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学习思想探析

2017-04-14 00:25潘建屯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远大理想志向学习态度

潘建屯 王 红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习近平学习思想探析

潘建屯 王 红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0500)

习近平认为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为什么学习、以什么样的态度学、如何学,并指出,首先要确立学习志向;围绕真学虚心的态度、发扬挤、钻、韧劲,要有粗精之分、要有钉钉子精神;掌握阅读与思考的统一,读书与运用相结合,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善学方法。读书学习应致力于这三种境界,把读书视为实现理想的途径,在实现理想途中端正学习态度,还要掌握善学技巧,使读书思考实践更具有时代感和使命感。

习近平;理论学习;三种境界;方法

习近平在浙江时以哲欣为笔名发表《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的短论,以简短的语言从“为什么学、以什么样的态度学、怎样有效的学习”三个层次阐释他关于学习的思考。习近平学习思想既是其治国理政新实践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重视学习发展的光荣传统。以《理论学习要有三种境界》为切入点,对习近平学习思想进行全面解读,深入挖掘其学习思想精华,对加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乃至对加快推进中国梦和共同理想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

一、学习要志存高远

(一)望尽天涯路,确立学习志向。习近平学习的第一境:要有“望尽天涯路”执着于学习志向的高远追求,不惧“西风凋碧树”凄凉情景,有独自攀登“高楼”的勇气。[1]这一境界开篇就提出,学习要有高远目标,为达到所预定的长远追求而不断地充实自我,以便更好更快地达到理想目标。关于为什么学的问题,第一要明确学习要有高境界,追求高远志向,制定出学习的期望值和目标,即所谓的远大理想,不畏惧西风还是高楼,一如既往地追求高境界的实现和到来。

习近平于1969年选择下乡插队,初到黄土地时,充满着迷茫、彷徨。在老乡的热情关怀下,习近平边劳动边学习,在老乡帮扶下克服了环境差、饮食不习惯、劳动能力弱、思想还未靠近群众诸多问题。边当村干部边想着要上学深造一下,因为读书读得太少了,理论知识太薄弱了,不利于开展工作。1975年离开黄土地时,他变得坚定、自信。在这里,培养了他读书不变的信念,确立了学习前进的志向:要真真切切地为人民办实事,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放在心里。这样的学习志向是经过摸索,登上时代的“高楼”,探寻社会“天涯路”的发展轨迹,“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在正定时,积极学习党中央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在宁德时,不断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找出宁德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在浙江时,紧跟时代的步伐探索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正确道路。“十八大”之后,习近平在新国情、新世情、新党情下如何更好更快地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前景下,提出具有全民性质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远大理想,用这一高远理想把个体发展与国家社会创新、民族整体意识增强有机联系起来,在这种意识振奋下,使学习目标志向更上一层楼,为更好地加快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知止所往,静心学习。知止,即在学习高远志向确立之后,有忍受高楼寂寞的心境,要不断探索坚持求学的道路,而道路选择关键则在于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也有个体性和社会性的区分。当前所提倡的全国人民共同期盼和诉求的民族振兴、国家昌盛的中国梦具有社会性。个人寄希望于良好生活环境、较高职业追求具有个人性。要将自己学习志向需要与社会发展辩证统一起来,要清楚个人取得成就与国家社会发展具有同源性。周恩来在读小学时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腾飞于世界世界而读书”的学习志向,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为立志报国而学习,两个人都见证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重新崛起。可见,“望尽天涯路”的高远志向是个人学习走上高境界的第一步。学习如果缺乏宽广视野、高深境界和远大志向,不仅可能使人在学习中失去持续有效的动力、陷入盲目状态,而且会使得理想变成幻想、空想,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怎样才能避免变为一种幻想、空想,那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汲取智慧,辩证地看待自身、发现自身的不足。习近平指出,要在“西风”凄凉中、“高楼”孤独中,来考验对于学习指向的坚定和耐力,自觉把个人理想、社会追求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中,领悟到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2]

