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说翻译中的阐释差异性
——以克莱恩《新娘来到黄天镇》的三种汉译为例

2017-04-13 16:05柴鲜彭治民
商洛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语境文本文化

柴鲜,彭治民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论小说翻译中的阐释差异性
——以克莱恩《新娘来到黄天镇》的三种汉译为例

柴鲜,彭治民

(商洛学院人文学院,陕西商洛726000)

文学作品是社会文化的承载媒介,跨文化的小说翻译就是对源语文化语境的理解和阐释。以美国十九世纪末期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新娘来到黄天镇》三个汉译译文为例,从小说表层的叙事结构、深层的源语境文化与隐含在表层下的作家个性等三个方面,展示出不同译本在小说叙事表层、文本深层结构、作者角色等方面呈现出的差异性,以此揭示小说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文化阐释的重要性。

小说翻译;文化阐释;叙事;历史语境;作家风格

文学作品是人类精神与心灵活动的反映和创造,是用不同语言符号所承载的人类文化结晶。所以,文学翻译是一个发现与自我发现的过程,散文文体的小说翻译成为文学翻译的基础之一。尼采认为,人类的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翻译,即是一种内在体验状态的变形和转换,让其显露出来[1]252。因此,不同语言的文学文本,其内在本身具有人类文化的某种共性,尤其是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形式之一的小说文本,储存并传递着特定社会的文化价值。因此,文学翻译活动是人类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手段。中国译学界认为,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2]249。

当然,这是对文学翻译活动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的描述,在文学文本翻译实践中,不同文学文体的翻译具有不同的特点。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1945—)讨论不同文学文体的翻译时,指出诗歌比小说占据更高的地位,人们通常以为小说的结构比诗歌简单而更容易翻译,对于诗歌翻译的方法论多于散文翻译,忽略了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小说作品结构[3]110。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1945—1996)认为“译者的意识形态”和“在译文形成的时代接受文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诗学”这两个因素从根本上决定一部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否被翻译成功表现[4]176。由于译者个体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时代的译者,由于自身的文化修养、生活经历、审美眼光不同,面对同一源语文学作品,也不可能得到完全相同的译文。因此,对相同作品的不同目的语文本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文学文本的文化交际功能看,会发现叙事类小说文本翻译通过三个层面来实现文化阐释内涵的转换。以美国十九世纪末期作家斯蒂芬·克莱恩的短篇小说《新娘来到黄天镇》的三个汉译译文为例,从表层的叙事结构、深层的源语境文化与隐含在表层下的作家角色等三个方面,揭示小说文本在翻译过程中对源文本文化阐释的重要性。

一、文本表层的叙事解读

从翻译实践的普遍规律来看,人们认同“译者首先在源语中阅读和翻译,然后,通过进一步的破译过程,才将文本译成目标语”[4]191,作为译者的读者,对源文本的阅读,第一印象是整个作品叙事结构的呈现。源文本《新娘来到黄天镇》呈现给读者的是快慢交叠、动静相间的两条叙事线索交织并行的拱顶结构,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背景,这种非线性的时空平行虚构叙事手法是吸引读者对其进行深入解读的诱因。

首先,在源文本中,叙事情节是两条线索同时发生,构成这两条线索的是分别乘坐火车旅行回家的新婚夫妇波特(Jack Potter)和平静安宁的西部小镇上醉汉斯科瑞奇·威尔森(Scratchy Wilson)的一天活动,两条线索中的人物动作行为都较多,但生活的节奏却因境况的不同而一快一慢。同时,快节奏的波特夫妇线索和慢节奏的醉汉线索中,人物心情都处于一种诱因不同的兴奋、激动的情绪状态,两组人物动作的汇合形成源文本结构的拱顶。此外,人物活动的背景空间布置不同,但两者的行为是在同一故事发生的时间内进行的,作者叙述时间的先后形成两组人物活动的交替切换画面,为整个文本形成一种二十世纪初期电影叙事手法的蒙太奇风格。也就是说,非线性编辑的平行叙事,故事发生时间是在不同场景里等时的,形成快慢不同的叙述节奏是由人物自身行为动作的速度决定。

