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源,张亚飞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论“讲授+点评”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
杨 源,张亚飞
(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为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尝试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主题,适时采用大学生“讲授+点评”模式,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提升师生的实践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讲授+点评”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调效应。”[1]这一讲话为我们讲好思想政治理论(以下简称“思政”)课提供了指导性原则,提供了改进思政课教学的整体思路。从目前情况来看,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的要求。针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状,笔者也曾引入案例式、启发式、问题式、讨论式等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被动地位;学生还是被动接受知识,不能自主建构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形成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是实施课程的主阵地,是育人的主渠道,是教学全过程的核心。”[2]为了根本扭转当前思政课教学现状,经过课堂教学实践,笔者尝试总结了一种方法,即教师让出讲台,让大学生上台讲授,其他学生点评,教师做总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己打开智慧之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大学生“讲授+点评”模式是一种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基础、全班学生积极参与,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主动发言,着重提高学生教学实践能力、以把学生培养成有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的主动型学习者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大学生强化团队协作精神,注重学生的创新性、互动性、主动性与实践性特点的新型思政课教学模式。透过学生的多角度思维和展示,实现教学相长,能够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和教师的成长、创新,极大地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某些章节或相关主题再由大学生组团准备讲授。然而,现实中一部分学生激动兴奋,跃跃欲试,而其他的学生或纠结或观望等。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为了培养和激发更多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笔者采用了典型示范、教师帮助、上下互动、师生合作的方法,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学生自愿组成专题小组
由教师拟定好讲授专题,比如“我心目中的毛泽东”“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等主题或某一章节的内容,由学生自主选取其中一个角度或一小节内容,根据选题角度自愿组成专题小组。有些大学生从选题、收集资料、制作PPT到课堂展示都可以独立完成,但一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毕竟有限,课堂展示效果稍差,同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与意识淡薄。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与团队意识,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展示以期得到最优的评价,就需要发挥集体的力量。比如,选题选取哪一个角度的毛泽东会更吸引当代大学生;是选取你的农村家乡还是我的城市家乡会更突出改革开放的主题;如何导课,采用哪些教学形式;如何与台下学生互动;如何吸引台下学生听课;如何获得更多的评价等,都需要团队合作与创新,需要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
参与主题讲授活动是自愿的,通过已成立小组的成功展示与互动会带动更多学生跃跃欲试,在下次的主题活动中组建新的小组、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不断地扩大活动主体,呈现的内容也越来越精彩。比如“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这个主题,学生们的切入点从最初的经济的发展、教育的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建筑风格的变化到庙会的兴衰、地方戏曲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流行元素的变化等等越来越全面,主题越来越吸引大学生,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及实践效果。
(二)教师课前把关指导
教师要在学生展示前给予把关和指导,对于偏离主题的内容、反动迷信的内容和其他不适合思政课课堂展示的内容等要提前和学生沟通处理;要在学生小组有分歧、有困难等关键时刻给予必要的分析和启发,起到协调人和引路人的作用,努力营造一个自由民主的创新型学习环境。
学生在各自准备过程中,不管是文献收集整理能力、PPT制作能力、讨论分析能力、演讲沟通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还是团队协作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针对教师的指导重新思考并积极改进,寻找新的角度、新的资料,在整个准备过程中学会了很多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且收获了成功与友谊。而这样的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也是最持久、最深刻、最深入人心的,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最深远的,甚至是毕生难忘的。同时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知识弱点、能力弱点、思维弱点和人际关系弱点等,为以后积极主动学习和弥补相关知识与能力不足提供了多样化实践途径。
(三)主讲者上台展示
