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洁
(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李 洁
(山西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是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中国生态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一思想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广泛参与性,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以及着重在建设过程中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奠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重要思想基础的同时,也为今天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启示:生态文明建设之本在于全民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之基在于生态法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之力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生态保护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际环保运动发展和国内现代化建设的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也逐步形成并日渐成熟。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建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大体框架结构,深刻影响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性质走向及其政策选择。因此,今天我们在探究实现“绿色中国梦”时,有必要首先对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进行研究,挖掘其思想的科学内核以启示现实。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同志第三次复出工作时,他主动请缨抓中国的教育和科技工作。随着拨乱反正的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邓小平的工作重点逐渐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虽然他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经济现代化建设,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不多,但在其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重视生态保护为中心,建构全民参与,通过法律、科技保护生态,在发展中统筹协调好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宝贵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改革开放释放了被束缚的生产力和社会活力,这与人民期望丰富的物质生活转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性相联系,两者形成合力,加速了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个别地区却出现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特别是由于过度砍伐森林、垦地开荒造成的森林植被破坏。1981年夏天发生的四川特大洪灾,对邓小平同志的触动很大,他讲“最近发生的洪灾涉及林业问题,涉及森林的过量采伐。看来宁可进口一点木材,也要少砍一点树”[1]3。邓小平重视林业建设、森林保护,是因为他看到了林业的重要性,特别是林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1979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1981年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议案,次年国务院颁布全民义务植树的具体实施方案,我国正式进入全民植树造林时代。邓小平将全民义务植树看作“造福后代”的大事,主张植树造林不是一时兴起、目光短视的临时工程,而“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39。
“植树节”是国家通过制度化建设确立的生态文明建设举措,通过这一活动,激发和培养了全民爱林护林的生态环保意识。与全民植树造林相配合,为促进国土绿化,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国家相继在“三北”地区,长江、珠江、淮河等重要江河流域实施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广泛参与性
1982年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方案》中规定:“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运动任务”[2],这表明当时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广泛参与性。
在全民参与义务植树运动中,各地政府组织成立了绿化委员会。绿化委员会根据当地上报的符合年龄的义务植树人数,以每人每年3—5棵树的标准安排植树任务。为保证义务植树真抓实干,邓小平指出“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3]21。各单位每年需自查并据实上报,绿化委员会定期组织单位间评比,并依规实施必要的奖惩,尤其对于符合规定条件而无故不参加义务植树的公民,单位对其进行教育、责令限改或给予经济处罚。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途径
首先,依靠法律保护生态。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较单一,主要是通过行政命令,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邓小平结合国内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在反思“左倾”错误思想的基础上强调国家建设的法制化,明确法律制度在国家顶层设计中享有最高权威性。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走法制化发展道路,而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有法可依。在邓小平的领导和推动下,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是我国第一部综合性环境保护法律,标志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法制化阶段。此后,我国生态保护法律不断完善,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1984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等专门性法律。
其次,依靠科技保护生态。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时将科学作为生产力,邓小平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科技思想,并将其引向深入,他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3]274。与此同时,邓小平将原本依靠科技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的设想应用到生态保护中,提出“解决农村能源,保护生态环境等,都要靠科学”[4]。
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升的表现,是肯定自然规律性与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思考生态问题,强调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基础上的主动保护自然,利用高科技成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邓小平的这一生态科技思想使得我国的生态保护从一开始就具有科技化特色。
(四)生态文明建设中需统筹协调的几个关系
第一,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邓小平的经济建设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明显的生态化倾向。首先,邓小平反对重经济理性而轻生态理性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他在1979年1月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讲“要保护风景区。桂林那样好的山水,被一个工厂在那里严重污染,要把它关掉”[1]19。其次,邓小平的生态经济思想主张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并非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他曾说“水杉树好,既经济又绿化环境,长粗了还可以派用处,有推广价值”[5]。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作为一对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在统一的基础上实现双赢,关键就在于探究两者共享发展的结合点。
第二,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我国国土面积虽居世界第三,但可耕地资源少,人口又众多,这就造成我国人均耕地严重不足。在人口数量不受限制地增长下,耕地短缺压力陡增,“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就都成为严重的问题”[6]164。如若任由此尖锐矛盾激化,势必会拖累改革开放进程和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因此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初期,邓小平就主张“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要很好控制”[7]。他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的特点和国情出发,提出首先要“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6]164。
第三,要开发利用新能源。我国资源总量可观,但多数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却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因而资源的天然禀赋不高,这一矛盾与人口激增、现代化高速建设需求相叠加催生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990年邓小平在同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中,讲到解决国家发展问题时提及“核电站我们还是要发展,油气田开发、铁路公路建设、自然环境保护等,都很重要”[3]363。国家开发利用包括核能在内的新能源,这极大缓解了我国发展面临的能源危机,使得对现有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趋于合理有序,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第四,坚持节约生产,反对浪费。生产领域里的节约化、低碳化,既包括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科技、使用新能源,也包括生产终端的产品质量要过关,降低淘汰率。邓小平讲“提高产品质量是最大的节约”[6]30,他鼓励将节约生产与提高产品质量相统一,反对生产领域里的各种浪费行为。
