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 彬, 张子昂,徐东辉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009
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以安徽省霍山县为例
房 彬, 张子昂,徐东辉
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230009
加快革命老区全面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保障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现实需要。基于安徽省霍山县的调查发现,影响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有“生大病、受大灾、上大学”,传统观念的制约等。加快革命老区精准脱贫,要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资源,积极发展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发挥当地基层干部的作用,培养老区人民树立现代观念。
革命老区;精准脱贫;自然条件;产业扶贫;旅游扶贫
革命老区人民为我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绝不能忘记老区人民。对此,习近平曾经指出:“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1]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在安徽金寨县考察时进一步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2]这些讲话深刻说明了革命老区脱贫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围绕革命老区脱贫,学术界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展开:一是阐释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并论述这一思想对革命老区脱贫的指导意义[3];二是总结近年来国家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政策举措,并就今后一段时期加快革命老区脱贫提出对策[4];三是以某一革命老区为例,分析该地区的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状况,如有学者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5]进行实证分析。笔者认为,保证革命老区按期脱贫,需要明晰影响革命老区脱贫的主要因素。唯有如此,才能对症下药,加快脱贫步伐,使老区贫困人口与全国人民一起同步迈入小康社会。基于此,本文以安徽霍山为例予以分析。首先简要介绍安徽省霍山县基本情况,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剖析霍山县贫因家庭致贫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推进霍山县精准脱贫的对策。
安徽省霍山县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腹地,淮河一级支流淠河上游,县域面积2 043平方公里,人口36.6万,辖16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现代产业园、124个行政村、20个社区,是一个山区县、库区县、革命老区县。霍山县曾为鄂豫皖红色区域中心,在安徽革命史上创下了组织发动全省第一次兵变、组建皖西第一支正规红军、成立安徽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赤化县等“四个第一”,5万多霍山儿女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为治理淮河水患,在霍山县建设佛子岭、磨子潭、白莲崖三大水库,5万多霍山儿女成为库区移民,为新中国建设作出巨大牺牲。2015年,该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7亿元,财政收入19.26亿元,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2 443元、10 328元。1986年,霍山县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2001年又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1年国家级扶贫重点县调整时该县被调出贫困县之列。自2011年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该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贫困人口数、贫困发生率、贫困村数都明显减少。2011-2014年,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6.03万人减少到4.05万人,净减少1.98万人,下降幅度达32.8%,减少近三分之一。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6 023元增加到2014年的9 000元,年均增长12.3%,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该县贫困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虽然如此,该县脱贫攻坚任务仍然较重。根据该县移民和扶贫开发局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15年初,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还有43个、贫困人口有1.58万户4.05万人,贫困发生率还高达15.7%。这些贫困人口增收能力总体不强,多是难啃的“硬骨头”。贫困群体的分布呈“大集中、小分散”特点,集中分布在深山区、库区和沿河低洼区,大多位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生态脆弱地区。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建设资金不足,自身造血功能缺乏,脱贫难度大,完成脱贫目标,任重道远。本文以霍山县为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于2016年8月到霍山县进行实地调查和结构化访谈,探析霍山县贫困家庭致贫的主要因素。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区,地貌特征可以概括为“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交通相对闭塞,地质灾害多发。与同处于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金寨县已拥有高铁站不同,霍山县境内尚无铁路站,县内公路山道较多,曲曲弯弯,汽车行驶速度较慢。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该县地灾点多、面广、规模大,特别是夏天,随着高温天气的到来,洪汛、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成为严重的安全隐患。这些都制约了霍山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调查发现,霍山县贫因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除了较差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外,还有以下几点。