其次,源文本的叙述视角经过多次转换,在整个故事进行的过程里,全知视角与半知视角多次通过聚焦者的视角进行转换,其次,还有在人物与动物之间的视角转换,使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不断。源文本分为四节,第一节叙述波特夫妇火车旅行,第二节叙述黄天镇上醉汉的活动,第三节是对醉汉行为的一个特写,也是故事的转折与即将到来的高潮铺垫。第四节是两组人物的意外碰面,即故事的高潮,但不是两组人物各自想象中应该出现的高潮。在第一节的叙述中,以全知的视角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用火车上旅客的“眼睛”和乘务员的视角看波特夫妇的外貌与言行举止,同时,作者又隐藏在人物之后看火车上的环境,这种“看”里既有人物的心情又有作者自身的意识。比如,在车厢内环境的描写之后评述道,“To the minds of the pair,their surroundings reflected the glory of their marriage thatmorninginSanAntonio.Thiswasthe environment of their new estate,and the man's face in particular beamed with an elation that made him appear ridiculous to the negro porter.”②有的译本翻译为“在这对新人心中,周围的一切都反映了那个早晨他们在圣安东尼奥结为连理的荣耀。这里是体现他们人生新阶段的环境。尤其是新郎的脸上闪耀着一股得意洋洋的神情,这在那位黑人列车员的眼中显得有点滑稽可笑。”[5]307其实,在这段话里,源文本进行了两次视角的转换,如果不能对全文的叙事结构有比较准确的理解,充分体会作者叙述视角的转换,尤其是在接下来的叙述里,作者用了较多模糊的人称代词,如:he(3次),they(2次),them(2次)等,这些人称代词转化为对应的译语,需要对上下文语境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客观的认识。

相反,有的译者忽略或对整个文本的叙事结构没有严谨而细致的把握,就会轻易将这些人称代词转化成错误的对应语,甚至将这种交替叙事的拱形结构误译为直线型的叙事。比如,第二节开头对故事时间的理解,源文本为“The California express on the Southern Railway was due at Yellow Sky in twenty-one minutes”,有人译为“南方铁路上的加利福尼亚快车在黄天镇应当停二十一分钟”③,而实际上,第二节的开头是为了对应第一节的叙述中正在火车上旅行并即将到站的第一组人物活动,形成一种快慢相间的叙事节奏,笔者拟译为“南美铁路公司运营的‘加利福尼亚’号快车再过二十一分钟,就要到达黄天镇站了”,这样就能把第一节末尾已经发生在到站之后的时间向后退回二十一分钟,和第一节第一组人物出现的故事发生时间呈并行交替状态,再现作家个人的叙事风格。

杨义认为西方理论家从语言学角度看叙事,所以有语法、语式及时态这样的概念,而一旦转化为汉语的表达方式,要表现源文本的叙事风格,除了语法、句法层面的转化,还要尽可能地在译语中反映源文本的叙事结构模式。西方叙事长于倒叙,关注具体时空,而中国叙事长于预言性叙事,关注的是大时空[6]30。由于中西方叙事方式的差异,在处理《新娘来到黄天镇》的叙事结构翻译时,采取异化翻译的策略就能比较忠实地展现源文本的叙事特色。

二、从语境中传递深层的文化意识

尤金·奈达(Eugene A.Nida,1914—2011)认为所有语言的功能性结构至少有百分之九十都是相似的,各种语言的共通性远远超过它们之间的分歧[7]78。他认为一种语言必然反映某个社会文化的特定层面,这些可能表现在对话的表达方式上和无意识或有意识的词汇、句式选择。《新娘来到黄天镇》的源文本中有几个翻译的难点,包括上文提到使用许多指示不明确的人称代词,从语境来看,这种故意造成的表达歧义在下文中有两处比较明显的暗示。这两个难点出现在第一节开始叙述第一组人物行为时,具体如下:

难点之一,“This individual at times surveyed them from afar with an amused and superior grin.On other occasions he bullied them with skill in ways that did not make it exactly plain to them that they were being bullied.He subtly used all the manners of the most unconquerable kind of snobbery.He oppressed them,but of this oppression they had small knowledge,and they speedily forgot that infrequently a number of travelers covered them with stares of derisive enjoyment.Historically there was supposed to be something infinitely humorous in their situation”,如前一部分论述中提到的,这些人称代词的转化成为翻译的难点,到底指哪一个“他”或“他们”。

