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成长理念的高校文化建设探究

2017-04-13 18:22冯利汝鲁恒刘永栓
关键词:生命成长文化建设高校

冯利++汝鲁恒++刘永栓

摘 要:学校文化在高校办学过程中发挥着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加强高校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生命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因此高校的文化建设必须以生命成长为起始点和最终落脚点,将生命成长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之中。论文概括总结了当前高校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进行了相应的归因分析,最后给出了生命成长理念在高校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运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命成长;文化建设;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4-0055-03

当前,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价值观、意识形态都在经历着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高校作为教育机构中重要的一环也会随之进行转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高校自身的变革是面对社会变革的必然选择,变革的基本支撑点必然落在学校文化建设上。学校文化是高校的灵魂和精神内核,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学校文化的品位决定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整体形象。同时针对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存在的各种思想上的问题而言,尤其是对生命的认识问题最为严重,这也是近些年来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因此,基于生命成长理念的高校文化建设的相关研究在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客观问题:高校文化建设现状

高校文化建设已经被很多高校提上议事日程,但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建设不协调,物质化倾向明显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反复的工程,不仅涉及物质建设和精神建设等多个方面,而且涉及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和家长等多个社会群体。目前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建设和轻“软件”建设的问题。

一是随着近些年来的大学扩招,国家在高校硬件教育设施投入、办学条件、教育教学设备升级换代方面做了大量的投入,校园变开阔、校舍更漂亮、设备更先进,但这些仅仅表明学校的物质条件建设越来越好,并不能表明学校越来越有文化。校园建设的盲目投入,将学校的发展肤浅地定位于物质层面的繁荣,正所谓:有高楼、有高分的学校并不一定是有文化的学校,一所学校的名气如何取决于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而不是这所学校的高楼几何、绿化几何、标语响亮与否。

二是高校师生并没有切身参与到学校“物化”的过程中,师生普遍感觉自身与这些“物质”的生成、建设以及变化没有关系。学校文化在建设的同时,其主体教师和学生同样也应该被改造、被建设,在参与、享受“物化”建设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人化+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1] 。

(二)理念不先进,功利化倾向明显

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考试传统的国家,高等学校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是却面临着生源、就业、学科建设、项目资源、考研率等各种压力,在这些现实问题面前,任何一位学校的管理者在决策时都不得不受这些指标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整体建设和规划就会偏向于这些能给高校带来实际利益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管理者忽视了先进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的确立;学校文化则被扭曲成了简单的“就业文化”、“高分文化”、“论文文化”等。这无形之中便忽视了学生生命成长,缺乏人文关怀,以致生活在其中的每个生命个体不能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合理的发展;严重的甚至导致学生心理扭曲,如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不仅对自己生命的漠视,也直接导致了对他人生命的漠视,严重者甚至是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想到自杀或报复性杀人。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大学生由于学业、就业、感情等各种问题产生的心理压力未能及时得到排解,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

(三)内涵不丰富,躯壳化倾向明显

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对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意义,这本是值得提倡的。然而,现在的学校文化建设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在多种选择中迷失了方向,进入了内涵严重缺乏,建设躯壳化的误区[2]。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名称,轻视内容。现如今很多学校都是大張旗鼓地开展各种活动,而且不管是什么活动都冠以文化的名义,于是各式各样的文化应运而生,如所谓的名人文化,即邀请一些明星或者名人来学校讲座;所谓的廉政文化,即倡导教师和学生廉洁奉公,教师不得收受学生贵重礼物等;所谓的感恩文化,即通过千人共唱《感恩的心》来实施;所谓的国学文化,即通过背诵古诗词,开设一些国学课来实施;等等。冠以各种明目的文化在学校被大力提倡,让人目不暇接,学校注重的只是对这种文化的宣传,但是对于具体的实施步骤仍然缺乏方向性和持久性,对于文化本身的内容和价值观是否与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相一致,也缺乏深入探究。

