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分析

2017-04-14 01:06余文博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原生态变迁少数民族

余文博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阜阳 230000)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分析

余文博

(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 安徽 阜阳 230000)

我国地域辽阔,少数民族数量多达55个,导致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和成果非常丰富,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民间艺人的离世、人们音乐赏析需求的不断变化,使部分少数民族音乐面临着改变甚至消失的风险,为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电视媒体尝试将少数民族音乐形式引入,在此背景下,本文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展开分析,为电视媒体提升少数民族音乐传播效果提供参考。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电视媒体;传播发展与变迁

0.前言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音乐的重要构成,在少数民族音乐中渗透着我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发展经历、生活习惯、民风民俗等,所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是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面,现阶段从表演形式角度,人们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划分成歌曲、乐器、歌舞、说唱和戏曲五个部分,通过对电视媒体传播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变迁展开研究,实际上就是通过以上五个方面了解人类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态度以及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

1.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

1.1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初步传播发展阶段

199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中,大量侗族民歌歌手合唱了《蝉之歌》,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凭借中央电视台春晚的超高收视率得到迅速推广,电视观众也初次通过电视媒体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1]。为使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媒体对中国民俗音乐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北京电视台在1999年编创了针对民族音乐的纪录片 《民歌魂》,受众群体可以通过电视画面对我国不同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特色以及文化背景、人文地理等方面产生较系统的认识,但由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与少数民族的生活背景过于贴近,所使用的乐器通常为生活生产中的工具,词曲通常为民间小调,导致观赏性并不突出,电视观众并未对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强烈的收看欲望。

1.2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快速传播发展阶段

随着电视媒体频道间节目竞争的越加激烈,部分电视台尝试性的引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编制了相应的栏目,在节目影响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得到快速传播[2]。例如2000年内蒙古电视台以演播室访谈的形式,推出的《音乐部落》,引导观众在专家的思路下,逐步走进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后为提升节目对观众群体的冲击力,将编排的形式转换成主题形式,通过讲述少数民族音乐歌手的亲身经历,拉近歌手与观众的距离,但随着观众需求的多元化发展,此节目在2012年,将原有的访谈形式和音乐形式有机结合,并将民间舞蹈、故事等有机的融合,使观众在倾听蒙古民族歌曲的同时,通过蒙古人豪迈的舞蹈感受蒙古人性格中的内敛和大气,《音乐部落》在编排形式方面的不断创新,使该节目在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培养了大量的忠实观众,使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在短时间内得到了较好的传播,而且培养了大量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歌手,如乌兰托嘎等,在推动内蒙古少数民族音乐传承和发扬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用实例说明了电视媒体传播在推动少数民族音乐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音乐部落》节目取得的成功刺激下和电视观众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需求的作用下,我国针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节目数量快速增加,如广西卫视推出的《唱山歌》节目、上海卫视推出的《海上回音》节目、山西卫视推出的《中国风民歌会》节目、陕西卫视推出的《中国原声民歌文化发现之旅》节目等,在地方电视台如火如荼的推出中国民歌音乐相关节目的同时,我国中央电视台也尝试性的创办了相关的节目[3]。例如采用记录、互动和访谈、文艺等形式相结合的《魅力12》节目的推出,向观众直接呈现出我国西部地区的人文情怀以及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将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蕴含在具体的环境文化氛围中,电视观众不仅可以感受到西部地区人文色彩的魅力,而且可以体验西部高亢嘹亮音乐所带来的震撼,极大的提升了西部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的社会影响力,所以该节目后期被引进收视率更高、影响范围更广的中央综合频道,使电视观众可以进一步接触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

在专项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电视节目不断增加的同时,部分已经确定较稳定播出形式的电视节目也逐渐向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抛出了橄榄枝”,例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频道中《星光大道》节目和《艺术人生》节目,分别向原生态民歌手阿宝、陕北信天游民歌手王向荣进行了访问;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小崔说事》《半边天》等节目分别向内蒙古呼麦手文丽和青海花儿歌后张存秀进行了访谈;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人物》节目向陕西左权开花调民歌手石占明进行了访谈等,可见在电视媒体认识到市场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强烈需求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进入电视媒体的频率逐渐提升、形式越来越多样,而且传播的不再局限于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形式范围,开始向少数民族音乐背后的故事、文化方面渗入,这对更加系统的传播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具有积极的作用,所以我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传播形式和深度方面得到不断的发展。

2.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变迁

2.1 结合《民歌中国》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变迁

为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变迁产生较系统的认识,笔者选择了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栏目《民歌中国》展开研究。

