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角度构建高职体育健美操教学模式

2017-04-13 12:26:10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7年3期
关键词:五位一体技能院校

从“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角度构建高职体育健美操教学模式

蔡晶晶

高职院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既要对其作为高等学校健美操教育的一般功能予以体现,又要体现出其职业教育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基于“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的健美操教学需要具备运动参与普及、体质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健全人格培养以及专业发展服务五项功能,这些功能的实现可以从营造开放式课堂氛围、建立多样化教学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改变考核模式等环节入手。

“五位一体”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

前言

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项目,健美操对音乐、舞蹈、体操、武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充分融合。本文试图以“五位一体”目标为视角,即运动参与、体质健康、技能掌握、人格健全与专业发展,对高职院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模式进行具体分析。

“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的定位

1.运动参与

健美操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参与度,对于学生来说,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虽然取得的效果会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等目标的实现。参与的广泛度是健美操运动所强调的重点内容之一,较之一般性质的高等学校来说,高职院校学制较短,学生真正学习的时间只有2.25个学期,其余时间需要在校外实习,因而,学校会向其分配较多的课堂教学与实训时间,课余活动时间相对较少。在此种情形下,让学生广泛参与到健美操活动中是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2.体质健康

体质的增强与健康的增进是体育课程以及健美操课程最为重要的性质。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数量庞大,在毕业之后,他们会长期身处于艰苦且复杂的工作环境中,健康的体魄以及良好的体育习惯有利于其对事业重任的担任,有利于“一线”岗位责任的承担。因此,怎样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并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来说十分重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体育健美操教学。但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质健康促进目标定位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予以重点把握。

3.技能掌握

在学校健美操课程教学中,健美操技能的掌握是其主要任务之一,亦是健美操教学五个目标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对健美操课程以身体锻炼为主的基本特征予以体现。健美操技能的掌握水平不仅会对学生参与健美操运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产生影响,还会推动其体质与人格健全目标、专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一定意义上讲,健美操技能的掌握是其他目标实现的载体。在高职院校,学生会进行最后阶段的体育锻炼与健美操学习,这对于学生健美操专项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有些学生在中小学并未接受过健美操教育,高职院校可以为其提供场所,进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观念。

4.人格健全

只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而忽视其人格养成的职业院校教育会对毕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产生极大制约。知识的掌握相对容易,其实现大多依靠记忆,智力层次活动比较低;人格的养成则极为复杂,具备健全人格的学生需要在丰富知识的同时对自身的健康体魄、广泛兴趣、良好教养以及高尚情操进行培养。健美操教育能够在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优秀人格,并在传授学生一技之长的同时注重其文化素养、职业精神以及技术技能的提升,锻炼其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具体讲,高职院校应通过健美操运动以及相关比赛提高学生认识自我、处理人际关系、勇于面对挫折以及适应环境的各种能力,树立其吃苦耐劳与顽强拼搏的优秀团队作风。

5.专业发展

对于高职院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来说,专业发展服务不仅是一种特殊目标定位,还是其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点,有利于其“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成为高职体育健美操教学不同于中小学及大学教学目标的一个鲜明特征。健美操教学以高职院校特色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并对“立交桥”式的选项教学模式进行引用,在开展健美操项目时与学生的专业发展相配合,不仅实现了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还能提高其专业体能,推动其职业生涯向可持续发展迈进,进而向社会输送能够得到用人单位青睐的高素质与高技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将健美操这一教学形式特殊的学科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高职体育健美操教学模式构建的策略

1.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营造开放式与参与式课堂氛围

学生的自学与创新能力应体现在高职院校教学中的每一门课程中,健美操课程的贯穿应尤为充分。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师大多只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动作与技巧,而并不会对其课后练习进行督促,学生往往缺乏健美操学习的动力与目标。因此,健美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最大限度的调动,通过教学环节的简洁化,转变单纯的讲解为教师学生互动式学习。课堂上,教师应尽其所能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并对各项规律进行总结,进而提高其自学与创新能力,在相互协作的过程中逐步对自身予以完善。

2.完善教学内容,建立多样化教学方法

发现、自学与掌握是教学方法的三种基本形式。发现方法多用于思维价值较高的课程教学中,用于对学生的探求精神进行培养;自学方法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方法更为注重反馈与评价作用。作为一种具有舞蹈色彩的运动,健美操可以对学生优雅的心灵以及顽强的生命力予以体现。高职院校在设置健美操公共课程时,可以有选择性地突出“立交桥”式教学特征,增加一定的健美操等级班与形式班等,具体讲,等级班可划分为初级班、中级班与高级班,形式班可分为拉丁舞班、街舞班与搏击班,赋予练习形式一定的时代色彩。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改革层面属于一种创新与发展,通常,教学方法的不同能够对不同层次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应,在选择健美操教学方法之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心理与生理变化予以结合,高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在丰富教学形式的同时更大限度地使学生融入到健美操学习与锻炼之中,充分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3.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生身心素质培养

“以学生为本”是健美操教学所必须坚持的一项方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予以突出,贯彻并落实《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同时结合高职院校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针对性的健美操教学目标,力求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理念,使之适应将来的职业需要。针对现有高职院校健美操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应采取以下措施予以弥补:第一,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设置不同的课程。健美操课程的设置不能盲目,应与学生的专业相适应,在对职业岗位所需的实践环节予以体现的同时,体现复合岗位的实践内容形式,突出实践的可操作性。第二,课程的设置需要与社会相统一。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培养的目标,在具体的健美操课程设计中,应突出与社会的统一性。

4.改变考核模式,优化学生学习评价

教学模式与考核评价的有机结合是教学模式的一个新的突破点。在健美操教学中,为了对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及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更为优质的反映,应重点考虑并选择双向考核作为高职院校体育健美操教学的主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其对健美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应作为健美操考核与成绩评定的主要标准。在考核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要进行重点突出,以此来采取各项措施引导其提高自主学习、创新以及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的能力,进而为终身体育观念的树立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结语

作为一项综合性教学,高职院校的健美操教学应在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的基础上对与时俱进原则予以遵循,通过摸索与发现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完善,规范考核方法与评价体系,并将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广泛参与意识充分调动起来,提升其综合能力与素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促进高职院校体育健美操教学更好开展下去。

[1]史立峰:《从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策略》,《山东体育科技》2016年第3期,第79-82页。

[2]罗小玲:《株洲市高职院校公共体育健美操选项课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学位论文,吉首大学,2013。

[3]杨奕:《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健美操教学模式的创新》,《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第33期,第52-54页。

[4]于素梅:《从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的策略》,《体育学刊》2014年第4期,第93-97页。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

猜你喜欢
五位一体技能院校
高级技能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拼技能,享丰收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5:40:11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教育与职业(2014年4期)2014-01-19 09:08:24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