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人:如何变“梗概式”为“工笔细描式”
——“印象刘老师”习作教学实录及评析

2017-04-13 07:42
小学教学(语文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刘姥姥刘老师评析

一课前谈话

师:我姓刘,单名一个“冰”,“冰雪”的“冰”——刘冰,你们可以叫我——

生:刘冰老师。

师:我还有一个外号,想知道吗?

生:想。

师:那可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听好了,人称我——“刘姥姥”。(生笑)笑什么呀?

生:老师你很年轻呀,为什么叫你“刘姥姥”?

师:关于这个外号的来历,同学们一会儿大胆猜测一下。知道刘老师来自什么地方吗?

生:福建。

师:福建哪儿的?平潭。听说过吗?刘老师的家乡,是祖国大陆距离台湾省最近的地方。刘老师把自己的家乡打包带来了,注意看。(播放平潭风光视频)怎么样,有话想说吗?

生:平潭看起来特别美,景色特别好。

师:刘老师代表平潭——国际旅游岛,欢迎你们随时来“骚扰”。

评析:刘老师把自己和家乡作为资源,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试图与学生互动起来,同时隐含“印象刘老师”的习作素材。从课堂效果看,刘老师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二导入课题

师:刚才我把家乡打包带来了,我可以带走什么呢?(板书:印象刘老师)我可以带走你们对我的印象哪。同学们齐读。

(生读)

评析:刘老师将幽默向前推进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印象”深一点,想写又有东西写。

三写前指导

师:是的,这是这节习作课的话题。出门前,我班的小朋友说有话让我带给你们,听——(播放视频:刘老师班的学生向当前的学生发出邀请,并期待了解当前学生笔下的“印象刘老师”)他们想,杭州的哥哥姐姐们会怎么写刘老师呢?今天这个话题,你们最有发言权了。初次见面,刘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评析:班上的学生知道老师要到遥远的陌生城市去上习作课,自然想知道那个地方学生笔下的刘老师是什么样的,想比一比谁笔下的“刘老师”更像刘老师,甚至想与对方成为笔友。这样的现实交际需要,能把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学生写作的潜能激发出来。

生:我觉得刘老师很美,很幽默。

师:美,关注的是老师的外貌。幽默,关注的是老师的——

生:性格。

生:我感觉刘老师很活泼,像个大孩子。

生:第一次见的时候,刘老师戴着黑色的帽子,感觉像以前上海滩的人。

师:哦,她有联想了,好棒!

生:刘老师刚开始走进来,有点像模特一样。

师:谢谢同学们,刚认识就给我这么好的印象!想不想对刘老师有更多认识和了解呢?那就准备好你会思考的大脑,会聆听的耳朵,重要的是用你的心来感受,来看看刘老师的故事。

(播放视频)

同学们,我喜欢爵士鼓、舞蹈、主持,但我没有选择做个爵士鼓手、舞者或是主持人,我心中的大舞台是小小的三尺讲台,因为这里,有一群像你们一样的天使。他们天真的眼神,灿烂的笑容,专注的神情,教会了我善良、乐观与坚持。书籍,是我与他们共同的家园,一起交流,一起分享,渐渐地,阅读成了我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光。伴着阅读,我和他们一同进步,一同成长,课堂内外,我们聊不完的还是阅读。过去,我对他们说得最多的是关于学习,关于坚持。今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给我鼓励,给我勇气,给我力量。一直以来,是他们和阅读陪着我,和我在一起。现在,你对我有更多认识了吗?

师:闭上眼睛回想一下,从我站在你们面前的第一时间到现在,我说的关于我的名字,关于我的外号,关于短片,刘老师在你们心中,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想好了,睁开眼睛。接下来就是展现你们语言才华的时候了。我希望你们抓住对刘老师最深刻的印象,把内容写具体。时间:10分钟。

(生动笔写)

评析:这个环节,刘老师除了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解决“有东西写”的问题,还教给学生一个重要的写作方法:默想。然后把默想的内容写下来。同时,提出具体要求(也是评价标准):一是“最深刻的印象”;二是“把内容写具体”。

四 读文评析

师:好的,许多同学已经写好了。咱们来分享一下,谁主动来分享?

生:(读)刘老师像一个活泼开朗、幽默的大孩子。她有许多爱好,如音乐、舞蹈。刘老师多才多艺,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虽然我刚认识刘老师,但是刘老师的言谈举止让我莫名地有一种亲近感。她好像仙女下凡,嘴里妙语连珠,那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会说话。刘老师的课十分有趣,一点儿都不枯燥,我听得津津有味。

师:她对刘老师的印象是什么呀?活泼开朗、幽默,还有爱好。在这么多印象中,是不是可以选一个点,慢慢地铺开来写?同学们也在自己的文章里看一下,是不是也写了很多点,但是都没有在每个部分展开来写?

生:我打算在“独特的魅力”上展开来写。

师:你想通过哪些来写我的魅力呢?

生:外貌。

师:那你就在外貌上下下功夫,好吗?

评析:习作是要教的。老师教的功夫有二:“哄”学生写出来;教学生写好点。刘老师的第一个“功夫”表现出来了:10分钟的时间,学生都写出了“印象刘老师”。学生写出来后怎么办?让学生更进一步——这是老师的第二个“功夫”,学生的习作能不能不断向前进、学生能不能体验到习作的成就感,关键看老师能不能让学生在写出来的基础上写得更好一点,而且切身感受到经老师一点拨就不一样了。一学生的“印象刘老师”可圈可点,但是犯了写人习作的典型毛病“梗概式”——不断下定义、堆砌好词好句。如何变 “梗概式”为“工笔细描式”?刘老师教给孩子一招:专攻一点,不及其余。

师:我们再来听两篇。

生:(读)与“刘姥姥”相处的十几分钟里,我觉得“刘姥姥”是一朵清新的茉莉,淡淡地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刘姥姥”喜欢爵士鼓、喜欢跳舞,但她都放弃了,只为守护我们一个个小天使。“刘姥姥”与我们共同进步,一起玩耍。这不正是一朵虽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甘心为大家服务、不辞辛苦的茉莉吗?