3.1 “生大病,受大灾,上大学”
整体而言,老区人民还处于“奔小康”的征程中,生活温饱有余而富裕不足,积蓄较少,抵抗风险的能力较差,一旦出现意外事故,家庭生活会出现严重困难。访谈中,霍山县东西溪乡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将影响该乡脱贫的主要因素概括为“生大病,受大灾,上大学”。他指出,在东西溪乡,“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贫困户在当地所有贫困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生大病”成为导致该地农民贫困的首要原因,甚至有的农民“因病返贫”。入户调查发现,有的贫困户家中有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重病人,为给病人治病已欠下数目不菲的债务,病人不仅自己不能挣钱,还需要家中其他人专门伺候,大大地影响到家庭收入。另外,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导致当地群众贫困和返贫的重要因素。霍山县位于大别山腹地、淮河支流上游,境内地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洪涝、病虫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频繁。譬如,2016年6月30日,霍山县普降大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截至7月1日17时,全县共有6.5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4 650人,9个乡镇的交通、通讯、电力中断,8个集镇41个村庄受淹,水利、交通、农业、公益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毁坏,共造成经济损失3.2亿元。另外,家中有孩子上大学也是个别农民家庭贫困的一个原因。由于积蓄较少,生活困难,在当地,部分有孩子上大学的农民家庭要靠向亲戚朋友借钱交纳孩子的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部分家中有大学生的农户,因负担孩子大学学费和生活费而重新陷入贫困。
3.2 传统观念的制约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腹地,交通不发达,信息相对闭塞,部分群众头脑中存在的旧观念影响其脱贫致富。主要包括:(1)宿命观念。访谈中,有的农民把家庭的贫困归因于命运,认为这是上天的安排,自己很难改变。当家庭成员出现大病或家庭遭遇重大变故时,有的老年农民甚至认为这是上天的惩罚。(2)保守观念。部分农民观念上还存在保守的一面。当帮扶干部建议当地贫困户如何脱贫时,一些农民表现得缩手缩脚,瞻前顾后,顾虑太多,思想保守,不敢进行新的尝试。(3)“等、靠、要”思想。2015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曾批评了某些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出现的“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等现象。调查发现,霍山县部分贫困人口也有这种思想。有的贫困群众认为,扶贫是政府的事,扶贫应该给他们送钱送物。譬如,调查时拟分发调查问卷给村民填写时,很多农民不配合,不愿意填写,有的农民甚至认为,填写调查问卷、了解情况对他们没用,还不如给他们送钱送物实惠。这些传统观念严重影响到老区人民的脱贫致富。
3.3 人口外流的负面影响
由于农村的落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基于理性考量,会走出农村,进城打工,或者转移到城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趋势。据统计,截至2016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82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69亿人。霍山县同样有很多农民外出打工。以该县与儿街镇为例,全镇总人口3.89万人,流出人口1.75万人,全镇71%的青壮年在外务工。农民外流对革命老区脱贫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外出打工是老区人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能明显增加农民家庭收入,开阔农民视野,帮助农民摆脱贫困;但另一方面,大量农民外流对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也产生负面影响。学者常伟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大规模外出尽管能带来可观的劳务收入,但也使得流出地区实际经济总量低于其可能的潜在总量,导致其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其潜在经济增长率。”[6]从而对流出地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大量农民外出打工,还导致流出地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缺乏优秀人才。基于现代农业视角分析,发展现代农业对于革命老区脱贫、老区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而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需要一定量的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人才,如新型职业农民。但对很多革命老区而言,由于贫困和落后,农村人才培养难度较大,培养农村技能型人才尚且不易,再加上人才外流,导致流出地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失去很多宝贵的人力资源,这必然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进而影响到当地整体脱贫。
鉴于霍山县部分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灾致贫,促进这部分群众摆脱贫困要积极实施社保兜底脱贫政策,对家有重病人的贫困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除此之外,基于霍山县实际情况,推进该县精准脱贫还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4.1 积极推进产业扶贫