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丰富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今天,在实现“绿色中国梦”的征途中,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仍然具有其强大的现实指导性。它启示我们应当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文化,加强生态法治建设,以及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一)生态文明建设之本——全民共建共享
在邓小平看来,生态文明建设需全体人民共同参与,这在义务植树运动和计划生育工作两方面表现尤甚,特别是义务植树运动呈现出参与人员来源的广泛化、基层化,参与人员认知的高知晓度、高认同度,参与人员执行的高践行度。
今天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应吸取邓小平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走全民共建共享的道路。全民共建,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明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依靠力量;全民共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深层次体现,形成凝聚人心、深表民意基础上的最大公约数。
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厚基础在人民,建构全民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关键在于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理性生态文化。2014年环保部公布的“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调研报告显示,“以百分制计算,公众对生态文明的总体认同度、知晓度、践行度得分分别为74.8分、48.2分、60.1分,呈现出‘高认同、低认知、践行度不够’的特点。”[8]公众对生态文明认知低、践行度不够的特点表征了当前我国公民生态文化的理性程度和成熟水平,表明全社会远未形成全民共建共享性生态文化的自觉自信。
为调动人民参与生态环保,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理性生态文化,国家必须加强生态文化的宣传与教育。首先,宣传教育内容要接地气,既注意汲取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又贴近百姓生活实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环保案例吸引公众关注生态;其次,宣传教育形式要多样化,除传统的电视、广播媒体外,突出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渠道,特别是要创新“互联网+”模式。同时,针对传播对象年龄的不同,宣传教育形式更要精准,采用不同年龄段所喜闻乐见的方式。
(二)生态文明建设之基——生态法治建设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强调生态保护的法制化建设,他讲“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环境保护法、劳动法、外国人投资法等等”[6]146,从法律这一深层次的生产关系或上层建筑中奠定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石。
今天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时,应继续坚持邓小平的生态法制化建设思想,走生态法治建设道路。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法律底线和实施规则;“法治”不同于“人治”,法律制度使生态文明建设有法可依,不受任何人和社会组织的干扰而顺利进行。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综合性和专门性环保法律就已陆续出台,但直到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生态法治建设才得以真抓并成效显著。这种现象的存在,既与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关,也是生态环境治理长期弱化的体现,更是由生态法治建设滞后、流于形式所致。
为深化和保障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强生态法治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下健全立法、严明执法、公正司法,以法治红利释放生态红利。首先,各级立法机关要加快完善生态保护法律,实现生态保护的法治化。其次,执法机关要加强生态执法,提高环保的执法权限,打破执法部门化倾向,积极探索生态执法一体化;同时加强新闻媒体监督和公众监督。再次,司法机关要对生态案件进行公正审理与审判,对突破生态安全底线的责任者依法严格追责。
(三)生态文明建设之力——全面深化改革
邓小平反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形而上学认识。在他看来,生态保护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其自身建设应坚持协调一体化,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注意统筹协调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
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我们应该继承邓小平的生态保护系统性工程建设思想,走全面深化改革的道路。深化改革,就是要积极完善与生态生产力相适应的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为生态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全面改革,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间的联动性和一体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地位不断提高,成效有目共睹。但同时,生态保护中集聚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生态文明建设仍面临不全面和不协调问题,这其中固然有生态文明建设体制的内因,但同时也与没有配套形成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的外因相联。
为落实中央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生态保护的系统论思想,党和国家应该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在经济方面,习近平讲道:“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理性取代经济理性,通过市场化改革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利用经济调节手段进一步引导市场主体主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经济。在政治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生态的制度化建设,制定生态责任清单,明确生态保护责任归属,强化政治体制改革下政府决策的绿色化、科学性和规范化,同时鼓励扩大公民的有序绿色政治参与。在文化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着重于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在公益性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的价值引导,培育全社会的理性生态文化,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自觉自信。在社会方面,生态文明建设重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变过去政府对生态保护的垂直化管理为全民生态自治共治,建立健全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生态社会治理格局。党委、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国家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新时期环境保护重要文献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2] 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EB/OL].[2017-04-20].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0/content-459889.html.
[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M].增订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2.
[5] 邓小平.邓小平经济理论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146-147.
[6]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126.
[8] 全国生态文明意识调查研究报告[EB/OL].(2014-03-26)[2017-04-20].http:∥www.chinaenvironment.com/view/ViewNews.aspx?k=20140326141123781.
[9] 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6:234.
DENGXiaoping′sThoughtabouttheConstructionofEcologicalCivilizationandItsContemporaryInspirations
LIJie
(SchoolofMarxism,ShanxiMedical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DENG Xiaoping′s thought about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the frui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ecological view of Marxism with the practica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and extensive particip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clears the way to the realiza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focuses on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ordinating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Therefore, DENG Xiaoping′s thought lay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ains some inspir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oday——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s based on the building and shared by all the people, the foundation ofthe construction lies in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rule of law, and the sourc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to deepen the all-round reform.
DENG Xiaoping;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cological protection
2017-06-28
李 洁(1986-),女,山西霍州人,山西医科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医疗卫生实践。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10.002
A849
A
1008-6285(2017)10-0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