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合榜样教育的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与应用

2017-04-13 08:39余应坤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榜样思政传统

余应坤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安徽 六安 237158)

传统文化融合榜样教育的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与应用

余应坤

(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安徽 六安 237158)

思政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的融合能够大大提升我国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面对我国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重视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在教学中的应用,加快我国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利用。

传统文化;榜样教育;思政课程;开发

0.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较低,人才培养和教学质量亟待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针对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重视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中来,提升高校思政教学质量,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传统文化是我国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我国对外交流的重要标志。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为当代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高校思政课程开发和应用的重要资源[1]。

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对外发展的名片,在国家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堂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传统文化在下一代的手上继续发扬下去。

1.1 帮助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中有明确的个人目标和志向的人数寥寥无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生活枯燥无味,得过且过,不仅忘记了学习的初衷,而且不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传统文化的融入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指明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2 帮助大学生养成诚实守信的优秀品德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品德的塑造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优秀品德,能够为学生职业品德的塑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应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在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榜样教育在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道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高校思政教育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在道德教育中,榜样教育又发挥重要作用。榜样教育的实行能够促进高校思想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导向作用

高校思政教学过程中,一些先进的人物事迹和道德品质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学习榜样的良好品德,将榜样作为奋斗的动力和源泉,从而使榜样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的鲜明特色。在榜样导向作用的带领下,能够在高校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成长指明方向。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承担着国家经济、政治、教育发展的重任,在成长中必须始终围绕党的教育方针,并将此作为奋斗终生的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充分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奋斗目标,沿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前进,帮助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发展观[3]。

2.2 协调作用

具有先进事迹的集体或个人,能够以其自身的优秀品德,在高校矛盾的解决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其自身影响力与公信力,维护高校的公正、公平。这是高校教职人员所不能替代的。近年来我国校园暴力事件频发,这些问题的背后说明了了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高校思政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效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别,很多学生并未重视思政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并且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存在诸多不足。通过利用榜样教育的协调作用,能够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开阔个人胸怀,使学生能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面对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矛盾。

2.3 整合作用

先进的榜样能够用自身优秀品德和行为上影响身边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增强学生的凝聚力。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的进步,受不同思维和文化的影响,学生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日渐突出。并且由于大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其行为和价值取向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偏差。通过榜样教育的整合作用,能够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举止,进行自我激励,推动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融合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榜样教育以具体的事件和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两者尽管有所区别,但是从总体上来讲,都能够推动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我国传统文化大多以远古英雄人物和虚拟神话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学生。例如愚公移山的故事将愚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传扬出来,引导后代养成优秀的个人品质[4]。但是,愚公的事迹尽管具有鲜明的特色,但是在空间上距离太远,教学效果不会十分显著。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的结合,能够以身边人物的亲身经历近距离的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教学效果更好。通过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的融合,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大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幅上升。

其次,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的融合能够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得趣味性,增强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长期以来,学生对高校思政课程的兴趣不大,很多学生在思政课程上玩手机、睡觉、看其他课程教学资料,真正学习思政课程的学生寥寥无几。归根究底是由于高校思政课程趣味性不强,吸引力不高,枯燥无味。这种情况的出现与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仅难以吸引学习学习的兴趣,而且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的融合,能够增强高校思政课堂的趣味性,用实际案例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升高校思政课堂的教学质量。

4.高校思政课程开发的现状

通过对不同高校思政课程进行研究,能够发现,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4.1 课程资源分散

现今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课程资源过度分散,课程安排不够紧凑,课本章节学习连贯性不强。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高校思政课程资源分散现象的出现,而资源的过度分散又容易造成高校思政教学内容边缘化严重,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充分重视,不能充分理解思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4.2 缺乏专题内容

课程资源的分散使得高校思政课程安排上出现诸多问题,课堂内容的专题性不强。在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体制的问题,教师难以围绕问题的中心进行拓展讲解,专题内容的缺乏使得高校思政教育学习知识点不够全面,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课堂效果也难以提高。

4.3 教学内容重复

当今我国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内容重复性较强,思政学习本身就缺乏趣味性,再加上教学内容的重复,学生的厌学情绪将大大增长,不仅不利于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现象,最终导致学生丧失思政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高校思政课程教学中要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现象的发生。

5.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针对我国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高校要采取相关策略,转变教学思路,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将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融合在该校思政教学过程中来,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一批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5]。

5.1 改善高校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愉悦师生的心情,而且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校园环境,而且包括高校的教学资源和师资配备,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政教学的课堂效率将得到较大提高。高校管理人员根据建设规划,改善高校的教学环境,并且将具有教育意义的人物、建筑等融入到高校建设中来,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要完善高校的师资配备,加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5.2 将传统文化与榜样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体系

在高校思政教学中,可以将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融入其中,增强思政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思政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常常使学生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的融入能够有效改变高校思政教学的现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思政教学内容逻辑性较强,部分内容较难理解,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的内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而且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更好的掌握思政学习的要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6]。

5.3 开展制度化管理

高校规章制度的制定实质上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体现,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够有效管理学生的行为,保障高校思政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制定的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制度等,积极融合了高校思政教学的相关内容,这些制度的确立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通过这种方式,高校思政教学工作将得以顺利开展。

5.4 通过课外活动开发高校思政课程

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进行,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进行开发。高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空闲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政活动,将高校思政教育的原则融入其中,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吸引广大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作为活动的策划者,要制定相应的活动主题,将其与符合活动的思政教育原则相结合,通过开展一些趣味游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到思政教学得相关内容,提升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帮助其掌握思政课程的内容,推进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

5.5 通过互联网媒体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思政教学的方式和手段日益增多,传媒技术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可以充分利用传媒的优势,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和广泛性,扩大高校思政教学的覆盖面,并适时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讨论,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思政问题的谈论中来,使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提高高校思政课程的影响力。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推动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和应用,而且能够在校园中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推动高校思政教育的发展[7]。

高校思政课程的开发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不但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能够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高校思政课程开发中,要充分重视传统文化和榜样教育的重要作用,将其与思政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1]袁凌杰.传统文化视域下的高校思政类课程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7:91-92.

[2]帅永平.高校德育视野下对榜样教育的解读与构建[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07:53-56.

[3]庄秋琴.传统文化在民办高校思政理论课中的价值应用[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41-143.

[4]杨春梅.榜样教育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2,32:307-308.

[5]张海涛,王丽梅.谈榜样激励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153.

[6]杨波.榜样激励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大家,2012,14:237-238.

[7]张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榜样教育的实效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4.

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27(2017)-06-0098-02

省质量工程教研项目“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开发与应用研究——以省示范性高职为例”(项目编号为2015jyxm495)、“基于输出理论的翻转课堂在ESP课程教学中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为2015jyxm498)、2016年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为SK2016A0902)及2015年安徽省教育厅委托研究重点项目“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问题研究”(项目编号为SK2015A823)阶段性成果。

余应坤(1981—),女,汉族,安徽六安人,法学硕士,六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榜样思政传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