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鹏 ,王 玲
(1.济南大学 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2.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机关党委, 山东 济南 250002)
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论析
张振鹏1,王 玲2
(1.济南大学 商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02; 2.山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机关党委, 山东 济南 250002)
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传统文化消费理念的更新,传统文化企业优势地位的丧失,使传统文化产业向新兴文化产业转变。“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商业模式创新,使文化企业转型升级更需要关注发展质量,开发特色产品和品牌,升级领导力,创造客户价值,建立企业联盟,融入商业生态系统。
文化企业;转型升级;客户价值;企业联盟;商业生态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2004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 439亿元,2014年为23 940亿元,10年间增长了近7倍*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网站。。自2014年开始,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出现了多轮企业并购,这些并购项目的重要主导者是互联网企业。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产业的影响和再造,使传统与新兴产业融合成为趋势,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大幕逐渐拉开。2015 年是我国“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对于文化产业来说,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传统文化消费理念的更新,传统文化企业优势地位的丧失,使得传统与现代的交接在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悄然进行。随着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思路的调整,我国各级政府在总结文化产业发展得失的同时,也在探讨更加高效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式。可以预见,在即将开始的“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为生产经营及传播载体的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将成为主流。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势和生产经营方式,实现转型升级是文化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传统生产经营方式的转换
随着互联网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是以微博、微信、App等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的快速崛起,以手工和大规模复制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的传统文化产业日渐式微,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的新兴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近年来,以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为代表的新兴业态,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文化消费最为活跃和最富有潜力的领域[1]。比如,网络游戏产业连续8年的增长速度在30%左右,2015年的产值达到1 407亿元。据《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传统出版业的报纸销售收入为697.8亿元,毛利和净利润同比下降11.6%和12.8%;9 966种期刊的销售收入为212亿元,毛利和净利润同比下降0.4%和5.4%;虽然图书实现销售收入791.2亿元,同比增长2.17%,毛利率增长1.7%,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反观数字出版业,2014年总利润达到3 387亿元,远远超过传统出版业的1 701亿元。全球移动应用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 年全球数字电影、数字音乐、数字游戏、数字动漫产业的总体规模达到 570 亿美元,相比2012年的440亿美元,增幅接近30%[2]。根据中国互联网管理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我国网民人数已达6.7亿人,其中网络音乐用户、网络视频用户、网络游戏用户、网络文学用户分别为4.8亿、4.4亿、3.7亿、2.9亿;企业互联网普及率为78.7%,个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人均在线时长每周达26.1小时。互联网的应用成为满足个人日常生活需求和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方式,互联网是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改变着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的方式。
传统文化产业由于技术变革所引发的产业转型升级,是时代性和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为从事传统文化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赋予其新的发展机遇。
(二)传统文化消费理念的更新
