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梅洪建
做教师该做的事情
——我的带班育人心经
苏州大学附属中学 梅洪建
茅卫东先生说:“很多人,嘴巴长在自己身上却没有说过自己的话,脚长在自己的腿上却没有走过自己的路。”
教育亦是如此,教师们总是习惯听从别人的言说,而很少有自己的坚守,哪怕是贴近自身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也是我们教育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为此我行走在了自己摸索的道路上来,构建了“培育—发展”教育理念。
一个前提,四个支架,构成了“培育—发展”教育理念的全部要义。
一个前提就是教师要俯下身子做该做的事情。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说过:“首先要决定做正确的事,其次是如何正确地做事。”
“正确地做事”与“做正确的事”有着本质区别,“做正确的事”远比“正确地做事”重要。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言,“做正确的事”由企业战略来解决,“正确地做事”则是执行问题。也就是说,前提的正确与否,比做事行为本身要重要得多。因为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快与慢,都可以达到本质需要的终点;而在错误道路上,执行得越好,谬误就会越大,损失就会越严重。
教育也一样,明白“教师该做什么”才是教育最大的前提。
“培育—发展”教育理念认为,如果学生是一粒粒有待成长的种子,那么教师就应该是为种子提供合适的生长土壤的人。也就是说,教师要懂得敬畏生命,敬畏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而不是以一棵树的形象站在那里,告诉孩子们该如何生长。如果是玉米的种子,给一片肥沃的土壤;是地瓜的种子,给一片沙化的土壤;是水稻的种子,给一片水田……
认清了自己的不足,敬畏成长的神圣,这样才能真正俯下身子。而俯下身子,为孩子成长搭建舞台,这才是教师该做的事情之一。因为自身成不了学生成长的标本,更无法去做学生成长的导师。
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动起来的舞台,是“培育—发展”的第一个支架。
舞台是为每颗种子提供适合它生长的土壤,教师为孩子们搭建的就是有利于他们最大化成为他自己的舞台。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于是每接手一个新班,我都会在开学前通过家访、问卷调查、痕迹回望等方式,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然后在班级设置诸多的委员会(班级发展委员会、班级决策委员会、班级艺术委员会、班级宣传委员会等)、俱乐部(街舞社、魔方社、游戏团、演说家等)、玩伴团(漫画接龙、小说集创、戏说班史等),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舞台。
“动起来”是学生个性张扬的必需,是学生能力得到发挥的过程,是学生创造力得到提升的机遇。每个人都是在做事中成长,每个班级的孩子也只有在做事中才能“有事不生非”。如果每个舞台都动起来,每个孩子都动起来,班级是充满活力的班级,成长则是蓬勃向上的成长,教育则是一项制造幸福的事业。
诚然,一个教师不能为孩子提供成长的土壤,就坐在那里“静等花开”。“静等花开”是一种教育的悲哀,因为播下了花的种子,它就有开花的可能,不需要你的“静等”。“静等”这种看似优雅的姿态,其实是教育不作为的美妙借口。因此,教师还要为“种子”施肥浇水。
为孩子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是“培育—发展”的第二个支架。
人成长需要两种东西,一是方向,二是动力。如果说“舞台”代表方向,动力给予就是教师该做的第二件事儿。
