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 云
《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结合老年人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针对老年人存在的营养问题,借鉴国外膳食指南资料,建议老年人选择均衡膳食,注意食品安全,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预防慢性病,合理营养,对避免因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的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般来说,一个人每天从五谷类、动物性食物、坚果类、蔬菜和水果类、纯能量食物五大类食物中摄取15~20种食物,被认为达到了食物多样化的要求。
建议老年人每天最好能吃谷薯类及杂豆200~350克,其中粗粮50~100克。要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尽量做到一天饮食中有米有面,有粗有细,有主有副,有菜有汤。
蔬菜是一类低热量食物,能为人体提供大量微量营养素和有益的膳食成分,如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有助于老年人预防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退行性疾病;薯类更是含丰富的膳食纤维,能预防便秘。
建议老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400克。保证每餐有1~2种蔬菜,每天吃2~3种水果。
老年人要坚持每天吃多种低脂奶或奶制品,如牛奶和酸奶各150克,或酸奶150克和奶酪20克。还要从日常饮食中选用豆制品(豆腐、豆腐干等)等含钙高的食物。
老年人消化功能逐渐减弱,食量逐渐减少,要保证每日摄入鱼虾类50~75克,畜禽肉类50~75克,蛋类25~50克。
禽肉,特别是鱼肉,不仅脂肪含量低,而且含较多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宜将鱼肉、禽肉作为老年人的首选肉品。
烹调油摄入量不要超过每日25克,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及肾脏、心脏等器官有明显的退行性变化,不宜多吃咸食,烹调用食盐应控制在5克,其中包括酱油、咸菜、味精等高钠食品。
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消化功能减退,应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等调整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计划,维持健康体重,预防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按照平衡膳食的要求,根据个人情况安排一日三餐,进食时间规律,以三餐为主,定时定量进餐,酌情加餐。选择易消化的食物,进食细嚼慢咽,不宜饥一顿饱一顿。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只有在食物摄取不足的情况下,才考虑使用营养素补充剂,以补充膳食中微量营养素,但营养素补充剂不能代替天然食物。应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
合理科学地饮水是健康生活方式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只有体内水分达到平衡时,才能保证进餐时消化液分泌充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同时也有助于将有害物质排出身体,保障老年人健康。
老年人每日饮水不宜低于1200毫升,可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在夏季和运动前后要喝水。
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应尽量不喝酒,如饮酒应限量。
老年人免疫功能差,摄入已被污染的食物,易引起胃肠道与全身的不良反应,因此,要注意购买新鲜卫生的食品。烹调过程中,注意保持食物加工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餐具及时消毒、生熟分开,避免食物交叉污染。
现做现吃,尽量不吃剩菜,以免增加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