虽然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但改变不了文化产业“内容为王”的本质特征,文化产品与服务质量及其带来的体验感和满足感依然是消费者进行价值判别的标准。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理念在不断更新。
消费者的价值观和诉求存在差异,对文化产品的价值判断有不同的标准,在文化消费中能够得到不同的体验感和满足感。文化消费理念可分为基本型、发展型和享受型,不同的收入群体秉持不同的消费理念。其中,低收入群体主要关注基本型文化消费品,其需求对象主要是中低端文化产品与服务;中等收入群体是发展型文化消费的主要消费人群,但他们的关注点逐渐由消费数量转向消费质量和效果,处于由发展型向享受型文化消费的转化过程,他们是消费需求最为旺盛、最为活跃的群体;高收入群体是个性化、精品化产品的主要消费者,更加注重情感和精神享受[3]。从文化消费购买力群体分布来看,青年是文化消费的主要群体,其文化消费频率和消费总量均高于其他年龄段。在一项持续的文化消费市场调查中发现,当代青年人最为热衷的是文化时尚和科技类产品。比如,16岁~35岁的青年消费者,在电脑、手机游戏、数字视听产品、在线书刊、付费下载、网站积分产品等产品,以及电影、演艺、K歌、参观游览文化设施和展会等休闲娱乐项目方面的花费,远高于其他年龄段[4]。当代青年人热衷于休闲娱乐和展现自我,秉持个性与时尚的生活理念,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的新兴文化产品,完全契合了青年群体的文化消费理念和行为习惯,社会文化消费诉求和主要形式从大众化、基本型转向个性化、享受型,并且具有明显的多样化趋势。
适应和满足文化消费的变化,不仅需要改善文化产品质量,还需要更新传统文化产业的产品与服务内容,推动产业自身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文化企业作为产业主体,生产经营内容的转型升级是企业战略的重心。
(三)传统文化企业优势地位的丧失
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起步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动,占据产业和市场主导地位的国有文化企业大都转制于原来的文化事业单位。但随着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国有文化企业的优势地位开始动摇,即使是一些起步较早的民营文化企业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新兴市场主体的冲击。
电影产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和发展速度较快的文化产业领域,票房收入由2011年的131亿元跃升到2015年的440亿元,比2014年增长 48.7%。从2015年度票房排行榜来看,占据前几位的国产电影《捉妖记》《港囧》《鬼吹灯之寻龙诀》《夏洛特烦恼》《煎饼侠》都是由民营企业作为主要出品方,其中就包括真乐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心麻花影业有限公司、搜狐视频等电影产业新军。艺恩咨询发布的《2014—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显示,电影发行数量最多的是五大民营企业,其中,光线影业和万达影视发行影片数量最多,国有文化企业不再占据主导地位,而较早进入电影产业的民营企业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也表现不佳。如图1所示。
图1 中国五大民营企业发行各票房区间影片数量及平均票房
从电影院线来看,过去由国有企业牢牢掌控的电影放映权的地位已经动摇,万达院线的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成为格局中的“一超”;国有企业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年总票房在20亿~30亿元之间,构成第二梯队;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亿~20亿元之间,其中就包括了横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这样迅速崛起的民营企业。如图2所示。
图2 中国电影院线三大梯队划分
在电影产业之外的其他文化产业领域,传统文化企业受到新兴文化企业冲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市场竞争格局,进一步推动了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也为更多充满活力的企业参与文化产业发展而创造了机遇。
技术革命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爆发性增长期,新技术推动社会生产力由量变到生产方式出现质变;第二个阶段是协调期,慢慢形成适应新技术的新的经济社会形态。目前,“互联网+”这一轮技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变革仍然处于爆发性增长期,这个时期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变,不仅仅体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也包括了产业自身的适应性调整,“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与特征。
(一)“互联网+”生产经营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迭代,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企业决策关注的重心转向非物质生产效率和经营绩效的提升,客户价值、私人订制、粉丝经济、共享经济等概念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既是新兴商业生态系统的真实写照,也描摹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变革的图景。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文化产业的核心资源要素,文化产业领域最具成长性的企业大都跻身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行业[5]。2004年,我国与互联网相关的文化信息服务的增加值是51.05亿元,2008 年增加到192.66亿元,截止2013年末已经达到1 941.12 亿元[6],增长超过10倍。互联网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日益明显,贡献也逐渐增加,同时也揭示了新兴文化产业所具有的鲜明的互联网特征。
