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数学课堂刍议

2017-04-14 01:24陈为强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0期
关键词:情理相融加减法

陈为强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011)

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数学课堂刍议

陈为强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实验小学,江苏 徐州 221011)

构建“情理合一”的课堂要注意从以下几点做起:求同与求异思维的协调发展,教学过程应该简约而不简单;打通知识的联系形成知识板块;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数学以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反思意识.

思维;结构;体验;问题;反思

数学课堂应该是充满智慧与灵动的课堂,打造“融情于理、融情于智,情智交融”的数学课堂一直是我们孜孜不倦的追求.如何通过数学的学习,让学生转“知”成“识”,进而化“识”为“智”,现在浅谈一些自己观点和做法.

一、异同相通:求同与求异思维的协调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常常为了寻找和别人不一样的解法而费尽脑汁,对于别人的解法不注意倾听,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概括这几种方法的异同点,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去发现结论和规律.例如教师在处理完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策略”后得到“在和相等的情况下,两个数越接近其乘积越大”这一规律后,教师追问:我们在以前的数学学习时有没有遇到类似这样的结论.学生回忆起四年级在做探索题时讲到的用2、3、4、5四个数组成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什么时候乘积最大?经过一番尝试后发现43和52相乘积最大.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两题的相同点,学生经过概括得到:无论是图形还是计算,在和一定的情况下,两个数相差越小,乘积越大.数形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思维,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二、繁简相择:教学过程简约而不简单

情理相融的数学课堂是简约的课堂,简约并不代表着简单,同样简约排斥着随意,拒绝着低效,更不是“无为”代名词,它需要我们对于教学的设计要精心不要过度的精细,教学过程不是按照预定的目标、预定的内容、预定的进度、预定的环节、预定的方式和预定的时限来展开,不能执行静态的“形案”,而要精心去预设一个开放的、富有弹性的、动态生成的多种教学方案设计总和的“心案”.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认识状况,紧紧抓住课堂上的扑面而来的随遇性、随机性甚至是随缘性生成的教学资源,顺乎学生的学情,顺势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因势利导,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留足探索的时空.例如教师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出示1/2+1/4,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分别采用了画图、化成小数、通分等方法来解决问题.对于这样的三种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明晰哪种方法更具有普适性.有的学生认为是化成小数,有的学生认为是通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说明自己的依据.在讨论中学生明晰如果遇到了1/3+1/2这类有一个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时,最好采用通分的办法,通分这种方法更具有普适性,但也要引导学生看到不论哪种方法都是采用转化的策略.这样学习的过程可能会出现一波三折,不是一帆风顺、一气呵成,但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生成掌握,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悦和数学素养的丰腴以及智慧的衍生,这样的课堂才是真实的、丰实的,同样也是厚实的、灵动的.

三、前后相连:形成知识结构

数学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是我们不少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还是就内容教内容,缺乏对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内在联系的研究,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教师缺乏结构化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教师的视角不能只局限于某个具体的教学内容,某节具体的课,教师要有居高临下的眼界、合纵连横的意识和细致灵活的手段才能逐步解决,培养学生的结构意识和迁移意识,让学生知识形成网络,数学的内容由多变少,由厚变薄,化繁为简,体会本质及其背后的数学思想,因为“唯有结构才能迁移”,才能举一反三.

首先在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深度,沟通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把握学生学习知识的前后联系,研究整个知识链的结构关系,就能很好地开展教学;其次关注教学的广度,扩充横向知识的结构化联系,把孤立的、分散的、繁杂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最后的课堂总结分为以下四个问题:(1)如何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为什么要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3)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举例说明.(4)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运用了什么解题策略?前两个问题是当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第三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寻找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原理和整数、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的相同之处:只有计数单位相同才能进行相加.这样把新知进行了同化,沟通前后知识的联系,形成了知识板块.第四个问题是对于数学思想的提炼——转化.再加上适度的数学文化的渗透,对于转化思想的理解透视到位,使学生明白了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常用的办法都是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陌生转化为熟悉,化繁琐为简洁.

四、动静相配:培养学生体验数学的能力

学生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2011版小学数学课标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好组织教学操作活动,因为没有活动,就无从积累经验,学生也就不会有体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创设相关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做,生活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魅力;放飞学生的灵感,引导学生“自主”做,创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创新”,而创新的前提是自主.激发学生的潜能和才华,使他们尝到发现数学真理的滋味;拓展学生的空间,增加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度;让学生“生动”地做,相信学生给孩子充分的活动时间,孩子的奇思妙想有时让教师大为惊叹,演绎别样的精彩;课外实践,引导学生“乐于”做,数学的学习不再只是课堂的事情,延伸到课外去活动,去充分体验,学生在操作中不仅有动手的收获,更伴随着静思默想,增加操作的“附加值”.体验的结构就是把学生从封闭走向开放,把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生态课堂.

五、上下求索: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情理相融的数学课堂不在于教师讲授了多少知识点,而在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为什么,要让学生养成一定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的问题意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敢于“上问”,学生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都可以向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师生的共同思考;要不耻“下问”,敢于向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提问,因为要让学生明白“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善于“自问”,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习惯,达到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所以然,不仅知其所以然,更是在知何由以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六、厚薄相生: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通过问题解决后的反思是“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化.作为教师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引导学生反思解题过程、反思获取知识的过程.每个学生准备错题集,错题集主要用途是让学生反思自己出现的错误,分析出错的原因,让学生的知识的习得没有盲点和误区.

构建情理相融的数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既有“情”的陶冶,也能得到“理”的觉悟,努力构建了一个丰富的情感世界,又创造了一个深沉的理性世界,达到情理共生、自然和谐的教学佳境.

[1]王春琳. 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发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5):15-17.

[责任编辑:李克柏]

2017-06-01

陈为强,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实验小学教科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

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构建小学数学“情理相融”课堂的实践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6/02/06

G622

B

1008-0333(2017)20-0044-02

猜你喜欢
情理相融加减法
事实与情感——儒家“情理合一”思想的再认识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心相融
主持人语:情理与法律
尹延新:天人合一 物我相融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我能让水油相融哦
行在柘荣,相融于神奇的山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