师:有没有可以欣赏的点?

生:她把刘老师比作一朵茉莉。

师:比作茉莉,是一种联想。(板书:联想)由我这个人,联想到了茉莉,而且还有许多她的感受,比如“淡淡地散发出迷人的芳香”。

评析:学生发现这个“可以欣赏的点”,就是将“梗概式”变成“工笔细描式”的“点”(也就是“招数”)。“‘刘姥姥’是一朵清新的茉莉花,淡淡地散发出迷人的芳香”就比“刘老师很美”具体、可感。

生:(读)期待已久的“千课万人”终于来到了,为我们上课的是一位刘老师。她与我想象中的一样,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一头乌黑的长发,在灯光下闪动着光泽。她姓刘,外号“刘姥姥”。她让我觉得开心、快乐,让我沉浸在课堂里,沉浸在她温柔、好似一阵清风的爱抚中。她很幽默,颇有相声演员的风范。她是那样坚持不懈地为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十几分钟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我对他的片段中有个地方很好奇,“她与我想象中的一样”。我还没见到你前,你怎么猜测我的?

生:我猜测给我们上课的刘老师有一头乌黑的长发,还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讲起课来十分生动,让我们沉浸在课堂中。

师:他对我进行了外貌上的猜测和性格上的猜测。猜测用得好!把猜测的内容放进来,一对比,证明我和你想象中的一样。

评析:刘老师对这位同学习作的评析,践行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理念。同时,从学生习作中提炼出“工笔细描式”又一“招”——猜测。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心理:这个老师长得什么样?有什么特别之处……先猜测,见面后再印证猜测。如果把猜测和眼见的都写出来,不就具体了吗?而且能够激发阅读的兴趣,可谓“引人入胜”。曹雪芹写林黛玉初见“凤辣子”也是这样:黛玉听见笑声便 “纳罕”“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然后见其人便细描其貌。

师:猜测和联想都是一种心理活动,我们平时习作的时候,除了向学过的课文借语言、借方法,其实在自己班上,在我们身边,就有很活的资源。今天在你们的习作中,我就发现了两点:联想和猜测。猜测不单单可以放在没见到刘老师之前,我站在你面前,从我的“外号”,你可以猜测;从刘老师的着装打扮,你可以猜测;从刘老师播放的视频短片中的一些信息,你还可以猜测。至于联想,我发现好些学生都在自己的小练笔中体现出来了。回到你的文章中找一找,看哪些句子用上了联想,哪些地方用上了猜测,也像刘老师这样,画上波浪线,算是对自己的奖赏,好吗?如果没有,你可不可以用上一点猜测和联想,把它加到习作片段里来?

评析:写作知识从学生习作中来(也从平时阅读中来);方法亦从学生习作中总结出来(也从平时阅读中总结出来)——知识和方法总结出来后,要运用到习作实践中,并经过反复训练转化成写作能力。

(生动笔修改)

师:我们要说再见了。分别前,我们来分享一位同学的习作修改,好吗?

生:(读)刘老师说话时,声音特别甜美,好像天使姐姐那动听的声音。

师:还有一处。

生:(读)刘老师高高扎起马尾辫,显得那么活泼,像个高中生。

师:用上联想,用上猜测,对写人物是很管用的。给同学们布置两个任务:第一,回到自己的文章,试着把猜测和联想好好地用在这篇习作中。第二,欢迎你们拿掉“印象刘老师”这个题目,给修改和补充以后的习作再拟一个你喜欢的、恰当的标题,若都是“印象刘老师”多么枯燥啊!回头把习作交给你们的语文老师,明天我把它们带走,我班上的学生还等着你们的作品呢。好,同学们再见!

评析:二次修改中,虽然时间有限,但是学生的进步明显。习作能力是在不断地写(有兴趣、有方法地写)、不断地改(有方法地改)中锻炼出来的。刘老师注意引导学生拟题——根据修改后的内容拟一个“喜欢的、恰当的标题”。刘老师还很较真,要向“你们的语文老师”要走习作,带回自己的学校与学生交流。“作文如做人。”老师的许诺不能失信。

总评:写人的习作不好教。更何况写一个陌生人——还在公开课上!刘老师的“印象刘老师”的教学成功(或可借鉴)在于:

第一,刘老师本身是一部好“书”,先让学生“阅读”,汲取营养,选取素材,解决“有内容”的问题。

第二,刘老师为学生写作创设一个“现实的交际需要”,启动学生习作的内驱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第三,创设宽松的环境,让学生“乐于动笔,易于表达”,在学生表达之后,准确、迅速地找到“教”点——教学生“三招”:“专攻一点,不及其余”“联想”和“猜测”——改进学生的“梗概式”习作,使之向“工笔细描式”靠近。

当然,只有对人物的外貌、行为举止、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致描写,才是变“梗概式”为“工笔细描式”写人的根本方法。因此,写人物的习作指导课,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专心聆听(对话)、用心揣摩(心理),全身心地感受,才能写出具体生动、情真意切的人物。

猜你喜欢
刘姥姥刘老师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评析复数创新题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刘老师想开小车
幽默的刘老师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刘姥姥的公关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