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生命成长 聚焦能力发展
——小学数学课堂“调适”策略实践

2017-04-12 13:50
山西教育·教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调适旧知两位数

张 泳

调适,即调整使之适应,是基于问题的一种及时策略,是解决现实问题的一种积极行为。推而及之,数学课堂的调适,即是根据数学课堂中教师教学行为的推进、学生数学学习状况的呈现、数学课堂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等现实情况,进行及时调整,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具灵动性和实效性。

一、节奏调适,有效突破重难点

很多时候,我们日常的数学课堂遵循着“旧知复习—新知学习—当堂检测—课后练习”这“四步曲”,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总让人觉得少了点以人为本的灵动,少了点此情此景的撼动。数学课的节奏其实也不应该是“说一不二”的程序,应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与生机,也许是发现问题的慢步,也许是串生问题的跨步,也许是不成问题的跃步。

在四年级下册《认识容量和升》一课的学习中,就知识掌握而言,也许我们只需通过动画呈现或实物演示的方法就足以使学生认识容量单位“升”,但考虑再三,我决定调整课堂节奏,在学生体会“容量”的含义后,安排学生围绕《体验“1升”学习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摸一摸、分一分、做一做”,让学生亲历情境体验。

体验“1升”学习单

(1)摸一摸。小组内轮流摸一摸容量为1升的正方体容器,感受1升大约有多少,用手比划一下。

(2)分一分。桌上哪些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哪些比1升大,哪些比1升小?

(3)估一估。量出1升水,分别倒在大饮料瓶和脸盆里,看看1升水有多少。再估一估大饮料瓶和脸盆的容量大约有多少升。

学生在学习中特别快乐,也特别理性。动手之前,小组讨论、观察,在分享中寻找最好的办法;动手之时,小组团结协作,在相互配合中呈现最好的操作;动手之后,小组总结提炼,在相互补充中完善结论。在这样的体验中,学生真切了解了“1升”的实际意义。这样的节奏调适,看似课堂教学推进得慢了,缩短了学生当堂检测的时间,实则清晰了他们对“1升”的空间感知。他们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解决起实际问题来更快速了。

除了一堂课上的节奏调适,教师更应该具有全局眼光,定位于整个单元或者整个知识点的系统学习节奏调适。学习运算知识,我们须“瞻前顾后”、系统梳理,在旧知复习上花足时间。因为旧知是基础,只有旧知扎实了、清晰了,新知才不会混淆,才有在原有基础上的分析;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必须在课堂检测与课后练习上花时间,不能纸上谈兵。因为只有见识了、练习了,才知道知识有没有变成能力。

节奏调适是一个值得期待的未知,也许节奏慢了,消化得更透彻了,理解得更深刻了;也许节奏快了,省下的时间解决了更有意义的问题。但不管哪一种,只有在张弛有度的节奏变化下,学生的思绪才会跳离平面式、平均式的学习厌倦,学习热情在有短有长的节奏下才更有张力。

二、版块调适,有效变革学习方式

教学最终指向学生的生命成长,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课堂。因此,调适不仅可以是针对教学重难点的时间长短的微调,还可以是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调控,改变学生逆来顺受的被动学习,让生命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伸展,让他们不仅仅获得知识,更有能力提升和情感发展。

三年级《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内容是继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加两位数后的又一个运算新知,这里不仅要用到以前学过的关于乘法运算的相关知识,也要运用到两位数加法运算的规则,是数学运算的一个难点。基于这样的教学现实,新知学习前我们备课组一致决定进行教学版块的调适,增加“两位数加法”的巩固课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温习课,带着学生一起复习,为新知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在“两位数加法”的巩固课上,我们精心设计了两张作业单。一张是两位数加两位数运算知识的梳理,包括运算顺序、写数顺序、位置确定等;另一张则是针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这一旧知的实践操练。我们也用这种方式,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温习课上,让学生完成了理论知识的梳理与实践练习的操作。两堂课、四张作业单,一改先教后学的惯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对已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的能力,又在一定的练习中巩固、内化,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为下一课时的学习探索、形成新的计算能力完美开路。

新课的学习也是一样,我们打破了往常由新知讲解到练习巩固的固有方式,而是以“预习新知——小试牛刀”为第一活动,以“小组合作——方法分享”为第二活动,以“新知学习——科学验证”为第三活动,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实现了探究发现式的学习策略。

调适,看似调的是教学内容的主次和教学版块的先后顺序,实际更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变化与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三、练习调适,有效关注个性成长

练习既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也是数学检测的一种方法。然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水平不同,我们用同样的练习标准去丈量每个不同的人是不公平也是不科学的。我们应该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去量身打造属于他们的私人定制练习单,这样才更有利于每个生命的最佳成长,才会让他们各取所需,获得不同的成长与发展。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些练习:

★填一填。

1角=( )分

30分=( )角

45角=( )元( )角

1元=( )角

30角=( )元

73分=( )角( )分

★玩一玩。

像下面这样,和家长一起配合说一说,玩一玩。

我说(10)分,你说(1)角,我说(1)角,你说(10)分。

★★说一说。

阿姨有这样几种纸币:10张1角的,10张2角的,10张5角的,5张1元的。她去商店买一本1元2角的本子,付了正好这么多的钱。你来说说她是怎么付钱的呢?

★★买一买。

请你带上家里的零花钱(不超过20元),跟家长一起去超市走一走,亲自买件商品,要算准了多少钱,别搞错哦。

这四类练习从基本换算到生活实践,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一方面,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与现状,作出不同的选择。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当堂检测情况,提出不同的练习要求,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锻炼与提升。

四、评价调适,有效催生后续发展

评价绝对不是为了扼杀与摧残,而是为了激励与发展。因此,对每个学生我们都应该竭尽所能,给他最合适、最有激励意义的评价,呵护他的热情,保证他的后续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独特性,我们的评价也理所当然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

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我们可以更多地从参与度、达标度来进行肯定评价,激发他的自信;对于数学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们则可以更多地从时长度、星级度两个方面来进行挑战评价,为他们的聪慧点赞。这样的分层评价,能有效调适学生的学习热情,保证他们有信心、有激情。

当然除了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评价调适,更应该对同一个学生进行适时的评价调适——因为每个学生都是运动、成长的个体。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表现常常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我们对每个学生的评价都应该是活动的、即时的、成长的。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结果,更应关注过程,可以是态度变化的评价,可以是习惯进步的评价,可以是作业速度的评价,也可以是预习主动的评价……

调适是一种手段,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进步。每一堂课多多少少总会有意外,意外不是错误,更不可怕。只要我们及时调适,意外就会成为精彩的生成。课堂调适,让我们更好地出发。

猜你喜欢
调适旧知两位数
巧算两位数加法
特殊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计算技巧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岁末
浅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
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教育对策研究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两位数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