经过小组的分工合作,由小组成员推举一位或N位学生代表上台讲授,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刻钟左右。要求不能照本宣科,讲授时要语言清晰生动,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条理清晰,理论联系实际,弘扬正能量。讲授过程,对大学生的心理、思维、语言等都是非常好的锻炼;对思政课知识的掌握、国家最新政策的理解、现实国情的关注等都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知识的主动加工与讲授,不管是主讲者、材料收集者、PPT制作者还是课堂互动者、内容点评者等,对所讲章节都会有多角度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能够融会贯通,独立思考,加强了思政课理论学习的自觉性和实效性。通过学生们的典型示范和教师的总结发言以及下一次的课堂展示,学生会有针对性地取长补短,知道如何改进内容与完美呈现,知道课堂讲授如何导课及出彩,做到一次比一次精彩。
(四)非小组成员点评
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而学生点评恰恰能激发出这种智慧。学生点评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随机点名来点评,点评者表现也计入平时成绩。因为有此环节,学生们都会认真听讲,适当做记录,同时也给了那些即便在台下点评也会紧张的没勇气站起来的学生一次参与和锻炼的机会。另一类是学生主动点评,一般都是对讲授者的表现及讲授内容有独到的见解,会第一时间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每一次活动的主动点评者都是踊跃热情、语言风趣幽默、点评一针见血、角度新颖独到,既彰显了学生个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互评可以让教师看到大学生思维的独特性、超前性、现实性、幽默性等,同时也暴露出学生的知识错误、思维缺陷和三观的不同,便于教师在日后的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挖掘出问题本质,找到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最佳的解决方法。同时通过双点评环节能使更多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情绪参与到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来。学生一旦掌握了点评标准与方法,收获了成功与喜悦,课堂参与度会显著提高,能提高更多学生的独立思考、联想、判断、分析、对比、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思政课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思政课课堂实效性显著提高。
(五)教师做总结发言
教师起到一个主持人和协调人的作用,认真听取主讲团队的展示并与主讲者一起听取其他小组成员的点评,了解其他点评学生的思想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调整点评的角度,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点评中来,最终对讲授内容的优缺点达成普遍的共识。针对主题讲授活动,教师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对讲授者及讲授内容存在的共性问题当堂分析解决,同时指出点评者存在的共性问题。共性的问题比如从某一方面切入来讲授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这个主题时,有些同学会有跑题的情况,有时还会演变成家乡名胜古迹、旅游景点和特产的介绍,没有突出“变化”这个主题等;还有的学生讲授的内容时尚性有余而思想性不足等。
教学相长,通过来自天南海北的不同专业学生的展示,教师也是足不出户了解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思想动态,同时也了解到了各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发展现状。让干巴巴的课本内容有血有肉有灵魂,也更加认可和热爱本职工作。
(六)记录平时成绩
笔者所在高校的“概论”课是考查课,本门课的最终成绩是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为了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客观公正的成绩,教师对活动双方表现分析点评完毕会做平时成绩的记录。对参与展示的学生和点评的学生分别记录平时成绩。学生平时上课情况及活动表现和成绩直接挂钩,是调动学生积极参加主题活动的有效方式,也更能体现考查课成绩的公正性,同时让学生明白成绩掌握在自己手里,付出才有收获。
实践一个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八成多的学生对主题活动记忆深刻,更期望教师能多组织一些这样的活动。从期末的答卷成绩来看,参加过活动的学生,学习更主动,思维更开阔,卷面成绩一般也会高于被动学习的其他学生。
(一)促进大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上台展示活动中,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会主动、积极、愉快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掌握学习策略,自觉增强对教材理论和社会现实的理解与关注。大学生“讲授+点评”模式能使学生快速掌握理论知识,能够提高学生构建、表达、应用能力,能够提高学生是非优劣判断能力等。比如“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主题,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会发现一个陌生的引以为豪的家乡,同时也会了解到家乡亟待改革和完善的方面。通过自主学习以小见大,学生会更加理性地看待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成就和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精神正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素质之一。通过小组主题活动,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资料检索查阅能力、知识组织整合能力、课堂设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
(二)促进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提高
一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因素的影响。同样是和自己一样的大学生能登台授课,还能讲的那么精彩和从容,对台下的其他大学生内心的触动是非常大的,期待下一次带给大家惊喜的是自己。一次活动对大学生的触动胜过数十次教师的说教,榜样示范作用明显,激励和引导其他大学生在其后的活动中也跃跃欲试,也希望在下一次的展示活动中遇到更好的自己。
二是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讲授和点评,互动性强,收获多、效率高。不管是讲授者还是点评者都容易产生自豪感与成就感,因此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动机,使其树立起强烈的自信心与学习兴趣,同时能提高学生的自我期望值和自我认可度,也能培养学生的勇气和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对学校和课堂充满期待,对国家和人民充满认同。