难点之二,“The pair fell to the lot of a waiter who happened to feel pleasure in steering them through their meal.He viewed them with the manner of a fatherly pilot,his countenance radiant with benevolence.The patronage,entwined with the ordinary deference,was not plain to them.And yet,as they returned to their coach,they showed in their faces a sense of escape”,这段话里同样的困难也是如何用比较明确的译语来转化这些人称代词。联系上下文,比较这两段话,会发现一个相同的问题,即:涉事者主要指黑人乘务员、波特夫妇和不确定的某位占据叙述视角的旅客。伴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第一组线索人物面临即将转换的活动场景时,作者分别做了两次暗示,第一次是准备下车前,“Presently the porter came and announced the proximity of Potter's home.He held a brush in his hand and,with all his airy superiority gone,he brushed Potter's new clothes as the latter slowly turned this way and that way”,这段话明确地描述行为双方的社会地位,即:作为服务对象的波特和担任服务的黑人乘务员。接下来,作者以第三者的叙述者眼光对下车后的乘务员做了一个评价性的表述,“Behind them the porter stood chuckling fatuously”,慎丹丹译本将此句译为“身后的列车员站在那里咯咯地傻笑”[5]310。

回到作品创作的历史语境,19世纪的美国文学与大众生活密切联系,很难以内战为标志性的绝对分裂,而将这一时期的文学流派用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对立来诠释当时美国文坛的主流。多种文学流派相互交叠,有其各自产生的文化环境和社会背景。毫无疑问,内战所围绕的种族体制对文学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克莱恩的文学创作具有地方主义的色彩,关注大众生活的现实层面。当时社会的主流观点以杜波伊斯(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1868-1963)的名言“20世纪的问题就是种族分界线的问题”[8]297为代表。在1996年,美国社会的分界线存在于奴隶与自由人之间,而在1896年,分界线则划分在白种人与黑种人之间,就是说奴隶可以变为自由人,但黑人决不能变成白人[8]296。然而,随着战后经济文化的复苏,阶层问题逐渐代替了种族问题,“种族主义对白人与黑人之间差异的警觉以平等主义敌视阶层差异的面目出现”[8]307。沃尔特·本恩·迈克尔斯认为克莱恩在作品中有意提醒读者作为看客的身份,同时强调一种作为观看者所隐藏的力量,而这种有意识的透过文字背后的表达所揭示的正是作者对大众生活的关注。联系这样的时代背景,再来阅读源文本中的两处暗示,就能理解这两处作者创作中有意增加的难点,对于目的语文化语境中的读者来说,这些人称代词意指模糊,增加了阅读和理解的歧义性,但源语文化背景的读者,就具有很明确的现实主义指向。因此,在目的语的翻译中,必须将这些人称代词转化为相应的具体人物,变模糊为明确,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在译语中阐释源语文本中的文化内涵。如第一处难点,某译本译为:

“这人时常从远处打量着他们,脸上挂着开心而骄傲的笑容。有的时候,他也欺负他们一下,但是巧妙得不让他们觉察出他的盛气凌人。他狡猾地使出一切势利招数,而且还万无一失。他压迫着他们,但是对方却毫无感觉。偶尔,有不少旅客用嘲弄和嬉笑的眼神凝视着他们,可这一幕很快就被他们遗忘了。如果考虑一下他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他们的处境应该是携带了极其幽默的色彩”[5]307-308。上述译文比较忠实地保留源文本的叙述特点,但在汉语文化语境里,对缺少源语文化语境的知识的读者,不免会造成某种阅读的困惑,如果将这些“他”和“他们”做比较明晰化的策略处理,译为:

“有时,就是这位乘务员带着一抹被逗乐的傲慢神色,咧嘴笑着远远瞅着那对夫妇。有时,他还会作弄他们,不过,他所用的手段不能使正在受到戏弄的夫妇清楚意识到他们正受的侮辱。他带着一种难以克制的势利心态,巧妙地玩弄着各种各样的姿势,使他们感到烦恼,但他们并不能完全意识到这样的骚扰。而且,他们很快就忘记了那几位带着嘲讽取乐的神情常常盯着他们看的旅客。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这也可以看作是对他们境况的无限讽刺吧”④。