二是重视外表,轻视内涵。部分高校将学校的文化建设付之于表象,忽视学校内部的细节建设。腹有诗书气自华,这虽是用来形容人的,但是用在学校文化建设上,也恰如其分。只注重外表建设的学校,必然会缺乏内涵,缺乏延续性和持续性。例如美国的一些大学,从外表看来非常不显眼,大门、题词和建筑物的宏伟度都不能和国内的好多学校相比。但是,学校内部的内容设计却十分新颖,每一处的设计都蕴含着知识性和教育性,这样的学校既是学习的乐园,又是亲切的家园。

三是将文化制度化。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里,制度和文化始终是一体的,彼此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其中文化是灵魂,制度是躯壳。制度的存在只是社会越来越复杂的产物,是维护社会关系稳定的一种手段和约束力量,是人们意志的理性认识和量化行为准则,一旦确定就是“死”的,相对稳定固定,没有生命,不可能主宰灵魂。而文化是灵魂,是人类思想的根本认识以及传承的基本内容。总体说来,文化是“活的灵魂”,制度是“死的躯壳”,二者必须共存,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的进步和传承,对高校亦如此。然而,现在很多学校的文化建设却忽略了文化,只看重制度,或者将文化变成制度,各种规章制度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任何事情都要依赖于制度来解决,不是奖励就是惩罚,彻底地将文化变成了制度的躯壳,完全忽视了人的主体地位和文化的灵魂。

二、归因分析:高校文化建设忽视生命成长教育的原因

(一)对生命漠视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基于生命的,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因此生命不仅是教育的基础,还使教育变得可能而且更加丰富多彩。教育应是以人为本的直面人的生命的活动,高校作为教育的关键一环,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阵地,应该以关心学生生命成长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为宗旨[3]。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学生仅仅是学习课本知识的“机器”,教师仅仅是机器旁边的“传送带”[4]。学校的环境优美至极,教学楼高大宏伟,体育设施一应俱全,教学设备智能先进,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却没有相应的丰富,他们体会不到大学生活的快乐、幸福与无忧无虑,反而感到生命的无助和沉重。文化建设中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学生的发展,偏离了生命的基点,只强调教学生“如何生存”的本领,却忽视了对“为何而生”的思忖以及生命最本真的存在意义[5] 。

(二)对教育误解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认为:“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使其能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完善自己的人格,为人类文化添砖加瓦;不是把受教育者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其他目的的人去应用的。”学校的主要教育目的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相应地学校文化建设就应该是为培养人和塑造人创设环境、提供土壤并给予养分;学校的教育内容应该是以生命成长为主线,在此过程中实现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然而,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驱使下,这一根本的教育目的在为“考试”服务的教育内容的主导下被淡化乃至遗弃。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奴隶,教育中生命的本真意义被丢弃[6]。教育应该是教书育人,而不是现在普遍理解的教书,教育是使人成为“人”,是使人成为兼具知识、技能、情感、智慧和正确价值观的正常的“人”,这才应该成为建设学校文化的根本意义。

(三)对文化曲解

目前高校对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定的曲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学校文化“物质化”。将学校文化片面地理解为物质化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建设,而完全忽略教师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内隐意义,若这些物化建设缺少文化内涵的构建,高校将很难走出“物质建设”的局限和恶性循环,这也正是为什么学校的“文化”丰富了,而教师和学生却感觉不到学校文化存在的真正意义。

二是将学校文化“文本化”。有的学校将学校文化曲解为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于是制定了详尽的、各式各样的条条框框。这些制度和准则基本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制定的,但执行者却是广大师生,由于师生并未参与制定,其认可程度自然不高,导致了这些制度成了摆设。

三是将学校文化“标语化”。学校文化的建设不能是喊几句口号,或是将学校的办学宗旨写在最醒目的教学楼的最显眼的位置。不管是口号还是标语仅仅是学校文化的表示符号而已,如果要将其称为学校文化,就必须将其内化为师生的追求,反之便不能称之为学校文化。

三、对策思考:生命成长理念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一)价值观:树立“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柔性教育理念

