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资源环境下英语专业新型写作模式探究

2017-04-13 15:59:54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络资源英语专业习作

李 莉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沈阳 辽宁 110034)

网络资源环境下英语专业新型写作模式探究

李 莉

(沈阳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 沈阳 辽宁 110034)

应当正确认识英语专业写作课程的地位与作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于英语专业写作课程中,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深入地利用网络资源意味着写作素材搜集的网络化,习作批改的网络及时性,常见句法、语法纠错数据分析的客观性,以及佳作赏析的网络共时性。不断培养学生们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断发掘网络化资源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从而形成适应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网络资源;英语写作;模式探究

英语写作能力在外语教学所强调的四大技能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准确、得体的书面语表达往往会给语言运用者增色不少,同时又直接影响英、汉翻译的效果,故而各大高校对英语写作课程都十分重视,尤其是各个英语专业中的写作课程,不约而同地成为了教研热议的重要内容。与此同时,随着通讯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资源信息的日益丰富,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们不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能否将网络资源运用到日常的写作教学中,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资源、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

一、概念的界定

英语专业写作课旨在通过大量的范例研究和写作实践,帮助学生们解决在实际阅读各种实用文体时遇到的各种困难,培养英语公文写作能力,掌握各种写作技巧,提高书面交际能力。

网络资源是指利用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传播和网络软件管理的信息资源,它具有科学性、客观性、独特性和新颖性的特点。因此,若能行之有效地将其运用于日常教学,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所谓模式,即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它强调的是形式上的规律,而非实质上的规律。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总结出规律。本文所指“写作模式”就是将各式各样的写作过程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形成一种值得借鉴、推广的新型写作方法。

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写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是英语专业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能否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及词汇组句成段;能否了解段落布局的基本方法;能否熟练篇章写作技巧及文体;能否掌握各种信函写作特点;能否了解英语论文写作要求;能否掌握基本修辞方法等等,都是我们在写作课中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然而,从实际教学效果和学生们的习作中笔者发现,上述任务的完成效果还有待提高,学生对书面语言运用的灵活度还不令人十分满意,英语写作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首先,随着应试心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学生认为写作课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和作用了,只要背诵一些经典句型、范例文章,完全可以忽视老师在课堂上的讲授,甚至有些老师也倾向于这种看法。这就使得写作课堂的教学流于形式,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一方面,短时间内学生写作成绩没有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学生们对那些“耳熟能详”的写作理论实际应用时又是一头雾水。久而久之,对于英语写作课的期待值大大降低。

其次,大量空洞、乏味、无感召力的学生习作出现。纵观各类考试的写作评分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写作格式、文章观点、语法结构、选词用词等等都是评价文章好坏的依据。那些只看重写作格式却忽视观点表达及写作内容的文章是经不起推敲的,就连学生自己在阅读时也有味如嚼蜡、过目即忘的感觉。那些无病呻吟、口号式呐喊的句子中,唯独不见作者想要表达的个人观点或提出的具体建议。而即使有观点表达也无力证明,仅是词汇的堆积。

第三,每当遇到论题,学生们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就是有话不敢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学生们知识储备不足,不知道应该从什么角度对题目进行分析,无主题句、无支撑句、论点重复等错误在学生习作中频频出现;二是学生们试图表达观点时,准确、规范的用词又成了巨大的障碍,汉语式英语(Chglish)的错误就随之出现了。如果对于存于心中的观点在表达时都异常困难的话,那么又如何实现汉英翻译时的准确性、对等性呢?

因此,无论是从文章的形式还是到文章的内容,英语专业写作课程都不应有丝毫的懈怠。而重中之重,则是提高习作批改的效率,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讲解;深挖课下资源,让课上写作理论学习与课下写作实践和反复修改紧密结合;扩大学生视野,增加知识储备,将最新、最热的话题引入课堂,让学习水平的进步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并行于课堂教学中。那么,英语专业的学生们如何提高英语写作课程的学习动机?如何深入思考论题的现实意义及社会意义、学会思考与思辨?如何提升语言表述的得体、准确性?事实上,积极、全面地解答这些问题,都离不开网络资源的运用。因此,我们所关注的问题又演变成为如何将有限的课堂时间与丰富的网络资源相结合?如何将易懂难精的写作理论与鲜活的网络素材相融合?如何将形式固定的小组互助式学习活动与灵活、高效的共时网络互动相配合?每一个问题似乎都迫在眉睫。

三、网络资源环境下写作课程的具体实施

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日渐增多,但如何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对高校英语写作模式进行探究的研究还为数不多。因此,本文旨在发掘网络化资源的优势,将其运用到写作教学中去,从而形成适应时代特点、适合学生知识水平发展的新型教学模式。

首先,不断加强多媒体资源在课程中的应用,以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及有效信息检索渠道,不断强化网络资源与学习素材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不断发挥网络资源的共时性和时效性,让学生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畅的认知路径。诚然,目前网络资源中不免掺杂了一些错误、虚假的信息,如何去伪存真、善辨良莠其实也是着力培养学生们思辨、决断能力的一种手段。

