俗,通过对风俗习惯认真辨别,分清良莠是非。
三是通过移风易俗,推进社会文明进程。习俗作为不成文的规矩和世代传习的社群文化,对民众生活具有广泛、深刻、持久、细微的作用,确实是“习俗移人,贤君难免”。历朝历代统治阶级都会自觉地开展移风易俗活动,《礼记·乐记》和《荀子·乐论》中就有“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的说法。移风易俗就是通过继承和变革,创设合乎时代潮流和当代社会生活的风俗制度,摒弃陋俗,继承良俗,推进风俗习惯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方向发展。移风易俗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战略措施,也是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和推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保证。黄遵宪认为:“故于习之善者导之,其可者因之,有弊者严禁以防之,败坏者设法以救之。”[34]820这种把风俗分为“善”“弊”“坏”三个层次,并提出“因”“防”“救”三种对策的理论观点,对当下移风易俗仍具有指导意义。
总之,要正确地对待传统民俗文化,就要将采风识俗、辨风正俗和移风易俗有机结合起来。具体来说,首先要对已有习俗进行全方位采录保存,在此基础认真研究并仔细分辨出精华和糟粕,最后按照民俗的发展规律,在继承精华和扬弃糟粕的基础上,扬新风,立新规,传新俗,行美俗。其中,采风识俗是前提,辨风正俗是手段,移风易俗是目的。也就是要通过采风识俗、辨风正俗和移风易俗来推进社会文明进程,给改革开放创造一种健康、稳定、有序、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
[1] (清)失名.兰州风土记[A].劳亦安.古今游记丛钞(第三册)卷之十三甘肃省[C].上海:上海中华书局,1923.
[2] 李荣棠.我与中共兰州市委党校[A].张建昌.岁月如歌[C].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4.
[3] 田文祥.春风微澜[J].飞天,2003,(4).
[4] 杨学文.土豆天下[M]. 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
[5]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七[M].上海:上海扫叶山房,1926.
[6] 颜邦逸.白话怪史[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7] (明)冯梦龙编纂,竹君校点.笑府[C].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
[8] 孙晓霞.从红高粱中嚼虱镜头谈起[M].电影评介,1989,(1).
[9] 王树民.甘肃闻见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10] 裴景福.河海昆仑录[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
[11] 郑新.国家任务[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
[12] 麦天枢.西部在移民[A].李辉主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1976—2000(纪实文学卷二)[A].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13] 林竞.蒙新甘宁考察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4] 张恨水.西游小记·西行杂记[M].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5] 矛盾.兰州杂碎[A].肖兴吉,田多华编.名人笔下的兰州[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89.
[16] 贾平凹.通渭人家[A].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编.春之声[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17] 赵景泉,赵明泉辑注.陇中历代诗词选注·下卷[M].香港:香港新文化出版社,2004.
[18] 高良佐.西北随轺记[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
[19] 曹丰.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N].扬州日报,2009- 02- 16(A3).
[20] 向秋卓玛.浅谈藏民族的日常礼仪之舔碗[J].大江周刊,2012,(10).
[21] 陈忠实.舔碗[A].舒乙主编.名著百部(中国现代文学·陈忠实文集)[C].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22] 鲍尔吉·原野.再见,让娜[N].解放日报,2009- 01- 24(8).
[23] 鲍尔吉·原野.花火绣[J].美文,2010,(11).
[24] (晋)葛洪.肘后备急方[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5] (唐)孙思邈撰,鲁兆麟主校.备急千金要方[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6] (明)张介宝.景岳全书·卷六十[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27] (明)朱橚等编.普济方·第四册(卷一四八至卷一八四)[Z].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28] (美)罗伯特·路维.文明与野蛮[M].吕叔湘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
[29] 尚秉和,母庚才,刘瑞玲点校.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M].北京:中国书店,2001.
[30] 梁二平.三急[J].大家,2002,(1).
[31] 杨琇绿.民俗文化采集、整理方法探议——民俗文化哲学思考之二[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哲社版),1996,(1).
[32] 李明,王思明.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中国农史,2012,(2).
[33] (汉)应邵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4] (清)黄遵宪著.日本国志(下卷礼俗志一)[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