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山,杨青春
(1.国防大学政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8;2.西安通信学院《西安通信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106)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逻辑
王海山1,2,杨青春1
(1.国防大学政法学院,陕西西安710068;2.西安通信学院《西安通信学院学报》编辑部,陕西西安710106)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逻辑蕴含着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思维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治国理政奋斗目标的民族复兴论是逻辑起点,治国理政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时代主题论是逻辑主题,治国理政发展指导思想的发展理念论是逻辑枢纽,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四个全面论是逻辑核,治国理政总体布局的五位一体论是逻辑展,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军兴军论是在军事领域的逻辑延伸,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合作共赢论是在外交领域的逻辑拓展。
习近平;治国理政;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复兴
实践是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唯一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发展是遇到的新问题、新要求进行了科学的回答,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又指导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成了严密的实践逻辑。分析研究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实践逻辑,揭示其中蕴含的实践与理论之间的思维规律,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把握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要义,而且有助于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进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治国理政首先必须提出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统领全局、引领未来的宏伟奋斗目标。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清晰勾画出民族复兴大业的宏伟前景。
对治国理政奋斗目标的回答形成了“民族复兴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梦的本质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国家富强主要是指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民族振兴主要是指通过自身的不断发展和强大带动和改变世界,使中华民族再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民幸福主要是指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的热切期盼,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共同心愿。中国梦是国家梦想、民族梦想和个人梦想的融合,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中国人民的夙愿,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和期盼。中国梦是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的有机统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始终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1]10。
“民族复兴论”确立了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成为激励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开辟未来的精神旗帜,成为我国走向未来的行动纲领。中国梦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不懈追求的宏伟愿景,构成了治国理政思想的起始范畴,是所有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出发点。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践逻辑的起点。
如何把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不懈地进行艰辛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2]27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经过90多年的探索实践,成功开创、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答了这个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事实雄辩地证明,要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大精神,说一千道一万,归结为一点,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8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成为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时代主题。
对治国理政道路、理论、制度的回答形成了“时代主题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有机统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十八大以来,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时代主题,习近平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等诸多方面,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时代主题论”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发展全过程,规定和统领治国理政思想其他组成部分,所有治国理政思想都是以这个主题为核心而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践逻辑的主题。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治国理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发展,通过什么样的发展路径来强国富民,发展状况和水平如何,是检验治国理政成败得失的首要标准。发展是受一定理念支配的,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实践。发展理念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直接关系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1]127。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理念集合,共同构成治国理政的发展指导思想。
对治国理政发展指导思想的回答形成了“发展理念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创新发展针对科技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强、体制机制改革不够等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是为了实现发展动力转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协调发展针对区域、城乡、经济和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不协调的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为了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平衡发展,在发展中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绿色发展针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突出矛盾,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确保生态安全,必须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道路。开放发展针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还不够强等突出矛盾,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是为了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在发展中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完善对外开放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共享发展针对分配不公和收入差距、城乡区域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等突出矛盾,注重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在发展中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理念论”把极为丰富的发展指导思想浓缩在五个概念之中,是治国理政发展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和凝炼升华,抓住了当前制约我国发展的症结和要害,开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和对策。“发展理念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承接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开启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联结各个组成部分的中心环节。如同劳动价值理论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枢纽一样,“发展理念论”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践逻辑的枢纽。
为实现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解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必须运用系统思维从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设计,确立治国理政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和主攻目标,形成治国理政的总方略。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国之道和理政之要,经过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的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提出和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对治国理政战略布局的回答形成了“四个全面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习近平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确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路径,锻造我们事业更加坚强的领导核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动力系统,是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手段和根本途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实现战略目标的保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是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实现战略目标的控制系统。
“四个全面论”是对习近平治国理政经验的科学总结及对治国理政方略的系统整合、集成创新和理论概括,集中反映了习近平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和治国理政方略的创新升华。“四个全面论”作为顶层设计,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践逻辑的核心。
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战略布局之后,还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组成部分的战略地位及其主要内容进行具体的筹划和安排,为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的要求。十八大进一步明确规划了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物质基础,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对治国理政总体布局的回答形成了“五位一体论”,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证,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经济建设就是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因此,要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政治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化建设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建设就是要不断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只有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五位一体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了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了五个领域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路线图和任务书。“五位一体论”是在五个建设领域的具体部署,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实践逻辑在各个建设领域的展开。
如何为治国理政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治国理政思想必须回答的军事课题。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统揽全局、运筹帷幄,立足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构建了以强军目标为核心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
对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回答形成了“强军兴军论”,其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强军目标要始终坚持以政治建军为立军之本。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3]54。习近平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筑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实现强军目标要深入推进改革强军战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实现强军目标要以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为基本方略。必须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着力构建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军事法治实施体系、军事法治监督体系、军事法治保障体系。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创造性回答了新形势下为什么要强军、怎样强军等重大问题,明确了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阐明了军队建设的战略指导思想和原则,为党的军事理论宝库谱写了崭新篇章。
“强军兴军论”指引全军官兵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指引我军全方位抢占世界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以强大战斗力跻身于世界一流军队之列。“强军兴军论”谱写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军事篇”,是其实践逻辑在国防和军事领域的延伸。
如何为治国理政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实现中国和平发展,与世界各国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治国理政思想必须回答的外交课题。习近平积极主动运筹外交全局,谋划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宏伟蓝图,在融合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回答形成了“合作共赢论”,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将致力于同世界各国一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按照亲、诚、惠、容理念推进周边外交。秉承这一思想,我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向世界展示中国风范、中国诚意、中国气派。
“合作共赢论”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智慧,闪耀着与时俱进的思想光芒,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成为指导中国外交的强大思想武器。“合作共赢论”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外交篇”,是其实践逻辑在外交领域的拓展。
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七个方面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在对实践问题的回答中形成和发展成为了一个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在这个理论体系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治国理政的奋斗目标,起着根本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治国理政的时代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居于思想体系的统帅地位;“五大发展理念”是治国理政的发展指导思想,指引了民族复兴的发展路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根本制度体制机制保障;“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治国理政的具体部署,奠定了民族复兴的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精神力量;国防和军队建设为治国理政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为治国理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总之,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体系完整、有机统一的整体,同时也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必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更加完善。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Z].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习主席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读本[Z].2016年版.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彭治民)
On Practical Logic of Xi Jinping's Governing Theory
WANG Hai-shan,YANG Qing-chun
(1.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Institute,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Xi'an 710068,Shaanxi;2.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Xi'an Communication Academy,Xi'an Communication Academy,Xi'an 710106,Shaanxi)
The practical logic of Xi Jinping's theory of governing the country contains the law of thinking between practice and theory,which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governing goal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ory is the logical starting point;the theme of governing road,theory and system theory is a logical topic;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he guiding ideology is the logical hub;the Four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layout is the core logic of governance;the Five in One theory is the logical expansion;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defense and the army is the logic extension in the field of military;the win-win theory of building new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s logic development in the diplomatic field.
Xi Jinping;governance;practical logic;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national rejuvenation
D61
:A
:1674-0033(2017)03-0001-04
10.13440/j.slxy.1674-0033.2017.03.001
2017-04-16
王海山,男,陕西渭滨人,博士研究生,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