“学习是立身做人的永恒主题,也是报国为民的重要基础”,[3]这是习近平强调学习要有高远志向的初衷。在插队艰苦的环境下,习近平利用放羊和锄地的零碎时间勤奋学习,一刻也不放松。习近平说工作中难免会出现新问题,就要抽出时间去阅读、学习,才会有经验、理论去认识和加以解决,才会掌握大量客观真实有效的信息。因而,理论学习就是要抱有一颗求知的恒心,要有高远的学习志向,为远大理想读书学习,实现自我追求和时代发展的一致性和协同性。

二、关于学习态度的问题

(一)过程坚持,衣带渐宽也不悔。学习要有的第二种境界是:要有“衣带渐宽”也“不悔”,“人憔悴”也甘愿的认知心情,做到学习上勤奋刻苦,在过程中坚守求知的心。[1]((P6)

学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学习的过程不是完成时而永远是进行时。理想目标实现步伐的快慢远近与我们学习态度的认真与否有很大关联,需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努力和勇敢追求的精神。“衣带渐宽”“为伊消得”,是指人在追求理想实现的一种努力的疯魔状态,“为伊”,狭义上可理解为为某个人的,更可以扩大来说为是对某项事业的、对某门学问的、对某个目标的、对心中理想的。可以为了那个远大理想不断鞭策自己努力上进,心甘情愿受这个苦,但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艰难的。进入到这个境界,是要经受“憔悴”之苦的,还要下真力气,来不得半点虚假,但只要一想到是在为远大理想、为美好前途而奋斗,就会“痛并快乐着”。理想虽远,但是通向成功的道路由我们走来,坚定理想信念为其读书学习,苦学也会变为乐学。

(二)如何做到乐于学。

1.要有真学虚心的学习态度。习近平对待学习态度是孜孜不倦的,指出态度上要虚心,要下真功夫、苦功夫。习近平把读书当作寻找工作生活的乐趣,是对工作生活负责任的认真态度,是走上人生高境界的必经之路,做到为学习“衣带渐也终不悔”的虚心受教,这样才会人人乐于学。当然,真正的学习需要花时间记笔记、谈心得,而不是简单开“座谈会”走形式,敷衍了事,草草为之。只有在学习上抱以真学、虚心的态度,经受住“憔悴苦”之后,才能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才会避免走进迷失前路、落后于时代的危险,才会有百折不挠、舍得付出的坚守。

2.发扬挤劲、钻劲、韧劲。习近平认为,学习要有三股劲头:一是有挤劲,争取做到日日读,利用零散时间学;二要有钻劲,通读经典是不够的,还要钻进去领会文本的含义;三要有韧劲,读书贵在有恒心、迎难而上的吃苦精神。习近平还强调读书学习是有技巧的,把“苦读”“通读”同“真学”“善学”有效组合,变枯燥无趣的理论学习为趣学、乐学。毛泽东也曾指出学习态度上要老老实实的,也要有挤和钻研的劲头。读书学习要下真功、苦功、细功,对好书经典的书,更需要有三股劲头,要细细体会其中的精髓。

3.读书要有精粗之分。习近平指出,“粗”,即读书要泛览,要跨结构广泛涉猎;“精”,要学精髓、读经典,掌握其中要义终身受用。当然,还要有扬弃的选择;对于培养兴趣爱好的可以简单略读,对于专业化、经典的书,要精读,要常读,花大量时间、精力读。马克思也认为,经典的书常读常新,要学习其精华,与其碰撞中发出预料不到的思想火花。习近平强调,研读优秀经典以高效、含金量著称,只有“日日新,苟日新”,才能从中领悟到跨越历史、时空的智慧思想。从个体需要层次出发,在精粗上有选择地阅读和吃透,以批判的视角在思考中发现新观点。