同样,第二处难点可以译为:

“这对夫妇觉得,在那么多的服务员里,那个能陪侍他们吃完午餐的服务员应该觉得荣幸。他用慈爱如父的眼光观察着男服务员们,那容光焕发的脸上满是仁爱之情。这种光顾,带着通常应有的尊重,对黑人们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夫妻俩回到车厢时,他们的脸上流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神色。”这样的翻译处理,就能呼应文本中第一处的暗示,“这位列车员手里拿着一把刷子,那副盛气凌人的架势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给波特刷起了新装,任由对方慢慢地转来转去”[5]310。将列车员和波特,黑人与白人之间的种族身份,底层的黑人服务员和中产阶层的白人警官之间的社会阶层差异,用比较确切的人称指示客观明晰地解释,读者就能透过文字表面而窥见源语文化的背景信息,也能更好地传达克莱恩创作的时代主题。

三、字面之下的作者角色

文艺学翻译谱系认为,翻译是一种文学艺术,而翻译的再现也是一种再创造[1]180。这种再创造是译者对源文本艺术特色与作家风格的目的语转化的媒介转换创造,包含译者本身对源文本的认识和理解,也包括对作家整体创作艺术风格的把握,是使用另一种语言媒介对这种理解的转换和传达。沃尔夫冈·凯塞尔(Wolfgang Kayser)认为从一个作家所使用的词汇、比喻和形象,以及句法、节奏、叙述的态度等风格的观察,就能辨别出作品的时代、潮流及作家本人[9]。但是,如何在目的语的语境中传达出一个作家的风格,首先要求对源文本中作家风格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并用目的语文化中相似的表达模式尽最大可能地用比较形象化的手段传达出来。每一种风格的含义是一种翻译和解读,风格传递一种状态,是通过符号传递一种情绪,所以,风格是人类最富有个性的表达形式[1]252。现实主义文学关注视觉,克莱恩的作品被其同时代的作家比喻成“摄影作品”,而且,他青年时代所受的印象主义绘画流派影响也表现在创作中,其自身作为记者的职业也影响到他的文字表达方式。总体来看,现实主义的视觉关注中,带有青春叛逆而渴望突出其个体性创作的浪漫主义色彩。

克莱恩的传记作家及评论家贝里曼(John Berryman,1914—1972)说“克莱恩是个印象派作家,他描写事物的方法,不单只描绘该物给人的印象,同时也据实描述”[10]114。从作家的词汇选择上,他善于使用各种色彩词汇去勾勒带有印象主义风格的现实生活场景。在《新娘来到黄天镇》里,每个事件发生的场景都有大量色彩词汇,全文具有明显色彩含义的词汇有三十多个,比如,从车窗一瞥里闪过的是绿色的草地(greengrass),暗绿色的牧豆树和仙人掌(dull-hued spaces of mesquite and cactus),嫩绿的树林(woods of light and tender trees),紫色迷雾般的斜坡(a long purple slope)。第一次坐火车旅行的新娘注视到的是饰有小图案花纹的海绿色(the sea-green figured velvet)、亮铜色(the shining brass)、银色(silver)的车厢,在她眼里的车外原野是泛着油层般的亮黑色(as darkly brilliant as the surface of a pool of oil)、青铜色(bronze)、橄榄绿色和银灰色(in olive and silver)。沙街上的草皮在酷阳下是鲜亮的绿色(some vivid green grass-plots),长满牧豆树的平原是梅子色的(a great plum-colored plain of mesquite)。主人公的脸是红色,手是砖红色(brick-colored hands),黑色的衣服(new black clothes),新娘却是蓝色的天鹅绒裙子(a dress of blue cashmere),餐车里黑人服务员的白色制服共同构成了一副写实的生活画面。醉汉威尔森身穿栗色的法兰绒衬衫,镶有金边纹饰的红色靴子,泛红光的脸,蓝黑色的左轮手枪(in a maroon-colored flannel shirt;his boots had red tops with gilded imprints;the man's face flamed;a long,heavy,blue-black revolver)。此外,这些色彩词汇的组合和选择中,作者有意识地运用印象主义画派对光线和色彩之间的相互影响,增强故事发生背景的画面感,而且整体色调比较明亮,展现作者对生活的一种认识和态度。