“互联网+”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不仅限于将传统产业的内容搬到互联网平台上,更多的作用在于将从业者的思维引入互联网世界,以进行相关的生产经营管理决策。文化产品是精神和物质生产高度融合的结果,互联网技术作为一种生产载体和工具,可以在不改变文化资源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完整甚至更优化的呈现,将资源转化为更加多样的产品形态。比如,2010年上海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上展出了经过高新技术动态化处理的《清明上河图》,将原本静态的古画生动并完整地呈现在观者眼前。另外,需要重点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使文化遗产获得一种现代发展方式,能够巧妙地融入现代人的意识,进入现代社会生活。比如,北京故宫博物院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了科技手段,将原本只有文化遗产展示和旅游观光功能的古建筑群转化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创意体验中心。互联网与文化的融合,在文化的产业转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能够引领社会资本的渗透与文化产业意识的觉醒[7],有助于提升文化创造力和文化产品的内容创意,推进相关产业的跨界融合,释放产业价值,实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文化产业向新兴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创意的结合,对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方位的改造,推动相关产业形态融合,从而创造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
(二)文化产品内容多样化
文化的本质特征是多样性,文化内容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文化产业需要面对消费者多样化的文化需求,高品质的创新性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是文化企业的生命源泉,文化企业因此才能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文化产品的开发过程具有创意密集型、设计密集型特征,生产过程和劳动关系富有弹性,产品内容的创意、设计及生产人员应该具有较高的自主控制权,这对于那些特色化、专业化的产品开发尤为重要。文化产品并非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文化消费需求不是刚性需求,充满了不确定性,并且具有外部性。任何一家文化企业都不可能生产出满足所有消费需求的文化产品,即使那些在特定时段内能够迎合大众消费需求的生产者,也很难自始至终跟上文化消费需求变化的节奏和趋势。这就要求文化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重点关注能够把握的细分市场甚至是小众市场。在大企业所忽略的市场里往往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这些商业机会和相应市场的开发,既可以获得可观的商业回报,也能够创造社会价值。完整的文化消费市场的培育,需要大企业、政府、民间社团以及众多小微企业的共同创造[8]。能够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的不是产品外显的形式,而是产品的内涵和质量。把握文化消费需求特征,遵循市场规律,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艺术品位、科技含量,致力于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产品开发与生产,是由文化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所决定的。
互联网平台为文化产品的价值创造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而“粉丝”效应则成为企业创造品牌价值的推动力。比如,商品营销可以借助视频媒介,使得企业在视频、电影等内容产品中植入广告元素,并将内容产品与电商平台相结合,在消费者观看视频和电影的同时无意中摄入商品的相关信息,由此形成了“视频+电商”的一种新兴文化产业形态。视频作为创意内容与企业经营策略相结合的一种文化产品形式,未必直接产生经济收益,但其传递的信息以及依附在内容中的相关产品和衍生品是企业真正的盈利点。比如,“开心麻花”根据观众的回馈随时调整剧本,既降低了投资风险,又使得演出可以形成品牌号召力,在获得广泛的公众认知和接受度之后再通过广告增值和相关衍生品开发而获得经济回报。当某部剧目受到市场追捧后,制作方会追加投资,维护已形成的口碑,并形成客户价值累积效应和品牌价值,品牌价值增长的结果是企业投资回报率的显著增长。这种长期品牌经营还会为企业带来社会效益,产品所培养出的是文化消费的特定群体,他们对某个特定对象具有超常的兴趣、爱好和热情,虽然在其他群体眼中,他们的行为是非常规的,但并不与普遍认同的社会伦理规范相抵触。他们是在流行文化和新兴媒体技术主导的时代出现的一种忠诚于特定对象的消费群体——粉丝(Fans)。粉丝消费行为改变了“边际效用递减”的经济规律,具有“边际效用递增”的特征。许多文化供给者惯用的市场推广策略就是将众多消费者培养成为粉丝,利用粉丝的交互影响效应以达到营销目的。在文化产品开发上,另辟蹊径的文化企业能够改变相对于需求者的被动地位,并在新的文化消费市场领域里扮演主导者的角色。
(三)文化企业商业模式创新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方式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组织管理与生产经营不可或缺的中介,商业模式作为刻画企业价值网络和整合资源以实现价值创造及价值获取的因果逻辑的构念,成为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核心逻辑,并且有利于企业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动态环境所带来的威胁,有助于企业发挥运营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以提升企业经营绩效。