4.发扬钉钉子精神。曾有人研究过,如果每天坚持读同种类型的书籍,几年之后可以变为某一问题或某一领域的专家了。对于理论学习,要下大功夫仔仔细细的学,把零散的时间合理利用起来,充分发扬钉钉子精神。

三、怎样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虑后能得,收获结果。第三种境界是:通过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找到有效学习的方法,收获学习进入高境界的喜悦。[1](P6)这层境界,学习志向历经瑟瑟西风、孤寂高楼、望尽天涯路的考验,坚定理想,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认真态度、一如既往的忠贞守望,最后收获成功。

爱因斯坦坦诚,他成为科学家的关键在于学习中坚持思考这一方法;[4]毛泽东认为,实践出真知,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创就是他努力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5]学习的过程不单单是理论知识的单纯吸收,还要经过学习者思考分析加工内化,才能做到理论运用于实际,才能在寻他千百度中,收获真正学习的成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思考认知、落于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知行合一的过程,这需要在探寻的途中下心血、有百折不饶的精神,最忌讳学而不思、纸上谈兵。2013年,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学习班说,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习得:“强调既要抓住学习重点,也要注意拓展学习领域;既要向书本学习,也要向实践学习;既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向专家学者学习,也要向国外有益经验学习。”[2]学习成果要靠实践中检验,方法对头,才能达到要拓宽视野、抓住其中精髓的要求,反对学习中出现“空对空”“纸上谈兵”的情形。同时还要带入时代历史问题学,要善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人们的需求结合当前问题学习,坚持“群众中来、群众中去”的路线导向,依托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新情况来学习,进一步提高工作素质,增强工作本领。

(二)怎样有技巧的学习。

1.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书本的东西如果不经过个人思考内化加工成为自己的,那它始终是书本的,书本里蕴含的智慧、思想需要深入思索。习近平重视思考,认为“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考是学习的有效方式。思考是阅读文本后的深化,是取得认知的必经之路,是甘愿“衣带渐宽、人憔悴”的关键。习近平提出,学习不要人云亦云,防止陷入本本教条中,“要读得实,懂得取舍”。苏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条化理解和东亚国家对西方模式无自我特色的仿效启示我们,不盲目推崇别人的理论,要在学习中读出自己的高境界。

2.坚持读书与运用相结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不管从发生学上,还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探索真理的途径来说,只有以实践的方式变革事物的认知形态,注重学习与实践的同源性,才会推动学习的发展和前进。习近平认为,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修身养性、培养兴趣,最后都要为我所用、从必然走向自由。

3.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加快,需要我们要有持续、不间断学习的认识,努力具备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知识层次。怎样才能走到“灯火阑珊处”寻到“他人”,只有踏踏实实,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才能达到一种高境界。

结论

习近平结合学习要有的几种境界论述其“为什么学、怎样的学习态度、怎样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思想,把加强学习视为不仅仅是自身的要求,更是当今时代特殊性赋予的责任。既继承和发扬我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优良传统,又是从新世情、新国情、新形势的要求出发,立足中国治国理政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全党大兴“学习的革命”。习近平认为,人的经历有限,要在愿学、真学、善学上下功夫,从自身做起,增强终身学习的理念,进而为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添砖加瓦。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6.

[2]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59.

[4]习近平.领导干部要爱读书 读好书 善读书[N].学习时报,2009-06-28.

[5]祝志男.论毛泽东的学习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 (4)27-32.

[责任编辑 王占峰]

A8

A

2095-0438(2017)09-0042-03

2017-04-23

潘建屯(1974-),男,河南洛阳人,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部人文社科思政专项“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关系”(15JDSZK064)。

猜你喜欢
远大理想志向学习态度
有志向就一定就能成功吗
习近平论远大理想
脑洞超市 志向高远的猕猴桃归来
关于“吃” 的远大理想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天鹅de志向
终身不遇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