除了这种具有现实主义白描的画面之外,作者还在文本中融入一些建立在故事人物想象中的视觉画面,这些想象的视觉画面充满人物的主观期望,与事件实际发生的画面形成完全相反的对立,增加事件的喜剧性。整个文本是由一系列充满光、色、声、影的连续性立体画面构成,比如在第三节的醉汉人物活动特写画面“At sight of the dog,the man paused and raised his revolver humorously.At sight of the man,the dog sprang up and walked diagonally away,with a sullen head,and growling.The man yelled,and the dog broke into a gallop.As it was about to enter an alley,there was a loud noise,a whistling,and something spat the ground directly before it.Thedogscreamed,and,wheelinginterror,galloped headlong in a new direction.Again there was a noise,a whistling,and sand was kicked viciously before it.Fear-stricken,the dog turned and flurried like an animal in a pen.The man stood laughing,his weapons at his hips”。作者使用各种拟声词和比喻,生动刻画出醉酒后失去理智的醉汉与酒馆前无辜的狗之间的争斗。读者是从文本外的视角去看,而酒馆老板和偶然逗留在酒馆中的旅行推销员的听觉,以及放大的醉汉和狗彼此之间的视角,某译本就恰如其分地将这些词汇转化成为汉语中的象声词,如“‘嗖’的一下”或“‘砰’的一声”。

这些具有电影叙事特点的特写镜头,使用很多动物性的比喻来勾勒醉汉的动作,如“He walkedwiththecreepingmovementofthe midnight cat”,直译为“像一只午夜的猫一样悄悄移动”。当然,克莱恩小说的地方主义色彩不仅反映在故事发生的背景选择上,还表现在具有地方口语特色的人物对话。作品中的人物对话简洁,主要通过非言语的声音与不同的体态语言展现人物性格。声音具有空间的穿透力和时间的短暂性,源文本里呈现三种不同声音的话语,“人的话语,动物狂吼,机械射击声,正是现实世界人性、兽性、社会暴力的三种对应存在”[11]72,这些声音话语的转变隐含着源文本的故事背景里,人物日常生活的有序——混乱——正常生活的回归,也是故事人物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整个故事发生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将长篇叙事结构糅合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中,从西部小镇上的生活琐事折射当时大众生活的多个文化焦点。

作品的目的不是让读者看到色彩或者文字,而是作品本身[8]287。作品的表现手法、描绘形象、叙述特点、选材视角及词汇选择等形成作家个人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这种抽象的风格特征通过这些具体的句式、叙述节奏、语篇结构呈现,只有在对作家风格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之后,才能在目的语的转换中,用接近于作家的语气、时态、句式传达出作家的艺术表达特点。比如,在源文本的最后一句描写“His feet made funnel-shaped tracks in the heavy sand”,不同的译者分别译为:

(1)“他的双脚踩在厚厚的沙地上,留下了漏斗形状的轨迹”[5]318。

(2)“他的脚在多沙的地面上留下了漏斗形的脚印”③。

(3)“在他身后,厚厚的黄沙上留下一串漏斗形的脚印”。

结合整个源文本的艺术表达风格,对醉汉清醒后离开波特家门口的场景描写,具有电影叙事中结束时拉长镜头的定格画面感,而视角应该是来自波特的眼睛,因此,在翻译时要抓住这种画面叙事的特色,传达出一种缓慢流动的叙事节奏,这样更能符合源文本的语言表达特色,揭示出作者个人的创作风格。

其实,小说文本作为一种散文形式的文学作品体式,在实践翻译中,或许较少受诗歌翻译中韵律、节奏及抽象意象的表达限制,但要处理好整个语篇前后一致的语言表达风格,将源文本中较为模糊多义的文化内涵用目的语境中相应的语言风格表达出来,和诗歌翻译一样,要达到较为理想的译语文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诗歌的章节结构,相对而言没有小说文本那么复杂,从某种角度来说,诗歌是通过简短的文字传达一种言外之意,更多要读者投入,进行不断的解读和阐释,而小说文本通过具体的人物及故事结构更关注的是现实时空中的大众生活。在两种语言的转换中,需要首先作为读者的译者投入更为广阔的时空背景,去了解和把握文本中隐含的文化内涵,比如:作者的思想,作者对读者的期望,作者与人物的视角,这是多种思想价值观念的表达与交流。所以,小说文本的翻译中应该更加重视其文化内涵的解读与阐释。