互联网与生产经营的融合代表了文化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只要文化企业拥有一套成熟有效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企业价值就会被高估[9]。文化产品绝大多数属于准公共产品,文化企业的价值创造并不局限于商品本身,而是取决于可持续、可增值的商业模式。文化企业所从事的行业不同,所采取的商业模式以及企业发展路径有很大差异,简单复制或模仿不能够保证企业商业模式的成功,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无法回避的课题。比如,在经营理念和成长路径的选择上,民营文化企业就不可能照搬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的由原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的国有文化企业。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需要通过内生动力的激活以应对外部环境的威胁,并把握发展机遇。在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阶段,大型企业的通常做法是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实现规模扩张和市场控制,而中型企业则试图通过合并的方式跻身大型企业行列。虽然缺乏大中型文化企业的资本和竞争优势,但小微文化企业组织惯性低,更容易通过自身的适应性调整以获得细分市场的认同。文化企业商业模式虽然不能够复制,但可以相互借鉴,并结合自身的特性来选择、设计和创新。这既是传统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也奠定了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主基调。
我国许多文化企业由原文化事业单位转制而来,对于市场机制的认知和把握还处于探索期,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也没有完全确立,制度变革与技术变革使文化企业面临不连续变化的外部环境,企业发展能力也亟待完善。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根本目的与核心任务是尽快完成由事业向企业的蜕变,发挥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企业与上下游合作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结构,明确企业定位,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发现和利用新创意、新技术、新的生产经营方式、新的合作者等可以诱发企业创新的因子,融入有利于企业创新的社会网络,实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创新,最大化地激活企业发展潜能。
(一)关注企业发展质量
文化产业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性,文化企业因经营内容而决定其规模,这使得文化企业成长评价不能依赖财务、规模等数量指标,而需要重点关注企业是否明确长期战略目标、形成品牌效应、实现双重效益、拥有核心资源能力四项质量指标。文化企业在创立初期,通常是依据商业机会的发现和把握来组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表现出强烈的随机性和应变性,但随着企业成长过程的演进,企业战略目标和定位逐渐清晰,企业发展方向相对明确和固定,组织管理和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和专注力大幅提升。社会认知和忠实客户群体促使企业品牌价值的形成,这既为企业带来社会效益,又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企业也因此而拥有了核心资源或核心能力。在实践领域,不是所有的小微企业都一定能成长为大型企业,甚至有些特色化的品牌发展更需要企业规模限定在相对范围内才更加有效,但这并不影响企业获取市场认同度和竞争力以及企业价值的实现。因此,文化企业除了关注经济指标之外,更应该关注企业发展质量。
(二)开发特色产品和品牌
文化企业生产经营的产品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为主要目的,拥有特色化产品和企业品牌,对资源优势不足但机制相对灵活的小微文化企业成长尤为重要。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就是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在产品内容、功能、形式及附加值等方面与同行企业实现差异化竞争,寻求从“红海”跨入“蓝海”的特色化发展路径。另外,提供特色化服务也是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文化企业应根据不同产品类型所对应的细分市场和消费群体特征,量身定制具有明确目标指向性的服务营销策略,将互联网平台、品牌授权、销售代理、个性化定制、特许经营等市场开发方式与特色文化产品生产相结合,开发专业化的产品营销和销售渠道,通过社会网络的建构,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覆盖范围,巩固企业的市场地位,逐步形成特色化的企业品牌。
(三)升级领导力
领导力作为企业重要的资源和能力,对企业经营业绩以及对外合作的成功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升级领导力能够帮助企业影响客户和战略合作伙伴以及周围与之相关的环境,既是企业成长的内部驱动因素,也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内容[10]。文化企业创立初期的商业机会发现,以及由此而进行的组织设计、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配置这些商业模式建构所需的企业内部要素组合,都是由领导者主导。领导者的认知、态度、经验、社会关系、学习能力等个体因素,决定了成长期的企业明确市场定位和目标客户、配置企业内部资源、建构和维护社会网络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开发客户价值的过程。文化企业的组织规模和经营业务相对简单,领导者的高度集权有利于提高决策速度和企业内部成员共识的快速达成,实现内部资源的集约化,提高组织管理效率。但是,领导者个体决策会为企业带来风险,领导者和企业关注自身能力的升级,才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改善[11]。在实践领域,成长性弱的文化企业,领导者不能在企业成长过程中获得领导力升级,对企业成长形成了抑制作用。文化企业的领导者对企业战略选择和社会网络关系建构具有主导作用,是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并且对企业发展的其他要素具有统御作用。
(四)创造客户价值
