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背景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2017-04-12 17:50:38余礼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时代

余礼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微时代背景下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余礼凤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以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身处“微时代”的广大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正视“微时代”教育面临的新特点、新情况,把握、掌控“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总结“微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新策略和新思路,大胆拥抱“微时代”的新技术,与时俱进地进行课堂改革。

微时代;人文素质课程;对策

传播学大师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每一种新媒介的产生与运用,都宣告我们进入了一个新时代”。[1]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一些以“微”为标准的新媒介的诞生,引发了全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剧烈变革,继而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什么叫“微时代”?有人这样界定,“微时代是以信息数字技术为基础,是用数字通信技术,运用音频、视频、文字、图像等多种方式,通过新型的、移动便捷的显示终端,进行以实时、互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传播活动的新的传播时代。”[2]因此,“微时代”是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而发展起来的新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全新的时代,它具有传播渠道大众化、传播内容广泛化、传播流动性、传播及时性等特征。

以数字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微时代”给人类社会带来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高职教育尤其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在今天的微时代,与时俱进,改变人文素质课程边缘化的命运,增强课堂的实效性,促进高职教育的长足、可持续发展就成为摆在广大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1 “微时代”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先进技术,一打就垮,痛苦受人宰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人文文化,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愿受人奴役。”可见,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精神提升对于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重要性。人文素质课程是高职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职人才培养、技能积累与拓展、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就业,以及人才中、长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高职教育全面、长足发展的奠基石。在高职院校的课程设计体系中,人文素质课程应该和专业课程一样受到重视,一起成为推动高职教育长足发展的两架马车。然而,长期以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现状并不令人满意,以微博、微信、“微电影”为代表的“微时代”的到来又使得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更突出,更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目标定位模糊,教育地位不高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中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个意见里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非常清楚,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应是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只懂技术的专门型人才。可见,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求高职大学生不仅要懂技术,有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老师包括领导一直错误地认为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技能型人才,高职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技能、学专业,毕业后掌握一种或几种技术,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学校就完成了教育任务,实现了高职教育目标。这种模糊定位,必然会割裂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人文素质课程的边缘化。

人文素质课程不仅存在目标定位不清的问题,在地位上较之其他课程也低下不少。这一点,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就可以看出。在高职院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专业课程、搞专业实训,人文素质课程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有些人文素质课程还是为了弥补学生学分不足、课时不够而上的,并不是为了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培养传统文化情操。即便开设了一些人文素质类课程也是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的。和普通高校学生相比,高职所招收的学生大都是一些文化基础薄弱、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偏低的学生,这些学生在高中阶段就没有接受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加上学校不重视,他们更是不把人文素质课程当回事,为了上课而上课,为了混学分而上课。人文素质课程在高职的低下地位和尴尬命运必将影响整个高职教育生态的健康发展。

1.2 教育教学资源匮乏、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

和专业课程相比,人文素质教学资源的储备也令人忧心。人文素质课程的资料储备主要是以图书为主,然而,纵观高职图书馆,科学类、技术类的书籍比比皆是,人文社科类书籍少之又少,而且书籍大都陈旧发黄,那些反映时代动态、最新出版的图书在高职图书馆里是基本不可能找到的。在经费的分配上,高职院校把大部分的经费拨给了那些与学生专业对口、能够促进学生就业、塑造学校品牌的好专业的教学上,对于人文素质类教学投入则相对较少。这就导致了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学资源的缺乏,影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发展。目前高职人文素质类课程并没有统一的教材,大都是教师自编或者自选教材。有些教材几十年不变,教材里所选内容和案例过于陈旧、与时代脱节、不能适应职业能力训练方面的要求,无法与时代结合,无法满足“微时代”条件下学生多元化的需求,也无法与学生的工作实际相衔接,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没有意思、积极性不高。在教学方法上,广大人文素质课程教师的教学方法还停留在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他们上课只是为了应付教学、对课本和教材机械讲解,没法与学生专业特点、与时代特点有机结合,更无法满足“微时代”条件下学生个体碎片化、随时性学习的要求,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3 教学环境的复杂化、教学对象的不稳定性

教学,其实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即教学环境。教学环境包括教师以“教”为主的教学环境和学生以“学”为主的学习环境。传统的教学环境是由教学楼、图书馆、实验室、宿舍楼等组成的固定、封闭的教学场所。学生固定地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在学校这个有围墙的固定区域里接受教育。这是静态的教学环境。这种静态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到老师的教学中来。“微时代”的教育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手一部手机已经成为“微时代”高校课堂的一道新的风景。有了手机,他们已经很难像过去静态环境下那样能够静下心来认真听老师讲课了。时不时地看看手机,发发短信、甚至出去打打电话已经成为今天课堂的常态。这种复杂的教学环境就使得偏重理论、以讲授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鉴赏能力为主的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在今天的“微时代”显得更为困难。职业院校的学生生源以升入高中失败者为主体,这部分学生学习意志力差、缺乏自觉性,教学中习惯于被动接受,文科基础差,常识缺乏,阅读、学习视野狭隘,语言积累薄弱,有不少学生还偏科,厌恶人文课程的学习,升入大学后,少了升学的压力,这些学生更加自由散漫、无心学习,这些不稳定因素都增加了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困难性。

2 “微时代”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美国学者谢尔·以色列在其新著《微博力》一书中,将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力量定义为“微博力”,并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转换的时代——一个全新的交流时代正在代替老朽的、运转不灵的传播时代,在这个由微博推动的、正在到来的交流时代,如果我们还没能跟上它的脚步,那么就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3]社会已经进入“微时代”,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在这个“微时代”,一人分享了点滴心得体悟,被更多人分享传播,形成了“马太效应”。身处“微时代”的广大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应转变传统观念,大胆拥抱“微时代”的新技术,与时俱进地进行课堂改革。

