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圳市西乡中学 朱中友 石吉梅
浅谈因材施教的几种德育措施
文深圳市西乡中学 朱中友 石吉梅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目的。目前,受制于“班级授课制”的影响,学校德育工作也不得不走向了工业化模式,用同一个标准去批量生产,学校德育工作很难兼顾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普遍规律,是教育界常谈常新的话题,它的指导性、纲领性的战略高度已经毋庸置疑。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应该发挥因材施教的指导作用。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的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面临的挑战是不同的。但是,在同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个性特征具有阶段性的共性。我校利用完中优势,分段衔接,让常规德育的主题系列化。运用目标管理,各年级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德育工作。初一重养成,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初二重法制,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初三重感恩,培养学生自我发展能力;高一重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高二重责任,引导学生学会勇于担当;高三重理想,引导学生立志奋勇向前。各年级围绕德育主题,开展各项德育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先成人,后成才”,我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抓手,积极开展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对学校中部分问题学生,采取分类培育,实施精准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我校提出如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学生、特异体质的学生、成绩很好但虚荣心较强的学生等 “十类学生”概念。对于 “十类学生”辅导工作,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主要采取的办法有:心理普查,发现对象。在学生入学之初,班主任通过观察、谈话、问卷等途径对 “十类学生”的对象有一个初步的掌握。分清类型,查找成因。班主任在进一步了解的基础上填写好 《十类学生信息表》,从身心和家庭入手查找成因。建立档案,跟踪辅导。以班主任为主力,引入家长、心理老师、社工、同学、任课教师等力量,开展有针对性地跟踪辅导工作。改进方法,对特殊学生进行转化帮扶。学生的成长发展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所以,要抓准契机,改进方法。另外,为进一步提高 “分类指导”的工作效率,我校引进联合高校资源,成立专家合作团队,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通过量化分析诊断,制定有效培养方案,开展高效健康教育。
能力有强弱,兴趣有多样,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不同,我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对学生分层培养,让不同学生获得发展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开发参与型校园活动,如体育节、文化艺术节、读书月、传统节日庆祝活动等,培养学生高雅的情趣爱好;开发实践型第二课堂,如国防教育、劳技教育、学生社团,打造优秀学生社团,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及特长;开发体验型第三课堂,大胆带领优秀学生走上社会,开展如走进名校、社会公益、社区宣传等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建立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引导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我校利用完中优势,注重过程积累、态度能力,开展阳光评价、星级表彰。一方面,我校开发电子化、数字化的档案及评价平台;另一方面,采用“星级制”评价方式,以学生培养目标为评价维度,分别以一周、一月、一学期为评价周期,评出班级、年级、校级的 “好学之星”、“阳光之星”、 “才气之星”、 “创新之星”,进行表彰宣传。
“分”是一种艺术,是 “因材”的解析过程,是 “施教”的前期准备。我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性格、兴趣、发展,以分段养成、分类指导、分层培养、分级评价为主要措施,从全体到个别,从培养到评价,多方位探索学校德育工作,打造因材施教的德育模式,着力培养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责任编辑 邱 丽