三是大学生对教师角色的重新认识与期待。本着新鲜和好奇的初衷,大学生一旦自己登上讲台,对教师这一角色会有重新的认识和反思,原本对讲台上的授课者的抵触和逆反心理会有所改变。准备一刻钟精彩的主题呈现,需要小组成员至少一周的准备。这个过程让学生深刻体会并理解教师的辛劳与不易,明白一刻钟的展示背后是数十倍时间与精力的付出,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就会更加认同教师的劳动成果,更积极主动地学习与配合,有效减少学生学习思政课的逆反情绪和厌倦情绪,大学生会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关心国家大事和国际热点的实践中去,为以后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和服务社会努力学习。
(三)促进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创新
一个学期一般可以组织三四次这样的主题活动,通过学生的听课抬头率、表情反馈率、师生互动率、期末认可率等,可以看出学生一个学期下来印象最深的内容是自己曾参与过的课堂提问或主题活动,哪怕是仅仅站起来做过一次点评而已,而他们对整个活动的流程和状况都非常认可,也影响到学生在其他课堂或活动中的表现,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这也迫使教师需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尽量去联系学生和社会实际设计并探索更多的大学生喜爱的有意义的主题,同时反思和探索更多高效的课堂改革方案。
“教师们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也要从单一向多元转化,从封闭向开放转化,从权威向平等转化,从静态向动态转化,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开发智力、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2]正是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实践需要,促使思政课教师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自我改进,不断地满足各个阶段各个专业学生的实际需要,促使师生双方更好地进步与成长。
(四)促进思政课教师角色的迅速转换
某些章节内容适时采用大学生“讲授+点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教师可以得到相关章节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进度和方法等,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与改进,鞭策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迫使教师提升自己统领全局的能力。学生“讲授+点评”模式的运用,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强的组织沟通能力和驾驭全局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工作中需要多与学生接触,多关注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兴趣爱好侧重点、表达思维差异和思想道德意识的差异等;尤其是要注意到文理科学生的不同,音体美等专业学生的实际状况,师范类与非师范类学生的差异等,从而选取适合并吸引各类学生参与活动的不同主题。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动手、动脑、动口、动情。因感动而行动,从而从内心真正理解和认可思政课教学内容。针对学生对思政课学习态度的变化,教师也会随之调整授课内容和方式,更加积极备课和探索新主题,并不断实现自我成长。
大学生“讲授+点评”模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主动性、主体性和参与性,全面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可以作为课堂讲授方式的一种必要的组成部分。当然也存在着一些亟待完善的问题,比如小组成员有挂虚名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功利心比较强,争相点评是为了平时成绩;还有活动时间有限不可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等。与此同时,教师个人的知识和能力有限,对学生的指导与点评也不一定完全准确到位等。这些问题有待于和同仁们共同探讨解决,也有待于在随后的教学改革中不断改进与完善。
[1] 习近平.坚持立德树人实现全程育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12-09(1).
[2] 李林霞.大学课堂 精彩起来没多难[N].山西日报,2013-01-10(C02).
TheApplicationof"TeachingplusComment"MethodintheTeaching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AcasestudyofAnIntroductiontoMAOZedongThoughtsandSocialTheorySyste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
YANGYuan,ZHANGYafei
(TheInstituteofMarxism,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In view of the poor effectivenes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can not fully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e authors,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eaching objects and teaching contents, tried to design different activities and themes, and found that timely use of "teaching plus comment" mode by the college students themselves may 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and initia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college students;"teaching plus comment" mode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近代中国法治与刑法伦理的变迁研究”(2015CFX008)之成果。
2017-06-21
杨 源(1980-),女,山西大同人,山西师范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
张亚飞(1981-),男,山西临汾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法学博士,法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法律史学、思想政治教育。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10.015
G642
A
1008-6285(2017)10-006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