2.1 抓住时代特征,教师引“微”入课,搭建“多元”教学平台

2.1.1 引“微”入课,设置微教学模块

心理学、传播学的相关研究显示,一个普通人的注意力极限是10分钟。传统的满堂灌势必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迥异于传统的时代,“微时代”课堂的一个重大特征是手机入课堂,是一个动态课堂。这一代高职学生都是玩着手机、电脑长大的,他们对移动互联网技术掌握的非常娴熟。教师可以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引“微”入课,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全方位搭建教学模块。传统的课堂45分钟是一个完整的,在“微时代”下,我们可以把这45分钟,进行碎片化切割,构建微教学模块,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微课:把45分钟切割成多个5到10分钟学习区域,每个区域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个知识点的讲解,这样偏于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精力学习,也符合高职学生坐不住、只能短时间集中注意力的特点。

微辩论:教师在上课之余,拿出几分钟就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理论性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学习,在辩论中思考。这比教师单纯地去讲解某个知识点或者理论性的东西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微考核: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来个微考核,对这一阶段的学习进行抽查和回顾。通过此举,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微总结:教师可以针对某讲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比赛,通过微总结,让学生找到自己在某个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的缺陷和不足之处,进行查漏补缺。

2.1. 2 课程教学影像化、立体化

美国教育学家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69 年提出了“学习金字塔”(The cone of learning)理论,该理论认为,我们读过的事情只能记得10%;我们听过的事情只能记得20%;我们听到和看到的事情则能记得50%;我们自己说的事情能记得70%;我们既说又做的事情能够记得90%。这个“学习金字塔”从上到下地展现了一个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演变过程,这个理论也说明有声的、立体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

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缺乏自制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求知欲望,对于那些新鲜的、刺激的东西,他们还是充满兴趣、愿意接受和学习的。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网络化、碎片化、视频化、可移动性共存的时代,与传统的时代相比,“微时代”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吸引眼球、更直观生动的的电子信息。特别是借助智能手机,大学生可以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记录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发表观点,这些特点就为课程的影视化提供了社会基础,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切合高职学生实际特点的视频,使学生边看边学,寓教于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

2.2 紧扣时代旋律,使学生从玩“微”到用“微”

2014年1月16日,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由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年增长率为19.1%。手机网民规模的持续增长促进了手机终端各类应用的发展,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4]“微时代”背景下,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一种新兴传播媒体和沟通工具。在课堂上玩手机、发微信、打电话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很多老师认为学生不能专心听课,很大程度上是受手机、电脑等通讯设备的影响,为了能让学生专心听课,老师们绞尽脑汁。比如,收缴学生手机或者让学生关机等,这些方法不一定凑效,弄不好还会让学生出现抵触情绪,适得其反。手机入课堂正是“微时代”所有教师都必须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新难题。对这一问题,我们大可不必恐慌。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曾断言:“伴随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少年是有史以来掌握信息最多、最活跃的一代,他们必将主导21世纪。”[5]这样看来,我们不应该把互联网“微时代”当成洪水猛兽,应该因势利导,为我所用,使得互联网成为人文素质课程的一门教育工具。

教师可以就地取材,因势利导地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从玩“微”到用“微”。学生爱玩手机,上微信,发微博,我们就让他“玩”。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导好学生,使手机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工具,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知识点,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全部讲解,可以让学生借助于手机,通过查询相关知识点,自主学习。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从玩手机转到利用手机学习了,对知识点的掌握也比教师满堂灌的效果更好。教师还可以就某个知识点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选题、分组准备,利用各种微技术来自己制作课件,或者教学视频。总之,教师应该紧扣“微时代”的时代旋律,将“微”元素全方位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使学生从玩“微”到用“微”。

“微时代”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是人类教育史上没有的新时代,它的出现为高职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革命。“微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课程是高职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高职人才培养、技能积累与拓展、适应社会能力培养、学生就业、以及人才中长期发展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是高职教育全面、长足发展的奠基石。任何忽视人文素质课程、人为割裂人文素质课程与专业课程内在联系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从长远来看,必将给教育带来不良结果。“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文素质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主力军是广大人文素质教师。广大人文素质课程教师,应转变观念,用发展的眼光,辩证的思想正视“微时代”教育面临的新特点、新情况,把握、掌控“微时代”背景下高职学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变化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探索、总结“微时代”背景下人文素质课程改革的新策略和新思路,为改变人文素质课程边缘化的命运、为高职教育的全面、长足发展,为高职人才的健康、全面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1]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37.

[2] 林群.理性面对传播的“微时代”[J].青年记者,2010(2).

[3] [美]谢尔·以色列著,微博力. [M].任文科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97.

[4]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ic.cn/xw/ rdxx/201401/t20140120_4024896.html.

[5] [美]唐·泰普斯科特著,数字化成长 3.0[M]. 云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Problems and reform paths of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micro-era

YU LiFeng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ies,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518172, P.R. China)

Micro-era characterized by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not only brought new changes to the human society but also brought great shock and challenge to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humanities courses. In the micro era, the teachers of humanities courses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change their traditional ideas, handle and control the changes appeared in students’ thinking, mentality and behavior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development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y sticking to the people-oriented principle, sum up the new strategies and ideas of humanistic quality curriculum reform, make full use of the new technology in the micro-era and accordingly conduct the teaching reform in class.

micro-era; humanistic quality courses; countermeasures

G711

A

1672-6332(2017)02-0092-04

【责任编辑: 羊玲】

2017-03-07

深圳市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度重大招标课题(项目编号:ybfz1513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余礼凤(1975- ),女(汉),湖北洪湖人,讲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E-mail:missylf@126.com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时代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30
HANDS OFF THE WHEEL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