商业模式是企业发现、满足、创造客户价值,以此来配置企业内外部资源的商业化组织过程及确立规则的方式。客户是以从产品或服务中所获得的核心利益来定义价值,以自己获得的满足感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12]。企业能够比其他竞争者创造更高的客户价值,才会造就忠诚的客户,从而赢得竞争优势。文化企业商业模式的建构是以发现和满足目标客户需求为基础,目的是为客户提供相对于竞争对手具有更高性价比、更快响应速度的产品与服务。文化企业通过把握商业机会来谋取生存和成长机会,但企业成长空间的打开需要获得忠实客户的响应。设法接近客户并形成交互关系,按照客户需求和喜好开发产品及服务,在满足并创造客户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收益,是企业提升经营绩效的关键点。企业绩效要素都与之相关,尤其是市场、客户、渠道、品牌四个核心要素。市场和客户是客户价值发现的来源,是客户价值挖掘的对象,也是实现客户价值的目标。渠道作为商品从生产企业流转到消费者手上的一整套相互依存的组织,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途径。忠诚的客户有强烈的主动意愿成为产品口碑营销的渠道[13]。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更需要让客户参与生产和价值创造,让企业与客户共创和分享价值[14]。成长性强的文化企业注重与“粉丝”的关系维护,借助客户资源拓展口碑营销渠道,是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实现共同开发的方式。客户价值是创建企业品牌的关键因素,文化企业通过客户价值创建并累积企业品牌,品牌通过文化属性和文化理念等向客户传递来创造企业价值。因此,文化企业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与客户价值相适配。
(五)建立企业联盟
企业本质上是组合、平衡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权利配置诉求,并因此缔结各种契约的结果[15]。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企业之间关系并不仅限于竞争,而是更加关注资源能力的互补与共享。比如,阿里巴巴投资了光线传媒和华谊兄弟,而华谊兄弟又与腾讯建立了合作关系,企业之间的关系网络纵横交织,结成了多种形式的企业联盟。文化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使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趋于完整。外部资源整合、社会网络建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是类属于企业外部的商业模式构成要素,是三个不同层次的要素,前两个要素有助于企业生存状态的改善,但并不能显著提高企业发展效率,与战略合作伙伴建构并维护高质量的关系是商业模式和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文化企业与战略合作者之间的关系是以资源能力的互补及价值共享为前提,目的是弥补企业资源和能力的短板,通过拓宽信息来源帮助企业发现和把握新趋势、新资源、新市场,通过伙伴关系网络来提高业务量和经营能力。企业与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质量决定商业模式价值创造的成果[16]。文化企业能够与战略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取决于企业初创期实现的商业绩效,尤其是市场、客户、品牌这三项核心要素,企业逐渐积累的市场认知度、客户资源、品牌效应是战略合作伙伴判断企业的主要标尺,也是维持长期合作关系的重要保障。
(六)融入商业生态系统
德鲁克和圣吉的对话中认为,企业是一个不同目的、信念、性格、习惯的人聚合的社群,不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组织和文化生态系统;而在企业外部,则是一个更广大、更丰富的生态圈[17]。在生态世界里,各群落之间相互博弈又相互依存,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非线性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这使得单一群落、组织或个体的意愿和努力几乎不可能脱离生态系统而达成目标。生态系统内在的秩序和规律,推动着群落、组织或个体的不断进化。商业生态系统是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以共同的价值创造与分享为纽带,以共同进化为目标,所组成的一种彼此关联、交互影响、动态协同的复杂的适应性系统[18]。文化企业融入相应的商业生态系统,并能立足于相对稳固的生态位,才有可能避免具有市场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对生存空间的不断挤压,进而得到持续成长并发展壮大的机会。Christensen认为,颠覆现有产业格局的一定是来自边缘地带的产品[19]。文化企业更关注市场分工的边缘地带,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特色化的品牌效应,是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拓展市场空间,提高成长效率的有效路径。文化产业是内涵丰富、门类众多的产业形式,分工和模块化使产业形成多层次的复合价值链条,导致产业系统内部构成元素的复杂化[20]。因此,文化产业的特点更加契合商业生态系统的特征,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绩效目标是融入商业生态系统。
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突破了福特制追求大规模生产与成本控制的传统模式,也有别于奢侈品行业所惯用的高成本个性化定制,而是在多样化产品生产和成本控制之间寻求一种有效的平衡。转型升级后的文化企业更加依赖于创意元素和技术要素的融合,以及符合文化企业特征的管理与经营理念。企业之间比拼的不是资金、规模、传统,文化资源占有的多寡也不是评判企业的标准,大规模集团化发展更不是文化企业惟一的战略选择。能够调动、整合、利用企业内外部资源,与利益相关各方建构动态平衡的社会网络关系,在商业生态系统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并与多元化的主体和谐共生,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创造社会价值,并因此而获得企业价值,是文化企业转型升级的意义所在。这既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文化产业繁荣的重要标志。
[1] 雒树刚.在二〇一五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年会高峰论坛上的讲话[N].中国文化报,2016-01-01(01).
