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之探析*

2017-04-14 06:37王永明车丽娇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责任感理论课考核

王永明,车丽娇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之探析*

王永明,车丽娇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任。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要想取得实效,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通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社会责任教育内容更生活化、更具有时代性,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考核方式上要坚持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责任感教育;教学改革;内容生活化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时指出: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也强调指出:“要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育人功能……”[2]可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育人任务。“社会责任感是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3]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大学生明确自身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主动承担起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的社会责任。为此,必须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通过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大学生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国之栋梁的一种行为习惯。

一、教育内容要生活化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给特定人群,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施教者传授和受教者接受过程的统一,无论开展任何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必须以受教育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为教育成效的检验标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也不例外。如何使学生将社会责任真正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上下功夫。如果教育的内容枯燥无味,必将影响受教育者的认同感,从而失去应有的教育效果。这就需要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结合课程实际和学生特点,从时间、空间、难易等几个维度着手。

一是教育内容要紧贴时代脉搏,引发大学生的时代认同感。习近平首次点评“95后”大学生时指出:“今天高校学生的人生黄金期,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完全吻合。亲自参与这个伟大历史进程,实现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实乃人生之大幸。当代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限光明。”[4]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应有机吸纳并恰切突出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等内容,还要融入学生最为关心的经济发展、国内外形势、就业趋势等贴近大学生需要的教育内容,引发学生对这个时代的信心和期望,引导其承担起社会责任。

二是教育内容要密切联系生活,引发大学生的情感认同。青年模范人物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他们肩负着更多社会责任和公众期望,在青少年中乃至全社会都有着很强的示范带头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高校学生支教、送知识下乡、志愿行动等活动,都展现了学生的风貌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情怀。许多学生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中树立了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4]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时,要注重将自强不息的大学生、毕业后积极创业的青年典范以及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三扶一支”优秀代表等的先进事例充实进教育内容之中,与大学生在家庭生活、班集体生活中的所经历的事件相结合,用大学生的同龄人、身边事、身边情感染、激励、鼓舞大学生,用与其息息相关、感同身受的优秀人物成长历程、精神追求、模范行为为大学生做好指引和树好表率,激发大学生奉献青春、承担社会责任的情感和意识。

二、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要注重实效性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也蓬勃开展,但是改革的效果并未能尽如人意。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应继续改革,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一)注重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实践的作用,留下了许多经典论著。如《中庸·第二十章》强调为学的几个层次“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东汉著名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指出:“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陆游教育子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讲得也是最终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还必须依靠亲身的实践。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强调空谈误国,“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要求大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这些都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突出实践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社会责任感教育,目的是增强受教育者对社会的责任感,因而也必然需要以社会平台为依托开展教育,补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论教育的不足,学生也只有通过在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对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产生切身的体验,并在社会实践中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所学的社会责任的相关知识进行拓展,进一步加深对社会责任的理解。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志愿者活动、到贫困地区支教、帮扶社会弱势群体、义务献血等活动,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知行合一,为国家培养有作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合格人才。

(二)加强网络教学,适应学生需要

21世纪是网络时代,网络教学成为了一种适应时代潮流的必然趋势;同时,网络教学更加符合学生平时获取知识的习惯和兴趣,能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突出时代感和科技感,与学生拉近距离,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往往依赖于学生内心体验和认同,网络教学就为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提供了较好的平台。一是通过网络教育平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容实现共享,增强优秀作品、优秀课程的传播广度、传播深度。二是通过即时交流、网络征文、网络讨论、网络心理咨询等方式,实现网上教育与网下教育共同发力,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对一沟通,避免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面对面时的紧张、戒备、尴尬和顾忌,更好地达到沟通目的。三是要增强网络教育的生动化、直观化、娱乐化,开发更多兼具教育和娱乐的文化产品,寓教于乐。例如开发模拟人生类的游戏,通过虚拟社会责任训练等方式,体验不同社会角色对社会的影响,实现换位思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自主地思考和处理社会责任的问题,以便拓展社会责任实践教育的方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中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关键在于对教育内容的选控。网络和其他事物一样,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在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发展提供文化基础的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来了新的教育手段和机遇。另一方面,在信息快速传播的今天,网络成为了社会价值观碰撞的主要战场,多元的文化思潮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价值取向。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时,帮助学生甄别不良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增强学生的免疫力。一是把握教育方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育的基础,倡导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取向,增强对国家、对工作、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注意与时俱进,关注跟踪网上热点,加强对社会思潮的动态分析,强化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正面引导,快速更新网络教育平台内容,及时澄清各种谣言,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用正面的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三是增强内容吸引力,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责任感网络教育的思想品格和艺术品位,通过积极健康的内容,务实有用的信息,直观新颖的形式来提高受教育者的注意力、关注度和认同感,达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最后践行的教育目的。