价值观教育应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并无形之中影响着师生的工作和学习方式。在传统的学校管理文化中忽视了“人”这个教育根本的存在,学校文化成了“驭人”的文化,严重阻碍和限制了学生的生命成长和发展。每一个生命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是与其他生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关于生命成长的教育从本质上讲,又是一种“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教育,这种教育强调把学生看作是自由、独立、鲜活的生命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并根据学生的生命特征,以促进生命发展为原则,构建符合学生基本成长规律的教育模式,促使每个生命用更加“正能量”的生命去影响身边的生命,从而开启每个生命实践、创造、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让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成为生命与生命相互交融的过程,也是每个个体生命能动、自主发展的过程。所谓“影响”,说的是去说教化,去形式化,去生硬化,形成一种“以柔克刚”的柔性教育理念,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必须构建全方位的基于生命成长教育理念的学校文化氛围圈,通过生命间的相互影响,为每个个体的生命成长创造向上的环境[7]。

(二)功能观:让学校每个地方都蕴含生命教育气息

从本质意义上讲,结合大学生生命成长的特点,高校的校园文化应该是以人格完善为核心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文化[8],这其实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基于生命成长的教育,学校的功能应该从“维护统一秩序”向“求同存异”的方向转变,学校文化的建设方向应该从“一成不变”向“多维多变”的方向转变。学校的管理应一改传统的按部就班、整齐划一的管理方式,不再用“停留在纸面”的规章制度来维持秩序,而是在现有规范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人的潜能,让学校里不管是显性的物质环境还是隐性的人文环境,都蕴含着暗示性、情境性、持久性、渗透性、愉悦性的生命教育的因素。让每天都生活在学校里的大学生,都沉浸在无形的生命教育氛围之中,使他们的情操得到陶冶,品

行得到砥砺,意志得到磨炼。

(三)关系观:创建“雷锋学校”,引领师生教学相长

提到学校,一般的模式就是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教师讲得好不好,最后考试说了算,学生学得好不好,最后直接看成绩。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品質。传统课堂里,教师成了“一言堂”,学生被抽离成了“听众”,课堂过程就是知识由教师传授给学生的单向传输过程,再无其他关系;这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将学生的生命成长、精神健康和情感世界彻底遗忘。虽然知识的传授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但是不能是全部任务;课堂教学不能只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文化传承、情感熏陶、启迪学生心灵、关注生命成长的环境和途径[9]。所谓“雷锋学校”的学校文化建设就是以教师的爱心来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以学生的爱心来影响同辈,使得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教学相长,同时远离劣质的、消极的生命状态,在助人为乐、友善的氛围中使学校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精神乐园、文化乐园。

学校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学校文化建设更是一个复杂、系统的过程,涉及教育的每个环节和校园的每一处空间。积极正能量的学校文化可以使大学生完成生命的健康、全面成长,消极负能量的学校文化将会使大学生的生命成长受到遏制和压抑。生命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因此,高校要顺应形势,将生命成长理念融入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之中,以生命成长为起始点和最终落脚点,凝聚学校文化建设力量,彰显新时期下高校办学特色,提升教育的质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程斯辉.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五重五轻”倾向[J].教育发

展研究,2008,(Z2).

[2]徐志勇,张东娇.学校文化认同、组织文化氛围与教师满

意度对学校效能的影响效应: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

的实证研究[J].教育学报,2011,(5).

[3]张凤靑.基于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教学研究[D].济南:

山东师范大学,2008.

[4]赵秀文.教育中的“人”何以困顿:学校文化的分析视角

田[J].教育科学研究,2010,(4).

[5]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

2006,(15).

[6]吴甡.适宜学生生命成长的文化建设[J].中国教育学

刊,2010,(2).

[7]张宝贵.关于学校文化建设与学校发展的问题[J].教育

发展研究,2007,(11B).

[8]吴甡.用“生命教育”理念创新学校文化建设[J].中国教

育学刊,2004,(6).

[9]纪大海,杜萍.教育关系论[J].教育研究,2002,(12).

猜你喜欢
生命成长文化建设高校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