[2] Digital Content Report 2013: Global Shift Driven by Dramatic Growth of Apps[R].Beijing:IHS Technology&APP Annie,2014.
[3] 韩海燕.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问题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2(6):93-98.
[4] 张振鹏.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四个核心命题[J].学术论坛,2016(1):140-144.
[5] 祁述裕,孙博.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亟需完成七个转变[J].探索与争鸣,2014(4):67-71.
[6] 高书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主要特征[J].经济与管理,2015(3):5-16.
[7] 张曾芳,张龙平.论文化产业及其运作规律[J].中国社会科学,2002(2):98-106.
[8] Prahalad C K.The Fortune at the Bottom of the Pyramid[M].Philadelphia:Wharton School Publishing,2004:6-7.
[9] 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科会科学版,2015(4):7-11.
[10] 许正.构建中国企业的转型模式[J].管理学报,2010(11):1632-1636.
[11] 董保宝.风险需要平衡吗:新企业风险承担与绩效倒U型关系及创业能力的中介作用[J].管理世界,2014(1):120-131.
[12] Kotler P.Marketing Management[M].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11:99.
[13] 姜凌,周庭锐,王成璋.奢侈品牌消费中参照群体影响研究[J].管理科学,2009(5):81-91.
[14] 罗珉,李亮宇.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创新:价值创造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5(1):95-107.
[15] 魏炜,朱武祥,林桂平.基于利益相关者交易结构的商业模式理论[J].管理世界,2012(12):125-131.
[16] 刘刚.基于利益相关者关系质量改进的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5(3):34-40.
[17] Drucker P F,Senge P M.Leading in a Time of Change: What It Will Take to Lead Tomorrow[M].New York: Jossey-Bass,2001:78-79.
[18] 辛杰.企业生态系统社会责任互动:内涵、治理、内化 与实现[J].经济管理,2015(8):189-199.
[19] Christensen C M.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ies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M].Bost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2013:201.
[20] 张艳辉.创意产业的融合功能研究:共生演化视角[J].社会科学,2015(5):51-58.
[责任编辑:吴晓珉]
An Analysis of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nterprises
ZHANG Zhen-peng1, WANG Ling2
(1. Business School, University of Jinan, Jinan 250002, China; 2. CPC Party Committee, Shandong 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s, Jinan 250002, China)
With the mod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the idea update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the loss of superior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enterpris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industries face the transformation into the newly emerging cultural industries. The “Internet +” mode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diversities of cultural products and innovation of business model requir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of cultural enterprises to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develop the special products and brands, upgrade the leadership, create the customer values, establish the enterprise alliance and integrate into the business ecosystem.
cultural enterpris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customer value; enterprise alliance; business ecosystem
2016-05-2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GL164);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5CGLJ32;16BCXJ01);济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B1608)
张振鹏(1973-),男,山东青岛人,济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文化产业研究。
G 124
A
1004-1710(2017)02-009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