其次,在对网络资源的积极作用有了强烈认同之后,教师应明确写作任务、预设写作内容,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思考论题、搜集例证。事实上,这个阶段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所思考问题的深度和纬度也不尽相同。教师若能带着这些发现走进课堂,那么此时讲授的理论则是生动、实用的,学生也不会觉得教师在照本宣科、在不断重复那些本已知晓但从不曾精彩使用的写作技巧、句式修辞或者佳句美词。

接下来,就是学生真实习作的过程了。这是整个写作实践中最重要的一步,但随着网络资源的渗透和应用,也决定了它绝非最后一步。习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将个人观点与句式、词汇完美结合的过程。见解是否独到、词语是否精准、语法是否无误,每一项都在影响着成文的质量。此时,一份详细且富有逻辑性的“检查清单”(writing checklist) 会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阐述观点。这里不妨以议论文为例,学生可遵循清单逐项核对顺利完成写作任务:1. 开头是否吸引读者,使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名词、形容词凝练背景材料;2. 文章论点是否清晰再现,使用正式用语或句子结构直抒胸臆;3. 段首主题句是否明确,使用具体词语 (specific words) 界定内涵而非广义概念用词 (general words);4. 段落衔接是否自然,实现文章内容表达的延续性和代表性;5. 结尾是否重申论点,点明文章的写作意义和价值;6. 句式结构、词汇是否多样,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将有形文字与律动思绪完美结合。而学生则可以因时因地自由完成写作任务,不必拘泥于某一个固定的时间或地点。

人们对从错误经验中获得的认知印象往往更为深刻,所以习作批改是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日渐兴起的英语写作网络平台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批改的效率。一方面,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完全可以实现低级写作错误的自行纠正或小组纠错,例如拼写、词汇搭配、语法结构等等;另一方面,教师则有机会腾出更多的精力完成篇章结构、内容深度的改正和点拨。这样就使得学生从形式到内容、从结构到用词都能生动地习得写作理论和技巧。

这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在不断加深正确、规范写作模式的过程中,学生内化各种不同的写作方法,“想要表达”或者“有话要说”成为学习的初始动力。无论是“综合性学习动机”还是“工具性学习动机”,一旦被良性激发之后,“如何表达”便成为影响写作教学质量的主要问题。此时,回归教材,寻找写作原则和方法势必成为学习的主要目标。

当我们完成了同网络资源的结合、网络素材的融合、共时性网络平台的配合之后,专业英语的新型写作模式也就得以生动再现。让学生们在写作前对写作内容有指标,写作中对写作标准有效标,写作后对未来的写作能力有目标,那么通过讲授、监控、修改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实现的无缝对接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在对写作课程的重要性有了全面、正确的认识后,追求完美写作效果的愿望便日益增强。而我们知道,写作过程是调动所有已有知识进行信息输出的终极阶段,是将个人的丰富知识储备经过缜密思维后游刃有余地进行表达的过程。所以,若想将充分的知识供给、鲜明的观点、生动的例证、严密的逻辑结构变成学生们的写作优势,那么就离不开及时、丰富、便利的网络资源。

利用网络资源探究英语专业新型写作模式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们在正确认识英语写作课程地位和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新知、扩大视野,使得写作课的内容充实、饱满、有吸引力,而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中则变得更加有思想、有内涵。在不断完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们敏锐的洞察力及判断力,从而培养出新一代有思辨精神、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型人才。

[1]France Belanger. Dianne H. Jordan. 远程学习的评估与实施[M]. 北京: 北京轻工业出版社, 2003: 69.

[2]洪春梅. 网络化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9 (12): 39-40.

[3]蒋乡慧,蒋道凤.网络多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英语自主学子的资源与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5(9):33-34.

[4]尤众喜. 基于校园网的虚拟学习社区中的教学策略研究[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 (21): 71-74.

(责任编辑:孙建华)

Research on the New Writing Model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 in English Major

LI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China)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status and function of writing competence in English Major 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efficiency with the help of network resource. Making use of network resource comprehensively and thoroughly means deep searching the writing material on the Internet, concurrent correcting students' compositions through network software, objective analysis of students' writing errors, convenient appreciation of the well-organized essays with clear expression. To foster students' advanced and efficient learning and writing habits constantly, to tap the deep network resource for the benefit of writing competence vigorously, to research a new teaching model to fit the times and cater for the students' needs consequently will be the major concerns of the article.

network resource; English writing; model research

2016-11-04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研究”(W2013149)

李莉(1975- ),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师范教育。

G642.0

A

1671-4385(2017)02-0041-03

猜你喜欢
网络资源英语专业习作
“产出导向法”在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资源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高职高专非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之探索
谈网络资源在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习作展示
网络资源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运用
对等网络资源搜索模型研究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探索与思考
英语专业口译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