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2017-04-13 07:19程金霞张庆良李丽荣陈春颖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激励机制理论大学生

程金霞 张庆良 李丽荣 陈春颖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号召,总理号召大家掀起“草根创业”、“大众创业”的一种新浪潮,逐步形成“人人创新”、“万众创新”的一种新势态,之后,总理在各种会议及场合中频频阐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关键词。近几年,我国教育部也多次强调,我国高校要把培养大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重点,重点提升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不但要有创新创业能力,还要有适应我国社会快速发展的能力,学生在步入社会后应能担起振兴国家的重任。

由此可见,各个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主要基地,就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在总理的号召之后各高校开始研究如何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如何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但大多数高校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所建立的激励机制还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二、国内外有关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管理心理学的范畴,主要研究如何根据人的动机和需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措施设法满足人的需要的方法和原则的一种概括总结。

国外的激励理论其内容可分为四类,分别为行为改造激励理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综合激励理论。如下表1所示。

我国的激励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了阐述,从而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激励理论,具有代表性的激励理论有冬青创造的C型激励理论;俞文钊创立的同步激励理论;熊川武创造的全面激励理论。

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现状

为进一步确切掌握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基本情况,课题组进行了调查问卷,通过对收集的调查问卷整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及问题所在

表1 国外激励理论

通过对大学本科四年级的学生和专科三年级的毕业生调查,整理得出大学生就业意向表格;通过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创业调查,得出大学生的创业的意向表。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大学生就业意向表 

表3 大学生创业意向表

根据以上两表以及对调查表的分析我们得出:在就业意向中,毕业后不工作,宅在家中的占一小部分,选择自主创业的只占到了8.5%,选择留学的学生占到了10%,选择考研的学生占到了32%,大部分学生选择就业。在创业意向中,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占到了32%,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进行创业的学生占到了12%,想通过创业实现自己价值的学生占到了35%,在创业中这个群体占到的比例最大,其次是通过创业进行积累财富。

在对学生的专业及性别进行分析时,我们得出理工科的男生创业的愿望大于文史类女生的创业愿望,本科大四及专科大三学生的创业愿望大于大一及大二的学生,另外高年级的学生对创业的态度也是认可的,表示愿意进行创业,但实际参与的较少。当被问及是否会创业时,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是从未考虑过,一部分学生的回答是有想法,但是没有付出行动。在问及大学生创业的动机时,大部分学生是想通过创业实现自己价值,获得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其次是为了获取一定的财富。在对创业的学生分析时发现,大学生创业的领域和自己所学的专业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这也充分说明我国的大学教育还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地步,缺乏实际工作的实践知识,对学校而言,高校的教育可能脱离了社会现实,对学生而言,说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较少,缺少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知识。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淡薄、主观能动性较差。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停留在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上。大多数学生认为创新创业活动是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的活动,是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部分学生举行的活动。此外,学生感觉家庭、学校和社会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创业环境。

大部分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技术含量低,孵化成功率较低。《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中指出,目前大学生创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家教、培训、零售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一般都较低,而在高技术含量的网络、软件、电气及机器人方面创业的较少。高校中进行创新创业的大学生也只是在校园内进行了实践活动,大部分活动没有到社会上进行实践,学校也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上升到一种长远的认识层面,而且创新创业的成果转化率较低,没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2.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现状

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采取了哪些激励措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起到了什么效果,大学生认可哪些激励措施。如表4所示。

表4 大学生认可的激励机制

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60%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应建立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大学生认为最好的激励就是学分,其次是学校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想创新创业的学生有场所可以进行实践。从调查的结果也可以看出高校的创新创业激励对大学生起的作用较小。目前大部分高校还是把重点放到了学生的专业学习上,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激励还没有充分重视起来,大部分高校还没有形成一套高效的激励制度。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国高校的激励机制存在以下问题:

各个高校没有充分建立创新创业的氛围。高校本身对创新创业的认识还没有上升到一定高度,没有形成较强的意识,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校园内没有形成浓厚的氛围。

教师队伍还不够完善。目前学校内的教师实践知识较少,理论知识较强,而创业活动需要较强的实践理论作支撑,实践知识较强的外聘教师又不好聘请,造成了校内的教师进行培训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其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较少。高校的创新创业活动多在课堂上,或进行创新创业技能大赛,实践接触的机会较少,其次学校中也缺乏实习基地,校企合作较少,资金紧张,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实践锻炼。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措施

1.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

各个院系根据开设专业的特点,开设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不能一个院校千篇一律的开设相同的课程,避免造成大学生创业的领域与自己所学专业无关的局面。创新创业课程要普及创业的意义、创业的相关准备、如何自主创业等常识,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精神。

2.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目前高校大学生缺少实践动手的机会,课堂上的理论讲解不能充分渲染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氛围,大学生还需要亲自实践动手来进行操作,在实践动手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高校可以在校园内部设置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区”,让大学生在校园创业园区内进行模拟创业活动;积极吸引社会上的公司企业进入学校,学生通过参与公司企业的生产活动来进行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的成绩要转换成学分、奖学金等奖励来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

3.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氛围

为了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各个高校应采取各种宣传渠道进行传播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如校园网页、海报、广播站、宣传板等方式;积极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积极邀请成功的企业家来校园进行讲座,讲解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

4.给 予物质奖励,提供创业基金

学校设置奖学金,不能千篇一律的只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还要奖励创新创业成绩优异的学生。学校应与社会上的公司设置创业专项基金,利用企业的资源来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通过物质奖励鼓励大学生多思考,多实践,积极探索。对于失败的大学生不能一味的打击,应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给予二次帮助。

5.通过多渠道进行表扬创新创业有成果的学生

对于在创新创业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大学生,学校不仅给予物质奖励,还应进行精神奖励。在院系、学校中进行积极宣传,公开表扬,这些都是有效的激励方法。通过宣传使大学生在创业成功后获得家庭和学校的认可,实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

五、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意义

1.对大学生的发展意义重大

高校通过设置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就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学生是高校为国家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不但要思想灵活,还要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要求他们在步入社会后,通过创新,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创造社会价值。但目前我国的在校大学生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直受到的是应试教育,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普遍缺少创新创业的意识。因此在学生进入高校后需要进行创新创业培养教育,通过各种激励机制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使得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2.高校教育的作用重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将科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造性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培养的首要任务。而目前我国大学生长期接受的是应试教育,他们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掌握的较好,但不能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用到实践当中去,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社会实践。相对国外的大学生,我国的大学生还缺乏创新能力,在创新创业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此外,大学生在进行创业时也很难获得创业的启动资金,大部分学生的资金来源主要是从家人获得,在校期间进行勤工俭学的收入也是极其微薄的,不足以支撑创业活动。学生在创业过程中所需的资金也很难从学校获得,各家商业银行也不愿意向大学生贷款,因此资金不足也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的一个因素。

高校通过对大学生的激励可以挖掘出大学生的潜力,使大学生得到学校和社会的认可,通过对大学生的认可,使得高校得到社会的认可。高校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有继续发展的机会。高校要想长远快速发展,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活动。

3.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意义重大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哪个国家拥有的创新创业人才越多,哪个国家就拥有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就能赢得全球的发展战略。我国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上的主要问题就是高校没有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个高校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使培养的大学生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当他们步入社会后,就会通过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推动我国的知识及技术的进步,使我国逐步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

[1]黄慧子.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14:4

[2]杜扬.创造性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J].教育探索,2009,(3):1

[3]吴金秋.中国高校“融入式”创新创业教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3:17

[4]于淑玲,张占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79

[5]曾怡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激励机制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6,(14):3~5

[6]史慕华,曲畅竹.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其激励机制探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23):35~36

猜你喜欢
激励机制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浅议中小企业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