文化内涵是小说文本的内容层面,但作家风格属于小说文本的形式,作为译者应该努力将形式和内容融合在一起,比较忠实地传达出作品及作家的整体风格。格鲁斯曼(Edith Grossman,1936-)认为译者的忠实不是指词汇的对应而是针对语境,即,源文本作者的语气、意图和话语层次的暗示与共鸣。她认为好的翻译之所以好,是因为它们忠实于这种语境意义,而不需要忠实于词语或句法[12]70-71。其实,小说文本翻译中,是与他者面对面的交锋,是一个发现他者和自我发现的过程,而文学作品通常隐含了微妙的文化和美学意义,如果坚持一种字面上的翻译或者直译,文学作品将无法翻译[13]62。从《新娘来到黄天镇》的三个版本的译文比较中,如果要忠实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作家风格,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53-)的异化翻译(foreignization)和归化翻译(domestication)策略就只能以服从文学翻译实践的需要为取舍标准。总之,从文化阐释的角度来看小说文本的翻译,内容和形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译者只有在对内容所隐含的文化内涵进行客观真实的理解,对形式的整体创作风格有较为全面的把握,才能做到形神兼备,对源语文化进行忠实客观的转换和阐释,再现源文本作者的表达风格和创作个性。

注释:

①本文中所采用汉译版本为慎丹丹所译,该短篇附在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第306页到318页(慎丹丹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此外,在本文的阐述中,进行比较对照的是两位作者的自译,附于论文后面。在本文的分析中,并不涉及译文的标准,只是就不同译文在目的语境中产生的文化差异进行阐释。

②文中所引英文来自The Bride Comes to Yellow Sky,by Stephen Crane,from An Approach to Fiction,edited Lin Chen,published in 2004 by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Shanghai,5-17.

③此处所引作为比较的第二个汉译译文,来自博客网站,署名为罗金佑翻译,且称之为罗金佑译本,具体见网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ec62a0102etpe.html.

④作者自译。

[1]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180.

[2]王克非,许钧,穆雷.翻译学概论[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9.

[3]BASSNETT S.Translation Studies[M].Third ed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10.

[4]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斯蒂芬·克莱恩.红色英勇勋章[M].慎丹丹,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306-318.

[6]杨义.中国叙事学的文化阐释[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27-35.

[7]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萨克文·伯科维奇.剑桥美国文学史:第三卷[C].蔡坚,张占军,鲁勤,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9]沃尔夫冈·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M].陈铨,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10]美国小说评论集[M].田维新,译.香港:美国驻华大使馆新闻文化处出版,1985.

[11]柴鲜.《新娘来到黄天镇》的叙事艺术[J].文学教育.2009(6):70-72.

[12]EDITH GROSSMAN.Why Translation Matters[M].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2010.

[13]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6.

(责任编辑:李继高)

On Difference of Interpretation in Fiction Translation——A Case Study of Three Chinese Versions of the Bride Comes to Yellow Sky

CHAI Xian,PENG Zhi-min
(School of Humanities,Shangluo University,Shangluo726000,Shaanxi)

How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for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the source language are the foundations of fiction translation because literary works always contain some special aspects of social culture.As to the example of three Chinese translations to The Bride Comes to Yellow Sky written by Stephen Crane in America at the end of 19th century,it proposes that how to achieve the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source tex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ng the fictional text by three dimensions such as narrative structure,the source context and the writer's personal style,and so on.The paper shows the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versions in the narrative surface of the fiction,the deep structure of the text,the role of the author in order to reveal the importance of the text of the fi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of the source text culture.

fiction translation;cultural interpretation;narrative;historical context;writer's style

I206.7

:A

:1674-0033(2017)03-0056-06

10.13440/j.slxy.1674-0033.2017.03.013

2016-12-14

商洛学院科研基金项目(13SKY021)

柴鲜,女,陕西汉中人,博士,讲师

猜你喜欢
语境文本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谁远谁近?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