霍山县是药材之乡,盛产霍山米斛和断血流、天麻、茯苓、杜仲等名贵中药材;霍山县是茶叶之乡,霍山黄芽与黄山、黄梅戏并称“安徽三黄”;霍山县是毛竹之乡,现有竹园45万亩,为江北毛竹第一大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竹子之乡”;霍山还是蚕桑之乡,现有桑园5万亩,是安徽省十大蚕桑基地县之一。该县已经逐步形成毛竹、茶叶、蚕桑、百合、畜禽、油茶、石斛、中药材、高山蔬菜、水库有机鱼等十大特色产业,建成茶叶种植、石斛仿野生种植、黑毛猪生态养殖、水库有机鱼养殖、灵芝种植、高山蔬菜等农产品基地140多处。全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霍山黄芽、霍山石斛、漫水河百合、霍山灵芝、霍山黄大茶),中国驰名商标4个(霍山黄芽、国雅、丝侬、迎驾),国家著明商标2个(霍山黄芽、霍山石斛),安徽名牌农产品18个,安徽省著名商标15个,形成了安徽省大别山百合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特色龙头企业。霍山县应充分利用当地这些优势和特色推进产业扶贫。
4.1.1 尊重农民意愿,兼顾各方利益
推进产业扶贫过程中,要注重保障贫困群众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产业帮扶项目和帮扶单位的选择,帮扶资金的投向、投量、投资方式等要尊重老区群众的意愿,听取群众的意见,并认真做好动员解释工作,以调动贫困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依据老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各自特点及扶贫作用的大小,制定差异化的产业扶持政策,鼓励和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农户建立产业发展利益连接机制,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发展[7]。
4.1.2 发展电商产业
与传统商务相比,电子商务具有明显的优点。电子商务能够克服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节省生产成本,减少繁琐的中间环节。把电子商务与老区特色产业结合,可以把老区特色产品通过网络渠道快速销售出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帮助老区人民增收,实现脱贫目标。电子商务相当于给老区的脱贫工作插上“互联网+”的翅膀,能够成为振兴革命老区经济发展,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8]。对霍山县而言,可以将“互联网+商务”与扶贫开发工作相对接,大力开展电商扶贫。在贫困村建立村级电商服务点,鼓励打工青年回乡创业;支持贫困户电商创业,贫困户开设网店要给予网络资费补助;培育“互联网+特色农业”品牌,通过电商带动老区人民脱贫。
4.2 大力推进旅游扶贫和生态扶贫
4.2.1 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
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区,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类型齐全,“绿色”自然旅游资源奇秀神秘,“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底蕴深厚。霍山县应当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将大别山生态旅游与红色文化旅游相结合,将本县的旅游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大别山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共同体。当地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进一步做好各景区的统筹开发和管理工作,挖掘红色历史故事,加大旅游商品开发,彰显地方特色。扶持当地旅游企业,鼓励当地农户开办农家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规范引导当地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4.2.2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生态扶贫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霍山县在扶贫开发过程中要坚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推进生态强县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治理环境与改善民生并举,加强贫困村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增强贫困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实施生态移民,加大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等重大生态工程实施力度。引导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舍饲圈养和有机农业,发展生态经济林产业,加大对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生态补偿力度。
4.3 重视发挥老区基层干部的作用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农村基层干部和基层组织对于农村发展至关重要。基层干部是精准扶贫的攻坚力量,一方面,基层干部是精准扶贫政策最基层的执行者,扶贫政策执行如何,与基层干部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基层干部与农民接触较多,对农民情况更为了解,更能够从细微处了解贫困户的困难所在,进而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根据调查,当地农村基层干部能把精准扶贫作为主要任务,积极投身于脱贫第一线,认真做好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并能深入到贫困群众家中,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寻找他们贫困的原因,为贫困户脱贫筹谋划策,甚至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这对霍山贫困群众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4.3.1 加强老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河北阜平考察时指出:“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习近平的讲话凸显出农村基层党支部对于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性。精准扶贫工作对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基层组织要围绕扶贫脱贫开展工作,把那些思想觉悟较高、具有致富能力并愿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人充实到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选派优秀驻村扶贫干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加强对老区基层干部的培训,开阔他们的视野,着力提升基层干部队伍的业务水平,使老区基层干部有热情、有能力、有信心帮助老区群众摆脱贫困。