如何给孩子们提供成长的动力呢?实践中我从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励志和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而每次对学生的教育都是在心理表层仅做暂时性的调节而已,我们很难改变孩子的内在心理结构。如若教育有效,就要对孩子的心理表层进行持续不断的影响,直至改变内在心理结构。动力的给予,也是在激活内在潜能的道路上改变心理结构。为此,在实际工作中,我将励志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形象影响形象。通过发掘身边的励志形象来影响身边的人。
例如开学第一天赵弈风对我说,他想当临时班长,他说:“没有别的理由,我就是想换种活法儿。”回到教室我说:“同学们,我们班不是一个好班,分到这个班你们也一定很郁闷,甚至失望,但郁闷和失望有用吗?没有。我们之所以被分到这个班,很重要的原因是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进了高二,你还想混下去吗?你还想被别人看不起吗?我想答案不言而喻。我现在宣布,临时班长是赵弈风,不为别的,就因为他告诉我说‘我想换种活法儿’。我希望你们也能换个活法儿,活出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个简短的励志演讲立刻就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第二天,赵子瑜同学就在自己的交流小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说实话,当我知道我被分在“某某”班时,我的内心几乎是绝望的,但我别无选择。其实,我自己也知道现在的处境是我自作自受的结果。高一下学期过于放松,但也正是因为已经意识到这点,我觉得自己的结局不应该是这样,我还抱有希望。班长说得对,“高二高三,是要换个活法儿了。上进,上进,要上进,我这样想着,并记录下来,因为不想忘记此刻的感受和决心。”
于是我把赵子瑜和其他几个同学的类似文字在班上进行了分享。自然,这种分享就又影响了一批学生。
第二阶段:寓励志于快乐。通过娱乐方式,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感受成长力量。
在实际工作中,我采取“每周一歌”的方式。每周孩子们集体唱一首契合他们心灵的励志歌曲。这里特别强调“契合心灵”,因为只有“契合”才能“共情”,“共情”才能“共鸣”,“共鸣”才能心灵“共振”,“共振”才能取得励志的效果。例如,我们选择了信乐团的《海阔天空》作为了第一首班歌,非常契合一个“差班”孩子的心理。如果您的班级是成绩较好的班级,选它就不太合适。所以,歌曲选择很重要。
第三阶段:强力激活。每天让孩子们集体朗诵“班级励志教程”。
这个阶段需要大声地喊出来,用气势点燃热血。在奥格曼狄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中的“羊皮卷”和“成功誓言”基础上,结合《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21封信》以及原创编成了共21章的“班级励志教程”。每天早晨到达教室的第一件事是全体同学起立大声齐读之,每篇文章读3天。在清新的早晨,大声齐读励志教程的气势,足以让每个孩子一天都斗志昂扬。
最后,还要把励志从特殊教学转化为常规教学,不用猛药,但是日日滋补:
在保留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励志方式基础上,加入更多的励志手段。例如“视频展播”“评选感动班级人物”“致敬班级人”等活动,一起为励志服务,多种手段凝聚,形成涓涓细流,抚慰每个孩子心灵的河床,冲走滞留的泥沙。
评价,是激励学生的第二种手段。
和传统评价不同,“培育—发展”的评价将过程和结果关联,让每一次个体评价都成为驱动班级发展的轮,从而在过程中保持班级发展的动力。
主要关注三个要点:
第一是评价的落点。也就是说,平时每一次发给学生的评价证书(例如早读、卫生、课间操、文化评比、方案评比、考试成绩等项目)在学期末都会在评优中进行兑现,而不是在学期末只依据分数等进行选举优秀。这样就连接了过程和结果,让孩子们在乎过程中的每一次评价。对每一次的在乎,就等于说每一种评价证书的发放都是驱动班级发展的一个动力装置。