《民歌中国》节目是中央电视台音乐专业频道退出的重点节目,其直接将节目的主题定位为“享受音乐感悟人生”,可见在《民歌中国》编创的过程中,并未将节目的重点放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方面,而更加强调引导电视受众正确的欣赏少数民族音乐,可见其在节目定位上相比前期的节目更加深刻[4]。在《民歌中国》编排的过程中,不仅引入我国各种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形式,而且将民族的发展历程、民族的文化背景甚至民族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引入,使电视观众可以透过节目感受少数民族音乐背后的精神内涵,使其切实感受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特殊性,这不仅对推动我国少数民族音乐传播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可以使观众逐渐形成正确认知少数民族音乐的意识[5]。但随着节目资源的不断缩减和节目定位的偏移,《民歌中国》逐渐淡化了少数民族文化的引入,而强调少数民族音乐形式与时尚元素的结合以及少数民族音乐人才的挖掘,这种节目定位的转移虽然对提升节目的现代感、培养掌握现代元素的少数民族音乐歌手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例如萨顶顶、额尔古纳乐队等优秀少数民族歌手出现,但这直接导致纯粹的、原生态的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节目中呈现的机会缩减,不仅削弱了电视媒体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播能力,而且原本的目标受众稳定性和忠实度也受到较强烈的冲击。

结合《民歌中国》的改版可以发现,在电视媒体传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过程中,受观众审美需求变化、市场经济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节目定位会逐渐由文化性向娱乐性、互动性转变,在此过程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原生态形式、文化背景等方面往往成为被牺牲的对象[6]。

2.2 结合访谈类节目分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变迁

结合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国访谈节目主要针对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方面比较具有知名度的歌手、乐队进行,如中央电视台的综艺频道中《星光大道》节目和《艺术人生》节目,分别向原生态民歌手阿宝、陕北信天游民歌手王向荣进行了访问,但随着电视节目定位的不断变化和观众需求的不断调整,访谈类节目中引入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也发生了变迁,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小崔说事》为例,其在向内蒙古呼麦手文丽进行访谈后,为挖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在2012年针对中央电视台《魅力12》《民歌世界》的导演陈立明进行了访谈,通过全新的视角向观众展示名人眼中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这种间接向观众传递少数民族音乐的形式也是我国电视传播变迁的重要体现。

可见,电视媒体中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变迁体现在形式和形态方面,而发生变迁主要是因为目标受众、制片方和节目定位三方面的改变。

3.应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和变迁的对策

针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笔者认为要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和变迁中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首先,创新节目形式和内容,这不仅有利于提升节目自身的吸引力,调动观众的观看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培养重视的受众群体,而电视节目形式和内容的创新取决于电视频道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引入水平,所以电视媒体完善人才引入机制是此途径实现的必然选择[7]。

其次,尽可能还原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和历程,每个少数民族音乐都会存在多种形式,而每个形式又有其出现的原因和发展的背景,将具体的文化和发展历程引入,可以使观众对少数民族音乐的认识不断健全,这对培养电视受众兴趣,提升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质量局域的积极作用。

再次,深入少数民族音乐的文化精神方面传播,少数民族音乐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与少数民族的生活息息相关,在电视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如果忽视其深层次的文化精神,将会使少数民族音乐缺失灵魂,这不仅会极大的削弱少数民族音乐的欣赏性,而且会使少数民族音乐下的民族认同作用被淡化,不利于其传播和发扬。

另外,注重民族风情的展示,民族风情在少数民族音乐中融入并不是要真实的还原历史场景,而是尽可能的缩减原生态少数民族音乐与现代审美之间的距离,使观众可以从现代的视角感受到少数民族音乐的潜在价值和魅力,这对电视编导的采景、设计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电视媒体传播是扩大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社会影响力,推动人们更好继承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有效形式,但在电视媒体编制的过程中,如果结合观众的需求变化进行合理的创新,会使电视媒体的收视率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不仅削弱了电视媒体传播的实际效果,而且会抑制电视媒体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积极性,所以应在高度肯定电视媒体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与变迁的同时,准确把握发展与变迁的整体方向。

[1]崔迎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在电视媒体中的传播、发展与变迁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3.

[2]陈波.我国城市民族音乐学研究综述[J].中国音乐,2014,01:88-94.

[3]何晓兵.谁是前提: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传承之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4,01:61-66+166.

[4]赵书峰.当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现状评析——以博士学位论文选题为例[J].中国音乐学,2014,03:92-102.

[5]何晓兵.职业音乐价值中心(上)——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五) [J].中国音乐,2008,04:33-53.

[6]何晓兵.音乐艺术的文化属性——大陆电视音乐传播的价值观分析(之三)[J].中国音乐,2007,04:1-14.

[7]王莉.蒙古族长调的电视传播现状与发展研究[J].音乐传播,2012,01:105-111.

J639

A

2095-7327(2017)-08-0189-02

余文博(1982.3—),汉族,安徽阜阳人,合肥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音乐史与民族音乐学。

猜你喜欢
原生态变迁少数民族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40年变迁(三)
40年变迁(一)
40年变迁(二)
清潩河的变迁
原生态静宁苹果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滇国贮贝器 浮夸还是原生态
“天籁”般的原生态自然之美——由《庄子·齐物论》观原生态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