(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主体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四大基本规律:一是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二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三是传授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相统一的规律;四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5]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相统一的规律体现了教师中心论与学生中心论两种师生观的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属于教学的一种,其不同于一般的自然知识和社科知识输入,大学生作为教育客体不应被看作消极被动的单纯承受者,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一定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育者的客观影响与学生的需要、动机、认识、情感、意志等诸多因素发生联系,通过大学生的心理矛盾运动,最终帮助学生养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行为和习惯。

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方法改革,一方面要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按照学生需求和道德品质形成规律设计教学过程。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是主体出于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而对教师传递的社会责任感相关信息进行收录与择取、整合与内化及外化践行的一个过程,学生自身对社会责任感的认同才是主体持续接受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动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时必须要从学生的所想、所感、所需出发,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反馈,与学生达成思想上的同情共理,不断调整教育过程和内容设计,增强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另一方面要营造民主的师生氛围,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育者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新型的师生关系,在平等对话、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中使学生真正地认同社会责任感教育,自觉承担起社会责任。

三、考核方式要客观全面

北大教授钱理群在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谈道:“在我看来,真正的精英应该有独立自由创造精神,也是上次我在北大中文系演讲时所提出的,要有自我的承担,要有对自己职业的承担,要有对国家、民族、社会、人类的承担。这是我所理解和期待的精英。但是我觉得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我刚才说的,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正在培养出一批我所概括的‘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6]钱教授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即“实用主义、实利主义,虚无主义的教育”。这种教育最典型的表现是一切以学生升学或者就业为导向,因此,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往往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能力为标准。无论是入党还是评优,学习成绩都是考核的重点。当然对思想品德的考核一方面很难进行定量评价;另一方面,学生可操作性也不强,因此思想品德评价往往流于形式,于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很容易就成为了“精英”。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之中。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考研必考科目;另一方面,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掌握状况本身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之一,因此,以试卷考核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就被大多数高校所采纳。这种片面的考核方式,使学生很容易在答卷中隐藏自己真实的思想政治水平,通过迎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方式作答,而又在实际社会责任承担上推诿。近年来,虽然很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面都在努力尝试将学生的责任感状况纳入考核,比如注重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等,但是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考核往往局限在学生课堂违纪、参与教学活动情况以及受学校处分等方面。这些考核内容对于鉴别学生是否能够真正承担社会责任则明显不足。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考核应突出对大学生实际承担社会责任状况的考核,优化和合理设置社会责任感的考核标准,使其更加注重大学生的现实表现,更具有可操作性,达到激发学生上进心、事业心和竞争意识的目的,从而使大学生养成对自我、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负责的好习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考核应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通过试卷考核学生对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的认知状况,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学生在参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其社会责任感状况进行打分,从知行两个方面更加全面地考核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状况。二是要坚持静态考核与动态考核相结合的原则。静态考核是指在校学生获得的荣誉和所受的处分;动态考核通过采用行为记录观察法和纪实考核法的方式,将学生在集体活动、日常值日、实践活动中的社会责任感的履行状况进行考核,更加科学地对学生的思想状态作出过程考量。三是要坚持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评价往往只能通过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表现状况来进行,这种评价有可能是片面的,并不能够完全反映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真实状况。因为,每位学生都生活在班集体中,同学对其社会责任感状况的评价往往是最真实的。可通过科学设计评价项目,采用民主评议法,给学生评价,然后与教师评价相结合。这样,比较真实地评价出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社会责任感状况。

[1]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5.

[2]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 徐烈.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属性与培养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6(4):102.

[4] 习近平首次点评“95 后”大学生[N].人民日报,2017-01-03(2).

[5] 杜进珀.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的几个基本规律[J].甘肃教育,2001(12):131-132.

[6] 齐高峰.新个人主义论佯谬:大学向何处去论摭——兼论钱理群“北大等大学正培养利己主义者”观点[J].教育观察,2012(3):26-27.

OnWaystoCarryOutEducationofSocialResponsibilityinCoursesofIdeologicalandPoliticalTheory

WANGYongming,CHELijiao

(CollegeofMarxism,QiqiharUniversity,Qiqihar161006,China)

The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as the main channel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houlder the important task of cultivating the college students’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rder to achieve actual effect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cultivation in the courses, we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s, by making the education content more lifelike, the teaching means and methods more student-targeted, and the examination ways more of static and dynamic analysis.

cours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educ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teaching reform;to make the contents lifelike

*2016年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提升研究”(2016117)之阶段性成果。

2017-06-16

王永明(1972-),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车丽娇(1988-),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硕士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10.16396/j.cnki.sxgxskxb.2017.10.012

G642

A

1008-6285(2017)10-0052-04

猜你喜欢
责任感理论课考核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内部考核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