第二是评价的层次。马云说:“领导是照顾人的,不是照顾事儿的,如果领导照顾事儿,下属就会琢磨人。”等于说,管理是有层次的。作为班主任,在评价时只评价到小组层面,至于小组内部怎么评价,班主任不再插手。因为内部评价的过程,就是小组内部成员之间关系协调的过程,就是最好的成长机会,也是最高的德育。以期中考试数学单科奖为例,班主任只需要给平均分最高的小组发证书而已。这样就会存在个体同学可能是班上数学最高分,但却不在均分最高的小组里,这样证书就不会发给他,因为小组均分和个体学生对他人的帮助有关,他最高,而小组没有最高,证明该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此刻针对小组层面的评价,就可以唤醒个体同学的合作意识,增强小组内部的凝聚力。
第三是评价的频次。从学期初说的兑现,到真正的学期末兑现,距离太遥远。为了让孩子们坚信可以兑现,不断地为班级发展注入动力,需要在中途设计阶段性评价。例如周评价和月评价,或者期中评价。但每次的中途评价,也要有相应的落点。在实际工作中,我采用的是物质奖励。但是,为了在奖励中培育孩子的自制力,我采取的是积分兑换制。例如小组两个证书可以每人兑换一个苹果,三个证书可以兑换更高级的奖品等,如果你兑换了苹果,就需要再获得三个证书才可以兑换更高级的奖品。也就意味着,如果想早日兑换更高级的奖品,就要控制欲望,不去兑换苹果。各位可以想象,学期末的可能是大奖,很多孩子为了得到更大的大奖,中途总是控制自己不去兑换。而控制自我的过程,就是战胜自我的过程,就是更好的成长过程。
诚然,动力的激发,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为此,“培育—发展”教育理念主张关照每个孩子日常的心理状态。
每天和孩子有一次心灵的交流,是“培育—发展”的第三个支架。
存在感的缺失,是造成现在教育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可是,每天和每个孩子都来一次心灵的交流又很难做到。为了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有位置,更好地走进学生内心,又解决不能每天都交流的现实困难,我提倡和学生进行“小本交流”。
所谓小本,就是和学生每天聊天的交流本。之所以叫“小本”就是淡化它的“教育功能”,体现交流的自然性。只有自然才最真实,才能在字里行间表露出孩子们真实的心理状态。教师才能更好地服务孩子的成长。
以毛晨露同学那天写下的文字为例:
老师,我觉得给你发邮件夸你帅的女老师说得很对啊,真正的帅源于内心,源于智慧啊!
你本来就很帅!(原广告词,你本来就很美!)
又上了一个星期,觉得星期四最累。难度也在慢慢加深,作业也渐渐多了起来。我呢?有强迫症,不写完作业,中午午休都睡不好。简直就是“自作孽,不可活啊”。
我的回复:
哈哈,丫头,谢谢你的表扬哟,我那模样我知道的。我也是和你一样的那种人,有强迫症。总是干什么事情都想一口气干完,否则心不安。看来,我们得握手交个朋友(我觉得,咱这种人才是干大事儿的人)。
你看,这样的交流是不是很有趣?天长日久,学生和教师的心就会贴在一起。不过,教师要注意“四字诀”:回、放、缓、引。孩子每次的书写你都要回复,回复是孩子持续写的动力;每次交流都要放下老师的身份,师生的隔阂会影响交流的效果,在一个维度上交流才会有真正灵魂的碰撞;交流时要放缓“教育”的目的,没人愿意听人教导,心贴近了才有交流的效果出现。
久而久之,就可以了解每个孩子的心理动向,把握班级的发展动向,也会在此次打开的心灵交流中,洞窥到灵魂的鲜活和教育的美好。
教育借力是“培育—发展”的第四个支架。
借力是教育的智慧,更是美好教育的必然,因为美好教育的实现,必须建立在群策群力的基础上。
向学生借力:例如创办班级报纸、班级博客、班级微信公众号、构建班级帮带小组、构建学习小组等,形成良好的班风,为孩子的成长创设更广阔的舞台;向教育同伴借力:通过“同理心、同情心、置换心、预知心”等策略,把教育同伴凝聚成一个整体,开发丰富的班本课程,构建更加适切的教育场景和教育内容;向领导借力:充分利用“领导”自身的辐射效应,为班级发展带来向上的能量;向家长借力:放低自己的身姿,通过身份认定、理念交流、情感沟通,共营班级等阶段,将家长打造成教育教学最可靠的同盟军。当然,教育借力还包括向社会其他领域借取力量,构建更加丰富多彩的发展舞台,服务孩子更加自由、充分、蓬勃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