4.3.2 加强老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完善奖惩机制
老区条件比较艰苦,帮助老区群众脱贫,扶贫干部要有扎根基层、不怕困难的精神。对于当地农村基层干部而言,精准扶贫需要直接接触困难群众,因此老区基层干部必须热爱群众,倾听贫困群众的声音,解答贫困群众的疑惑,帮助贫困群众解决困难。老区基层干部在扶贫过程中会接触到大量扶贫资金,面临很大诱惑,这就要求基层干部加强修养,绝不能触碰党纪国法的红线,坚决反对为自己和亲人谋取私利。把扶贫成效作为考核老区基层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适当提高老区基层干部的待遇,吸引老区能人和农村精英加入到基层干部队伍中来。对于那些踏实工作、尽心履职、受到群众欢迎的扶贫干部要给予支持和奖励,对于那些在扶贫工作中不积极、不负责、群众意见很大的基层干部给予处罚。
4.4 着力培养老区贫困群众的现代观念
鉴于传统观念对老区脱贫的影响,推动老区贫困群众脱贫还需要从思想观念入手,培养老区贫困群众的现代观念。
4.4.1 培养老区贫困群众脱贫的志向和意识
1988年9月,习近平在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针对闽东地区如何脱贫致富,他指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9]扶贫先要扶志,头脑中是否有脱贫的志向和意识,直接影响到老区人民能否摆脱贫困。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培养老区贫困群众的脱贫志向、脱贫信心和决心。通过宣传和示范,使老区人民坚信,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下,依靠老区群众的努力,一定会按期实现脱贫。
4.4.2 培育老区贫困群众的主体意识
第一,强化老区贫困群众的自我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老区贫困群众能认识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既能抓住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依靠扶贫政策和自身努力摆脱贫困,又能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第二,提高老区贫困群众的参与意识。引导老区群众积极关心家乡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参与到扶贫开发事业之中,而不是做一个袖手旁观者或被动接受者。第三,培养老区贫困群众的自主意识。破除老区群众头脑中的依赖思想,摒弃老区群众的“等、靠、要”观念,号召老区贫困群众在外界的帮助和支持下,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脱贫致富。第四,培育创新意识。鼓励老区贫困群众在农业生产中敢于采用新技术,根据家庭实际,谋划脱贫新思路,寻求脱贫新方法,早日摆脱贫困。
影响革命老区精准脱贫的因素比较复杂,本文以安徽省霍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和结构化访谈,剖析了影响霍山县精准脱贫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革命老区贫困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不仅包括区位劣势、较差的自然地理条件等客观因素,还与老区人民的健康状况、观念、人口流动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实施社保兜底工程、培育老区人民现代观念、支持老区流动人口返乡创业对于革命老区脱贫具有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大力推动扶贫工作,连续三年减贫人口千万以上。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 240万人,超额完成减贫1 000万人的全年目标任务。2016年霍山县攻坚克难,脱贫成效显著,全年实现脱贫7 872人,易地扶贫搬迁1 500人。
[1]辛闻.把革命老区发展时刻放在心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侧记[N].人民日报,2015-2-17(02)[2]习近平考察安徽金寨:扶贫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兜底措施[EB/OL].(2016-04-24) [2017-02-18].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4/24/c_1118719708.htm
[3]韩广富,赵佳佳.习近平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思想及其指导意义[J].理论学刊,2016(5):4-9
[4]何立峰.扎实推进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与脱贫攻坚[J].行政管理,2016(6):16-21
[5]赵纪河.精准扶贫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应对:以陕甘宁革命老区为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6
[6]常伟.农民工大规模外出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10):141-145
[7]夏梦凡.精准扶贫:现状、问题与路径选择[J].经济研究导刊,2016(3):3-4
[8]唐娇,姜攀.浅析“精准扶贫”下革命老区电子商务的发展[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20):247-248
[9]习近平.摆脱贫困[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
(责任编辑:周博)
F127.8
A
1673-2006(2017)09-0010-05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9.003
2017-04-05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思想的理论逻辑与重大意义研究”(AHSKY2017D77);合肥工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培育计划项目 (JS2016HGXJ0016)。
房彬(1978-),安徽临泉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当代中国农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