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惠
[摘要] 目的 针对全程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这一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患者,其中一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该组为对照组;另外一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该组为观察组,最后针对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使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使患者的认知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并且大力推广。
[关键词] 糖尿病;全程健康教育;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63-02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在临床中并不少见,该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三多一少[1],因为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糖症状大部分是由于胰腺胰岛素分泌患者出现缺陷或者胰腺功能出现损伤所导致,因此,糖尿病属于慢性终身性疾病。如今,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方式和饮食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2]。该文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相应的全程健康教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这一期间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序列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30例为男性患者,20例为女性患者,患者的年龄51~68岁,平均年龄(63.0±1.5)岁;在观察组患者中,25例为男性患者,25例为女性患者,患者年龄52~69岁,平均年龄(62.3±1.8)岁。以上两组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2.1 健康教育体系建立 首先应建立健康教育中心,配备专业的医师和护理人员,同时配备专业的营养师和心理咨询师。使科室人员合理分工,建立一套良好的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其中包括建立糖尿病教育中心,组成成员主要包括科室主任和医师以及科室的护士长和主管护士组成,科室主任统筹管理教育事务,负责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主管医生主要负责指导治疗,解答疑难问题以及组织教育活动等工作,科室护士长主要负责分配和指导教育事务,主管护士主要负责对患者自身保健和护理进行指导,严密监测血糖、尿糖以及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1.2.2 门诊健康教育 门诊教育应对患者基本情况的了解加以重视,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详细的询问,详细的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运动情况、饮食情况、生活习惯以及自我保健意识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随后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档案,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讲解。
1.2.3 住院健康教育 当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应为患者提供专门的健康教育手册,使患者通过对手册的阅读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进行有效了解。同时,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对患者进行较为全面的系统健康教育,其中主要包括一对一式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专栏,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生活、心理指导以及血脂、肝肾功能测定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使患者能够深入的对糖尿病进行了解,提升自身的保健意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将胰岛素的注射方法以及血糖监测方法和监测的重要性告知患者。
1.2.4 饮食教育 (1)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总热量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患者的体重进行维持,使其保持在理想体重。(2)嘱患者应保证膳食的平衡,食物具有多样化的特点,使营养全面,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3)嘱患者保持机体矿物质以及维生素等的正常充足摄入。(4)嘱患者多食用高膳食纤维,从而延缓食物在肠道吸收的时间,使餐后血糖的上升速度得到延缓,同时可以将水分进行充分的吸收,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5)嘱患者减少盐的摄入,推荐患者每日食盐的摄入量<6 g。(6)嘱患者应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订餐,患者每次进餐的时间应准确。(7)最后护理人员还需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保证1 500~2 000 mL。(8)告知患者不宜食用糖制甜食、富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脂、富含胆固醇的肝、肾、脑等内脏类食物。
1.2.5 出院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详细的告知患者,同时护理人员应将相关的教育处方发放给患者,要标明复诊时间,联系方式以及需要坚持健康行为。同时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并且为患者开通电话咨询,嘱患者保持健康生活状态。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标准
针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1.3.1 血糖指标改善情况的评价 对患者首次治疗后4个月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水平进行随访观察,其中,患者的空腹血糖指标在4.4~6.1 mmol/L即可判定为控制血糖指标良好,血糖在6.1~7.0 mmol/L时可判定为一般,超过7.0 mmol/L即可判定为空腹血糖较差。当患者餐后血糖在4.8~8.0 mmol/L之间,即可判定为餐后血糖良好,餐后血糖值在8.0~10.0 mmol/L之间即可判定为餐后血糖控制一般,当患者的血糖值超过10.0 mmol/L即可判定為餐后血糖控制较差。
1.3.2 患者知识知晓情况评价 采用密西根中文版糖尿病知识测试量表了解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该量表主要分为23分,其中得分超过20分即可判定为良好,得分在15~20分之间可判定为一般,得分低于15即可判定为差。知晓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3.3 患者自我管理评价 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Deborah)对其进行评价,该量表的主要内容包括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和血糖测试以及足部护理。每项各5分,总分为30分。当患者的得分超过28分即可判定为良好,得分在21~28分之间可判定为一般,得分低于21即可判定为差。自我管理能力优良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3.4 患者满意度对比 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发放给每位患者,最后回收进行统计,该研究发放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满意度的评价主要分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分别行t检验和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和餐后血糖控制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在满意度的对比中,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在以上各项指标对比中,两组进行健康教育前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方法为综合性治疗,其中主要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血糖监测[3],以上几种方法又被称之为治疗糖尿病的“五驾马车”。全程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化的健康教育[4],从患者确诊后首次治疗即开始健康教育,同时建立相应的健康教育小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可以灵活多样的对患者进行教育。针对糖尿病患者给予全程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的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使患者对自身疾病能够充分了解,增强其自我管理意识。因此,该方法值得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静.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69-2171.
[2] 刘春英.糖尿病護理管理中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应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5,5(12):91-92.
[3] 吕敏清,刘竹芬.全程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12):431-432.
[4] 尹丽芬.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4,34(10):58-59.
(收稿日期:2016-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